笔趣阁 > 南江西行 > 第十三章 初涉宁州谈三怪

第十三章 初涉宁州谈三怪


根据郭威的指引,吴启仁骑马走小道果真赶在日落之前就走出了青山山脉,在山脚一个小村中暂时落了脚。

小村名叫青山村,依山傍水、环境秀美,村民很是热情,见到吴启仁和初九这两个外来人竟一点也不排斥,可能是见多了他们这样的旅人。

村长是一个精神瞿烁的花甲老汉,他只是粗略打听了下吴启仁二人的身份,得知两人是一对师生,便好心的将他们安排在了自家院子里留宿,甚至还准备了一些吃食和草料,只是玉麒麟对那些草料丝毫不感兴趣,自顾自的卧在院中闭目养神。

吴启仁倒是不担心这家伙会饿着,毕竟它是神兽,不需要食人间五谷杂粮,在锁龙渊也只是过着餐风饮露的日子。

不过村长家的小孙子很喜欢听吴启仁讲一些江湖轶事,缠着吴启仁直至深夜,最后在老爷子的呵斥声中挂着眼泪鼻涕去睡觉了。

此间一夜无话,到了翌日清晨,简单的吃了些稀米汤,就着咸菜帮子啃了几口糟糠馒头,吴启仁从书箱中取出几块碎银悄悄放在村长床头,接着便告辞离去,踏上了前往宁州的驿道。

走出青山村,骑坐在马上的初九便好奇的翻看起了吴启仁的书箱,她记得吴启仁身上的钱袋已经被沙江帮的匪盗搜刮去了,可今日为何又突然从里面取出了碎银?

然而任她将书箱翻了个底朝天,却只能找到那件狐皮裘,还有两本装订精美,内容却莫名其妙的画册。

吴启仁看在眼里只是微微一笑。驿道的路自然要比山路好走许多,加上玉麒麟健步如飞,几乎是不知疲倦的奔跑,很快路上就能看到三五成群的行人了。

南江侠风盛行,烟州城中还好些,可到了宁州这块则几乎是人人佩剑。目之所及,不管是武夫亦或士子,腰间总是悬挂一柄宝剑,贵族世家子弟更是不惜花重金购买稀世名剑,有些纨绔子甚至将玉石打磨成剑,上嵌珠宝翡翠,谓之饰剑,只为彰显尊贵身份。

纵观南江文集,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杨边”的少年游侠,也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江湖恩仇。这些文人墨客对侠义的宣扬,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南江增添了一份侠骨柔情。

初九一路行来,对那些腰佩宝剑的人很是羡慕,吴启仁环抱着她的腰轻声问道:“要不要给你也配一把剑?”

小姑娘闻言顿时惊喜的转过头道:“可以吗?”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满是期待的神色。

吴启仁笑而不语,初九见他没了下文,只当他又在戏耍自己,嘟着红唇失望的不再理他。

二人一路不再有交流,直至他们来到宁州城门下时,初九才抛却了心中不快,再次叽叽喳喳的在吴启仁耳边说个不停,如同一只欢快的百灵鸟。

宁州是个大城,与江东仅一水之隔,乃是大梁在东边的军事重镇,光是城中便有屯兵四万,城外四面驻扎军营,士兵皆是龙骧军精锐,共计十二万,由宁州刺史王贤明统领,对江东水师形成了强大震慑。

吴启仁牵马进城时自然又是免不了一通严格的盘查,好在二人身上既未佩戴兵刃,看着也是人畜无害,因此很顺利的就进了城,只是在进城时有一队商旅引起了吴启仁的注意。

初九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吴启仁的视线一直盯在队伍中一名面带轻纱的红衣女子身上,那女子身材婀娜、曲线玲珑,一头青丝如瀑布般披挂在身后,尤其是那气质,彷如画中仙子,便连同为女儿身的初九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只是吴启仁那副目不转睛的色相让初九心中莫名的泛起了一股酸意,只听她冷哼一声说道:“还看,再看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吴启仁这才意识到自己着相了,不过他脸皮也是真的厚,竟然面不改色的说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对美的欣赏,再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盯着看。”

接着,周围便响起一连串的咳嗽声,初九冷着一张小脸,牵过白马的缰绳,懒得搭理这人间至贱,自个儿朝着城内走去了。

吴启仁见状只能无奈的苦笑一声,再次看了眼那红衣女子,只是这次他的眼底深处隐含了一丝锋芒。

宁州城号称‘临江边塞’,因为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这座城池被建设的坚不可摧。所谓城池便是有城有池,宁州城外围有一条护城河,能够抵御敌兵攀城,平时百姓都是通过城门外的吊索桥出入。

而宁州城的城墙更是高达十丈,通过长长的城门洞之后还需经过一道瓮城,瓮城之上有城楼,中央留着射孔,即使城门失守,敌军闯过外城墙也只会成为瓮中之鳖。

吴启仁对这种城池设计很感兴趣,而更让他感兴趣的则是城墙之上的士兵,他们身披龙骧军特制轻甲,腰挎横刀,目不斜视,充分展现了龙骧军的严明军纪。

横刀是大梁军队的制式刀,刀身狭直、长柄,可双手握刀,因其刀锋比普通刀具狭长,类似于长剑,战阵中能够轻易斩断马腿,所以也叫断马剑。

当初大梁雄兵之所以能横扫列国,这横刀可谓是功不可没,只不过现今懂得锻造横刀的工匠越来越少,即便在龙骧军中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佩戴横刀的,因此这些站在城墙上的士兵皆是龙骧军中的精锐。

经过重兵把守的瓮城,二人总算是进入了宁州真正的繁华之地,至于这内城便没什么好说的了,和烟州一样,宁州城沿街遍地是商贩,王贤明治理宁州极为重视经济发展,因此城内是不禁贸易的,各国商人都可以在此进行贸易交易,其间不乏江东东楚人士,甚至还能看到一些穿着奇装异服的塞外客商。要知道南江的春茶可是塞外贵族的最爱,有诗云:一杯春露千里香,四方来客撒金花。说的就是这些塞外茶商在南江采购春茶的热闹景象。

初九背着书箱,手上牵着玉麒麟走在城内青砖铺就的街道上,顿时引来了无数人的目光,小姑娘虽然穿着一身粗麻布衣,却掩盖不住那芙蓉初绽的绝美姿容,金钗之年的少女具有一种独特魅力,一颦一笑间往往比成熟女子更加诱惑。

只是吴启仁跟在后面却有些不太自在,因为人群中时常会朝他投来谴责的目光,一个大男人两手空空甩着膀子,却让人家小姑娘背着那么大的书箱,还得牵着一匹大马走在前面,他隐约间能听到有人愤懑的啐了一声禽兽。

饶是吴大公子脸皮再厚,此刻脑门上也忍不住冒出了冷汗。要知道这城里的人大多都是带剑的,而且不乏那种路见不平抽刀便砍的愣货,万一突然蹦出来个二愣子要跟他决斗可咋办?

想到这,他立刻急走两步笑呵呵的对初九说道:“一路赶来想必也是累了,来,把书箱给为师吧。”

他本意是想挽回点形象,然而偏偏初九这会儿还没消气,闻言白了他一眼,语气生硬的回道:“你不是就想看到我大汗淋漓的样子嘛。”

刹那间,吴启仁只觉得一阵寒气自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果然,人群中已经传出拔剑声了,甚至还有人鄙夷的骂道:“呸,禽兽都不如。”

吴启仁眼见群情开始激愤,当下不由分说,直接背起了初九,拽着缰绳一头扎进了旁边窄巷,可怜玉麒麟还没反应过来,险些被他扯断脖子。

古往今来,凡是提到宁州城,总绕不开一个话题,那便是‘宁州三怪’。

第一怪,绿鸭游过清河口,日落桥下浮青壳。绿鸭是宁州特有的一种水禽,因毛色在阳光下泛着绿色而得名,在宁州一直有个怪事,绿鸭从不在家中下蛋,它们总是成群游过城中清河,到了日落时分,人们便会在桥下看到一枚枚青壳鸭蛋顺着水流漂浮过来,这种青壳蛋味道十分鲜美,百姓都是捡回家中腌制起来,腌好的鸭蛋黄油醇厚带着一股异香,颇受贵族喜爱,因此有‘一枚青壳值千金’的美誉。

第二怪,花街灯笼伴月升,红楼戏语海棠春。说到宁州,就不得不提这花街胭脂巷了,所谓的花街便是风月场,不管是在南江还是在北江,烟花之地都是很常见的,有些甚至隐藏着官方背景。而宁州花街之所以怪,原因就在于这条街有个奇怪的规矩,任你是达官显贵还是穷酸秀才,要想在花街玩乐,就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一片春心付海棠。

此处海棠并非指花,只因海棠有个别名叫解语花,为倾诉衷肠的意思。只要有人能打动阁中姑娘,得到姑娘的倾心,便能共赏春宵良景,也就是说,在花街得由姑娘挑客人。这倒是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前来,有学识的人到风月场消费自然不能说是花钱找乐子,因此便有了一个雅致的说法,叫做海棠春睡。

至于这第三怪,说的就是此刻吴启仁他们所在的窄巷了。这条巷子虽然小,可是在大梁国却很出名,皆因此地出了三位帝师,而且都来自同一个家族——九流谋士名门,冯氏家族。

绿柳依依扶轻风,黑白局中掌乾坤。若要问这柳巷怪在何处,一门三帝师,试问九州可有第二处?

吴启仁背着初九飞奔了五百米,最后累的瘫坐在了河边石墩上,玉麒麟不屑的打了个响鼻,似乎很是看不起吴启仁这副虚弱的小身板,而初九两脚刚一沾地便慌乱的站到了一旁,两颊飞霞,好似娇艳欲滴的花蕊。

方才吴启仁背着小丫头,为防止她往下坠,一只手顺势绕到身后托住了她的臀部,女子私密部位被一个大男人碰触,而且还是大庭广众之下,可想而知初九那颗幼小的内心得有多么羞愤了。

不过,少女的恼羞并没有被吴启仁看到,只见他双手撑膝弯着腰大口的喘气,仿佛要将肺里的空气都抽干了,此时的吴大公子只感觉一阵口干舌燥,想到刚才那片拔剑声他仍旧心有余悸,所谓的红颜祸水大概便是如此吧。

就在这时,他的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温和的问候:“兄台,喝杯茶缓一缓吧。”

吴启仁闻言抬头看去,这才注意到旁边竟还坐着一个人,此人头上扎着方巾,此刻正与他隔桌对视,而面前石桌上还摆着一盘未下完的残局,显然是自己的到来打扰了人家的雅兴。


  https://www.biqivge.cc/book/64899565/884830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