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不保真,不打假
“我误导你?”
陈松感觉有些好笑。
那名古董商怒道:“难道不是吗?”
“看来你是想纠缠到底了?”
陈松冷冷看着他,道:“你根本就不是卖古玩的,你属于那个古翡翠工作室的一员。”
那名古董商脸色一僵。
不少人看着略显惊慌的古董商都若有所思。
陈松厉声道:“你话语中处处维护着老翡翠,借着翡翠定义的空白边缘来胡乱搅和,你的表现根本就不像卖古玩的,我可以断定,你卖的东西只有这种翡翠赝品,目的就是把翡翠市场这淌水搞得再混浊些。”
那名古董商沉默了。
此时的他,心中惊骇莫名,完全不清楚陈松是怎么发现的。
陈松继续道:“你承不承认都没关系,像你卖的这种镯子,整个手镯光滑得不得了,圆条大小分毫不差,我反正是找不到任何重新抛光的痕迹,品相和气质与真翡翠相比,完全就是一个鬼,一个神,整个就一彩色玻璃球,不用多久就会出现褪色。”
王会长沉声道:“来人,把这人给我赶出去,以后不允许再进来古玩街摆摊。”
卖古玩可以,哪怕是做旧作假的工艺品也没问题,可这种别有用心,想挑事的人是最不能容忍的,直接触碰了他的底线。
在一片欢呼声中,两名保安上前,把那古玩贩子驱赶出去。
“玉尊好样的!”
周围的人一片欢呼。
虽然这只是一场被人拿鉴定边缘的空白部分来搞事的闹剧,这种事他们也知道不是第一次,亦不是最后一次,这种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是层出不穷,一直都在,但并不妨碍他们心中的那种痛快感。
尤其是那些玉商,以前遇到这种自己明白又无法说服别人的事,只能在心中恼火而置之不理,现在看到陈松把事情说得明明白白,让对方无话可说,心中躲感出了一口恶气。
跟在钟育谨身旁的小宝,嘀咕道:“这种卖假货的人应该报警把他抓走,只是赶走太便宜他了。”
王会长笑道:“小姑娘,古玩行业不同其它,在古玩市场里‘不包真假’,是自古约定俗成的‘行规’,那商贩如果在玉器街卖,可以说他售假,但在古玩街,就算售卖的东西有问题,报警也奈何不了他。”
“真是奇怪的行规。”
小宝对于这规矩有些无语。
在她的思维中,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哪有这样摸棱两可的。
“行业特殊,没办法。”
王会长略显无奈道:“古玩这个行当就是靠眼力吃饭,没有商品的三包,打眼了就只能自认倒霉。”
小宝一脸诧异地问道:“这买了假东西只能认倒霉的话,不是很不公平?这一直都没人投诉和打假吗?”
“这古玩怎么打假?懂就买,不懂就不买,这个又没人会强迫。”
王会长被小宝给逗乐了,可想到自己以往被打眼,所交的学费以及家中那一大堆高价买回来的新货,不由心里一片苦涩,叹了口气,道:““古玩这一行每天都上演着有关真真假假的故事,圈内有诚信一点的人会把自己觉得不对的东西放在家里,或送给亲戚朋友玩,不会再拿出去交换,进了这一行的人,谁家的角落里没有一些破烂啊。“
“说白了就是因为没人能真正定义古玩的真伪,古玩除了不保真以外,还有一条规矩,就是不打假。”
陈松饱含深意地看了眼王会长,继续道:“ 真假并存,是古玩市场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这一行的魅力所在。”
“是的,也许正因为如此,赝品泛滥却从不打假,才成为文物艺术品界的潜规则。”
王会长笑了笑,只是笑容很苦涩。
一名古玩商人对陈松请教道:“玉尊,关于老翡翠问题一直是争议不断,这在古代时候用翡翠制作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天然A货,还有它的收藏和欣赏价值又是怎样?”
“古代用真翡翠制作出来的物件,当然算天然A货,至于收藏和欣赏价值,还得看材质和雕刻工艺。”
陈松笑道:“翡翠一般都是几千万年上亿年形成的,相对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来说,我们的文明时间可以基本忽略,所以翡翠本身是没有新老的,无外乎就是一个材质好坏问题,非要区分新老,就是制作的时间而已。”
看到这些古董商有些不解,陈松继续道:“翡翠就跟和田玉一样,百年内制作的看的是材质和工艺,至于年份,完全是和制作水平挂钩,就跟钧窑的瓷器一样,从唐代到现在都有烧制,但大家追求的钧瓷不是唐代制作的而是宋代生产的,因为宋代是烧得最好的,也是最贵的,所以并不一定是年份越老就越值钱,在材质很差,工艺很差的情况下,价值就会非常有限,想要贵,要么材质好,要么雕工好,而材质和雕工都是顶尖的话,无论是什么年代,都会非常昂贵,一旦制作时候的年份是。”
那些古董商惊讶地看着陈松,没想到陈松对古玩也有所了解。
这用他们行业情况来举例子,说明陈松对古玩行业的了解并不低。
“行了,没什么事,大家都散了吧。”
郭春见事情已经解决,对围在四周的人群挥了挥手。
王会长对陈松道:“玉尊,我店铺就在前面,不如移步一叙如何?”
还未等陈松开口,郭春就拉起陈松,道:“走吧,正好我也有事找你。”
陈松想了想,转头对那名游客道:“别人的话你永远只能做参考,判断是你自己做出的,如果没有判断,还是多看少买,买了就别后悔。”
“多谢提醒!”
那名游客对陈松感谢一声。
陈松一行人随同王会长来到古玩街的中间位置的一家店铺。
店铺的门面装修得古色古香,美中不足的是在门口的一侧摆放着几盆瓷器碎片,看起来很掉档次。
令陈松惊讶的是,在门口旁边的窗户上,还挂着一个破损的招牌,写的是:北魏石像唐三彩大量批发。
据他所了解,真正的北魏的石像和唐三彩是少之又少,这还能批发?
王会长看到陈松怪异的目光,也注意到了那招牌,有些尴尬的咳嗽一声,解释道:“这也就写给外人看的,在这里每家店铺都做这种批发,东西都是新的工艺品。”
陈松明白的点点头。
进入店铺后,众人不由眼前一亮,只见上百平方的店铺内,成列着各种博古架,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物品,从大件的青花瓷瓶、绿锈斑斑的青铜器到色彩斑斓的唐三彩,陶瓷、木器、字画、紫砂壶、寿山石等等应有尽有。
墙角位置,各种大小不一的碗碟一堆堆摞在一起,还成堆摆放着风格迥异的石像和斑驳缺损的石雕,沾满灰土的陶塑与泛着绿锈的铜像,似乎都饱经历史的风霜。
置身于店铺中,古意扑面而来,整家店铺给人价值连城的感觉。
店铺内唯一的一名店员看到王会长带着客人回来,立马跑到店铺一侧放置的茶座准备泡茶。
“小通,我来吧。”
王会长挥了挥手,走到用树根做出来的茶桌前,对众人示意下。
陈松并未落座,而是好奇地观看起整屋的“古物”。
冷幽亦跟在陈松身后,可看了几眼后就失去了兴致。
王泽、钟育谨、和小宝倒是大大咧咧地坐下。
王会长看到陈松的动作,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熟练地泡起了茶。
陈松认真看了一圈后,哑然失笑。
店铺内的物件看起来挺唬人的,可基本都是赝品,唯一能到清代的几个碗碟还都是民窑。
“玉尊,请用茶。”
王会长将茶倒好,对陈松示意道。
“好!”
陈松闻言,放弃继续观看,坐到郭春旁边,冷幽挨着陈松坐下,看到王会长将茶杯递到自己面前,两人连忙用右手食指轻敲桌面。
“能有像你们二位这样的儿孙,得是多有福气之人啊。”
王会长看到陈松和冷幽的动作,一脸感慨。
这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自己的大孙子貌似比陈松和冷幽都大,已经二十好几的人了,却对礼数一点都不懂。
陈松一愣,冷幽则一脸茫然。
不太明白王会长怎么突然说这些。
郭春皱着眉问道:“王会长,您此话何意?”
“不好意思,一时有些感慨罢了。”
王会长见大家有些误会,连忙道:“我那些小辈,年纪比玉尊他们还大,可一点规矩都不懂。”
郭春苦笑道:“正常,现在的年轻人哪有那么多讲究,见面肯打招呼都不错了。”
陈松笑了笑,也不搭话。
冷幽拿起茶杯,一口喝完。
王会长叹道:“话虽如此,可这礼节还是不能没啊。”
“现在社会,肯说谢谢的都少了,哪像我们喝个茶还那么多礼数,年轻人不喜欢这一套也没法,他们有自己的做法,有那么个意思就行了,礼的本质,还在于心,所以王会长您就别多想了。”
郭春的话令一旁的钟育谨、王泽和小宝脸色微红。
刚才王会长将茶递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可是连道谢都没一句。
不是他们不懂这个喝茶的礼数,只是平时习惯被人服务,觉得理所当然,潜意识把道谢给忽略了。
喝茶有一种礼数,就是当别人给你倒茶时,为了表示敬意,用手指轻叩桌面数下。
这一习俗的由来,据说是乾隆微服南巡时,到一家茶楼喝茶,当地知府知道这一情况,决定也微服一番,以防天威不测。
知府到了茶楼,在皇帝对面末座的位上坐下,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反而以久闻大名、相见恨晚的装模作样一番。
乾隆皇帝是主,免不得提起茶壶给这位知府倒茶。
知府惶诚惶恐的,但也不好当即跪在地上来个谢主隆恩,他灵机一动,这“手”与“首”二者同音,“叩首”为“叩手”,于是弯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桌面上轻叩三下,三个指头弯曲即表示“三跪”,指头轻叩九下,表示“九叩首”,权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他本着敬茶喝茶是人之常情,别人又不知道你是皇帝,反正你敬我茶,我叩这么几下,也不花多少功夫,省得后患无穷,没想到乾隆皇帝大为受用,于是这一习俗就这么流传下来。
每当主人请糖倒茶之际,客人即以叩手礼表示感谢。
陈松喝了口茶,问道:“王会长,外面那些摊位上的物件,几乎没看到几件像样的东西,这古玩生意真能开张吃三年?”
https://www.biqivge.cc/book/97648052/878632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