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67章 书店记
正如女人喜欢逛商场一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逛书店。一到书店,就忘记了烦恼,忘记了世界上的一切,仿佛时间也停止了。我于宜昌生活了三十一年,逛宜昌书店就有三十一年。最初逛宜昌市新华书店是1978年早春,那时我还在华师读书。那一年,我回长阳老家过完春节返校,当晚就住宿宜昌。在解放路逛街的时候,借着灯光,新华书店橱窗里的一本书吸住了我的眼睛。原来那本书,就是著名作家曲波的《林海雪原》。因为文化大革命,今天被称为红色经典的文革前“十七年”的长篇小说,除浩然的《艳阳天》外,一律贴上毒草的标签而被封存。在那个无书可读的年月,越是被封存的书,越是为我们好奇。那时我读小学五年级,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于是我就找邻居搜寻这些书来读。我通过同学的哥哥借阅了很多书,如《林海雪原》、《苦菜花》、《红旗谱》、《播火记》、《红日》、《战斗的青春》、《烈火金钢》、《新儿女英雄传》、《苦斗》、《三家巷》等等。这些书,大约都是1964年前出版的,有的还是1958年的初版本。这些书在今天在某些批评家的眼里,可能不屑一顾。但这些书,却温暖过我们这一代少年的心。因为喜爱,自己就想拥有一本。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十七年”的长篇小说才重见天日。此次见到《林海雪原》,心里一阵激跳。好不容易挨到第二天上午九点钟,新华书店才开门营业。谁知一打听,《林海雪原》早卖完了,外面橱窗的那一本,只是样本,并不卖的。我只好怏怏而归。1978年夏天,我被省教育厅分配到宜昌工作。从此,书店成了我常常光顾的地方。我不仅配齐了包括《林海雪原》在内的红色经典,还购卖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和古典文学书籍。
到书店多了,我同书店的许多领导和工作人员成了朋友:如张耀强、王洋、刘显明、徐汉喜、章勇、时军、张宇飞、陈强、夏向阳等。他们有的是给我荐书,有的是提供新书信息,有的是征求我对书店的意见。时间长了,他们知道我对旧书感兴趣,就特别留意书店处理旧书的动态。有一次,北山坡仓库处理旧书,几位朋友专程打电话给我,要我去仓库挑旧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书店向我征求意见,我当时提出书店每年办书市,能否开设旧书专柜。作为读者,这个意见说过就过去了,可书店却认真对待。从此每逢书市,书店总是特地开设了旧书专柜,满足了喜欢淘旧书读者的需要。我需要的书,有时宜昌缺货,他们就特地从北京、上海给我调济。如我需要的《二十四史全译》、《十三经译注》、《中华文化小百科》、《昭明文选译注》、《历代名赋译释》、《孙犁全集》等书籍,都是书店朋友牵线搭桥而配齐的。原书店总经理王洋,调武汉工作好几年了,但他仍然不忘我们的友情。今年八月,我出差武汉,而他却去了上海。当他得知我到了武汉的消息,他赶紧嘱咐崇文图书广场的工作人员给我荐书。正是有众多朋友的帮助,我的万卷藏书,十有六七都是来自新华书店这个图书市场的主渠道。
2000年来,我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长江文艺以及地方报刊发表的作品编辑为《张泽勇随笔》、《泽勇散文》、《绿园集》等,先后在长江文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新华书店的朋友们总是鼓励我拿到书店去销售。2007年底,时军、夏向阳对我说:为了扩大宜昌本土作家的影响,我们决定做一张海报予以宣传,同时也是为了加大销售本土作家作品的力度。于是,书店专程为我制作了一张海报,张贴在书店的橱窗上。果然,我的书卖得不错。有一位读者竟一次买了五本。每次,我路过铁路坝书店的时候,心里总是温暖的。如今,这张海报我特地收藏。这倒不是海报上有介绍我的文字和照片,我就高看一眼,而是它见证了我与宜昌市新华书店三十多年的友情。
2009年10月25日
https://www.biqivge.com/book/93671635/246097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