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香江之工业时代 > 第五十章 录音机上市

第五十章 录音机上市


  丽的映声是英国Rediffusion公司在香港开设的分公司,早在1949年就在香港开设了有线商业电台,即丽的呼声,在1959年何佐芝创办商业电台之前的十年,丽的呼声基本是垄断经营(香港电台是官方公营电台)。

  到1957年,丽的呼声获得有线电视牌照,为了和丽的呼声的广播业务区隔,才称谓丽的映声,映声代表不止有声音还有画面。丽的映声垄断电视十年,至1967年TVB获得无线电视拍照,这种格局才被打破。

  作为一个英资公司,丽的映声的管理层理所当然的被英国人充斥。虽然1963年丽的映声开设了中文台,但这些英国管理人对中文台放映什么节目并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是中文台开播后带来的客户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

  电视广告虽然在香港虽然还是比较新鲜的事务,但在英国已经出现多年,他们当然知道广告时间是有价值的,但丽的映声客户数量不够,暂时难以依靠广告获利。

  在陈怀忠将丁广的提议带回电视台后,却很有趣的出现了两派相反的意见,负责节目效果的中方经理反对这个建议,认为过长的广告时间会影响观众的体验,而英国高管却支持这个提议,认为这是一个变相将广告时间变现的好办法,虽然没有直接增加收入,却降低了节目采购的开支。

  最终当然的是高管的意见更有决定性,这些英国人才不会在乎观众是否会有不满,反正电视是垄断经营的,能够赚钱和节省开支才是王道。

  不过在中方经理的一再要求之下,陈怀忠还是与广进动漫进行了讨价还价,把广告时长缩短为前后各90秒,对应的也不再提什么节目买断,只是简单的一次播映。

  黄霑被丁广喊来负责进行电视广告的设计,虽然他此前并没有太多相关经验,不过他是个胆子大的,而且确实想法非常灵活。

  既然节目的内容是动画片,而且广告时间很长有两个90秒,黄霑干脆提议用还是用动画片的形式来拍摄这个广告,两个广告分别以熊猫阿宝和蜡笔小新为主角,把广进旗下的产品都放入到广告中,分别编写两个使用广进产品的小故事。

  此时广进旗下的产品已经很多样了,除了玩具、家具、童车、服装、录音机、磁带,还有上次丁广从RB带回来的方便面。

  这事丁广上次与丁繁提过之后就没再管,丁繁全部交给了赵树德来操持,经过半年多时间,产品已经开始在香港销售了,这次正好一起进行广告宣传。

  采用动画的形式来拍摄广告片除了切合节目的主题之外,最大的好处就是动画片的拍摄和制作可以完全在广进动漫内部完成,不需要拍摄什么外景,因此只是用了一周时间,两个广告片就拍摄完毕了。

  动画片和广告在丽的映声的播出效果还是相当好的,尤其是印有阿宝和小新的童装、动画片周边玩具和方便嘛的销售能察觉到明显的提高。

  广进电子的录音机也终于下线了,配合这次的广告公司,开始在市场上销售。

  录音机的在香港可谓不温不火,虽然没有掀起巨大的热点,但也没有遇到特别大的阻碍,广进在港岛和九龙各开了一家门面,进来看新奇的不少,但销售成绩平平,每家店一天只能卖出2、3台。

  广进还专门组织了一个销售部门,针对学校、警局、法院、报社等企业市场进行主动推销,一个月也能销售个百八十台。

  直到通过马来郭家的渠道将磁带和录音机买到东南亚市场,广进的这条月产500台的产线,才能开始满负荷生产。

  磁带的生产还只能先半负荷生产,主要是收音机保有量数量不足,作为配套应用的磁带需求提升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

  广进推出的几种预录音磁带中,商台节目翻录的磁带主要用来配合录音机的销售,每位购买广进录音机的顾客都可以在一年内免费借回去听,唯一的限制是押金30港币,同时借的磁带不得超过5盘,这基本类似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模式。

  这种模式除了会增加点录音机的销售外,最大的好处是使得两家门店热闹了起来,没有过于冷清。

  英语磁带则采用销售与租赁并行的模式,销售2港元一盘、租赁是一角一周。

  丁广对录音机和磁带的市场状况并不是很着急,此时香港已经有其他品牌的录音机进入市场,但其他品牌的录音机缺乏预录音磁带内容的配合,销量还比不上广进。

  广进贸易的欧洲公司最近几个月一直追踪调查全球的录音机市场状况,发现市场上已经有几十家录音机厂商在开始出货,但大家都没有过于激烈的争抢市场,就像一群马拉松选手刚刚起跑阶段一样,大家都保留着力气。

  针对这种卡带最受病诟的杂音问题,已经有多家公司在展开降噪技术研发,所有的厂商都在等待相关技术的成熟。

  广进电子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没有相关的人才储备。郑浩明博士虽然已经答应出任广进电子的首席科学家,不过这个要等他正式回到香港之后,此时他已经回到美国去处理离职的相关问题。

  丁广虽然不着急,但不等于不重视。自从欧阳钧平从欧洲回到香港后,丁广就要求欧阳钧平开始对香港的电子制造业情况展开深入的调查。

  几个月的调查之后,欧阳钧平终于开始向丁广汇报调查的结果了。“广少爷,香港电子行业目前还是刚刚起步,据我调查到的资料,几乎整个50年代,香港是没有电子厂的。

  我们查到的第一家电子厂是在1959年开始兴办的,距今也只有6年,这家工厂主要是为RB的索尼生产晶体管收音机。其后开始有更多的收音机厂开始出现,并开始生产其他电子产品。最近两年开始有美国和RB的电子公司来香港设立工厂。

  按照我们的估计,香港目前的电子厂数量大概在40-50家,雇佣的员工数量大概在4、5千人左右。”

  “4、5十家工厂、4、5千工人,这个行业也不算小了啊,为什么我们想招聘电子人才一直招聘不到哪?”丁广有些疑惑起来。

  “近几年香港电子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与其说是电子业,不如说是电子组装业,别看电子厂数量好像不少,但大部分都是那种小作坊,主要是给海外公司做这种组装代工业务,大部分规模都很小,规模比较大的都是那些美国和RB在香港设的厂,但主要的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是外派过来的,香港几乎没有多少本地人才的。”

  “而且这些小型电子厂经营并不稳定,产品也经常变化,有订单了就生产,没有订单就暂时停工,很多工人都是拿计件工资,几乎没有什么保底的月薪,类似于散工。”

  “欧阳经理,你到香港也有一段时间了,以你目前看到的情况,在香港做电子行业最主要的困难是哪些方面?”丁广思考这个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甚至已经有一丝动摇,在香港做电子行业是不是真的正确。

  “这个,广少爷,我看您在录音机上的投入,是有持续做大的想法吧?”

  “那是当然啊,如果只是做个小工厂,我费这么大事干嘛呀。”

  “香港虽然人工便宜,而且地理位置优越,贸易也比较自由,这是很好的基础,但如果想把电子产业做大难点确实不少啊。”

  “欧阳经理,不要有什么顾虑,我既然把你们从台湾请过来,就是有持续做大的决心,你发现有什么困难,讲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嘛。”

  “第一个,香港电子方面的人才太少了,尤其是研发人才,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很快的,一个产品一两年就要升级一次,如果没有自己的研发人才进行技术更新,始终引进别人的技术,恐怕就只能跟在那些大厂的后面。”

  这个丁广也早有感觉,点点头,示意继续。

  “第二个,香港没有自己的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大部分的零部件都要进口,根基就不稳啊。”

  丁广再次点点头。

  “第三个,香港市场太狭小了,人口只有3、4百万人,这个市场是不够支撑一个电子大厂的,我们如果要做大,就必须进入海外市场,这个营销成本方面就会要增加很多。”

  丁广继续点头,“还有吗?”

  “其他的问题肯定还有,不过相比我刚讲的三点,就都是小问题了。”

  “那么,你有没有想到什么办法那?”

  “广少爷,说实话,这些问题我也想了好久了,但还真没想到太好的解决办法,香港在电子方面的信息太闭塞了,我建议到美国去考察一下,现在美国是电子产业发展最快的地方,也许到那边可以看看能否学到先进经验,找到好的办法。”

  “去美国吗?这倒是个好提议”实际上丁广也有去美国考察一下的想法,现在经欧阳钧平一提议,就基本下定了决心。

  “这样吧,欧阳经理,电子厂那面的事情,你安排一下,我们一起去美国转转。”


  https://www.biqivge.cc/book/91558776/7262688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