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黑格尔绝对理念三个阶段
第四十四章、黑格尔关于绝对理念三个阶段的理论是否正确
汉文化由于受《易》文化的影响文化起点被设置在乾坤规律和刚柔定律之上,导致汉文化无法从天地、阴阳、乾坤世界外化出“无+”的世界,外化出客观唯心的世界,外化出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性,也就是在三大原则中无法确立否定之否定原则,无法否定之否定原则就没有文化刹车机制,发展就会出现惯性毁灭规律和倾覆式毁灭规律。这是汉文化在公元前四百年左右世界文化出现第一次横亘断层期期间,汉文化立足于乾坤规律和刚柔定律之上的结果。
之后在十世纪至十三世纪世界文化又出现第二次横亘断层期期间,汉文化仍没有跟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在此期间虽然出现了朱熹,但朱熹的思想并没有超越天地、阴阳、乾坤之界,仍在二元世界游荡,这样就导致后人在使用文化产品时无法找到更加先进的思想体系,又加上朱元璋有选择地启用意识形态和形而上学,有条件地启用孔子和朱熹的思想体系,这就导致古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落后于西方文化几百年。好在随着近代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出现的第三次世界文化横亘断层期的到来,中国文化以突飞猛进的势头在赶超西方文化。
近代十九世纪至今世界文化出现了第三次文化横亘断层期,新思想,新思维,新文化在不断涌现,时至今日,世界文化共出现三次文化横亘断层期。第一次是在孔子和苏格拉底岀生的年代,第二次是十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第三次便是近现代。三次文化横亘断层期都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思想家,正是这些思想家的涌现,推进了世界文化从一个层次飞跃到另一个层次,从一种概念上升到另一种概念,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推进了世界历史向前发展。
回过头来说黑格尔哲学,既然思维存在规律性和规则性,那么绝对理念的三个阶段就要符合逻辑。从《易》文化的思维逻辑来看,绝对理念的发展规律性和规则性不是三个阶段,而是应该是四阶段,即亥子丑会水阶段,寅卯辰会木阶段,巳午未会火阶段,申酉戌会金阶段。文化定义应该是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总则阶段四部分组成理念的全部发展过程。
哲学是什么?罗素说哲学是一种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那么哲学研究的就是看似无却是有的东西,那么这个看似无却是有的东西什么?是“无+”概念或“无+”范畴。那么这个“无+”概念或“无+”范畴是什么?是精神、理念、思维。精神、理念、思维便是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神学是研究虚无的东西,科学是研究真实的东西,而哲学研究的就是“无+”的东西,也就是看似无却是有的东西。既然黑格尔哲学肯定了看似无却是有的东西存在规律性和规则性,那么,黑格尔把这个看似无却是有的东西分三阶段确定它的规律性和规则性是否正确?
既然这个看似无却是有的东西分三阶段规律性和规则性存在,那么它一定有其物性化的体量,就是在精神、理念、思维之下有体量物质存在。
既然在精神、理念、思维之下有体量物质存在,那么他论述的精神、理念、思维存在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三阶段是否合乎逻辑呢?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疑问呢?因为既然绝对理念是看似无却是有的存在,既然在精神、理念、思维之下有体量物质存在,那么物质发展的规律性和规则性就应该是四阶段。因为《易》文化肯定了物质发展的规律性和规则性是分四阶段发展运行的。即寅卯辰会木阶段,巳午未会火阶段,申酉戌会金阶段,亥子丑会水阶段。
易是什么?易是变化。变,在甲骨文中是指手指在不同琴弦间移动的形态,意在运动中变移。化,在甲骨文中是一个头朝上的人和一个头朝下的人组成,这是“生育”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通过手指在不同琴弦间的移动,产生变迁,化生出不同的音律,意在从一个层次推进到另一个层次,从一种概念上升到另一种概念,这是一个层次递进的生化过程。“易”的真实含义就在这里。易不是变来变去,易是一种飞跃,是一个层次推进到另一个层次的飞跃过程,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止的意思。
因此,易是推进世界文化和历史进步的过程,也是推进世界文明向前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变化不是变来变去,变化是进步飞跃之意。
由此可见,《易》文化我们不可不知。但是由于《易》文化是物性化的文化,物性发展占据了《易》文化的全部内容。因此既然精神、理念、思维之中有物性存在,那么黑格尔哲学有关绝对理念的三个阶段也要符合《易》文化逻辑。
那么在《易》文化中,事物发展分四阶段,即寅卯辰会木阶段,巳午未会火阶段,申酉戌会金阶段,亥子丑会水阶段。它是事物从生存到死亡有规律和有规则的发展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有真实依据,也就是有科学依据。因为科学研究的就是真实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事物从生到死有规律和有规则的四个阶段性发展进程,就是真实的实实在在的事实。
如果要追随黑格尔哲学理念把这四阶段给以文化定义,那么文化定义应该是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和总则阶段四部分组成事物或理念的全部发展过程。
但是如果以《易》文化认为的事物发展规律,寅卯辰会木阶段应该是事物或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那么自然阶段就应该放在首位,而不是逻辑阶段在首位。即自然阶段、精神阶段和总则阶段,最后才是逻辑阶段。
如果以黑格尔哲学理念把逻辑阶段放在首位,那么事物发展的起始阶段应该在亥子丑会水阶段,因为事物或思维在氤氲期,事物或思维尚处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矛盾转化期内,此时事物或思维尚处于二元对立状态,事物或思维尚不成熟,仍处于太极孕育状态,并没有分离出“无+”的东西,那么以水生万物理论,亥这个位置应该是事物或思维发展的起始点,就应该是逻辑阶段的位置。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和总则阶段。这是事物发展从生到死的过程,春天万物着绿,木在发牙。夏天艳阳高照,万物茁壮。秋天果实累累,万物丰登。冬天寒风肃杀,万物收藏。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和规则。
那么,如果把逻辑阶段放在首位,起始阶段放在亥子丑会水阶段,这符合了中国夏朝《连山》易的思维逻辑了。因为在1972年发现的水书中,北方在八卦图的上方。这个八卦图符合现代西方人的视图方法,是上北下南的视图方法。这就是说远古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与今天西方人看世界的方法是一样的。这就是说事物或思维发展的起始点应该在北方,在亥子丑会水阶段,这样推论把逻辑阶段放在首位就是亥子丑会水阶段,寅卯辰会木阶段,巳午未会火阶段,到申酉戌会金阶段了。这是事物收藏孕育状态起始到生长发肓状态,到成熟,再到消没状态的发展过程。从文化定义应该是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和总则阶段四部分组成事物或理念的全部发展过程。
这样一来对应黑格尔哲学三阶段就多出了一个发展阶级,这怎么理解?
因此,黑格尔关于绝对理念三个阶段的理论不一定合乎逻辑。
那么如果黑格尔关于绝对理念三个阶段的理论混合到思维发展之中来看呢?即在思维发展过程中绝对理念三个阶段是同步发展的。但是黑格尔说,绝对精神在逻辑阶段是概念与概念之间、范畴与范畴之间的转化,是按照正反合的发展由少到多的过程,逐渐发展出更多的概念和范畴,显现出无限的丰富性。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易》文化的阴阳正反合理论,即阴阳互生(正)互斥(反)统一(合)理论。那么绝对精神在逻辑阶段就是阴阳太极阶段,是孕妇阶段,还没有生出婴儿。既然还在孕妇阶段,还在孕妇期,那么如果以他论述的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三阶段去推理理念的发展进程,那么理念的发展过程是不是一个长短不一的发展过程?因为依照他的理论,在逻辑阶段的绝对理念还是个孕妇,是太极状态,是逻辑阶段。那么如果绝对理念分三个等份存在,逻辑阶段是不是太长了?
如果依照他的理论自然阶段是不是又更长了呢?在黑格尔看来自然阶段是绝对理念外化到自然界的阶段,这是孕妇生出婴儿了,生出婴儿就是一个概念转化到另一个概念,一个范畴转化到另一个范畴的过程,是一种发展递进的过程。而婴儿就是概念之间、范畴之间转化的果实。
并且黑格尔认为这个外化的理念又要分成三个小阶段存在,即机械性阶段,物理性阶段和有机性阶段。如果机械地看问题,机械性阶段可以比喻为幼儿阶段,物理性阶段可以比喻为成人阶段,有机性阶段可以比喻为老年阶段。那么只有一个自然阶段就占据了整个人的发展全部过程,这自然阶段是不是太长了?
而精神阶段在黑格尔看来,精神阶段是理念终于回归自我的阶段,这等同于孕妇生出婴儿,婴儿在自然阶段经历幼年、成年、老年全部过程后,进入消没阶段了。此时理念驾驭思维与理性奔驰在主观精神、客观精神与绝对精神之间,精神自我在抽象的内在本质下是主观精神,在具体的外在形式下是客观精神,在抽象的内在本质和抽象具体的外在形式统一下是绝对精神。
主观精神发展又分为三个小阶段,灵魂、意识和精神。灵魂是混沌的自然精神,主体与客体不分离。意识是主体与客体分离后的自我理性。精神是灵魂和意识的统一。
客观精神也分为抽象法、规则、伦理三个阶段。抽象法就是外化的自我。规则是内在的标准。伦理是社会秩序,是自我与标准的统一。
绝对精神到绝对状态最终认识了自我,达到了思维和自我的绝对统一,走完了精神发展的全部过程。
这样的思维规律和规则合不合逻辑?
https://www.biqivge.cc/book/85256772/873067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