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理是圆的(1)
第五十五章、理事圆的(1)
朱熹理学最大的恶还有他提出的“格物致知”,这个看似合理的概念恰恰违背人人生而平等原则。格物致知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恶之说,格物致知本身来自于《礼记·大学》篇,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是很好的一段话,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宋代以前是具备全部哲学概念的学问,具有文化起于“三”的全部精神。因为《大学》的宗旨是:一、弘扬明确的规矩和秩序。二、上下间爱,关爱人民。三、动静在止,尽美为善。凡是事物必有动有静,动和静是万物化生的规矩和秩序。了解事物运动和休止的规矩和秩序,方能达成行动的目标。完成行动目标之后是安宁稳定的境界,安宁稳定之后是能量变静的形式,能量变静之后是能量静止舒畅的形式。能量静止舒畅之后是能量思考和担忧的形式。思考和担忧之后是事物能量守恒的最终结果。由是能量是动生止,止生定,定生一;定生静,静生宁,宁生二;宁生安,安生虑,虑生三的事物发展、变化、延续的过程。而思考和担忧在安之后,安而生虑是哲学“三”的境界,无三不虑。一知心动,二知心宁,三知心虑,虑生万千,只有“吾日三省吾身”,才达到凡事尽善尽美。这句话富含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精神,也是《易》学至三而“惧”的概念。
因此,万物皆有动与静,是事物或思维发展由本至末的顺序能量守恒规律。万事皆有安与虑,是事物或思维发展、变化、延续由终到始的倒序能量守恒规律。知道了解万事顺序规律,知道有先有后,通行才能顺畅,万事万物方能达成至善至美之目的。
万事万物有动有静必有虑,其实这就是哲学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规律。但是到朱熹理学只剩下动和静了,也就是说只剩下他说的“天地之间有理有气”了。
在朱熹理学这里没有了《易》学至三而“惧”的规律,也没有了儒学的动静之后的“虑”的规律,也就没有了哲学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了,没有了“惧”、“虑”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也就不用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了,就只剩下如太极状态下的,一半是阴,一半是阳;一半是虚,一半是实的这个虚实各半的圆圈了。
在朱熹理学这里理是圆的,可以滚动,没有边界。只有上下,没有多边多棱多角的高山流水。只有一二,没有了三四五六七八。一切人或事物皆是圆的,可以上下左右滚动,可黑可白,可稀可疏,可刚可柔,可君可臣,可敌可友,可你可我,可东可西,可逢场作戏,八面玲珑,化动化止,化静化安,而无需恐惧,忧虑,便可直接到达完美的彼岸。
他这种思想的确为宋后的政治生态带来了转机,给汉人在政治生态上带来了摆脱长期受北方异族欺凌的面貌,为汉人的扩大、发展、延续起到了难以评估的效果,为宋后汉民族融化异族起到了难以评估的效果,但是他的这种思想也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送上了归途。
其实这就是理学最大的善与恶。在万事万物达成到达彼岸的过程中,圆型的“理”要比多多边多棱多角的“德、法”更能应对多边内缘和外缘政治,其目的确实是好的。但是正是这个圆型的“理”把明清政治、人文、宗教生态推进到圆滑奸诈,佞臣倍出的政治时代。明清两代是做人圆滑,为政奸佞,敬神糊涂,处事最二的时代,这便是凡事都讲理的结果。
因为理是圆的,讲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没理,不讲理,就是颠黑倒白、颠倒黑白的理,就是一切都可以圆滑处理,八面玲珑,刁钻奸猾,万事糊涂的理。
这便是朱熹“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的结果,也是邵雍“本诸天道,质于人事”的结果,也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结果。最终完成了压制“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的目的。
在宋代之前,中国人倡导用高尚的道德践行天下。孔子的仁义道德在宋前是中国的政治、人文、宗教生态标准,所以你看到学习到中国唐代传统文化真谛的日本,他们今天仍然崇尚精忠报国、孝顺父母、仁爱正义、遵守规矩、廉洁不贪、知羞耻的忠孝仁义、礼义廉耻的道德标准。日本精忠报国是传统的、发自骨子里的,孝顺父母在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有所减弱,但仁爱正义、遵守规矩、廉洁不贪、知羞耻却非常明显的高过受朱熹理学思想影响较深的韩国,韩国人连领袖都不敬畏,何来传承孔子的仁义道德思想,他们敬的不是孔子而是朱熹。所以韩国人为人处事着重实际,看人下菜碟,讲圆滑处事,讲八面玲珑,讲刁钻奸猾,讲万事糊涂的理。
https://www.biqivge.cc/book/85256772/856170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