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人性之六
第九十章、人性之六
在这一章我不过多地讨论人类是否应该具有天性的攻击性,是否应该具有狼性的凶狠残暴,以及群体合作精神,而是就人类文明最终将要走向何方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1)、刚柔精神的融合性。
上帝创造人类,将人类送上地球,给予人类一个单一的纯粹的物种属性,并给予人类大脑一致的单一定存,并没有任何多样性的物种基因。也就是说,一个生产在南部非洲的婴儿与一个生产在欧洲北部的婴儿,并没有任何区别,生物多样性并没有任何变异,大脑发育的初始状态是一致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人文素质,以及不同的命运安排呢?这与地理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环境造就了一个人的后天文化素养与人生价值,一个生存在美国的孩子得到的文化传承就与美国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而一个出生在韩国的人自然必须接受韩国的文化熏陶,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
因此,可以得出如下定论,人类进化中的天性文化所遗存的刚柔文化并不是固定的自然文化遗存,而是受自然环境的因素支配,是后天产生的文化产品,而非天性的产品。如此一来,人性中的刚柔精神就不存在融合性的障碍。
(2)、人类的文明进程是可以预测的
E.O.威尔逊在《论人的天性》中这样说:“奴隶制的衰败可以解释这种生物学阻尼性。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奥兰多·帕特森对全世界的奴隶社会史做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真正的、正式的奴隶制几乎都有相同的兴亡过程。在这些过程的末期,根源于奴隶制的一些特殊情况,再加之人性的上述阻尼性,共同导致了奴隶制的衰亡。奴隶在高压下还是坚持要像人一样生活,而不愿做任别人役使的蚂蚁、长臂猿、狒狒或别的什么,这一事实使我相信,历史的轨道可以预先测定,至少可以大致测定,事实上存在着若干生物制约因素,它确定了某些不可能的或禁忌的对象,可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天启命运。”
这段话从理论上告诉我们《易》学是合理的,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普遍性和偶然性,但是更大程度上是必然性,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因为人性存在生物学阻尼性,会产生有规律的进程调度,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必然趋势造成的社会衰减,存在轨迹现象,因此人类的文明进程是可以预测的,至少可以大致测定。
如果这一理论得到验证,那么,量子力学中的隧穿效应原理就是错误的,有关量子不确定性原理也是不真实的,如此一来《易经》的二进制原理就是正确的。
其实这还是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的问题,从唯心论观点出发,我们得到了量子不确定性原理,因为物质在微积分状态下就是隧穿的不确定状态。但是,我们如果从唯物论观点出发,我们得到的就是《易》学二进制原理。物质在宇宙中以二进制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复制与重复着物质基础的广义规律性,增加或消减物质的存在与消失关系,也就是说宇宙的广义相对理论,是横亘在量子力学前的一道鸿沟,横亘在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的一道鸿沟。
其实还是我前文说的宇宙在“那个具备孕育能力的女人”以二进制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发生刚柔互推,引发宇宙裂变,产生天地世界,“那个具备孕育能力的女人”又引动造物运动,孕育万物。
如果我们用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这一理论来推断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就可以得出下推断,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分九个阶层,即“起于一、合于二、分于三,立于四、结于五、顺于六、离于七、易于八、九九归一”。用社会学的名词解释就是:奴隶制度阶段、封建制度阶段、资本主义制度阶段、立宪主义制度阶段、社会主义融合阶段、乐观主义阶段、悲观主义阶段、逻辑演绎主义阶段、终至天下一统。最终真正的社会文明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终解体,并促成各民族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条件的平等共处、和谐发展,使全世界人民享有一切同等的权利。
但是,持唯心主义观点者从微积分观点出发就不认同物质的不变循环。对于微积分的认知,欧洲数学在中世纪(14—17世纪)得到了大发展,而古代中国同一时期(明、清时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古代中国的数学家与微积分无缘,也不认同唯心主义的存在,直到近几十年中国人在微积分领域,在量子力学领域才有重大突破。
三、文化可以改变世界,真正的文化是创建顺序明确的规则制度
世界上无论什么文化价值,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进人类文明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文化的价值在于思想递进和超越,只有正确的思想取向才能到达正确的目标。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思想取向呢?
人类自喉腔部位发生突发性进化跃升之后,语言表达能力的突飞猛进,使人类产生了超乎想象的文化进步,语言交流的突破性,加速了人际交往的畅通,减少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阻尼,为文字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正是由于语言表述能力的突进,加速了人类智力发育的突进,也加速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为今天的社会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南方文化还是北方文化,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进世界文化向前发展,促进人类文明沿着一条正确的方向,向前行进。
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文化,也无论产生于什么自然状态下,只要有益于人类文明进步,就值得所有人去学习去应用,这就是我们发掘人性价值的真实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产生文化的真正目的就是产生与创造出顺序分明,清晰明确的法律法则与规章制度。
因此,今天的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建立健全全新的法律法规,与创新出的新的文明规则体系,改造世界观,创造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全新世界观。
其实就是一句话,人不能被金钱蒙蔽双眼,眼里只看到金钱、权利与地位;也不能被精神冲昏了头脑,脑子里只剩下激情、诱惑与虚荣。而是即认同金钱的价值,也认同精神的力量,齐头并进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创造最适宜人人遵守的法律法规与行业准则,造福于人人。
四、研究人性的根本原因
E.O.威尔逊在《论人的天性》中这样说:“真正的知识是人类的最终解放者,它使各民族平等,使各国人民享有同等主权,它摧毁迷信的藩篱,加速文化的进化。但我不相信知识能改变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或改变历史的可预见的主要进程,对自我的认识能帮助人们看清人类生物天性的各种要素,现代社会正是从这些要素出发以各种奇特的形式迅速繁荣起来的。对自我的认识能帮助我们更精确地分清什么样的行动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有了这种知识,我们就能够更正确地判断人性中的哪些因素应该扶持发扬,哪些应该消除或克服,哪些应该愉快地接受,哪些应该谨慎地控制,然而不管怎样,我们无法消除坚固的生物亚结构,直到许多年后,人类的后代学会改变自己的基因为止。表明了这一基本观点以后,我现在可以邀请读者在社会生物学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考虑人类行为的四大基本类型:攻击性、性、利他主义和宗教。”
人类在生物学研究上遵循自然规律,但却又在消除坚固的生物亚结构上不尊重自然规律,于是对利他主义者持压制态度,对宗教信仰持不认同态度。由此引发的后果是很多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是违背人性自然天性的,不能真正融合刚柔精神。
实质上人类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消除坚固的生物亚结构,不是削减私利欲望,而是如何平抑公利欲望。因为公利欲望身披着为公牟利的纱衣,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在无限制地占有公众财富,并任意挥霍这些财富,且无人可以有组织的平抑它的力量。这样的社会才是最可怕的社会,当公利欲望张开血盆大口吞噬公众利益时,才是真正的人间悲剧。
其实哲学最大的责任就是研究如何压制欲望,贪婪是人的本性,欲望是人的本能。欲望也同样分公私敛财欲望,而对社会最大的危害性就是公权欲望,当公权欲望贪得无厌时,天下大乱就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哲学应该“在社会生物学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考虑人类行为的四大基本类型:攻击性、性、利他主义和宗教。”重新认识攻击性、性、利他主义和宗教。
https://www.biqivge.cc/book/85256772/851389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