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抗日之无常萧峰晶晶 > 第三百零三章 遗憾与庆幸

第三百零三章 遗憾与庆幸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奔驰,按照地图的指引,萧峰终于到达了他此行的第一个目标——新墨西哥州北部杰姆斯山区中的洛斯阿拉莫斯。

        洛斯阿拉莫斯在西班牙语中是“棉白杨”的意思,在地理上它由数块岩石台地构成,台地间以峡谷相隔。在后世的时候,萧峰从未到过这里,在他的印象中,美国政府选定这个地方作为研究原子弹的国家实验室地址,怎么也应该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可是一见之下,却不禁让他大跌眼镜,这里不但地广人稀,而且地形险恶,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岩石,一些生命力强劲的小草和灌木顽强的在石头缝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要是没有这些东西,这里根本就是一个兔子不拉屎的不毛之地。

        幸好萧峰到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游山玩水,所以对风景的好坏也不放在心里。他把吉普车停在一个峡谷里,就背上电台和装着照相机的包裹,趁夜悄悄步行进山。

        萧峰用了一夜的时间,把几个台地都转悠了一遍,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在整个洛斯阿拉莫斯的几个台地,只有最南边的一个台地上,有一所规模不大的私立农场学校,哪里有一丝一毫国家实验室的影子?为了确定这所私立学校是不是经过伪装的最早的美国国家实验室,他还特意悄悄翻墙进入校园,挨个房间查看了一遍。结论是肯定的:这确实是一所学校,十几间放满课桌的教室足以说明任何问题,除此之外,就是几间教职员工和学生宿舍,再有就是几间简陋的办公室了。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还没有动工兴建,那么估计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现在应该还处于最初的论证阶段,没有正式启动。

        这一意外的结果,是萧峰既感到庆幸,又有些遗憾。他庆幸的是:美国人还没有正式启动曼哈顿计划,那么他的波士顿计划就暂时还不会有被发现的危险,每多拖过一天,他的波士顿计划距离成功就多接近一步。经过他的指点,在铀分离过程中省去两种不合用的分离方法,自然就会比美国政府研制原子弹的过程少走不少弯路,研制速度肯定也就会快上很多。

        让他稍稍有些遗憾的是: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没有开工,他想弄到一些美国政府偷偷研制原子弹的证据就落了空。按他本来的打算,是想弄到一些这样有用的证据,最好是拍到一些照片。到时候把这些照片随便往哪家小报一投,把这件事情捅出来,不管真假先给他闹得满城风雨再说。然后自己再让理查德游说一番他收买的那些议员,说不定就能搅黄了美国佬的“曼哈顿计划”。毕竟美国的经济刚从低谷走出来,还处在恢复期,如果美国民众突然发现自己的政府竟然在搞一个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效果也不确定,却要花费纳税人巨额美元的项目的时候,那还不得给他闹翻了天?美国可是两党轮流坐庄的**社会,若是政府随便浪费纳税人的钱,尤其还是偷偷进行,而且数额特别巨大,如果不赶紧改正,就等着下台吧!绝不会有第二条路可走。

        在洛斯阿拉莫斯没有找到自己最害怕见到却又希望见到的东西,让萧峰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大半,马上驱车赶回圣菲——新墨西哥州的首府。在圣菲市内找了一家干净的旅馆住下来,洗了个澡,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这才有心情想一点别的事。他先是用带来的电台给荣仁发了一封电报,询问银锭纯度是否合用;接着又给理查德发了一封电报,催问他交代的事现在办得怎么样。

        荣仁很快就给他回了电报,告诉他说:经过检测,他带来的白银纯度很高,完全可以使用,五天前所有的白银就已经全部运到了原子能实验室,现在,那些科学家们正在指点工人加班加点的赶制电磁线圈,估计要不了几天,就能投入使用,要他不必担心。

        看完荣仁的电报,萧峰的心情非常好,破例喝了一点酒就闷头大睡。傍晚的时候,收到了理查德的回电。理查德在电报中说的很不乐观,他说现在就呆在华盛顿,因为英国人和法国人正跟德国人打得不可开交,英国人和法国人现在明显处于下风,法国人现在已经在考虑向德国投降了。所以,这些日子,马歇尔将军大多数时间都呆在白宫,跟**先生讨论欧洲战事问题,他根本没有机会见到马歇尔将军,自然也就不可能请他帮忙见到罗斯福**。

        看完电报,让萧峰本来非常好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只觉得看什么都不顺眼,但对这种事情他又无能为力,只好给理查德回了一封电报,让他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把事情办好。现在,一切只能靠理查德了。

        因为心情郁闷,所以萧峰没有在圣菲过夜,草草吃了点晚饭,就又驾车上路了,这次的目的地是田纳西州东部坎伯兰山区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因为只有汽车飞驰时,听着从耳边掠过的呼呼风声,才能排遣他心中的烦闷。

        从新墨西哥州到田纳西州,中间要经过德克萨斯州、奥克拉荷马州、阿肯色州,直线距离就达两千多公里,实际距离更是在四千公里以上,而且路况很差,但测试版的WillysQuad始终胜任愉快,忠实的载着他送到了目的地——橡树岭。

        橡树岭并不是一条山岭,与此恰恰相反,那是一条16公里长、3公里宽的巨大山谷,因为山谷两边曾经长满黑橡树而得名。因为这一地点地图上并没有标注,萧峰是打听了不少当地人,费尽周折才找到地方。

        可是到这里一看,到处一片荒凉,根本见不到人烟,更别说还有什么国家实验室了。这也难怪,橡树岭本身就是一片荒芜之地,距离最近的城市诺克斯维尔,也有将近六十公里,能有人迹才怪了。而后来美国政府会把首座核反应堆建在这里,也正是看中的这一点。

        在橡树岭见到的一切,使萧峰心情好了许多。洛斯阿拉莫斯、橡树岭,这两个后世美国人为“曼哈顿计划”建设国家实验室的地方,现在都没有动静,对他来说,这是绝对利好的消息。

        该琢磨着怎么给美国佬下绊子了!萧峰心里恶意的想着,麻利的调转车头,向诺克斯维尔驶去。这些日子,可把他累得够呛,他决定现在那里好好休息一下,动动脑筋,顺便等候理查德的消息。

        因为是过来人,对历史有着得天独厚的先知优势,所以萧峰能够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每一步行动进行有条有理的规划。可是,反观国内那边,现在的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

        就在萧峰从塞班岛启程第二次前来美国之前,著名的“百团大战”就已经跟历史上一样,按时爆发了。但随着八路的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发动的百团大战胜利结束,却引起了日军的强力反扑,国内的抗战形势更加恶劣了。

        之所以要在自己的力量还很弱小的时候,就发动这场暴露自己实力的大规模战役战,也是实属无奈之举。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急于将侵华战争告一段落,以便集结更多的兵力南下,夺取英法在东南亚和南亚的殖民地,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拉拢蒋介石、汪精卫政权。同时在桂南、粤北、河套、鄂北、鄂西发动新的攻势,对重庆进行持续半年多的大轰炸,并扬言要攻打重庆、昆明、西安等中国西部大城市。这就是**极其担忧,害怕蒋介石和汪精卫统一投降、统一**,甚至是中日联合剿共、所以希望八路军发动一场有影响的大规模战役,以八路军军英勇抗战的事迹重新激励起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减少蒋介石政权投降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为了巩固在华北的统治,到1940年夏天的时候,日军在华北地区已经建立了3000多个据点、1万多个碉堡、5000多公里铁路、3万多公里公路。这种严密而便捷的军事网络,使本来兵力有限的日军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把抗日根据地和其他地区、根据地和根据地之间隔离开来。八路军被日军封锁在各个穷乡僻壤,生存和发展极其艰难。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才勉为其难的发动了有一百零五个团参加的百团大战。从当时的战绩上看,百团大战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战术上来说,共歼灭日伪军两万多人,破坏铁路900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坏桥梁、车站260多处,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从战略上说,则成功的粉碎了日本人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步伐,基本达到了当初的战略目的。

        但由此而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灾难性的,百团大战,彻底把侵华日军打疼了,日军调集重兵,在华北推行强化治安政策,实行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空前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

        萧峰是在住进诺克斯维尔的一家旅馆后,从一份几天前的《纽约先驱论坛报》上看到了这个消息,作者是在后世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埃德加·斯诺。虽然这份消息中并没有提到“百团大战”这个名词,但萧峰通过消息所说的内容,再结合自己的记忆一搜索,很容易就判断出来事情的真相。

        得知祖国的抗战已进入最艰难的时刻,萧峰心里更是焦急,早日打败日本鬼子,还祖国一片安宁的心情也就愈加迫切。就在这时候,理查德适时给他发来了电报:美国**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先生希望尽快见到他。


  https://www.biqivge.com/book/68368053/1041208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