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之我是林黛玉她叔 > 第3章 启发

第3章 启发


林府。

        林如海书房。

        “你当真决心参加今年的乡试?”

        “是,我已经决定了。”

        林如海没有说话,半饷,才开口道:“我是建议你不要急着参加,毕竟你现在的基础并不十分牢靠。贸然参加的话,会有很大的概率名落孙山。”

        林清知道林如海深谙考场规则,他会这么说必定有他的道理,要按平时他指不定就听林如海的了。

        可现在只有他自己知道,时间不等人。

        曹公并没有在书中写明林如海是几时去世的,后世的专家经过一番考据得出的几乎一致的结论是,林如海大概是在黛玉十岁出头没的,具体是十几岁他们也不知道。

        如今黛玉已经八岁,如果他不抓住这次乡试就得等到三年后,那时林如海还在不在都不一定,届时他就算中了举人也没法名正言顺的插手黛玉的事。

        毕竟自己一个远房族叔,也就看在同宗同族的份上罢了,哪里有人家的亲外祖亲?

        于是,在姑苏的这几个月,林清除了备考剩下的时间都在思虑林如海走后的万全之策,他必须找到一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来阻止贾家到时来抢人抢家产。

        林清一开始压根没有任何头绪,愁的头发都要白了。在得知自己考中秀才后,为了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思绪,便又去茶楼听说书。

        本想着图一乐,没想到竟歪打正着给了他启发!

        事情是这样的,那日茶楼说书的说了《醒世姻缘传》中一则吃绝户的故事。

        讲的是一知州任上暴毙,只留下一个小儿子和妻子。小儿子不久也因病去世,这下子便只剩知州夫人独自一人守着家产过活。谁知这知州族中人看知州家没了男丁,便起了吃绝户的心思,于是一拥而上,直接上门抢夺知州的遗产。

        知州夫人哭天抢地然而却没有人同情她,反而还振振有词,说你家绝了户,这些家产合该由他们这些族人继承才不会便宜了外人,只把知州夫人气了个仰倒。

        还是当地的知府途径于此得知此事上门劝说,才把这群吸血鬼劝走。

        不过到底天无绝人之路,好巧不巧,这知州原先的小妾却在这时被诊出了身孕,且算月份,正好是知州还在世时怀上的。

        于是由知府做主,把家产判给了知州夫人。不管这小妾怀的是男是女,但到底也有了盼头,全然不似原先那般可任由他人抢夺。

        这则故事看的叫人悲从心来,林清也不禁触景生情,想到了书中对黛玉寄人篱下的描写,觉得何其相似。

        周围听说书的人也都在议论纷纷,说这知州但凡有个兄弟子侄也不会便宜了那起子丧尽良心的族人。

        甚至还有人说这知州夫人欠缺考量,应当在小儿子没了的第一时间就去过继一个同族的小孩子,这样不仅可以绝了那些想吃绝户的人的心思,自己老了也能有个依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林清听到这话脑中不禁灵光一闪。

        诶!对呀!他怎么没想到?

        既然林府现在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那不也可以过继一个同族的男丁以撑门户。

        但林清思来想去,总觉得林妹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若是带着幼弟过活,对名声不好,届时出嫁也会受影响。

        毕竟高门大户的千金多的是,人家为什么不选父母健在,有兄弟姐妹帮扶的姑娘,偏偏选你一个独自带着幼弟过活的孤女?

        所以这种情形,即使过继了别家男孩,怕也和上一世黛玉沦为孤女的命运差不离。

        林清念及此,不禁长叹一口气,到底是为大环境所累啊。

        若是在现代,他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只需找到信得过的信托,即使林妹妹没有成年,即使她小小年纪带着过继而来的弟弟生活也没有人会说三道四,更无人会打她那些遗产的主意。

        毕竟,你当那些重金聘请的专业信托人员是吃干饭的么?

        所以这种方法也并不十分妥当。

        同是孤女,届时又父母双亡,家里就她一根独苗,林清忽然间想到了史湘云。

        史湘云和黛玉唯一的区别就是她有个叔叔,其它各方面与他家黛玉相比,差的都不止一点两点,可正是因为她有个叔叔可以依靠,所以她能有个好姻缘,她能嫁给卫若兰。

        至于后面卫若兰病死史湘云守寡一事,那就纯粹是天降灾祸了,毕竟“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红楼》里但凡活着的女子没一个有好下场。

        不过如此一来,林清倒有了自己的思量。

        虽然他不知晓林如海接他来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但看最近林如海对他的上心程度,尤其他发现,林如海总在有意无意的将他往“入仕”的方向引导。

        这就很让人奇怪了。

        虽然林府确实人丁单薄,当初刘贵为了说服他来姑苏给出的理由也却有几分道理。

        可林清在这待了大半年,却再没有见林如海派其他人出去寻别的林氏宗族子弟。

        所以当初为什么单单找他呢?

        在穿过来之前,林清作为长在红旗下的有为青年,一向对神鬼之事嗤之以鼻,觉得不过是故弄玄虚封建迷信。

        而今有了这一番堪称奇异的经历,他才逐渐敬畏起来。有些事,只有等你真正遇到了,才知并非空穴来风。

        况且,既然他能幸运的获得命运的垂怜,那么林如海是不是也受到过某种启示才会去寻他?

        毕竟他在“红楼”里确实是个异数。

        但不管林如海具体怎么想的,可以确信的一点是,林如海的确很看重他,并有栽培他的心。

        林清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觉得把自己过继给林家最为妥当。当然,是过继给林如海的父母,也就是成为林如海法理上的亲弟弟,黛玉法理上的亲叔叔。

        在男权社会,叔叔可比外祖家亲多了。

        而且过继其他任何人,他都不能保证对方会全心全意的为黛玉着想,只有他能,只有他能保证将后会一心一意护黛玉周全。

        林清打定主意后,并未立即告知林如海,因为他想先考上举人再说。

        如果自己现在提出过继一事,先不说林如海同不同意,但就这个时间点就很敏感。

        毕竟乡试在即,你这时候提出要过继给林家,很难不让人觉得有攀龙附凤之嫌。

        况且林清现在有了“金手指”,科考对他来讲一点难度都没有,他甚至可以随意控制考试名次,所以中举只是早晚的事。

        不过嘛,林清在心里盘算一番后,觉得这次乡试他还是低调些着好。

        毕竟他没有神童的名声傍身,而且还有个不爱读书的恶名,若是短时间内在考试中表现的过于突出,他怕引起人的怀疑。

        届时把他当成妖孽可就麻烦了。

        毕竟中秀才他可以说是林如海请的老师教导有方,中举也勉勉强强称的上是天资聪颖,只是前些年懒怠了,故才没有参加科考,因而无法展露出读书的天赋。

        但是他将后的会试可是奔着前三名去的,那时可不能低调,而且必须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要不不能在皇帝面前留下深刻的印象。

        进而为自己将后入朝做官做铺垫。

        但在这之前他可不能过于高调,毕竟林如海虽然颇受皇帝器重,统领江南盐政,风光无限,可也正因为如此,才树大招风,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盯着他,等着揪他的错处。

        所以,要是既想在日后的殿试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又不引起不必要的揣测和注意,乡试低调是最合适不过的方案。

        当然也是最合理的,最近的会试也得两三年后,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两三年的时间“头悬梁,锥刺股”,以及营造自己“天资聪颖”的名声,到那时一切都会显得顺理成章许多。

        林如海以为林清是因为中了秀才颇有些膨胀,才闹着要参加乡试,于是颇为苦口婆心的劝了他一通。

        然而林清是打定主意要参加八月的秋闱,林如海发现自己劝不动后,便也由着他。

        心想参加也好,看这小子如此志得意满,受些打击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也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这次就全当是意思意思了。

        看来,这林如海是看准了林清过不了乡试呀。

        林清顺顺利利度过了九天六夜的乡试。

        出来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浑身酸痛不已。他还好一些,临考试前林如海给他准备妥当了一切,他只需安心参考便是,再加上才十六,正是生龙活虎的年纪,故而除了身体疲惫些,倒也没什么大碍。

        真正苦的是那批已经两鬓斑白的上了年纪的考生。

        俗话说: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到了七老八十仍旧参加科考的大有人在。

        林清看着这些年老的考生佝偻着背,面如死灰,一边咳嗽一边蹒跚着脚步艰难的从考场出来,不禁心生惭愧。

        他是使了特殊手段才能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就与这批早已风烛残年的考生出现在同一考场。

        这些人,哪个不是经过一番寒窗苦读才能出现在这的,不管结果如何,但就这份毅力也足够令人敬佩。

        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南柯国的读书人之所以读书,绝大部分都是怀揣着入仕的心。这些年老的考生会如此坚持不懈的参加科考,也大都是心存“理想”。

        须知中举人虽不能像中进士那般可以直接入朝为官,但也能有做官的机会,俗称“朝廷候补官员”,听起来也是相当光荣。

        要不范进中举后也不会发疯。

        念及此,林清更是汗颜,简直就要羞愧的无地自容。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林清现在参加科考就是在作弊。

        但无奈,林清实在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以他上一世大学生的水平再加上林如海的悉心教导,只能勉勉强强中个秀才,中举人和中进士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在考试成绩说话的南柯国官场,只有拥有优异的考试成绩才能在官场站稳脚跟,没有成绩傍身,任你天大的后台都没用,反而还会被同僚唾弃看不起。

        所以,老天爷原谅他林清吧。

        他保证,将后他入朝为官,必定用这个系统里的知识造福百姓,除此之外绝不滥用,更不用这“金手指”恶意打压那些正经寒窗苦读的读书人。

        老天爷有没有听到林清内心的肺腑之言咱们不得而知,反正到底没有收回他这个“金手指”就是。

        同年十月,秋闱放榜。

        果不其然,林清榜上有名,只是排名中等偏后。

        不过就算这样也颇令林如海意外和惊喜。

        这个结果倒出乎他的意料,他原以为这小子会名落孙山的,万万没想到竟榜上有名。

        林如海激动之余,忙叫人把林清请到书房。

        他要当面和他谈谈。

        另外重新审视一下这孩子。

        林清这时还不知道已经出了成绩,反正他心里有底,知道一定上榜,故而并不在意。再加上当初考试确实累着了,所以这些天他连茶楼都很少去,就待在院子里休整。

        这会儿听到林如海请自己去书房,他才慢悠悠的踱了过去。

        当然,进门前,林清还是特地整理了一番,尽量不让自己显得懒散。

        “大哥哥。”林清站在书房门口恭敬的喊道。

        “唔,进来吧。”坐在太师椅上的林如海点了点头,对门口站着的林清道。

        林清闻言,进到书房,而后顺势坐在了林如海下首的位置。

        “你可知,我今日叫你前来所谓何事?”

        察言观色林清可是一把好手。

        此刻看林如海面有喜色的模样,再算算日子,林清便知已经放了榜。

        虽然心里明了,但林清依旧扮作些许茫然的模样,道:“如清不知,烦请大哥哥告知。”

        林如海见林清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模样,不禁越看越顺眼,到底还是个孩子呀,即使中举,也不过才十六岁。

        不过十六岁就能有如此成绩,真真叫他这个做哥哥为他高兴。

        于是甚为和颜悦色的道:“乡试已经放榜,你榜上有名哩!”

        林清本以为事先知道结果的他听了会波澜无惊,但这话从林如海嘴里说出来却叫他莫名的激动。

        所以,他这算得到了林如海的认可么?

        林如海看着林清神色激动的模样,眼睛都笑眯了,一边捋着长长的胡须,一边满意的点了点头。

        “原是大哥哥先前小瞧你了,万万没想到,我家清哥儿于念书一事如此有天份。”

        林清听到这话,颇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心底知道这成绩是如何来的,所以有些羞愧的红了脸。

        而一旁的林如海是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的啊,他只当是小孩子不禁的夸,于是欣赏之余不免又生出几分疼爱之心。

        又念及自己活了大半辈子,膝下荒凉,仅有一女,且这唯一的女儿还被寄养在自己岳家,独留他一人孤苦伶仃,不仅悲从心来。

        “我这叔叔倒是好福气,能有清哥儿这样的儿子为他光耀门楣,你父母若泉下有知,得知你而今这般有出息,也能走的安心些。”

        林清穿过来的时候原主父母就已去世,所以林如海的这番话并没有让他有多触动,相反,他还意外的听出了林如海话里话外的悲戚之意。

        蓦地,林清福至心灵,脑中再次灵光一闪。

        对了!

        现下他举也中了,林如海此刻也触景生了情,可不就是提出“过继”这一提议的绝好机会么?!

        于是,林清脑中快速整理了一番待会儿要说的话,预备乘热打铁把这事一块办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67222449/253534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