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鲜红翠绿半尘埃 >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六回幸生年得以逢盛事哀及吾终究是蝼蚁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六回幸生年得以逢盛事哀及吾终究是蝼蚁


上回书说到加凰与梁嘉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胡德裕打算重新赢得加凰的心。最初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以为志在必得。等到真正开始实施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假如他真的能够轻而易举地迎回加凰的心,当初也就不至于离婚了。由此可见,这个女人不同于温妮,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搞定的。被人击中软肋的感觉实在是不好,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更加让他感到无助。在此之时,他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盘腿而坐。让自己进入一种极为安静的状态,静静的思索着应对这种变局的方法。

        加凰静静的看着那些人工智能记录的数据,看样子零伤似乎不是真的在另外一个时空,而是进入了自己的幻觉,你看一看这些记录,大多数都显示他在冥想,他对阳明之学的探索正朝着细微深邃的方向挺进,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按照杨明自己的说法,心学是非常简易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能把握他的精髓呢?所谓不断的去除人欲,只存纯纯一个天理,所谓存天理与致良知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在最近一段时间,林南一曾经说过,当有一件事让他不能决定的时候,索性停止思考,只管追随着良知去做。当年阳明已经身患疾病,可皇帝的圣旨来了,他没有任何推脱直接出发去了战场。道路崎岖,气候炎热,加上事务繁重,有种种凶险。所以很多事情不需要太多的犹豫,只凭着良知去做,反而比穷尽思考要好得多。

        朱熹的学问之所以被认定支离破碎,比方说在一个房间里,桌子有桌子的理,椅子有椅子的理,杯子有杯子理,盘子有盘子的理。万物都各自有它的理,而这些理不是同一个理。想要有格物穷理,那就一件一件格下去,格到一定的数量就会融会贯通,进而大彻大悟。这里边还有一个问题,在格物穷理的时候,他要去外面割万物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心。其实自己何尝不是一物,格物不需要格自己吗?阳明是这样认为的,天地间有万物。万物都有理,而这些理是同一个。我也有理,我之理与万物之理是同一理,既然如此,我何必向外求呢?比起向外格万物,格自己不是来的更便捷吗?

        用感官去体察道,道就是心,就是礼,就是物就是天。遇到事情的时候只管凭着良知去做,凭着天理去做。不要为自己的利益盘算太多,不要在自私用智。如此在事上磨事上炼,久而久之必有收获。抓住了心,就抓住了道的根本纲领,只要把心中那些人欲去掉,就如同镜子被挡掉了灰尘。没有什么能够遮蔽新之光,只要此心光明澄澈,就会长出种种智慧,就如同田里去除了杂草庄稼自然茂盛。如果你没有实际去做这些,只是空想,如果在实际做事的时候如此,经过不断的打磨,你就会无限接近那个良知、天理。阳明离开人世之后,他的学说虽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并没有得到更普遍的认可。

        以至于后来出现了逆流,最终他的那些学说几乎被冲刷了干净。反而是在东海某些岛上,如同风中来的种子落地,然后生根发芽。逐渐长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丛林,他们凭借着良知的指引,做出了一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在朱熹门人的口中,陆王心学其实就是禅。对于他们自身的支离破碎,则视而不见,其实朱熹的话未尝没有道理,因为在传习录记载的阳明口中也曾经提过融会贯通。近年有一位以讲阳明心学,而被人所知道的董教授,他的口中也曾经提到过融会贯通。

        相比于朱熹的理学,阳明心学要活泼的多。哪怕万千众生所体察出来的理,应该是同一个理而不是各说各话。如果各说各话,从保守处估计只有一个人真正悟到,也有可能没有一个人悟到,因为正确只有一个,而错可以错的五花八门。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资质不同。但只要心向此道,从此处用力,最终是万流归海,而达于天道。就如同很多人所讲的那样,佛有三千法门,不管从哪个门进去看到的道是一样的。理学与心学似乎不只是两个法门之间的不同,入道他们看到的东西似乎也不同。前文曾经提到过虚云法师对阳明的评价,窃以为很有意思。只是入道而没有住道,因为六祖慧能在入道之后,山中又徘徊了十五年,这十五年时间他做到了入道而有住道。

        看着这些东西,加凰的想法非常的复杂。钱盈说:“我觉得应该把这些说法整理成册,发到网上供大家讨论。”加凰说:“你认为这个必要我们是做科研的,不是在那里探讨哲学的。”钱盈说:“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发表的,就好比我们遇到了一个病人,他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在描写这些症状的时候我们不该有所保留,也许这些症状与病情没有关系,但万一要有呢?公布出去也许会有人注意,也许会被大家忽视,可万一有人注意呢?万一有人从中发现了什么呢?我们应该给别人一个机会,也给我们自己一个机会,或许不能推动我们的研究再进一步,可万一能推动呢?”

        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决定,请了某个刊物的一位编辑过来帮忙。不久之后这些东西逐渐的开始被发到了网站上。一开始这些东西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突然有人开始讨论起这些内容了,而讨论这些内容的人来自哲学界。有的人觉得这样的讨论很有意义,他们没有用学术的角度去看待这些说法,他们也像是一群瞧病的医生想要从中发现一点什么。有的人开始谈论林南一的经历,通过经历试图找到他这些想法的成因。这一天清晨阳光从玻璃窗打进来,咖啡厅里大家都在谈论一件事,加凰的对面坐着梁嘉尚,加凰说:“盛世之下圣人出,而我们这些人显得太平凡了。”下回分解。


  https://www.biqivge.cc/book/52741982/231375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