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镇国公府
在宁真逸眼里,镇国公府和定国公府的风格完全不同。定国公是文臣,他们家的府邸雕梁画栋、处处精致。而镇国公是武将,镇国公府朗阔大气,庄严肃穆。
宁真逸上次来的时候,镇国公府在办喜事,到处挂着红灯笼红绸布,还有大红喜字,冲淡了这股肃穆感,再说那会儿人多,又临近黄昏,实际上也看不太清。
如今大白天进来,宁真逸师徒二人直接被镇国公府的气氛镇住。宁真逸还好,他到底是从大千世界而来,什么场面没见过,面色平静地往前走。王靖吓得大气都不敢喘,就怕声大一些会惊动了人。
不过镇国公府的气氛也确实不太适合嬉笑打闹。
很难相信这样的家庭会养出殷二姑娘那样的女孩子。不过现在她魂都不知道去哪了,纠结这个也没意义。
殷淑雪毕竟是庶出,镇国公府对宁真逸这个女婿并不十分看重,只是礼节上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而宁真逸见状,自然也不会太亲热,奉上了礼物以后,大致拉了拉家常,到了差不多的时间就告辞离开。
镇国公府还是庆幸自家把殷二姑娘这个大坑甩锅给了这个二女婿,所以对这个背锅侠有那么几分同情和心虚,送给二女婿的礼物虽然不多,却样样贵重。尤其是中间有一叠文选,宁真逸回去查看后,发现是大昭历年来科举试卷和优秀答卷,这个东西对宁真逸来说最实用贴心。
镇国公世子带着宁真逸到书房里不咸不淡地聊了一番,让自己的大儿子招待他。宁真逸跟着殷华清离开世子的书房后,殷华清假借看风景之名,带着他在镇国公府四处转了一圈,顺便谈话。
有些事情,毕竟不适合在信件里谈。
在旁人看来,这个场景就是大舅子带着妹夫逛园子。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知道,这是老板在给员工分配工作。
不过分配工作的过程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尤姨娘忽然出现,打断了这段谈话。
尤姨娘是将军家的小姐。
当初尤将军跟着先帝打天下的时候,因为人不太聪明,所以先帝一直没有太重用他。只是他毕竟是一员猛将,靠着战功,建国后也封了个三品的将军。早些年建元帝刚登基,皇位不稳的时候,尤家支持过他,那几年还出过一个宠妃。后来支持建元帝的人多了,那位宠妃又“暗害公主”,尤家就被皇帝抄了家。至于好端端的宠妃为什么要对一个公主下毒手……这就见仁见智了。
本来尤姨娘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但那时候尤家自知不妙,没有那么多时间细细选,再加上尤姨娘天天哭着闹着要嫁给表哥。所以好端端的将军府小姐,跑到镇国公府做妾。
不过尤姨娘这个人吧,确实不太上得了台面就是了。譬如说这会儿,好端端一个长辈,问话就问话,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拉住陌生男子的袖子?就算这陌生男子是女婿,难道她这样动手动脚就合适了吗?
宁真逸是真没想到尤姨娘会拉自己的袖子,一时没反应过来,竟然被拉了个正着。好在他意识到不对,赶紧拽走了自己的袖子,否则还不知道要传出多少闲话。
宁真逸记得,镇国公府可是有不少钉子的。
好在殷华清全程站在旁边,尤姨娘到底不敢在这个大公子面前造次,问了几句宝贝女儿过得好不好之类的话,就在殷华清冷淡的视线里找了个理由溜了。
两个人得以继续谈话。
逛完镇国公府,工作也交代完了,殷华清也不留宁真逸吃午饭。宁真逸不跟镇国公府太亲厚,对他比较好。所以殷华清“客客气气”地让人送走了宁真逸,还贴心地安排了小厮帮忙抱礼物呢。
其实殷华清让宁真逸走的时候一点都不客气,他说:“时间差不多了,你不能留在这吃饭,赶紧走吧,这会儿离开,到你书院的会馆时,还来得及吃午饭。”只是他说话的表情特别温和有礼,旁人听不见他说什么,还以为是礼数周全的挽留呢。
宁真逸知道自己今天就是来走个过场,更知道自己要是跟镇国公府凑太近,皇帝就要应激,耸耸肩带着王靖和殷华清安排的人走了。
宁真逸去镇国公府的时候只有两个人,回来却多了四个抱着礼物的小厮,自然引发了书院众人的围观。待小厮把东西放到指定的地方,然后整整齐齐行了个礼之后离开。书院众人按捺不住八卦的心情,都凑了过来。
虽然说镇国公府送的礼物不多,但好歹也是国公府,他们的不多对普通百姓来说那可就不是“不多”,而是“妈呀!”“乖乖!”“好家伙!”,连装礼物的盒子都这么华丽精致。
宁真逸在同窗们的起哄怂恿下,一个一个盒子打开看了看。
最大的盒子里面是五块布料,不过看颜色,基本都是给女孩子用的,只有一块可以做男装。再看那些摆件,贵重是贵重,但这珠光宝气的,男人一般也不喜欢。再有就是珠钗绒花,只要脑子没坏,都知道这是送女眷的东西。甚至还有一小盒糕点,精致玲珑得只比成年男子的拇指大一些,差不多就是“一个贵族小姐”一口的份量。等所有盒子都开完,给宁真逸的东西竟然只有一块布料和那一叠文选。
反应迟钝的同窗还在感慨:“你岳家对你真是亲厚,送了你这么多好东西。”
康成益道:“你傻呀?看不出除了这块布料和那叠书以外,全都是女人用的东西吗?宁兄家只有宁夫人和他妹妹两个女眷。镇国公府送这么多东西,一大半是给宁夫人的。而且这块做男装的布料,颜色是不是太……稚嫩了点?”康成益说着提起那块天蓝色的绸布:“宁兄一个大老爷们,穿这个颜色有扮嫩的嫌疑,不过给令弟做衣裳倒很合适。”所以这一堆东西,实际上只有那一盒书是给宁真逸的。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仔细再看,康兄说的没错,确实是这样……再看宁真逸的眼神,就比较意味深长了。
宁真逸倒是很看得开,耸耸肩道:“内子毕竟是庶出,镇国公府不太看重我,倒也正常。再说我是读书人,这一叠文选才是最贵重的,别的反而不要紧了。”
众人一想,是这个道理啊,于是纷纷应是,机灵的人还问:“宁兄,你看完以后,可否借给我们看一看啊?”
宁真逸摊手:“何必等我看完,大家今日午饭后可直接来我房间抄书啊,抄一遍想来记忆更深刻。”而且抄走以后,就可以随时拿出来看。
大家都赞宁真逸大气。
宁真逸也不是真的傻大方,只是他在天字班待了两个月,自信这帮同窗都考不过自己。要不是当初被“琴”这一科拦住,自己早就中举上京了。多念了三年,他如今学问扎实得很。
这么厚一叠文选,若别人没看到,自然不必分享,可这会儿这么多人都看到了,还当众提出要看,自己不给,就很容易招致怨恨,甚至可能影响名声。
不过自己这会儿分享了,也算是结个善缘。将来这帮人当中,若是有人有了前途,同窗之谊加上今天借文选的情分就是一条人脉。
镇国公府是勋贵,虽然世子是文官,但他走的是恩荫,不必参加科举。殷二公子殷玉堂倒是要自己考试,但是他刚刚开始念书没两年,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会开始考试。所以宁真逸把东西借给别人抄,对镇国公府没什么影响。
再说宁真逸的仕途顺利,对镇国公府也是好事。估计镇国公府送文选给自己,也是为了让他做人情,否则为什么要把礼物送得这么大张旗鼓,又在一大堆贵重物品当中单独放了一盒子书?
不就是为了让书更扎眼一些吗?
虽然柳怀书院也会收集历年的考题,但书院的夫子看问题,和官员看问题,肯定有所不同。这一叠文选最贵重的地方,其实是官方对这些卷子的批注啊!
在众人热热闹闹地讨论文选的时候,从柳怀州送来的,宁真逸的家书倒被大家忽略过去了。
此时单滢的新户籍已经办好,殷淑雪安排她先跟着玉骨熟悉一段时间,而单夫人不可能离家太久,在女儿安顿好以后,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殷淑雪在信件上写得非常详细,宁真逸看完信件,终于明白为什么当时单滢会说给金淮郡守府报信没有用了,原来是这个意思。
金淮郡守竟然是个刻板且不近人情的卫道士!连亲生女儿都可以轻易舍弃!
宁真逸觉得这个安排很好,回信让单滢好好跟着玉骨学。以后真琦嫁人,玉骨要跟着她离开的,到时候,内院管事就要让单滢来做,要好好教。不必被迫联姻,又有一身本事,单滢的未来大有可为,根本不用急着给她婚配。
殷华清夺天下是必然要进行的,到时候朝中官员要清洗一大片。等他上位,必然会有一大堆的官位空缺。
殷华清给殷淑雪许了户部尚书之位,否则殷淑雪为什么每天兢兢业业在给他干活?到时候殷淑雪手下也需要亲信。像单滢这样,宁真逸对她有救命之恩,殷淑雪对她有知遇之恩,那忠诚度就会很高,聪明人用起来也顺手。
至于殷华清有没有可能夺位失败?呵,大昭朝堂的混乱已有端倪,最多五到八年,大昭肯定要乱起来。大昭西部北部又有众多邻国群狼环伺。等着吧,殷华清准备充分,时机一到,就会趁势而起。
宁真逸不喜欢大昭的朝堂。皇帝对功高盖主的开国元勋们处处提防,处处打压。奸佞小人靠拍建元帝马屁上位,背地里却到处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而且皇帝背地里还养暗卫,偷偷窥视、暗杀官员。
跟着这种皇帝,做官有什么盼头?就好像尤家。若建元帝一开始没有尤家支持,他连帝位都不一定坐得稳。结果呢?他可用之人多了以后,转脸就把尤家卸磨杀驴了。
有些官员还指望太子登基以后,肃清朝堂呢。但是太子这个职位,死亡率可太高了。现在的太子是素有贤名,但谁能保证他能活到即位的时候?他的兄弟也在虎视眈眈呢。
大昭一片歌舞升平的表象之下,实则内忧外患。只是朝中诸公,没几个人看出来罢了。少数看出来的那些,大约也懒得趟这浑水。说实话可能会被剁头啊!几个人愿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挽救不一定有救的大昭啊?
这个时期,世家、豪强林立,皇室却一茬一茬地换,可谓是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君不见,雍朝建立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皇朝已经换了两次?
大昭不行了,换下一个呗。
https://www.biqivge.cc/book/36563162/231791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