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寒门商圣 > 第249章 黑心巨贪高仕群,猜测圣意愤然熄

第249章 黑心巨贪高仕群,猜测圣意愤然熄


    “你姐夫?”

  听其言,肖章惊奇地问道:“你姐夫是何人,现今在做何生意,你又为何说是想让他咸鱼翻身呢?”

  “属下的姐夫名叫李忠贤,原系冀北关塘县令。”

  接问既答,齐仲泰道:“冀州大水,他因救灾不利被罢了官。现今他在澶州谋了个开德府推官的职司,同时用仅存积蓄在澶州开了一家商行,是调料、麻辣烫在澶州的分销代理商。”

  得此答,肖章心底暗道:澶州乃是大梁四辅中的北辅,定王直属的四军、有三军驻扎在该地。

  定王的广武、广威二军,之所以驻扎在那里。

  除该地乃系北辅,更主要的原因是澶州是最早引种安南稻米成功的地方,是大梁重要的十大粮仓之一。

  北辅的地位,使得澶州并没有设知州衙门,设立的是直隶开德府。

  既为直隶之府,自然就成为了京兆通往河东、冀州的重要商贸集散地。

  所以除了是十大粮仓,澶州还是京城外围,一个最大的税赋出处之地。

  此外,澶州还有一处河运与漕运兼顾的码头,更加增加了其地位的重要性。

  而且,澶州的渔业、冶金业和牛马市场,也是京城附近最繁化。

  有钱、有粮、有马,还能造兵器。

  定王将那里作为封地之外,又一处重要的基地是最为合理的选择。

  齐仲泰的姐夫既已是澶州开德府的推官,又在那里开起商行,做了调料和麻辣烫代理商。

  难道澶州四县一府、150万人所能创造的利润,还不足以让那李忠贤过上富足的好日子吗?

  心生此疑问,肖章盯着齐仲泰说道:“齐兄,澶州物产丰富、商业繁茂。难道你姐夫在那里做了我商社两大拳头产品的代理商,竟还不能富足吗?”

  “回爵爷。”

  接问,齐仲泰垂首作答:“属下姐夫所建商行,并非他一人独资,是与当地三位富商合资。他只是一个具体的运营人,商行里只有他两成干股。那商行自成立以来,确实已收入七八十万两。可我姐夫分到的,却只有十几万两而已。”

  “三个月,收入十几万两,还不够富足吗?”、

  听其回答,肖章惊疑地道:“澶州的地价是略高,大概也就150两一亩。以他的获利,足以让他买下上千亩良田,做个大地主、大富豪了吧?”

  “爵爷有所不知。”闻此言,齐仲泰苦笑道:“看上去他收入不低,可为了赎罪、为了重归官场,他是借钱,给高太尉等人送了二十万两才得了那推官职司。”

  得到这样回答,肖章肖章“蹭”地从床上坐直了身子,心底暗道:澶州是直隶府,推官的品秩略高于其他的州府,该是一个正六品。

  就算是那李忠贤还有救灾不力的罪过,需要花钱赎罪。

  一个六品官,高仕群竟然要了人家二十万两,这也忒特么黑了……

  紧紧盯着齐仲泰,肖章愤然地道:“一个六品官,高仕群竟敢要价二十万两?他爷爷的,卖官鬻爵、如此赚钱,那小爷还做什么生意。赶明个儿,我也找殿下要个能卖官的职司,我也我卖官得了。”

  见肖章发怒,齐仲泰决定继续给高仕群烧上一把火。

  “在高太尉那里,赎罪和官秩都是明码标价。”

  打定主意,齐仲泰低着头说道:“入仕从九品京官一万,外官一万二。六品是三万和两万五两个档次。赎罪者,诛三族十五万可豁免,灭门罪十二万可豁免,死罪十万可免。我姐夫是灭门大罪,赎罪银十二万。六品推官,他出了三万两。加上疏通各种关系,前前后后又花了一些,最后一算、总共花了十九万贰仟两。”

  “雷佳铭,你给我进来。”

  听完他这番陈述,肖章已被气得脸色铁青,朝着门外大喊了一声。

  应声而入,一直守护在门外的雷佳铭快步走了进来。

  “雷佳铭。”死死地盯住雷佳铭,肖章厉声问道:“高仕群买官卖官心黑如斯,这事儿昭烈寺和皇城司可知否?监察御史们,可曾知否?”

  被质问,雷佳铭不敢隐瞒,拱手答道:“回爵爷,高太尉卖官一事昭烈知者不详,但皇城司知之甚详。皇城密探曾经此事直呈陛下,亦曾转送监察院。可陛下曾下密旨,不许监察院去查办,还让皇城司不要再探此事。”

  闻此言,肖章一阵愕然,心底暗道:这是什么皇帝?

  明知手下的大臣在大肆卖官敛财,明知高仕群在枉法胡来。

  他居然不让监察院去管,还不让皇城司去问。

  难不成,高仕群卖官所得的钱,那老皇帝也能分到一份吗?

  堂堂的一国之君,有必要去分那脏钱吗?

  不对、这不对,再是昏聩、老皇帝也不可能做那种自毁社稷的事儿。

  唯二合理的解释,就只有两种可能:老皇帝是在养“老虎”,想要等高仕群敛到足够的财富以后,再挥刀斩马谡、收拾那个该死的狗东西。

  第二种可能,是高仕群敛到的财富,并非他一个人独享。

  他的黑色收入,可能用作补贴其党羽中,那些无爵、无封、位低者,或是帮他守在清水衙门的人。

  大梁的官员,如果没有封、赏,没有爵位,单纯靠俸禄是无法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

  像高仕群一样的太尉、一品高官。如果他没有爵位、没有加封的虚衔,实际上他每个月的俸禄只有三百两。

  即便加上春、冬补贴的服各绫20匹、绢30匹、棉百两、禄米100石。

  想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必然是极其吃力的。

  他一个一品大员、位极人臣之人,都无法撑起一大家子人、。

  到了基层的县令,如果没有封、赏于爵位,更是别想多子多孙、妻妾成群。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基层的万户以上大县,县令的俸禄只有每月20两,不足万户的小县令只有12两。

  朝廷补给的禄米,也只有3至5石,最多养活一个五口之家。

  与之前的几个王朝相比,大梁已算是高薪养廉。

  千里当官只为财,收入无法支撑子孙成群的家庭。

  谁还会愿意十年寒窗苦,千军万马去挤科举那个独木桥呢?


  https://www.biqivge.cc/book/34364399/6933814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