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若是没有唐诗?
天幕继续播放。
曹雪芹一脸严肃。
“文字是脆弱的,但从作品问世以来,人们要保存他的愿望就从未断绝。”
接着,他说起了这些年他们对唐诗的收集历程。
“当年王安石的《唐百家诗选》不过一千二百首诗。”
“至明代已有多个全集,张之象《唐诗类苑》、吴琯《唐诗纪》等,收集的唐诗已逾两万首。”
“到明末,中原再次历经劫难,胡震亨、季振宜等人相继用毕生精力收集唐诗,保留了珍贵的底稿。”
“直到我的祖父曹寅,受康熙皇帝之命,主持刊刻《全唐诗》。”
“拾遗补缺,终于大成。”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人两千两百余位。”
后人忍不住夸赞。
“难怪你对唐诗的了解那么深。”
曹雪芹扬起了脸,笑着说道:
“不是我自夸,我家曾有当世最好的唐诗刻本。”
......
正在案前写着《石头记》的曹雪芹,此刻正是一脸骄傲。
《全唐诗》,是于康熙年间编纂的。
康熙皇帝委派了身为江宁织造局的曹寅,就是他的祖父,来编纂《全唐诗》。
从受命到成书,不到一年时间,《全唐诗》就完成了。
所以,他的家族确实是保存过当世最好也是最全的唐诗刻本。
不过,他的祖父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完成《全唐诗》的编纂,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胡震亨。
毕竟《全唐诗》的蓝本,就是胡震亨独自一人编纂的《唐音统签》。
胡震亨在五十多岁,仕途正值巅峰之际,辞官了。
因为胡震亨发现,辉煌璀璨的唐代诗歌竟然失传了将近一半。
所以,胡震亨立下宏愿,想要用余生的时间,编纂一部最为详尽的唐诗全集。
于是,胡震亨开始分秒必争,无论是珍稀古籍、奇闻异书、还是旧典轶事,哪怕书页残破、难以阅读,他都视若珍宝。
从断篇零句、词曲歌谣,到谚语酒令,无一不收录其中。
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乃至五代诗,全部囊括其中,无一遗漏。
整整十年,历经无数个日日夜夜,胡震亨终于完成了《唐音统签》这部鸿篇巨制。
这样的功绩,无疑是伟大的。
这样的人,更是值得被后人记住。
后来,胡震亨又用了七年时间,撰写了研究李白、杜甫的《李诗通》和《杜诗通》两部大作。
所以说,他的祖父之所以能够在一年内编纂完成《全唐诗》,实则是建立在胡震亨十年的基础上的。
想到这里,曹雪芹对胡震亨顿时生出几分佩服之意。
......
后人有些好奇,问道:
“那您写诗,一定很厉害咯。”
曹雪芹闻言,腼腆地笑了笑,谦逊地回答:
“我写了本小说,叫《石头记》。”
“把我的诗融进了小说里,还有我对唐诗的一切理解,希望后人能看见。”
......
曹雪芹点点头。
他借小说里面的人物,写了不少诗词。
书中的名字、意象、情书、句子等等,都有着唐诗的影子。
同时,他也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到了小说的字里行间。
他的童年是在江宁织造府度过的,那时的他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被革职,家产被抄,家族一夜之间陷入困境。
随后,他随着家人辗转迁往北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从那个曾经的锦衣少年,到如今饱经风霜、看透世态的落魄文人,他经历了太多的人间冷暖。
曹府的兴衰,仿佛就是小说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曹雪芹不禁长叹一声,喃喃道: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
后人很是笃定的开口:
“若你没读到唐诗,那这本小说也不会存在。”
曹雪芹又是一笑,补充道:
“何止啊,唐诗是多少后世作品的源头。”
“倘若没有那五分之一的李白,我们耳熟能详的诸多佳句都将不复存在。”
“说童年,讲不了“青梅竹马”,谈感情,说不出“刻骨铭心”。”
“再看看天上月,杯中酒,黄河水,池边柳,人间草木,山川河流......多少诗里的地点变得普通,多少熟知的意象化为乌有。”
......
唐朝之后的文人忍不住点头。
曹先生这话说的真好!
唐诗可不止是文学作品的源头,更是书画艺术灵感的源泉。
而当他们读到唐诗,更是会被其中的文字所打动。
当遇到挫折,他们不会一味消沉,而是会被“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所激励。
当阴雨久久不散,他们不怨天尤人,而是想起“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他们的每一种情绪,都能在唐诗中找到共鸣。
每一首唐诗,都不是空泛的美,里面寄托着诗人的爱恨欲求、遗憾苦涩。
很难想象,若是没有唐诗,多少人的喜怒哀乐,将无法随着诗句倾泻奔涌。
没有唐诗,他们所理解的万物,也将不再是他们以为的万物。
......
后人只觉得有些遗憾。
“换句话说,那失去的五分之四的李白,很难想象,保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
曹雪芹又捋了一把胡子,笑着说道:
“有一种未知,是人不知道自己失去过什么。”
https://www.biqivge.cc/book/28316236/303025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