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何娇杏程家兴 > 112

112


到秋天,南方还不显得,北边降温的速度就太快了,感觉暑意刚消,秋风便萧瑟起来,出门看满地都是枯叶,扫也扫不干净。诸如这般的秋景持续不了多久,秋风就逐渐转为凛凛寒风。

        同样是中秋团圆节,长荣县还在穿单衣,京城里面都换上夹棉的薄袄。

        差不多也是这时候,风靡整个禄州府的手摇风扇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了京城,和风扇一并乘上的还有地方官员的文书,里面说了不少事,风扇也算一样。

        这风扇要是早两个月送到,京城这头兴许会稀罕,这时候来就显得鸡肋了一些,尤其呈上来的文书上还吹嘘了这玩意儿在地方上风靡的程度,说富裕人家全都用上了,衙门包括学塾全用上了,城里面那些酒楼食肆茶馆要是没有这个,在三伏天都没法开门……

        看到这份报告文书的京官都嫌夸张,他们依照文书上讲述的使用方法,命人拉动把手让扇叶旋转起来。

        高速旋转的扇叶的确带起不小的风,那风吹得京官老爷一哆嗦,张嘴骂道:“平常做事磨磨叽叽,这会儿你倒是卖力,却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你想冷死本大人?!”

        手下人这么有干劲纯粹是拿到个新家伙手痒,挨了官大人骂,他赶紧的停了手,噗通跪下。

        “蠢笨东西!退一边去!”

        试用过风扇之后,这位大人又琢磨一番,想着京城里许久没有新鲜物事,这聊胜于无。他寻了个机会,把风扇呈到圣上面前,本来以为也就只能博个新鲜,没想到竟然引来圣心大悦。

        得说皇上一开始也没觉得这东西要紧,适用之后甚至感觉风扇不如冰盆。

        风扇只能带出风,风大了还容易吹飞纸张吹乱鬓发,冰盆就没有这些麻烦,非但如此还能消去暑气,多摆两个就能让屋里头凉爽下来。皇上原是这么想的,这么想来,手摇风扇可不就是鸡肋?它用起来不如冰盆舒服不说,还需要人力带动。

        巧的是,户部尚书彭文英人在御前,他在见识过风扇的妙用之后,心中震撼不已,说这是造福一方的好东西。

        皇上不解。

        他不解也很正常,人生在宫里长在宫里,还是奶娃的时候就用着全天下最好的东西,他生活太好,好到很难亲身体会到百姓的苦。皇上甚至不知道南边的冬天是极少下雪的,都不下雪,何谈结冻?不结冻,哪来的冰?没有冰,用什么冰盆?

        冰这种东西,取出来不多会儿就会化开,商人也就是在本地囤货在本地售卖,没有傻到从北边往南边运的。

        是以南方诸省根本没人会用冰盆,大富之家会选在凉爽的地方建起别院,热起来上别院避暑,除此之外就只能让丫鬟打扇,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手摇风扇可不是造福一方!

        彭文英就生在南边,是东南沿海那边的望族,他生而聪慧,自幼苦读,二十出头就中了举,接着顺利考上二榜进士,是翰林院出身的官员。

        这都是老黄历了,总之彭大人了解南方,他出身不差,早年都感觉酷暑难熬,热起来真不是一两个人打扇就能凉快,这年头伏天也得穿戴整齐,男子也没有随意露出臂膀的,想想就知道那有多热。这个风扇在北方的有钱人看来是鸡肋,放在南边,那再抢手也不过。

        他完全相信地方官员呈报的内容,觉得那一点儿也不夸张。

        彭文英把自己早年的经历说给皇上,等皇上知道在南边你再有钱也买不到冰,他就理解了风扇的可贵。这的确有许多缺点,要人力带动,风太大还容易吹飞纸张,但只要能凉快,这些都能克服。

        纸张要飞你用镇纸把它压住。

        至于说要人力带动……

        赤贫之家不会买这个,会买的能挤不出个人手?

        跟优点比起来,这都称不上是缺点,叫彭大人看来,这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发明,哪怕配不上伟大这个词,说它造福一方总没有错。

        他又说到,这个不光是在南方,在北边也有市场。

        京城这边每年都有那么一段时间,天倒热不热的,要摆冰盆感觉浪费,不摆又觉得有点热,心里烦。在这个过渡期,风扇就是不错的选择,比打扇凉快。

        还有,哪怕在京城,能用得起冰盆的又有多少?不说大臣府上,宫里的贵人冰炭供应都有个数,天热起来冰经常不够用,引进风扇的话,可以缓解这方面的压力。

        毕竟冰会消耗,风扇不会。

        ……

        文臣的嘴皮子大多利索,更别说彭文英能混上高位,本事和口才这两样他都不差,一句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听着就很有道理,皇上边听边颔首,本来漫不经心的态度都拧过来,再看这台风扇,眼神都郑重起来。

        他听完彭文英的分析,转头看向呈递风扇的官员,问他地方上还说了什么?这东西是谁造出来的?又是怎么想到要造这个?

        真幸亏长荣县令派去往府城送风扇那个差役是个话唠,他当初跟知府叨叨不少,把听说那些全讲了出来。地方上起草文书的时候也把这些写了上去,他们倒不怕皇上不耐烦看,这种东西一口气到不了御前,送进京城之后都要审查,分量足够才能给皇上看到,分量不够就打住了。

        这么大片的疆土,这么多行省,下属这么多州府,什么芝麻绿豆的事皇上都要亲自过问他每天也不用做别的了。

        负责将风扇送进宫里的官员就把文书上写的原原本本说给皇上听。

        说是禄州府下属的长荣县里有一户姓程的人家,原是农户,因为娶了个手艺不错的娘子出来做起吃食买卖。做吃食的要用火,伏天里用火热啊……“那家男人爱怜妻子,便跟他学木工的兄弟合计造出这个,取名叫程氏手摇风扇。又因为程家兄弟是长荣县人,风扇是从长荣县传向周边,禄州府内习惯称长荣风扇。”

        讲得这么平淡还把皇帝给感动到了,当场夸起程家兴,说他们兄弟是乡下出身脑子却很活泛,能想到做出风扇来解暑,强过工部许多巧匠。看它做工寻常,这份想法却是独一无二的,非常难得。

        地方上造出这样的好东西,皇帝觉得应该适当褒奖,他一时之间又想不出该奖励个什么,就问彭大人有无建议。

        彭大人的意思是不必搞出很大阵仗,口头上夸夸地方官吏就可以了,至于造出风扇的程家兄弟,不是有一个是学木工的?他年纪轻轻就能发明出这个可见有些造化,倒是可以培养一番,指个巧匠给他做师傅,省得埋没了才能。

        工部就养着一批匠人,做木工的有不少,毕竟朝廷经常在兴土木,建行宫造园林都要用到他们。这些人由朝廷养,称不上官,也就是工部下属的小吏。

        别看这些匠人拿的钱不多,和开木匠铺的同行比起来,他们社会地位高太多了,这奖赏对皇帝来说屁不算,他就不过是上下嘴皮子轻轻一碰,对老程家而言,称得上是祖坟上冒青烟。

        这时候,皇帝的批复还没送出京城,传到禄州都不知道是啥时候,别提进县城了。

        程家旺还在给他大嫂改铺面,顺带打听了这条街面上的铺子,想看有没有愿意出手的。袁氏就说想买个铺子,他也觉得钱捏着没多大意思,得置办些家当。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造了那么个风扇还能一口气混工部去。

        更想不到他亲手做的风扇已经呈送到御前,皇上和京城里的大人们一方面肯定了他的想法,又嫌弃了工艺本身,觉得这么混在地方上是在糟蹋才能,要指个巧匠来好生教他,争取以后造出其他一些方便生活的木具。

        ……

        程家旺啥都不知道。

        他压根没想过要离开县里,京城啊,那对他们乡下人来说太远太远了。

        别看地方文书送进京城的速度慢,京中回复是快马送出,还没冷起来禄州知府就听到皇上对他的褒奖,并且得知了上头对程家旺的安排,上头让他进工部学习,学习是一方面,还要去传授制造风扇的技艺,甚至加以改良,让风扇也能造福北边。

        禄州知府知道程家是乡下出身,正因为知道这个,他才一阵唏嘘,暗道这小子时运来了。

        在工部当个小吏对他们来说不算啥,对这种乡下人来说算得上飞黄腾达,这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好事情。

        很快,这消息从府衙送出,传到长荣县城。于县令听说以后震惊了,没想到乡下小子能有这般造化。上面说让程家旺接到消息之后就准备起来,随同上京的官员一同启程,拿上能证明身份的户籍文书上工部衙门报道……衙门的人找不到程家旺,就跑去程记那头问程家兴他兄弟在哪儿?说朝廷对他有安排。

        程家兴乍一下想不出老四咋能跟朝廷扯上关系,他还是伸手指了指斜对面,说人就在那边。

        然后除了人在乡下的程老爹和程家贵,其他人都知道了,因为发明出造福百姓的手摇风扇,上面要奖赏程家旺,让他上京城去工部衙门报道,跟工部的能人巧匠学习。

        程家兴暗道可惜,以后再要做个模具啥的就得找别人了。

        程家富一脸懵逼,不敢相信老三跟老四折腾那个还能入得了皇上的贵眼。

        其他人还羡慕着,程家旺皱了皱眉:“我就是出了点力,想法是我三哥三嫂的,奖励咋能落我头上?”

        程家兴面不改色踢了他一脚:“皇上要奖励你你就谢恩,我又不是学木工的,还能把我塞工部去?”

        程家旺赶紧谢了皇恩,才说他不好意思。

        “你不好意思上了京城就好好干,干出个人样来。咱老程家世代泥腿子,你还是头一个走出去的。”.


  https://www.biqivge.cc/book/24826508/1208086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