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亲生儿难承重任 别选帝再度摄政
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丈夫的侄子)兼外甥的爱新觉罗·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绪”,两宫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清德宗光绪帝(1871-1908),全名爱新觉罗·载湉。
他作为一个亲王的儿子本来是和皇位无缘的,那宝座龙椅,原本离得很远。
只因同治帝没有子女,且咸丰帝也仅有同治帝一子,同治帝去世后,咸丰帝也随之绝嗣。
慈禧太后为保全自己的权势地位,未为同治帝立嗣,而是将载湉选为咸丰帝的继位人,意外地成为清朝第11任皇帝。载湉即位时虚岁才4岁,入宫时还在熟睡之中。
光绪帝的父亲奕譞,乃道光帝七子,咸丰帝弟醇亲王。光绪帝的母亲又是奕譞的嫡福晋,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因此载湉是慈禧太后的侄子兼外甥。
1875年1月,就在同治皇帝驾崩后,慈禧宣布选中皇室旁支、当时实际年龄只有3岁半的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继承大统时,出乎所有王公大臣们意料的是,载湉的亲生父亲、醇亲王奕譞不仅没有喜出望外,相反却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扶都扶不起来。
随后,回到家中身战心摇,如痴如梦,经常告诫子孙“满招损、骄招祸”的奕譞,深感祸福未知,为了避免慈禧猜忌,奕譞向慈禧恳请免去自己的所有职务,以避嫌自保。
在上奏慈禧的奏折中,奕譞说:
“惟有哀恳矜全,许乞骸骨,为天地容一虚糜爵位之人·····留一庸钝无才之子。”
奕譞显然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作为新任皇帝的亲生父亲,对于志在“垂帘听政”控制朝政的慈禧来说,显然是个潜在的祸害,为求自保,奕譞很识相地跟慈禧请求了辞职回家养老。
只是奕譞能自保,却无法保住被命运冥冥之中选中的儿子载湉,即后来的光绪帝。
事情,就这么定了。
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刚满40岁,她为了达到二度垂帘听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种种手段,但慑于朝中有人反对,终日心中不乐。
心腹太监李莲英猜知真心事,便令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座佛。
建成之后,李莲英速去禀告慈禧,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常有双佛显光,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请太后驾临前往观看。”
慈禧听罢感到十分惊奇,便起驾出宫。
出西直门下高梁桥,坐上皇船,沿长河,直到万寿寺(今北京艺术博物馆)。
慈禧上了码头,进了山门,直奔大雄宝殿而来。
进得殿来,见供奉的依然是原来的三世佛,不觉勃然大怒:“明明是原来的三世佛嘛,哪来的双佛显光?”
那个时候,奴才欺骗主子是要杀头的,但李莲英心中有数,忙说:“太后息怒,请您后殿御览。”
慈禧太后慢慢悠悠转到三世佛后,果见一慈眉善目的观世音坐在殿中央,此寺方丈住持,还有慈禧的文武大臣也在这里。
这时,李莲英喊道:“老佛爷到。”
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爷!”
慈禧见状明白了一半儿,但她故作不解问道:“你们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爷呀?”
李莲英他们答道:“就是迎接太后您老佛爷呀!”
“您就是当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
“如今先皇晏驾,新皇尚幼,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民们请您垂帘料理朝政,您可要救庶民于水火之中啊!”
一席话说得慈禧心花怒放。
自此,老佛爷这个称呼便从万寿寺传遍京城,举国上下,都称慈禧为“太后老佛爷”。
慈禧也就心安理得地垂帘听政了。
据说这个观世音是李莲英让人按慈禧的模样塑造的,后来慈禧来万寿寺焚香礼佛,卜签求寿,由于对此观世音非常赏识,还穿上了寺里方丈为她准备的观音衣服,李莲英扮作护法神韦驮,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俩人还在这个佛像前照了张像,曾经有人见到过此照片。
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于钟粹宫,享年四十五岁。
慈安皇太后真是一个柔弱无能之辈吗?
初入宫时,在咸丰身边有丽妃和慈禧两大竞争对手,慈安还是脱颖而出成为了皇后。
无论是在她任皇后还是皇太后期间,三任皇帝以及朝臣们对她的赞誉简直是无以复加。
不必说非亲生的同治皇帝对她的依恋之情,就算是慈禧自己,也不得不在她面前俯首听命。
当然,一方面是由于慈安到底是东宫皇太后,地位高出慈禧一大截,另一方面还是由于慈安的威望。
在《清宫遗闻》中记载;"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慈安虽然对权力不感兴趣,但她的政治才华毫不逊色。
慈禧有才干,又有强烈的政治欲望,慈安比较超脱,不喜欢政务,日常事务就放手让慈禧去做,她乐得轻松自在。
时人对慈安和慈禧的评价是各有所长,慈安"优于德",慈禧"优于才"。
一些日常的事务由慈禧处置,但每遇朝政大事,还是要由慈安太后最后决定。
由此可见,慈安太后大权在握、掌控权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办法的。
在光绪年间任过大清国驻英国大使、回国后先后任过光禄寺、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笔记》中记到:诛杀陷城失地、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将骄蹇贪淫的胜保下狱赐死,赏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
对于东宫太后慈安的德行与行事风格,老百姓多有赞同,当时的民间,甚至出现了"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的说法。
慈安做所的大事里除了重用四大名臣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杀了安德海。
清朝制度:太监不得出都门,犯者杀无赦。
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监,他依仗慈禧的宠信,胡作非为,肆无忌惮。朝中大臣,甚至连同治帝都恨他入骨。
同治八年(1869)八月,安德海请求慈禧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衣,获得许可。
但他不知收敛,一路招摇,途经山东境内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
丁宝桢迅速将此事上奏朝廷。慈禧有意袒护,慈安"立命诛之"。
结果安德海被就地正法。
由于慈安的力主其间,安德海才得以伏法,当时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那是否因此慈禧就逼死甚至是毒死了慈安了呢?
杀了安德海这一举动,使慈禧丧失了心腹,又大丢颜面,由此心生嫉恨确属正常。
但从而对慈安萌生了杀心又似乎与事实不符。
如果说慈禧嫉恨有人杀了她的心腹太监,那么最要害的人物应该是丁宝桢。
然而,丁宝桢并未因此而丢官,这位以"严刚有威"、清正廉明著称的贵州人此后虽不是官运亨通,却也屡有升迁,颇受重视。
光绪二年(1876),做了近十年山东巡抚的丁宝桢升任四川总督,而且在这个令人眼热的肥缺上一干就是十年。
光绪十一年(1885),丁宝桢逝世于成都,当时慈安及同治帝都早已不在人世,实权掌握在慈禧的手里。由于丁宝桢一生清廉为公,性情刚猛,在官场上得罪的人很多,死后有很多实权人物追着告他的状,慈禧都不予理睬,将丁宝桢追赠为太子太保、上美谥"文诚",准许山东、四川、贵州等地为其建忠良祠。
对此,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在朝政的大局面前,慈禧具备令朝野上下信服的公正。
待丁宝桢尚且如此,她又有何理由杀慈安呢
那么会不会是由于同治帝过于亲近慈安,甚至于听从慈安的意见选了阿鲁特氏作皇后,慈禧因此怀恨在心,杀了慈安呢?
在同治帝死后不到百日(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阿鲁特嘉顺皇后就崩逝于储秀宫。
伴随着嘉顺皇后的死,慈禧心中多年的不悦也就渐渐释放,二次垂帘后,慈禧风光无限,一切朝政得心应手,她没有任何理由依然为此怀恨慈安,动起杀心。
最后一个原因即是咸丰帝的遗诏了。
这封遗诏可以说是慈安保住自家性命,保住手中权力的最大杀手锏了,会不会因此慈禧就杀人灭口了呢?
《翁同龢日记》中曾经记载过慈安的两次病史。
一次是同治二年二月九日(1863年3月27日),时慈安二十六岁,"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圣恭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至是始大安"。
此次生病共计二十四天,由"有类肝厥,不能言语"来判断,应视为现代医学的脑供血不足,属于中风先兆,只不过病症较轻,恢复较快。
另一次是同治八年十二月四日(1870年1月5日),时慈安三十三岁,再次病倒,"昨日慈安太后旧疾作,厥逆半时许。
传医进枳实、莱服子"。这次所谓的"厥逆"依然是脑供血不足的再次发作,只不过由于治疗及时,没有造成遗留病症。
这些情况说明慈安患有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生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而这次,由于慈禧生病,慈安一人独理朝政,不善于摆布朝政大事的她,在这一时期里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身心疲惫在所难免。
慈安在发病的前一天,根据《述庵秘录》记载,她"两颊微赤",虽然自己无感觉上的大碍,但从这一面色判断,慈安此时"肝阳上亢",可能已经血压很高,直接诱发脑中风、甚至脑出血。
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对于掌握现代医学技术的专家们来说都是一筹莫展的病症,缺少根治的良方,更何况一百多年前的医学。
而在慈安第二次发病的时候,慈禧做了一件常人莫及的事情感动了慈安。
那就是她将自己胳膊上的肉切了一块煮了药汤亲自端给慈安喝了。
慈安喝完才发现她的手臂上缠有纱布,急忙问:“你的胳膊是怎么了?”
慈禧答道:“没有什么,不小心撞伤了。多谢姐姐挂心。”
旁边小丫环连忙替她回答:“圣母皇太后因见太后久病不愈,听见人说人肉煮汤煎药有奇效,所以就割了自己胳膊上的肉放进了太后的药里。”
慈安听了大为感动,当场就将咸丰的遗诏拿出来,直接放在灯上给烧了。
当面烧了遗诏,慈禧最大的心病就再也没有了。
慈安再也不能成为制约她的一块绊脚石了。
所以,传言慈禧逼死或毒死慈安的说法,缺少说服力。
因为面对慈安凡事退让、不与人争的个性,慈禧在政治上的权力和影响不可动摇,慈禧完全没有必要逼死或毒死慈安。
https://www.biqivge.cc/book/21050831/268338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