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鸾记 > 第一百三十六章北洋平壤败退鸭绿江 日军夺…

第一百三十六章北洋平壤败退鸭绿江 日军夺…


列位,我们要仔细地回顾一下整个甲午海战的经过了,因为这场海战,不止是有惨痛的失败,更有让人可吸取的教训,除此之外,还有一群值得我们中华民族永远铭记于心的英雄人物,他们,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赞颂的民族的脊梁!

        开战在即,几个孩子都要立刻参加战斗,为使他们专心战斗,不受干扰,战豪准备带着志航的媳妇和孩子回老家,无双也准备带孩子回五灵山去娘家住一阵子。

        坤娘和月莺商量,打算带着眉儿婕儿一同回去,如今月莺新生的儿子刚刚满月,出不得门,也顾不上两个女儿,只好同意了。

        由于家小甚多,世衡很不放心,就让定超夫妻两个一路护送他们回乡。

        好在武馆初级班虽然学徒很多,功课却很简单,有春娃一个人足够应付。

        况且高级班的师兄们也可以带带师弟了。

        一行人离开天津以后没多久,战争就爆发了。

        这一年,前文中已经备述的李鸿章的大将叶志超已经56岁了,一向以骁勇善战出名的叶志超变得畏首畏尾,胆小怕事。

        叶志超究竟是因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不得而知,也许与他已近花甲的年龄有关。

        由于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电请清廷出兵帮助镇压。

        日本人本欲发动侵朝侵华战争,便借此机会诱请清廷出兵干涉。

        李鸿章在得到日政府必无他意的保证下,于五月底遣叶志超率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等清军2000余人,开赴朝鲜牙山,行镇压东学党起义之事。

        日政府见其阴谋得逞,便以保护侨民为名,遣第五师团的一个混成旅在仁川登陆,妄图挑起中日战争。

        刚开始派遣叶志超率兵前往朝鲜时,叶志超就不愿意去,还乞求周馥说情于李鸿章。

        李鸿章说:"又不一定会真地打仗,你到底是怕什么!"

        叶志超只好勉为其难地开赴朝鲜。

        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一面出动海军在牙山口外海域向中国舰队突然发起袭击,一面出动陆军向牙山中国派遣军发起进攻。

        叶志超闻日军来攻,坐立不安。

        其部下聂士成提出:"海道已被断了,援军很难飞渡,牙山成了一处绝地,不可再守,而公州背靠大山,面向大江,乃是天然的一座屏障,应该立刻驰往公州占领那里,然而出战可胜,还可据守公州以等待援军到来,如果出战不胜,也可以绕道撤兵"。

        叶志超无可奈何,便同意了聂士成方案,并令其在成欢阻击,自已就占据了公州为后援。

        其实,叶志超并没有占据公州在公州设置防务,而是畏敌为虎,干脆弃公州而出汉阳东,逃往平壤。

        六月二十六日,日军向成欢发起进攻,聂士成设伏,杀伤日军千余人,经激战,因弹药垂尽,众寡悬殊,败退公州。

        聂士城退抵公州一看,见叶志超早已向平壤退逃,只得绕道迂回,尾追叶志超,撤向平壤而去。

        叶志超到达平壤后,向李鸿章谎报:"成欢这一仗打了大胜仗,日本人死了二千多人,而我叶志超的兵仅仅死二百余人"。

        李鸿章根据他的谎报,把牙山败逃说成是一路打败日军而转移到平壤,向清廷为其请功。

        清廷闻报,大为嘉奖,赏银2万两犒军。

        此时,由陆路来援的4支清军共万余人,亦会集平壤,清廷任命其为诸军总统。

        叶志超饰败为胜获得嘉奖晋级,甚为得意,天天置酒会寻欢作乐。

        对严峻战争形势和敌情不作分析研究,只是环炮台筑一些简单的营垒,消极防御。

        众将领因其谎报军情而获得平壤清军总统头衔皆不服气。

        这还在其次,守将临阵脱逃,不但不追究责任,反而嘉奖,这对后面的战争起到了多么坏的带头作用啊!

        当时日军在朝部队仅1个混成旅,后续部队尚未到达。

        光绪帝数次催促进军汉城,北洋行营翼长盛宣怀也建议趁日军兵力薄弱之机快速进兵。

        他在李鸿章的授意下,既不主动进军,也不对战守进行布置,坐失战机。

        此时的李鸿章犯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就是他对日本人的侵略野心完全没有估计到,他一心相信着他凭自己的外交手段与日本签订的天津条约,相信日本人无意侵略中国,故此,他命令叶志超不要主动进攻日本人,以免违背条约,失去日本人的信赖。

        直至日军逼近时,始令左宝贵率奉军守城北玄武门一带,卫汝贵率盛军守城西及西南面,马玉昆率毅军守城东及大同江岸,自居城中调度。

        1894年7月21日,李鸿章派遣大同总兵卫汝贵、提督马玉昆率领清军搭乘轮船从大沽口出发,至鸭绿江大东沟登陆。

        期间,北洋水师的"济远"、"广乙"和"威远"三艘军舰从威海卫出海护航,另派小型炮舰"操江"运载饷银军用物资,和另一艘租用英国的运兵商船"高升"同行。

        但是,"操江"和"高升"的开船日期被日本间谍得知,并发电报报告了日军大本营。

        日军大本营在得到情报后,派遣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吉野"、"浪速"、"秋津州"航行至北洋水师经过的海面,伺机发动袭击。

        7月23日,北洋海军舰只抵达牙山,无防护巡洋舰"威远"由于战力单薄,被先派回国。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不宣而战,在丰岛海域突然袭击北洋护航舰队,甲午战争爆发。

        这天凌晨,"济远"和"广乙"出发回国,在清晨5点,遭遇到了日本联合舰队的这3艘快速巡洋舰。

        日本军舰采用"一舷齐射"的战术,向中国军舰猛烈开火。

        "济远"和"广乙"均遭受了猛烈的炮击,船体损伤严重。

        交战中,"济远"的大副、二副全部阵亡,随即管带方伯谦下令撤退。

        "广乙"在撤出战斗后,在朝鲜西岸的十八家岛搁浅。后为日军击毁。

        "济远"在撤退中遭到了日舰"吉野"的追击,期间,管带方伯谦悬挂了白旗和日本军旗,希望日军不要继续追击。

        但是日军认为"济远"虽然悬挂的白旗,但是并未停止航行,所以在并没有停止追击。

        这时,"济远"舰上水手自发组织了反击,并击中了"吉野","济远"摆脱了"吉野"的追击,逃回了中国。

        木质炮舰"操江"随即被"秋津州"拦截后俘虏,船上的饷银和物资均被日军截获。

        八月初,日军侦察分队窜至大同江岸,被毅军逐走,叶志超即以屡战获胜报奏清廷。

        8月上旬,总兵卫汝贵、马玉崑、左宝贵和副都统丰升阿4部援朝清军万余人先后抵达平壤。

        其时占据汉城之日军为一个混成旅,共8000余人。

        日军采取"大包围"战术,分4路进攻平壤。

        8月中旬,日本大本营根据海军主力决战时间难以预料,并以年内已无法实行直隶平原决战,乃修改其“作战大方针”第一期作战计划,除已派第5师余部赴朝外,又增遣第3师参战,两师合编为第1集团军。

        将陆军在朝鲜的牵制作战改为攻势作战,由第1集团军执行平壤作战,相机进攻奉天(今沈阳)。

        同时,决定组建第2集团军,待机攻占辽东半岛,为尔后直隶平原决战建立前进基地。

        八月十六日,日军发起总攻。

        东路毅军扼大同江东岸,拼死抵抗,盛军渡江支援,激战小时,给日军以大量杀伤,战斗稍利。

        9月初,日军第5师和第3师一部由汉城等地出发,分四路向平壤推进,对平壤清军取包围之势。

        新近由成欢败退的提督叶志超奉命总统平壤各部清军,因其战守无策,各部心志不齐。

        叶志超非但不纵兵猛击,反而收兵回城。

        日军乘隙渡过大同江,占据山阜,以排炮猛轰城北玄武门,城外营垒相继失陷,牡丹江制高点也被日军夺占。

        左宝贵亲自登城指挥,向叶志超求援,他拒发援兵,并主张弃城逃走。

        左宝贵不从,一面派人监视叶志超,一面指挥战斗,不幸中炮身亡。

        9月15日,日军分三路总攻平壤,战斗至为激烈。午后,玄武门失守。

        此时,日军虽占领玄武门,因不知城中虚实,不敢冒然入城。

        大同江岸日军遭毅、盛两军抗击,已开始撤退。

        卫汝贵在城西南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入夜后,叶志超等弃城而逃,至26日全部退至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

        叶志超不仅不根据战斗形势乘势反击,却亟树白旗,乞求罢兵。

        日军商议后接受叶志超的投降,命令他率兵来归降。

        正在日军准备受降事宜时,他却乘机下令各军弃城向北潜逃,将大小炮40尊、枪万余支,和一应粮饷白白丢给日军。

        朝兵对清军撤城逃走,气愤至极,在其出城时从后面予以枪击,死者不可计算。

        日军得知叶志超率部向北潜逃,也气坏了,立即派遣主力在山隘处拦截叶志超。

        叶志超挥军回旋了许久也出不来,拥挤践踏而死者相枕藉,伤亡2000余人,将士们全都扔了兵械逃跑了,全线崩溃不可收拾。

        叶志超率部奔向安州,聂士成建议道:“安州地形险要,是进行防御阻击的地方,在这里进行固守,一定能击败日军,转败为胜。”

        可是叶志超犹如惊弓之鸟,不听聂士成的建议,途经安州时,策马通过,弃而不守,狂奔500余里,渡过鸭绿江,进入中国边境始止。

        至此,清廷和李鸿章方才彻底失去了对日本人的信任,然而大错已经铸成,无法挽回。

        日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完成在朝兵力集结后适时调整作战计划,海陆同时出击。

        平壤之战不但击败在朝清军,且一举将战线推进至鸭绿江边,直接威胁中国本土。

        清军由于平壤迅速败退,来不及在鸭绿江一线组织坚固防线,以致在第二阶段作战中仍然陷于被动。

        在陆军争夺朝鲜半岛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部分兵力亦前出至黄海西部,甚至闯到威海卫和旅顺军港挑战,企图寻机与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

        清廷闻知此事,立即诏谕革叶志超之职,李鸿章奏请留营效力,清廷不准。次年解送京师,经刑部审判,定斩监候。

        在这场平壤之战中,李鸿章放松警惕,过于相信日倭的协议,拒不抵抗与叶志超的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相映成辉,直接导致了第一阶段战争的失利。


  https://www.biqivge.cc/book/21050831/267926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