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 第25章 第25章

第25章 第25章


今天搭牛车去镇上赶汽车的人有点多,人一多就容易摆龙门阵。

        林若云听了一会儿,才晓得是因为前些日子大队发了钱,大家手里有钱才敢进城,进城也是为了添补一些必需品,像菜油、盐巴、酱油啊,还有布料、棉花、针线这些,境况稍好点的打算买点糖果、瓜子、红枣这些来过年吃。

        林若云注意到这些人身上基本都生了冻疮,手上、耳朵上还有脸上,隔一会儿就要去挠挠。

        她忽然想到,如果向他们出售冻疮膏,效果一定很好。

        但很快她就听见他们提到了冻疮,有人说“忍忍就过了”、“开了春就消了”、“用热水烫烫就行别花那冤枉钱”。

        得,倒卖冻疮膏的想法流产,农村人手里没钱啊,舍不得花在这上面。

        牛车走得慢,到了镇上没过太久就等到了公交车。要是牛车再慢点,可就赶不上这趟,下一趟就得更久。

        所以牛车这种交通工具,估摸着以后会慢慢被淘汰。

        半小时后,公交车进了城。

        在车上时林若云就发现县城比以往热闹,因此下了车她不敢耽搁,先去了弹棉花的商店,称了棉花。

        弹棉花的师傅说单子多,得后天才能弹好,但林若云家里就这么一床棉花,要是今天不弹好,她回家怎么睡?家里各房人都只有一床棉花,谁也借不出来啊。

        她一脸的愁苦,“师傅,我家里就这么一床被子,今儿要是弹不好,我晚上没得盖啊。”

        棉花师傅看她焦灼不似作伪,又见她生得单薄瘦弱,只怕是受不了冻的,万一冻出了病咋办,一时心头生出怜惜。

        “这…那我帮你加个急,不过这事不能保证哈…”

        “太感谢师傅您了,实在是麻烦您了…”

        林若云双手握住师傅的手,连连道谢。

        走出棉花店,她又去扯了布,六尺深蓝的的确良,厚实又紧致,给陈爱学做一身中山装十分合适,再给自己扯了四尺红白格子的的确良,这已经是眼下最鲜亮的颜色了。

        布店对面就是卖炒货的,她称了两斤瓜子、两斤散装糖果,再去隔壁买了一袋面粉,一斤香蕉和苹果。

        瓜子和糖果是自家过年吃的,买香蕉和苹果是因为等下要去煤厂,大姐家怎么都得去一趟,她家两个孩子也放假了,怎么都不能空着手上门。

        在去煤厂之前,她要绕回棉花店,瞅了一眼弹棉花的车间,也不知道有没有轮到自己。

        那棉花师傅正好出来喝水,见到她,取下口罩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给你排上了,估计天黑前能排到你。”

        天黑前排到啊?但今天那可不一定能取到了。

        那她今儿为了等这新棉花被估计是赶不上汽车的,八成得走路回去。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借一下大姐家的自行车。

        “谢谢师傅谢谢师傅,辛苦您了。这个您尝尝,解个渴。”

        林若云从灰布袋子里掏出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塞给棉花师傅。

        对方自是不敢收,“别这样,用不着。”

        这苹果看着红润润圆溜溜的,可不比肥肉便宜,他哪敢要。

        林若云笑笑,把苹果塞他围裙的口袋里,转头跑了。

        棉花师傅看着苹果,摇摇头,决定中午不休息了,赶上一赶。

        为了避免污染,煤厂建在县城郊,从城区坐车过去得要二十来分钟,林若云到的时候也正好赶在饭点前。

        门卫大叔见过她一回,语气没上次冷淡了,很快就帮她叫来了陈抗美。

        “若云咋今天进城了?”

        “我来城里弹棉花。”

        林若云没说棉花票是娘家大姐送的,都是大姐,说出来就像是在炫耀比试,反倒容易叫人误会、徒惹不快。

        “大姐也知道我是鲁省的,老家靠海,这回她们给我寄了一些海产干货,我想着爹娘还有哥哥姐姐们都在内陆,不常见这东西,就分一些给你们。”

        陈抗美满脸都是笑意,但嘴边还是得先拒一回:“这怎么好意思呢?你如今想吃也不容易,得千里迢迢的寄过来。”

        “大姐只管拿着便是,这东西我打小就吃,早就腻了。”

        姑嫂俩又推让了一番,才将这礼物送出去。

        到了陈抗美家,她两个孩子也在,丁莉8岁、丁伟4岁,两人都在看电视。

        见到林若云,倒是非常有礼貌的起身问候,“三舅妈好。”

        “莉莉、小伟好,吃水果吧。”

        林若云把苹果香蕉放到茶几上。

        看见水果,两个孩子脸上的欢喜更甚,语气也越发亲近,“三舅妈你真好!我好喜欢你啊!”

        陈抗美瞪了一眼儿女,对林若云道:“来就来嘛,何必买这些,没得让你又破费。”

        “没花几个钱,都是一家人,大姐何必这样见外。”

        陈抗美可喜欢听“都是一家人”这样的话,叫她留下吃饭,自个去食堂打饭顺便通知陈爱学。

        林若云坐在客厅,一边择菜,一边听两个孩子叽叽喳喳的给她讲剧情。

        许是从小就多看多听,这俩孩子跟家里的柱子、春燕、栓子同龄,但是说话更加清晰有条理,普通话也说得更标准。

        这电视真是个好东西。

        先前陈爱学说想要孩子来城里上学,如今林若云也是越发赞同了。

        没过多久,陈抗美就领着陈爱学和丁解放回来了,一人手上拎着两个饭盒,里头是满满当当的米饭,还有一盒红烧肉、一盒土豆块,陈抗美回家炒了一个韭菜鸡蛋。

        中午是吃得宾客尽欢。

        午休一个小时,时间不长,两个人就在楼下花圃边坐着说话。

        陈爱学在厂子里天天都是挖煤,除了腰酸背痛没啥新鲜事,他又不想诉苦让媳妇儿担心,于是大半时间都是在听媳妇儿说。

        林若云简单的提了一下娘家的事和她受张秀芝离婚、徐老点拨,冲动之下给报社投了稿子。

        拍照片这事陈爱学是感兴趣的,不过他现在这副鬼样子是不敢去拍的,胡子拉碴、头发又长又乱,看上去像极了流浪汉,哪敢拍下来寄给岳母她们?所以这事得缓缓,起码得让他打理好才行。

        至于后一件事,他听出媳妇儿话里的担忧,便鼓励道:“肯定能过稿的。徐老那样的大人物都说好,他又亲自给你把关检查,怎么可能不过呢?”

        “你对我倒是有信心。”

        “那必须的!”陈爱学决定帮她转移注意力,“媳妇你要是过稿挣了钱,是不是得买点什么庆贺一下啊?”

        林若云点点头,“买啥呢?”

        夫妻俩开始琢磨着怎么花钱。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晃就到了上班时间,两人不得不分别。

        分开时,陈爱学嘱咐她:“媳妇儿,我大后天上午就放假了,你记得来城里接我。”

        林若云说他矫情,不过也笑着答应了。

        离开煤厂之前,林若云还是去找陈抗美借自行车了,天黑倒是不怕,晚上有月亮、路也熟悉。

        陈抗美对这个弟媳印象本就不错,自家暂时也不用车,就借给她了了。

        林若云骑着车到棉花店时,师傅正在弹棉花,屋子里到处都是飘起来的棉絮,一不小心就会吸入嘴巴里,难怪要戴口罩呢。

        她就在门口耐心的等着,以为还要登上好一阵,没想到这一床弹好,师傅用线捆上,就抱起它走过来。

        “师傅,这是我的?”

        师傅点点头,“你的小、费不了多少时间,就先弹了。”

        “那多谢师傅您了。”

        林若云喜出望外,准备再掏几颗糖果答谢,对方立马套上口罩,婉拒:“我还要弹别的棉花,不留你了。”

        好吧,林若云默默收回手,转身把棉被老老实实的捆在后座上,骑着回去了。

        回去时还是要经过车站,这回她又看见了往常那买吃食的大婶,这一回对方卖的两样东西,烤红薯和冰糖葫芦。

        红薯也就罢了,她自个几乎天天吃,有些腻味,倒是那红彤彤、亮晶晶的冰糖葫芦叫她有些馋。

        她骑过去,问大婶怎么卖。

        “一毛钱一串,妹子你要几串啊?”

        林若云算了算,她自个一串,家里侄子侄女一串,不能这么算,干脆大哥二哥爹娘一家一串得了。

        “给我四串吧。”

        “再加一串。”

        她想起了张家的几个姑娘,大丫虽然不爱说笑,但人挺好,前两天还给她送了一筐干柴,说是答谢她的,再加上上回她家因为一颗糖闹出的纠纷,心里也多了几分怜惜,索性再加一串,也给她们娘几个尝尝。

        “好嘞。”

        五串就是五毛钱,不算少了,大娘笑眯眯的一手交货一手拿钱。

        林若云把东西放在车篮里,骑了几步,想起心中长久的疑惑,停下来回头看了看对方。

        她把车支在旁边,坐下来拿起一串糖葫芦,慢慢吃着,准备等那大婶闲下时,上去搭话。


  https://www.biqivge.cc/book/16475263/260804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