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章第二处洞府之基,普及教育
这绝不是因为小满和萨兰珠想玩雪,所以假公济私。
湖面厚厚的冰层上,笑天和黑熊再次欢快地拉起了冰橇,狂奔中发来嗷嗷如狼的叫声。
顾恪也觉得这两条狗子是该活动活动了,不然光吃不动,越长越肥。
身旁的小萍儿只跟着玩了一会儿,就以准备做饭溜了回来。
不过她面前那大筐的蔬菜只有最上一层被动了些,下面的早不知被忘哪儿去了。
本该干活的手则被顾恪握住,那葱白似的纤指被包裹摩挲,如脸颊一般泛起淡淡粉色。
而把人家手当串般盘玩的顾恪双目微闭,琢磨着义务教学的细节。
突然冰面上的两条狗子急转弯,冰橇一个甩尾漂移,差点没翻车。
然后便是小满的笑骂声:“阿珠你想狗啃泥了么?转那么快做甚。”
两条狗子舌头伸得老长,在风中甩动着,带出团团白气,朝湖边冲来。
快到岸边时,萨兰珠欢呼一声飞起。
小满哇哇大叫:“哎呀,你又不刹车。”
软乎乎的奶白血气一垫,连狗带橇速度骤减,再被轻轻一弹,平稳地落到岸上。
这边萨兰珠却哈哈大笑,以泰山压顶之势砸向顾恪。
顾恪睁眼,抬手在那大优点上一撑一送,萨兰珠就一屁股坐到了旁边的木椅上。
没等他说什么,萨兰珠便笑到:“成了, 成了哦。”
顾恪:“什么成了?”
萨兰珠:“太平寨的洞府之基形成了,等它蜕变完成, 就可以再开一个新洞府了。”
顾恪闻言, 意识进入系统的3D地形图上一看, 果然在太平寨的位置发现一个微弱却稳定的光点。
那个由李秀儿亲手雕刻的神农像,经历了漫长的十多年时间, 终于开始了关键的蜕变。
洞府之基很重要,有了它就有了新洞府。
甚至顾恪他们没事就投影去太平寨,找大小姐她们聚个餐都不是问题。
当然更重要的是, 有大小姐在那里,乾坤子母袋可沟通内外,太平寨完全可以成为一块上好的“试验田”。
碧海城就算了。
凉山寨出来的老寨人忠心足够, 诚心足够,就是性子和做事都很直。
神农发话,他们一定会照办, 而且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 弄不好把义务教育搞成一场跃进式行动。
在碧海城试验, 结果不具备普遍意义,推广起来很容易出问题。
反观太平寨这边, 地处中庭,吸收来的居民中人才更多, 底层百姓的平均素质也要高一些。
而且让大小姐吩咐李秀儿去做, 这样试验不会受到神农名头的干扰, 结果才有参考价值。
他这边想着事,旁边小满也热切起来:“咦,那不是可以看到菊琴姐她们了?”
小萍儿也点头:“不知梅书姐怎么样了。”
好吧, 看来没人思念大小姐。顾恪默默同情了下她。
谁让大小姐身份地位不一般呢。
以往在山谷她有梅兰竹菊随时服侍, 与小满和小萍儿谈不上多亲近。
还是梅书菊琴日常教两小练武,又比较好说话, 相比之下和两小关系最好。
顾恪笑着点头, 把她抓到身旁, 坐在萨兰珠身上:“闭上眼,我们这就过去看看。”
三女闭眼, 下一刻便被他的神念带着到了太平寨……几十里外的神农谷中。
没办法, 洞府之基并非一定是最多人参拜的那个,但必是最合适的那个。
神农谷这个雕像, 是李秀儿八岁时花了几天雕出来的, 可以说满满的全是感情,唯独没有任何技巧。
后来手有力了, 灵活了,这雕像已经被拜了很久,顾恪还通过它赐福过李家沟遗孤。
如此情形下,自然不适合再在这雕像上动刀。
但它也不能放到太平寨的神农庙,新来的百姓是不会认可的——神农大人怎么可能这么丑。
于是这个脑袋大身子长腿还短的奇行种雕像,就一直放在神农谷中,保留至今。
而神农谷一直是大小姐她们的隐居之地。
顾恪的神念投射过来,刹那间便与某个强盛又炽烈的气息触碰在了一块儿。
正在石桌上饮茶嗑松子的大小姐一惊、一怔,突然将自身气息收敛回来。
她脸上的表情也从肃杀→狐疑→了然,最后隐隐泛起一抹红晕。
这一切,不过是她在接触的瞬间感受到了顾恪神念的强大,条件反射般地警惕,却又立刻察觉到他神念那熟悉的气息。
因为友人契约的存在,双方神念与血气的触碰并没有冲突,而是平和地相互渗入。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大小姐战斗时血气就像抡圆了拳头,捶在对方身上。
而刚才的情形,更像是顾恪突然冒出来,拉着她的手就摸。
二者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猝不及防下,大小姐这才被吓得飞快收敛血气,左右扫视了片刻,却没发现异常,或者说没找到某人。
蹙着秀眉,她有些不确定了:“没人?”
神念中小满和小萍儿都传递出明显的笑意,对这样呆呆的大小姐感到了新奇。
顾恪可不敢让她们一直看热闹,或许哪天小满就会说漏嘴呢。
以大小姐的脾气性格,怕是要躲起来抠个三室两厅了。
激活一枚因果钱, 将那份义务教育计划书灌输给大小姐。
顺带说明刚才是他的神念投射, 不能与她交谈, 这次只是观察一下太平寨的大致情况。
大小姐接受了灌顶后, 原本有些期待的神情散去, 闷闷说了声“知道了”, 就钻进她自己的紫竹车里,关上了窗户。
这紫竹车有隔绝窥探的特性。
顾恪的神念倒是能穿透进去,可那肯定瞒不过大小姐,也没这必要。
萨兰珠这边已经忍不住在猜测:“大小姐不会生气了吧?啧啧。”
“要是知道我们也在,她不会揍你吧?”
“看来还是我们最好,不会揍阿顾你的。”
顾恪无语,念头一动,拉高了视角,升到了神农谷上空,居高临下地朝数十里外的太平寨看去。
事实上,在本地居民口中此处已不叫太平寨,而是太平城。
谷毺</span> 城池城墙修好的同时,也意味着防护阵法布置完成,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提供庇护的大型聚居地。
防护阵法的建造方法来自大小姐,烈阳秘典里记载了不少防护阵法,最高等级的都有——比如烈阳宗使用的那种。
不过太平城还用不到那么高规格的防护阵法,只是选了个中等档次的。
一来先期投入没那么大,不用耗费太多材料和高级工匠。
二来太平城并非地脉或者水气汇聚之地,不适合作为长期蕴养洞府之基的地点。
顾恪神念范围大涨后,顺着太平城的西进路线找了一路,勉强发现了一处合适所在。
那里距离太平城有万里之遥,位于西荒国与极西高原的交界地带。
太平城会陆续迁移过去大半人口,再附带收拢流民村寨,形成一个更大更完善的太平新城。
但眼前这个太平老城也不会废弃,甚至在很长时间内,它将一直是重要的中转站和桥头堡。
将先期试验放在这里进行,也挺好的。
小满看着城中的繁华景象,不由得咂舌:“先前我觉得碧海城建得很快了,没想到与这太平城一比,差了好多。”
顾恪轻笑:“那是碧海城太偏,南野本身又远不如中庭繁华,人口物力上就没法比。”
“而且碧海城只有三个武宗,这里却有梅书她们。这两年她们专门“问候”过周围的大势力,吓得那边的武宗瑟瑟发抖,谁敢来惹太平城啊。”
没谁会为几千里地与一名武尊起冲突,起码外强中干的中庭不会。
碧海与太平相比,前者就像拿到的只是一份“委任状”的山大王,还是四九年才拿到的那种倒霉蛋。
太平城却是有足够实力,占一郡之地自治的地方军阀。
况且太平城的主要发展方向转向西南,这里将各种资源人力聚拢起来,再分配去西南沿路建设新城。
这倒算不上挖中庭墙角。
失去了烈阳宗后,中庭对地方的约束力本就消失得差不多了。
太平城只是把别家地方势力的资源,掏到自家兜里而已。
再说以大小姐的身份,说这天下有她一份,一庭四国都没办法否认。
李秀儿弄这一点点地盘,比自家师傅该拿的那份差远了。
注视着那城中好一阵,顾恪才问到:“这神像需要多久才能建立洞府?”
萨兰珠早有答案:“按目前的情况,大概要一两年之内。若是你能让这里的诚心者数量质量额外提升,半年也未尝不可。”
“你是说新春赐福?”顾恪沉吟起来。
萨兰珠:“当然,这样最快。”
顾恪不禁摇头。
倒不是舍不得,他之前大面积赐福时,十人里也未必有一个中奖。
再提高中奖率,也不能提升诚心者的数量和质量,甚至起到反作用。
总是有人觉得“别人都给了,凭什么不给我”,“给了这么多人,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之类的。
以太平城目前的人口,十选一也才几万人,再筛选出其中比较诚心的人,一万人顶天。
现在系统里的因果钱和天符通宝大把,花个几千一万无所谓。
不过想到即将进行义务教育的试验,顾恪灵机一动,觉得这次要加大力度,让这里几万人得到赐福。
义务教育的基础是什么?读书识字。
学习武学和农工文战四大技艺,读书识字都是必要的。
想传播它们,读书识字也必不可少。
人传人的效果好,但配上书籍批发,效率才是最高的。
比如顾恪灌顶武学技艺的效果堪称完美,直接受益的人数才千万级别。
这还是因为定点出摊时,一次就可囊括一城数万数十万居民。
而通过这些人十来年的努力传播,系统的武学、技艺的间接受益人数早就超过了十亿。
全靠顾恪自己出摊,兢兢业业几十百来年才行。
这么长时间,大武普通人都生出三五代人了好么!
其中有多少千里挑一天资者,能靠普及的基础武学知识成为二轮高手?又有多少万里挑一者能自行成为第三轮强者?
仅照大武当下的人口来估算,那也是二轮者近亿,三轮者数百万。
真有这么多二三轮武夫,之前肆虐北漠的诡物群,以及仍在骚扰南野东海的妖物们都不能说是渣滓,只能算灰尘。
大武轻轻一动,它们就没了。
如果还有虚诡妖皇,乃至更强大的妖诡存在,那在大武数百万第三轮强者里出几个武圣,很难么?
以前缺少极品宝药,武圣阶段的修炼法更是被几个顶级势力严防死守。
现在,顾恪已经在把这短板一点点补上。
百万级基数下优中选优,不出十个八个武圣才奇怪。
拥有这种层次的武力,那时妖诡不来找大武人麻烦,大武人也会去找妖诡的麻烦。
以前的妖诡杀了没好处,大家不积极。
但以后却必然能从仙山这里换到各种宝药、武学。
人类为了利益,自己内讧互砍都是日常戏码。
那当利益够大时,妖诡也不过是另类的“象牙”和“犀牛角”而已。
……
这日顾恪的“不告而入”让大小姐很是“警惕”,当天就让李秀儿把那丑丑的神像拿去了太平城的神农庙中存放。
当然,这本就是顾恪的意思,神农谷离城几十里,不便神念投射,查看计划进度。
可这事大小姐做得很急,仿佛怕他半夜从神农谷里冒出来似的。
之后的日子里,顾恪通过乾坤袋给太平城发去了几份计划书和大量书籍。
顾恪亲手所写的技能书全被大小姐笑纳,萨兰珠制作的那些“打印件”才是太平城的。
大小姐、李秀儿、梅兰竹菊聚在一起,连续几天商讨,加上顾恪“旁听”,计划书针对太平城的具体情况,做了不少细节上的调整。
这些也没耽搁几天时间,大武第一次“义务教育”便正式开始。
恰逢年底,正是农民一年最闲的时间,太平城首批“小学生”被挑选出来。
“义务教育”作为李秀儿亲自提出的重要事务,一般人家的孩子想成为大武小学生都难。
只有为太平城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人们,以及诚心者家中的小孩,才有这个机会。
https://www.biqivge.cc/book/15273542/7205692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