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五代十国传奇 > 第6章 第六章 黄巢称帝

第6章 第六章 黄巢称帝


话说高骈有一员心腹大将名叫毕师铎,他对高骈说道:“主公名震西南,功高盖世,虽黄巢未灭,如今已位居淮南节度使,独揽东南半壁江山。若平贼,则功高震主,位居不赏之地。古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主公岂不闻韩信、彭越之事乎?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而今之计,当隔岸观火,静待天下之变。”

        高骈道:“若非将军良言,骈不败于黄巢,也获罪于朝廷矣。”遂按兵不动以观其变。

        高骈手握重兵却暗中姑息黄巢,使得义军驰骋千里如入无人之境,沿途百姓纷纷追随起义,义军人数达六十万之众,但大唐各道兵马尚未妄动。黄巢问军师尚让:“今朝庭所驻兵马甚多,若群起而攻,当如之奈何?”

        尚让向黄巢献计道:“大将军只需发一牒文,诏告四方。称大将军将率天兵六十万入东都,顺道至京师问罪,与众无干,不阻者天兵不讨。诸镇兵马闻言必不敢发兵来战,则东都唾手可得矣。”黄巢闻言速命军吏拟文,发往各州郡。

        数日后,义军兵临洛阳,东都留守刘允章闻黄巢大兵将到,而各道兵马俱守而不战,洛阳四面无援,惟有献城或有一生,于是亲自恭迎。城门大开,百姓敲锣打鼓,鞭炮齐鸣。黄巢见洛阳百姓夹道相迎,东都不攻自破,自是喜上眉梢。义军在洛阳休整两日后便兵发潼关,又令营州朱温攻取同州要地,以策应黄巢大军。

        东都洛阳失守,僖宗大惊,急召百官入朝商议。王铎道:“今贼兵入中原,东都已失。请陛下发关内兵及神策军镇守潼关,以保长安之急。”众臣皆应。

        田令孜道:“陛下,今贼兵有六十万之多,长安已危在旦夕。何不驾幸西蜀,以保无忧。”

        吏部侍郎程敬思道:“长安乃大唐之都,朝之命脉,不可轻易让与贼兵。”

        田令孜道:“昔日安禄山举三镇之兵,挥师南下,直取二都。玄宗率军入川,方避中原之乱。此事应从祖制,陛下入蜀为宜。”

        程敬思叹道:“朝中诸事皆可从祖制,惟有弃都而逃不可从祖制。”

        僖宗李俨见无有良策,又苦于手下无兵,不禁泣下。长安城内只有一支皇帝亲军,唤做神策军。

        神策军原为西北的戍边军队,后进入京师成为唐王朝的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戍卫宫廷,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

        唐穆宗以后,神策军很少外出征战,军纪日益败坏。其普通军士也非当年善战的边兵,多以工商富豪子弟充任,不堪一战。薛逢有首诗道:

        兵印长封入卫稀,

        碧空云尽早霜微。

        浐川桑落雕初下,

        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

        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

        血迸金疮卧铁衣。

        却说僖宗当下挑选神策军二千八百人,命殿前将军张承范为大将率军前往潼关。张承范奉旨点齐神策军,入朝辞行。僖宗亲往信门楼送行,告慰三军。张承范对僖宗言道:“吾主万岁,黄巢拥兵号称六十万,锋不可当,潼关只有饥卒万人。陛下遣臣率军驰援,臣义不容辞!不过兵力不足,粮饷不继,恐难取胜。还望陛下早日督促诸道兵马,指日来援。”

        僖宗无言以对,只能敷衍说:“卿辈第行,兵寻至矣。”也就是你先走,我马上召集人马支援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张承范根本没有相信僖宗的话,明知必死,但也没有办法,大唐的颜面总还要有人维护,张承范只能如同荆轲拜别燕子丹一样拜别僖宗,前往潼关靖难。

        十二月一日,张承范终于赶到了潼关,潼关始建于东汉末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关隘要地,潼关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南连秦岭,有十二连城可以禁锢山谷,北有渭水,洛水汇入黄河,东、南面山峰重峦叠嶂,谷深壁绝,仅仅在中间有一条小道,只容一骑通行,战国前期的秦国因为丢失潼关,被魏国踩着脖子揍,三国的董卓借潼关笑对十八路诸侯,温侯吕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过镇守潼关之人不是吕布,他叫齐克让,只有一万兵马驻扎在此,而张承范带来的援兵不足三千,甚是危急。那黄巢六十万大军,如盘蛇缠山,马队延绵数百里之远,旌旗漫山遍野,一望无际。齐克让对张承范言道:“我等在此已拖延数日,却不见再有援兵。如今贼众兵临城下,我等不可不战,本督亲率兵马与贼一战。”遂命张承范守城,自己率副将王师会、李茂、宋真等领一千兵马城下列阵。

        黄巢帐下大将葛从周催马出阵,唐将宋真挥刀相迎,二人不过一个回合,宋真便被葛从周刺于马下。又有大将李茂持一对镔铁斧而来,葛从周挺枪便刺,又战两个回合,只见二马一挫蹬,葛从周枪交左手,右手拔剑削下李茂人头。唐军士卒本无战心,见连折两将,更是士气大落。又有唐将王师会催动跨下红鬃马  ,手挥象鼻古月刀直取葛从周。不过七八回合便被葛从周马上生擒,抓回营中。齐克让见三将三败,阵前大呼一声道:“蟊贼休狂,齐克让在此!”只见一条兽角点金枪直杀过来,葛从周挺枪应敌。二人大战四五个回合,齐克让并非葛从周对手,已是支撑不住。张承范恐齐克让再被葛从周刺于马下,便下令鸣金收兵。

        张承范连夜派人向僖宗告急:

        “臣离京六日,甲卒未增一人,馈饷未闻以计。到关之日,巨寇已来,以二千馀人拒六十万众,外军饥溃,蹋开禁坑。臣之失守,鼎镬甘心。朝廷谋臣,愧颜何寄!或闻陛下已议西巡,苟銮舆一动,则上下土崩。臣敢以犹生之躯奋冒死之语,愿与近密及宰臣熟议,未可轻动,急征兵以救关防,则高祖、太宗之业庶几犹可扶持,使黄巢继安禄山之死,微臣胜哥舒翰之亡!”

        张承范拿出了所有的辎重,和自己私藏的小灶,全部分发给了士兵们,张承范勉励士兵说:“诸君勉报国,救且至。”这一句话给了将士们一剂定心针,将士们也都十分感动,愿意和张承范一起奋力死战。

        十二月初二凌晨,黄巢下令猛攻潼关,张承范率军竭力死战,战斗十分惨烈,一直从寅时打到申时,潼关上的将士们箭矢用尽,无矢可射,最后拿石头子儿和巢军大战。

        当日天色将晚,义军攻城。只见云梯高架,箭弩齐发。关上唐军饥饿不堪,

        潼关失陷,王师会自杀身亡,张承范变装而逃。当张承范逃到野狐泉的时候,遇到了奉天的二千援军,张承范对他们无奈地说道:“你们来晚了!”

        各路援军听闻潼关已经失陷的消息后,都不得不撤退到长安,到达渭桥的时候,发现新招募的新兵居然都穿着新衣皮裘,各路援军大怒道:“这些家伙有什么功劳能穿上这样好的衣服,我们殊死拼战反倒受冻挨饿!”愤怒的军士便抢劫了新军的衣服,还做了黄巢的向导,向长安进发。

        田令孜担忧唐僖宗责怪自己,便嫁祸于卢携,把卢携贬了官,卢携自知难逃一死,便在当夜喝毒酒而死。卢携当初提拔高骈,高骈立功后,卢携在朝中威名赫赫,权倾一时,不料高骈最后居然避战不出,致使黄巢轻易渡过淮水,进入中原,卢携其实在黄巢进入中原后就称疾不朝了,企图躲过这场灾祸,不想田令孜还是没有放过自己,卢携于是带着莫大的悲哀而死。

        潼关失守,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尚书右丞王铎向天子奏道:“今长安危矣,陛下可封黄巢为节度使,以示招安;再诏各路勤王之师,来京保驾。”

        僖宗言道:“爱卿所言极是,草旨封黄巢为天平节度使,旨到之日即赴官任。朕明日驾临南郊祭天,以求神灵。”

        使者持圣旨往黄巢营帐,黄巢毁诏骂道:“巢受百姓之望,杀富济贫,杀官济民。朝庭昏庸,小人弄权,贤不能进言,官不能为廉。李唐大限已到,汝回告李俨,十日之内兵临长安城下!”言罢,命左右侍卫驱逐使者回京。

        使者回至京师,僖宗闻言大惊。又报巢兵到八里桥安营,田令孜奏曰:“事已急矣,不如前往西祁州避兵。”帝问曰:“西祁州哪得宫殿安身?”令孜奏曰:“昔日明皇因安禄山渔阳兵变,上西祁州避兵,建立的宫殿尚存。”帝即传旨,收拾三宫六院,嫔妃彩女,上西祁州去。令孜奏曰:“军情紧急,只一君一后足矣,嫔妃彩女顾不得了!”后人有诗叹曰:

        玄宗回马杨妃死,

        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日圣明天子事,

        景阳宫井又何人。

        当日田令孜令孜命神策军使王建为清道斩斫使;沿途多系盗贼,王建率长剑手五百人,前驱奋击,才得杀退众贼、开出一条道路来,迤逦前进。看看走至大散岭下,车马不能通行,僖宗便取传国玺,交与王建负着,君臣二人手拉住手,登大散岭。一行人走着山中崎岖小道,甚是迟缓。行到傍晚,忽见朱玫兵马追至,放火焚烧阁道,顿时烟焰薰天,迷住去路;那栈道已焚去丈余,势将摧折。王建肩负僖宗,向烟焰中一跃而过,幸得脱险。夜宿板下,君臣二人搂抱而眠。

        僖宗头枕着王建膝上,略得休息一夜。至天色微明,王建扶着僖宗,从草际起身,僖宗不觉大哭。哭罢,僖宗即解御袍,赐与王建道:“上有泪痕,留为他日纪念。”

        至日午,一行人进了大散关,闭关拒住追兵。正是:

        潼关贼破寇无休,

        坚守招兵或可收,

        恨杀奸臣无计策,

        轻移车驾上祁州。

        唐末诗人罗隐有《帝幸蜀》诗咏其事:

        “马嵬烟柳正依依,

        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

        这回休更冤杨妃。”

        (“阿蛮”是杨贵妃的小名。)号称“秦妇吟秀才”的唐末进士韦庄《立春日作》与此意境相同:

        九重天子去蒙尘,

        御柳无情依旧春。

        今日不关妃妾事,

        始知辜负马嵬人。

        却说黄巢正坐帐中,哨马报僖宗离了长安,望西祁州去了。  黄巢即令将士领兵追赶。葛从周曰:“且令人先洗宫院,登了大位,那时再去追赶未迟。”巢依言,令葛从周领兵去洗宫院。但见唐宫中:

        黑漫漫征云笼凤阁,昏惨惨杀气绕龙楼。喊声滚滚,美嫔妃急登罗帏;战鼓咚咚,俏彩女忙投锦帐。千秋池下,撇了些破甲残旗;万岁山前,丢了些折弓损箭。绛绡楼下胭脂湿,白玉城边血浪翻。

        这时长安东城外宽阔的官道上,遥遥走来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长队,打头儿有八名彪形大汉抬着一呈镶金包铜的肩舆,肩舆中端坐一人,身姿挺拔,神情严峻。双肩一字如山,双臂舒展似猿。生的黄白面皮,瘦长脸型,颧骨高耸,整齐的白须围绕海口,两道剑眉斜飞入鬓,一双眼睛细长,目光冷峻有神。头戴凤翅金盔,身披龙鳞金甲,赤红征衣,足登黑靴,此人正是那州官闻之色变,军将遇之愁苦,富商见之胆寒的黄巢!

        镶金包铜的肩舆肩舆之后是四队亲兵随从,各个红巾裹头,金绦系腰,虎背熊腰,容光焕发,怀抱鬼头大刀,步履稳健有力。这往后是一列列金盔金甲的骑士,分乘赤黑黄花青各色战马,在迎风招展的白色旌旗下威武前行。再之后是手持长矛的几十万军卒。位于人马队伍的最后是几十队满载粮草辎重的战车。

        战马的嘶鸣声、銮铃声、铁蹄声,隆隆的车轮声,此起彼伏的军号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震山悍木。

        长安城内百官现在才知田令孜挟持皇帝、皇后逃走,抛下群臣与嫔妃不顾!无奈之余,金吾将军张直方率群臣迎黄巢义军于灞上。黄巢内着细甲外披黄袍,由众将保驾昂然而入。

        黄巢的人马队伍从长安城东门而入,浩浩荡荡络绎不绝,一直到掌灯时分进城的步伐杂沓之声还在街巷中回荡。

        黄巢进城之后,便命副手尚让张贴文榜,告谕安抚吏民:“黄王起兵,本为百姓,不似李唐不爱尔曹,尔曹但安居无恐!”义军将士在街道上遇到贫民,“往往施与之”。民间甚至编出“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时节插艾草”的故事来褒颂黄巢和他的起义军。

        黄巢入宫霸占了僖宗的数千宫女,在他眼中看去,个个是西施王嫱,终日终夜寻着欢乐!那班趋奉势力的大臣,便今天上一表,明天上一奏,劝黄巢登位称帝。黄巢一不做二不休,自称大齐皇帝,改元金统。封妻曹氏为皇后,封子黄球为太子。封尚让为太尉、尚书令,葛从周为大都督,孟绝海为龙骧将军,邓天王为骁骑将军,其余众人未有封赏。由于来不及准备,于是画皂缯为衮衣,击战鼓代乐音(也是迫不及待)。

        黄巢心满志得的端坐与大殿的龙椅之上,接受者各怀鬼胎的文物百官山呼万岁,黄巢志得意满的笑了,这就是他从青年时代起孜孜以求的“长安梦”,到今天终于美梦成真了。

        黄巢的部下看到黄巢忙于登基,忙于封官,忙于找女人充实三宫六院,而自己迟迟得不到封赏,于是义军将士如同明火执仗的强盗一般在长安街头杀人越货,“各出大掠,杀人满街”。长安百姓在惊愕之中,血流成河。

        黄巢为了搜刮更多的金银财宝,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居然大手一挥,命人去挖位于陕西乾县城北6公里梁山上的乾陵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女子之身为帝的猛人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墓,黄巢打着筹措军费的名义,动用四十万大军对乾陵进行破坏。

        四十万敢打敢杀的小伙子,不分昼夜的在梁山挖掘,还好这帮小伙子造反砍人还行,崛人坟墓这种事儿却是一窍不通,根本搞不清乾陵到底在哪,结果半个梁山都挖开了,就是找不到陵墓入口,直到到后来唐军打回长安,依然没有挖出一个铜板。

        黄巢对于自己手下治理国家的能力相当清楚,砍人还行,治国?你跟我闹呢?黄巢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想用唐朝的这些政府官员来维持大齐政府的运作,这也是十分正确的选择。黄巢规定,“三品以上全部停任,四品以下则官复原职”但是有一个要求必须到宰相赵璋的府邸投递名帖才能复官。

        然而齐军在长安的大肆劫掠,滥杀无辜,已经有不少人惨死在齐军的屠刀之下,其中就包裹了很多的唐朝大臣,这种情况之下,谁都不敢相信黄巢的话。

        唐朝旧臣像是商量好了,谁都没有理会黄巢的说辞,赵璋府邸空空如也,没有收到一封名帖,大家都觉得命最重要,都躲了起来。

        黄巢初次为君,看着自己的诏令竟然没人理会,勃然大怒,乃大索里闾。宰相豆卢瑑崔沅等,避匿张直方家

        金吾大将军张直方曾经率领众臣到灞上迎接黄巢,并且主动投降,深的黄巢信任,但是张方直毕竟是唐朝旧臣,心念旧情,所以容纳公卿,藏匿复壁,不料被巢察觉,发兵攻入,搜得豆卢瑑崔沅等数人,一并枭斩,张直方全家也被处死,无一幸免。

        前宰相卢携,曾经多次拒绝过黄巢请降的要求,黄巢相当记仇,虽然这个时候卢携早已服毒自尽了,黄巢还是觉得不解气,派人挖坟掘墓将卢携尸首从棺材里拖出来,在长安接到上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左仆射于悰,右仆射刘邺匿居民间,都被搜斩。于悰妻广德公主,见悰被杀,执住贼刃,慨然道:“我是唐室女,誓与于仆射同死。”贼不加诘问,抽刀砍去,可怜一位贤德公主,也随于驸马同逝黄泉。正是:

        巾帼犹知不惜生,

        殉夫殉国两成名。

        长安不少名门女,

        谁及当时公主贞?

        一个月之后,朔方节度使唐弘夫与齐军在长安城外激战数次,在一次偷袭中成功,斩齐军首级数万,进入长安城中。

        长安城百姓对朔方军给予了极大的欢迎与资助,但朔方军寡不敌众,被齐军反攻,长安城再度落入齐军之手。老百姓偷偷帮助政府军的行为彻底激怒了黄巢,黄巢便下令屠城。史称“巢怒,纵兵屠杀,流血成川”。一支军人屠杀平民百姓,肯定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其败亡只是迟早的事。对此,亲身经历此事的晚唐诗人韦庄,在他的著名长诗《秦妇吟》中写道: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昆昆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

        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潜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

        琉璃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拭眉绿。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妾身幸得全刀锯,不敢踟蹰久回顾。

        旋梳蝉鬓逐军行,强展蛾眉出门去。

        旧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鸳帏纵入岂成欢?宝货虽多非所爱。

        蓬头垢面眉犹赤,几转横波看不得。

        衣裳颠倒语言异,面上夸功雕作字。

        柏台多半是狐精,兰省诸郎皆鼠魅。

        还将短发戴华簪,不脱朝衣缠绣被。

        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

        朝闻奏对入朝堂,暮见喧呼来酒市。

        一朝五鼓人惊起,叫啸喧呼如窃语。

        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

        赤水去城一百里,朝若来兮暮应至。

        凶徒马上暗吞声,女伴闺中潜生喜。

        皆言冤愤此时销,必谓妖徒今日死。

        逡巡走马传声急,又道官军全阵入。

        大彭小彭相顾忧,二郎四郎抱鞍泣。

        沉沉数日无消息,必谓军前已衔璧。

        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来时晓出城东陌,城外风烟如塞色。

        路旁时见游奕军,坡下寂无迎送客。

        霸陵东望人烟绝,树锁骊山金翠灭。

        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墙匡月。

        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

        路旁试问金天神,金天无语愁于人。

        庙前古柏有残枿,殿上金炉生暗尘。

        一从狂寇陷中国,天地晦冥风雨黑。

        案前神水咒不成,壁上阴兵驱不得。

        闲日徒歆奠飨恩,危时不助神通力。

        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寰中箫管不曾闻,筵上牺牲无处觅。

        旋教魇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妾闻此语愁更愁,天遣时灾非自由。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

        前年又出杨震关,举头云际见荆山。

        如从地府到人间,顿觉时清天地闲。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唯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犬声。

        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唯独行。

        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

        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中。

        问翁本是何乡曲?底事寒天霜露宿?

        老翁暂起欲陈辞,却坐支颐仰天哭。

        乡园本贯东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

        岁种良田二百廛,年输户税三千万。

        小姑惯织褐絁袍,中妇能炊红黍饭。

        千间仓兮万丝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

        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卷土。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

        朝饥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

        妾闻此老伤心语,竟日阑干泪如雨。

        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

        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

        野色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

        自从大寇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

        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如赤子。

        城壕固护教金汤,赋税如云送军垒。

        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

        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

        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

        《秦妇吟》全诗长达1666字,是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诗中通过一名从长安逃难出来的女子即“秦妇”的叙说,描写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称帝建国,与唐军反复争夺长安以及最后城中被围绝粮的情形。诗中有许多悲怆之语,以及血淋淋的描写,没有经历过那场的战乱的人,断然写不出来。

        在这首长诗中,韦庄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冷峻的历史记录者。他既写了黄巢军的暴虐,“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也写了朝廷官军之恶甚于黄巢,“黄巢过后犹残半”,但官军一来,“罄室倾囊如卷土”……据说此诗甫一问世就流传广泛,韦庄因此获得绰号“秦妇吟秀才”。

        单凭这首史诗,韦庄已经足够在大唐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诡异的是,这首史诗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失传了,直到20世纪初在敦煌石窟中被发现后才重见天日,震惊世人。

        韦庄本人的态度也很奇怪,他晚年一再告诫子孙,不要提及此诗。他的诗词集《浣花集》也未收录此诗。似乎在他自己看来,这首诗犯了什么忌讳使他本人都不愿提起。

        当年,黄巢军攻陷长安后,负责组织朝廷官军反击的人叫杨复光,杨复光手下有八个都头,其中一个叫王建。这个王建后来成为五代十国中前蜀政权的开国皇帝,而韦庄晚年入蜀后,官至前蜀宰相。王建成了韦庄的大boss,《秦妇吟》中讽刺朝廷官军(包括王建部队)胡作非为的句子自然也不好让老板看到了,于是韦庄才忍痛将这首诗删掉,并严禁子孙提及。正是:

        劝君今夜须沉醉,

        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

        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从长安逃亡洛阳后,韦庄仍然四处避乱。从48岁到58岁,除中间一度北上迎驾之外,他在江南前后待了近十年。江南因此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是韦庄后来回忆江南生活的代表词作之一,语句清秀,但读完使人莫名惆怅。晚清词人陈廷焯评论说,“意中是乡思,笔下却说江南风景好,真是泪溢中肠,无人省得”。

        公元892年的秋天,58岁的韦庄从江南的衢州出发,赴长安应试。在60岁的时候,这个顽强的老头儿终于考中了进士,被朝廷任命为校书郎,开始仕途生涯。

        而此时,他所效忠的王朝早就进入了消亡的倒计时。

        公元897年,韦庄奉朝廷之命入蜀,作为副官去调解西川节度使王建和东川节度使顾彦晖的矛盾。但王建并不理会朝廷的态度,依旧出兵打败顾彦晖,尽占两川之地。

        皇权出不了长安,使大半生执着于科举的韦庄再次领会到王朝末世的残酷。“蜀王”王建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他很欣赏韦庄,希望韦庄到自己的幕府中任职。韦庄没有立即答应。

        三年后,韦庄答应了。王建很高兴,任命他为掌书记。

        关于韦庄投靠王建,不同人站在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的评价。有人站在王朝正统的角度,谴责他背叛大唐;有人站在乱世的角度,肯定他的选择是明智的;有人站在地方的角度,赞赏他为四川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公元902年,韦庄在成都找到了杜甫草堂的旧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

        公元907年,朱温篡位,建立后梁,开启五代乱世的第一个朝代。王建传檄天下,要联合各藩镇讨伐朱温,各藩镇知道王建想挑头做大哥,无人响应。王建又写信给晋王李克用,说服李克用跟他一起称帝,二人“各帝一方”,李克用未同意。

        同年九月,韦庄与众将共同劝说王建:“大王虽然忠于唐朝,但是唐朝已经灭亡,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

        于是,王建率领官员、百姓痛哭三日后,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第二年,韦庄被委任为前蜀宰相。前蜀的制度,基本是他制定的。而他的主要思想,就是希望在乱世中保持稳定,使百姓免于离乱的痛苦,所以他总是劝阻王建介入中原的战争。可以说,唐末五代时期,四川地区的短暂繁荣与安定,离不开韦庄的功劳。

        据说,韦庄在生活中极为节俭,甚至吝啬。每次做饭,下多少米都有固定分量,连做饭烧的柴也要事先称好。如果吃肉,一共多少片他也记得清清楚楚,少一片都会知道。他有个儿子8岁夭折了,只以原来睡的草席包着去下葬,掩埋后,他又把那床草席带回家。

        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无法理解韦庄的这些行为。他曾在国家战乱中四处避战漂泊,太懂得珍惜眼前的一草一木、一米一粟了。

        而这也影响到韦庄的词。他写的词不像温庭筠有那么多镂金错彩的描写,而是以白描见长,色彩清淡,却能俘获人心。王国维分别以温庭筠和韦庄二人的词句来形容他们的词风,说温庭筠的词是“画屏金鹧鸪”,韦庄的词是“弦上黄莺语”。

        哪怕是写情情爱爱的东西,韦庄处理起来同样平淡如水,但却有纪录片的真实感,流露着隐隐的忧伤。

        野史记载,韦庄有一个宠姬,资质艳丽,善长作词,跟随韦庄多年。王建听说后,“强夺之”。韦庄很郁闷,但又没有办法,只能写词寄托伤情。这些词“流传入宫,姬闻之,不食死”。当然,这些情节大抵是小说家言,我们姑妄听之就好了。

        公元910年,韦庄在成都病逝,享年75岁。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https://www.biqivge.com/book/99241434/248918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