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南北分榜


“从此刻起,你们别称呼本王为大王或者肃王殿下,要叫本王公子,记住了没?”朱拓身穿青襦色衣衫,头戴纶巾,活脱脱一个富贵少爷的模样。

“记住了,大王。”

“还有,若是有人问起本王的名头,你们切不可暴露本王的真实身份。”

“是,肃王殿下。”

说到这里,朱拓又咂咂嘴,叹道:“不过像本王这么优秀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人注目。哎,你们说,要是风尘女子一见到本王,就无可救药的爱上本王怎么办?”

夏京嘴角抽了抽,提醒道:“大王,那些风尘女子喜欢出口成章、吟诗作词的文人才子,您……模样虽然长得俊美,但是……”

朱拓哈哈一笑,拍着夏京的肩膀说道:“不错,其实本王在吟诗作词上面也颇有造诣,常常出口成章,在整个大明国,文采也没有比得上本王的。”

“呃……”面对朱拓的自夸,夏京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了。

从三山街一直往前走,各种路边店铺倒是非常之多。

用古话说,这叫做人口稠密,市井繁华,古香古色的店铺琳琅满目,别有一番古典时代大都市的风格。

从三山街向东南走,一直来到了秦淮河的武定桥,这里算是一个交通枢纽。

朱拓站在武定桥上驻足片刻,向东眺望,在东边的秦淮河两岸,就是名扬天下的两片区域。

北岸是赫赫有名的夫子庙和江南贡院,属于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而南边则是赫赫有名的秦淮旧院,歌女舞姬的汇聚之所。

那些读书人,有时候读的累了,少不得来这边充充电。

朱拓和吕青、夏京等人沿着河边走,路过那些层层密密的神秘院落,然后看到前面有一座临河而建的画舫,此画舫伴着徐徐轻风,传来一股淡淡的香味。

“胭脂香?”

朱拓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激动,哈哈笑道:“快走快走,本……本公子已经等不及了。”

又走了几步,朱拓便抬头看到潇湘院这三个大字,到了门口,自然有龟奴迎了上来,将他们请入其中。

干这一行的龟奴眼睛最毒,别看朱拓的衣着打扮并没有那么华贵,但是他身为皇子,举手投足间自然有一番上位者的气度。

“请请请,几位请。”龟奴满脸堆笑的将朱拓等人请进去。

“嗯,吕青,看赏!”

朱拓随手摆了摆,吕青从怀中掏出一锭十两的银子,丢到对方怀里。

龟奴接过银子,发现打赏给自己的竟然是十两银子,欢天喜地的两眼放光,心中更加坚定,眼前的朱拓定然是个有钱少爷。

一行几人在龟奴的安排下,在大厅坐了下来,见此,吕青皱了皱眉。

吕青看了一眼四周,在这大厅中,坐满了自诩风流的才子,或者大腹便便的富豪们。

什么档次,难道肃王殿下要和这些人坐在一个厅中?

吕青心中不悦,沉声问道:“这里有没有雅间?”

龟奴面露难色,叹道:“几位爷,咱们潇湘院的规矩就是如此,向来就是以文会友,只要公子文采出众,不光有美女作伴,说不得还能见识一下花魁呢。”

闻言,朱拓眼前一亮,说道:“本公子有的是银子,将那花魁叫下来,本公子和她深入探讨一下琴棋书画。”

龟奴恭敬地解释道:“这位公子,咱们潇湘院是先写诗,若是能让哪个香闺的姑娘动心,自然会有姑娘凑上来,说不定还不要银子。”

朱拓算是听明白了。

这种青楼,和自己印象中的不一样。

这样的档次更高,情调更好。

花样更多。

另一边,二楼出现了一名管事,他扫向大厅的才子们,笑道:“今日我潇湘院新来一位苏姑娘,色艺双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各位公子有眼福了。”

“这位苏姑娘是什么名堂?”朱拓问道。

那龟奴闻言,便解释道:“这是我们新推出的花魁,还没露过脸,不过小人听说过她,因为祖上犯了事才进了这里,性情很冷淡……”

“哦,原来是这样。”朱拓点点头。

这个时候,那位管家扫向大厅的才子们,笑着说道:“本次以“情”为题,各位公子在一个时辰内,谁能作出好诗词,谁就是苏姑娘的入幕之宾。”

说着话,楼上不断有小丫鬟见跑下来,迅速在每张桌子上送上一个方木盘,木盘中摆放着笔墨纸砚,显然是用来答题的。

“情”这个字,差不多已经烂大街了,这次比拼的,无非是谁更有创意。

大厅中的才子们议论纷纷,显然是打算要大显身手了。

龟奴在一旁解释道:“公子,近些日子京城来了不少才子,有苏浙一带的才子们,还有晋北一带的,都挺有名气的。”

“为何来京城?”

“自然是为了开春的科举呗。”龟奴笑了笑,说道:“科举可是咱们大明三年一度的盛事,谁要是能在会试中崭露头角,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

朱拓恍然大悟,原来又到了三年一度的科举啊。

如果自己记忆没错的话,这次科举出现了一次大事件,也就是所谓的南北分榜。

在二月会试时,以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官,张信为副考官,经过层层选拔,录取了一批士子。

由于前十名的士子都是南方人,于是在春榜发布仅仅六天后,落榜的北方士子便联名上书,到礼部鸣冤状告见主考官刘三吾徇私舞弊,应天府街头更有考生沿路喊冤,阻拦官员轿子上访鸣冤。

后来,朱元璋震怒,命监察御史彻查此事,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南方学子完全凭实力碾压了北方学子,根本不存在徇私舞弊的情况。

但是这结果根本无法令各方满意,尤其是北方籍的官员更不满,认为这是官官相护。

再后来,朱元璋为了平息各方舆论风波,挖出了刘三吾十几年前的黑历史,认为刘三吾是胡惟庸一党的余孽,于是刘三吾被发配西北,其余相关官员也全部发配流放。

胡惟庸在地下也没想到,自己都死了十来年了,竟然还有这样的威力。

再后来,明朝就开始南北分开取士,成为了惯例。


  https://www.biqivge.cc/book/96193330/298218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