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论工匠之重
听到陈蕃想要旁听,王潜不由皱了皱眉头,心里着实猜不透这个老家伙的来意了。
思来想去,王潜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能得太傅旁听,是在下的荣幸,稍后还望太傅能够多加指正才是!”
“嗯,好说!”
陈蕃倒也不客气,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既如此,那就请吧!”
王潜无奈,只得在前引路,领着陈蕃朝那草棚走去。
“先生来了,都快坐好!!”
看到王潜过来,草棚内的匠人们,赶忙依照之前各自的座次,然后正襟危坐的跪坐了下去。
“见过先生!!”
王潜刚一进入草棚,那些匠人便齐刷刷的躬身行礼。
动作之齐整、声音之洪亮,让随同而来的陈蕃,也不禁脚下一顿。
“伯渊,这些人都是你的弟子??”
看了那些匠人一眼,陈蕃满是诧异的问道。
他虽刚正清廉、忧国忧民,但出身却并不差,身边的人们,要么是非富即贵、要么是累世经学。
这些工匠们,于陈蕃而言,却是非常陌生,且从未接触过的。
所以在看到那些匠人称王潜为“先生”的时候,才会有此一问。
当然,陈蕃更多的还是不理解,这位新君的老师,到底是如何想的,怎会收一帮下九流的匠人为徒?
“弟子倒也算不上。”王潜摇了摇头,毫不在意说道:“在下不过就是随便教他们识些字而已!”
听到这话,陈蕃不禁更加迷糊了!
且不说,这个时代求学是多么的不容易,关键是,这都是一些寻常的匠人啊。
即便这些他们学会识字了,不还是匠人吗?学与不学,又有何差别?
轻吸了一口气,陈蕃看了王潜一眼,道:“伯渊,请恕老夫多嘴,你如今好歹也是新君之师,理当将精力放在教导新君、并为君分忧之上,何故在此徒废光阴?”
“太傅此言差矣,在下教这些人读书识字,正是在为君分忧!”
面对陈蕃的疑问,王潜想也不想便反驳了回去,就连语气也有些不太好了。
“是吗?不知伯渊可否解惑?”
对于王潜的反驳,陈蕃似是并未放在心上,依旧只关心自己的疑问。
“既然太傅想听,在下自然不会藏私!”
王潜淡淡的回了一句,随即迈步走上了讲台。
而陈蕃也自觉的找了一个地方,然后看向王潜,做出一副洗耳恭的模样。
看了陈蕃一眼之后,王潜将目光投向一众匠人,“诸位,今日我来为你们讲一讲,“工”者为何!”
一众匠人闻言,立马挺了挺胸膛,目光灼灼的看向王潜。
“工一字,首出于共工。共者,大也,共工则是“大工”之意,亦为工匠之神。
共工有子术器,为了治水,首创疏导之器物。
术器有子方颠,为了开沟挖渠,创掘土之器。(一种上方下尖的器物,类似今天的铁锹)
后有少嗥之子,为了方便人们打猎,创造出了弓箭。
帝俊之曾孙番禺,为了方便人们渡河,发明了舟船。
番禺之曾孙吉光,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发明了车……”
听着王潜细数的这些上古人物的事迹,底下的一众匠人们,一个个全都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他们也没想到,自己承袭下来的技术,和这个“工”字,竟是如此的源远流长,那些老祖宗们竟是如此的尊贵。
王潜也适时的看向一旁的陈蕃,“太傅,让您说,工匠的出现,于我炎黄的传承与发展,可否有利?”
“这是自然,若无工者,我等今日,怕是依旧过着茹毛饮血、不识礼仪的生活!”
陈蕃点头说道。
方才王潜列举出来的那些上古先贤,以及他们发明出来的东西,几乎每一件,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那太傅可知,先秦之所以能够覆灭六国、统一海内,主要靠的是什么?”王潜又问。
“嗯?”
陈蕃微微一怔,看了王潜一眼,“伯渊莫不是想说,先秦主要靠着工匠才完成统一的?”
“不错!”王潜点了点头,“若是让在下来说的话,确实如此!”
“这种说辞,老夫倒还是头一次听说,还请伯渊细细道来!”
对于王潜的话,陈蕃不仅未曾反驳,反倒是充满了兴趣。
王潜点点头,继续说道:“众所周知,秦之所以能够崛起,除去历代秦王的奋发图强之外,主要还是依靠着商鞅变法之后留下的各项制度。
不过,除了秦国之外,其他大国也不乏一些英明君主,而且也都进行过变法改革,但为何最后只有秦国成功了呢?”
陈蕃说道:“这个老夫倒也知道一二,秦国之所以能够变法成功,除秦孝公的及后世君主的全力支持之外,跟老秦人的生活文化,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的秦国,不容于其他六国,被人视作蛮夷不曾开化之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政策,老秦人都能接受并快速适应!”
听到陈蕃的侃侃而谈,王潜也不由点了点头。
到底是名留史书的人物,不得不说,陈蕃的这番见解,的确颇为独到。
“太傅此言倒也在理,不过您若翻看一下战国时期的各国史书和律法条文,就会发现,秦与六国最根本的差距,便是在于对工匠的管理和奖惩。”
“秦律中规定,凡参与营造者,无论砖石、箭矢,都必须依照一个尺寸进行制造,并在上面篆刻下制造者的名字,以便出了问题进行追责。
当然,除去惩罚制度之外,对于工匠的奖励也很细致,凡倒做工者,不仅为其提供食宿,还发放工钱,做的好了甚至还能博得爵位。(感兴趣的,可以去查阅一下睡虎地秦简,里面有相关记载。)”
“由此,也可以看出,秦国对于工匠的重视,堪称绝无仅有。”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秦朝的工匠们,得以全心全力的投入到各种生产需求当中,使得秦国的农业、水利、营造等方面,全面超越了其余六国。
还有秦国大军,那足以傲视群雄的秦弩、甲胄及各种器械,皆是出自工匠之手。”
“可以说,正是因为出于对工匠的重视,才使得秦国的国力在变法的加持下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并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不知,太傅以为然否?”
https://www.biqivge.cc/book/95171564/79273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