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加分

第六百五十二章 加分


  “那你的意思,是真让她来?”胡处问道。

  “其实我的书除了一些餐饮方面的专业词汇和摘引古文段落,别的内容都还算是浅白,付霞翻译起来肯定没问题。”

  “一些专业词汇,英文版可能要引入更多的图片和注释,方便外国人理解,古文其实倒也不用怕,遇到什么困难,就算是我不能帮助,也还有师爷爷,师父,旦增大师可以请教嘛。”

  别看旦增大师是和尚,可却也是正儿八经的留学牛津大学的留学生,藏文汉文英文以及藏文汉文英文的古文都相当有造诣,不然也不敢带国外留学生。

  给周至这般一说,胡主任竟然觉得还真有几分道理,于是说道:“你现在是在你师公那儿?那正好,你把付霞叫上,我们一起聊聊。”

  “那就蜀大留学生楼外面的江边吧,那儿的边有个茶园,景色不错。”

  “好,你们先去喝茶,等我到。”

  挂了电话,周至对辜幼文说道:“师爷爷,这事情就找上门了,还得去跟付霞和胡处长见个面。”

  “去吧。”辜幼文已经听出来是什么事儿了:“传播中国文化也是我辈之责任,应当的。”

  来到留学生楼大院,虽然是假期,可一样是守卫森严,门口大爷一见周至就知道是中国人,拦住他:“诶诶这位同学你找谁?上课不能在里边上,你老师是谁,我去通知他出来。”

  “上什么课?”周至莫名其妙。

  “你不是请外教补习英语的?”大爷上下打量了周至一眼,警惕性顿时就上来了:“这里是蜀大留学生院,不能随便进的,没事儿就赶紧走!”

  周至这才明白,估计现在有些暴发户家长,想让自家孩子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因此直接聘请了外国人当老师。

  殊不知也不是金发碧眼高鼻头的就一定是英国人,虽然大多数都会讲英语,但其实就连加拿大人都带着口音,不见得地道。

  大爷如此熟络这业务,看样子楼里面外教的生意还挺好。

  周至不由得啼笑皆非:“大爷,我不是来找外教的,不过我有个朋友是老外,他住这儿。”

  “哪个房间,叫什么?”

  “哪个房间不知道,名字叫付霞,英国过来的留学生,啊她的导师是旦增大师。”

  “付霞啊?等着。”大爷说完扯开了嗓门:“四零二!付霞!有人找!”

  “王大爷谁找我?”好一阵楼上才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估计这妞都还没起床呢。

  “一个小孩!跟来上课的高中生差不多!”大爷吼了一声,扭头问周至:“你叫啥?”

  “周至。”

  大爷又冲楼上喊:“他说自己叫周至!”

  “哎哟肘子你回来了?!”付霞高兴的声音从院子里边传了下来:“我马上下来你等着我哈……”

  ……

  锦江水还算清澈,滨江路另一边有一片类似小广场的台地,周至估计这里是当年的渡口。

  如今这里成了一个茶园,面对锦江淘淘江水,跨江斜对面就是锦江公园,薛涛的浣花楼和浣花井就在那里。

  那边江滩上也有一个码头的遗迹,还有一头石牛。

  “石牛对石虎,金银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下蜀都府。”

  周至和付霞坐在江滨欣赏着美景,两人中间是一张小茶桌,一人身边摆着一碗盖碗茶,这是蜀都人惯常的消闲方式。

  “肘子你在念什么?”

  “蜀都在古代很富有,号称天府之国,明末又一股很大的农民队伍,首领叫张献忠,打进这里,成立了一个短命王朝。”

  “后来张献忠战败,史书记载他将数十年间搜刮的财富尽数藏在木头里边,沉入江口,并且在财宝沉江的地方,立下石牛石虎隔江相对,方便以后回来挖掘。”

  “不过他再也没能回来,这些财宝随着他的失败,埋藏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再无踪影。只给成都留下了这个故事。”

  “嗯,你们的故事真多,随便一条街,一道桥,都是一个好玩的故事。”

  “还有一道菜是吧?”周至笑道。

  “就是就是!”付霞点头如捣蒜。

  “我觉得你们楼的门卫大爷好搞笑。”周至突然有说起另一个问题:“他吼跟我吼不一样?搞得跟那是他的任务一般。”

  “中华文华博大精深。”付霞也搞不懂:“不过王大爷的房间叫‘传达室’,我查过传达的意思,不就是该那样吗?”

  “哈哈哈哈……”周至笑得都不行了:“对对对,的确如此,付霞你的中文水平真是突飞猛进啊!”

  “旦增大师也这样夸我!”付霞美滋滋的,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肘子,这是我翻译的《川味趣谈》的开头,你看看行不行。”

  《川味趣谈》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很大的原因就是采用了后世著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文风,笔触细腻,讲求的是文字完成对感官的传递。

  开局自然是要介绍四川盆地的地理人文环境,介绍川菜在这里能够成为大系的根本成因,书的前五册,其实是以地域区分为脉络的,大体还是以宋代川峡四路为划分,以岷江、沱江、长江、嘉陵江形成的上河帮,小河帮,下河帮菜系为索引,一点一点揭示出一张美食版图。

  和《舌尖上的中国》不同的是,这样的写法,毫无疑问的必须加入无数的天时、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典故,因此虽然是一本写川菜的书,却蕴含了大量的信息量,人们与其说是在看一本美食书,还不如说是跟着这本书,对蜀中来了一次“深度游”,这才是它大受欢迎的原因。

  《川味趣谈》的第六册,则拓展了传统川菜美食地图,增加了羌藏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美食。

  之后三卷,更多地加入了近代和现代的东西,以及改开以来,人们在生活方式上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给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冲击。

  比如渝州小面,便从最早的渝州担担面,写到毛纺厂职工下岗再就业开设的“街头小面”,给一道小吃找到了灵魂依托。

  周至的英文水平很高,阅读付霞翻译的东西毫无困难。

  付霞的翻译其实相当不错,继承了周至书里娓娓道来的风格,在不少地方加了括号,括号里边写上了一些关于书里典故和词汇的注解,方便老外理解。

  比如周至写到的鱼凫部落,付霞将之和鸬鹚联系了起来,打了个括号解释中国渔民用鸬鹚抓鱼的方式。

  这些括号中的注释,用老外的眼光,介绍了中国人熟悉无比而他们又倍感新奇陌生的东西,给《川味趣谈》注入了一种活泼的趣味,应该说是给原著加分了。


  https://www.biqivge.com/book/94750255/7413662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