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 第140章 杀鸡儆猴李三郎

第140章 杀鸡儆猴李三郎


宋慎想起自己之前问系统的事情,不由得想笑。

    是的,崇祯的确可以将这几样东西带进系统空间里面,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先生,您笑什么?”

    朱标发现宋慎的表情不大对劲,似乎在憋笑,直觉这里头有点问题,于是赶紧发问。

    宋慎收敛了几分,轻咳了两声道:

    “你们没有注意到吗,刚才朱由检说,玉米和红薯的产量,并没有高到要让朝廷下旨减免赋税都要推广的地步。”

    “假如这两种东西真的能有挽救一个国家的奇效,前面的皇帝但凡不是个傻子,也会不遗余力地推广。”

    “感觉出哪里有问题了吗?”

    朱标的眉头从刚才就没有松开过,低头沉思着,口中喃喃自语:

    “不对啊……先生之前分明讲过的,红薯土豆和玉米的产量极高,若能让百姓种植,别的不说,最起码可以保证百姓不会饿死,不会变成流民,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造反。”

    “难道他们真是傻子……不对不对,这里头肯定有哪里不对!”

    宋慎也不打算卖关子。

    他走上讲台敲了敲台面,朗声道:

    “是,我之前是说过红薯土豆这些东西产量很高,但是看事情也要辩证看待。”

    “刚才讲过的小冰河期是一个原因,气候异常导致的天灾让很多地方的粮食减产,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情,最起码你们现在没办法改变,几百年后倒是可以拿炮轰得老天爷下雨。”

    “还有几个要素你们都忽略了。”

    “我说的产量,是后世的产量,而非崇祯年间的产量。”

    “为了种地,后世人研究出了一套套的方法,每一种大规模种植的作物都有数万万人背后的努力,比如化肥,比如改善良种,又比如农药,这些东西缺一不可,要是没有这些,莫非那亩产几千斤的产量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这些作物若当真如此厉害,美洲怎么可能还是新大陆,早该发展出一个跟我们华夏一个强盛的文明了。”

    听着听着,朱由检的嘴巴一点点张大了。

    他开口说话时都有点结巴:

    “几……几千斤?您说的是番薯和玉麦?!”

    朱标不耐地嗯了一声:

    “否则你以为我爹为什么那么激动?他就是农民出身的,普通的高产作物厉害是厉害,也不至于让他激动到这个地步上,连你这个亡国之君都能原谅了。”

    宋慎也挑眉点头:

    “以红薯,也就是你口中的番薯举例吧。”

    “在后世,一般来说,它的平均亩产量大概在两千到三千斤之间,而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管理,有的地方可以达到亩产四五千斤左右,南方的某些季节,它甚至可以达到亩产六七千斤左右。”

    “更离谱一点的高产红薯品种,八千斤,一万多斤,这些亩产都是有可能的。”

    教室内,所有人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尽管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早已经知道这些都是高产作物,可头一回宋慎说得非常保守,所有作物都是踩着平均线说的产量。

    可如今他不经意间交了底,众人难免就心里有点激动了。

    根本按捺不住啊!

    亩产万斤是什么概念?

    这玩意儿就算是难吃到跟米糠一个口感,拿去赈灾也完全绰绰有余了,更别说只是比不上米面这等精粮。

    作为唯一一个穷过的,朱元璋最是清楚不过——

    人饿急眼的时候,土吃得,树皮吃得,草根也吃得。

    区区口感,算个屁?至少它还是粮食吧!

    宋慎咳嗽一声,又说:

    “但是——”

    一帮学生现在恨不得撬开宋慎的脑袋瓜再给吊起来,好把他脑子里装着的东西全都倒出来看看。

    这种节骨眼上,卖什么关子啊!!!

    “但是,如果让我选的话,这三种作物里面我会选土豆。”

    宋慎吊了他们半天的胃口,终于笑了:

    “你们猜猜看,为什么?”

    朱由检脑子一片空白。

    他现在想抓住宋慎让他改口。

    都是高产作物,自己手里分明就有玉麦和番薯,为何这个宋先生非要选土豆?

    这两样到底差哪了?

    要是没了这两种作物给自己带来的优势,有了方才宋慎对自己的评价,等会儿几位祖宗会不会把他打死啊!

    但其他人却完全没有顾及他情绪的意思。

    许久没讲话的嬴政若有所思道:

    “莫非,是因为这土豆最好种植?”

    “先生方才着重说明过,所有高产作物的背后都有无数人的努力和一套套体系,这意思应当是说,若是缺少那些,红薯和玉米的产量绝不会有那么高。”

    “既然咱们讨论的是三选其一,最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推广种植,其中要考虑的不是口味,而是产量和种植难度……朕说的可对?”

    宋慎毫不犹豫地点头:

    “没错!”

    “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地方会受到气候和土壤的影响,放在中原地区看的话,土豆亩产量是红薯的一到两倍,更是玉米的近十倍。”

    “在后世同样的种植条件下,从产量上它就已经碾压其他两种作物了,这是其一。”

    “其次,小麦、玉米、水稻产量的暴涨都是在一代代农人辛苦钻研下实现的,但土豆这玩意儿不同,没有多少育种专家特意去钻研,在数百年间它自己硬生生成为了部分地区的主粮,我先前说过的欧洲,在几百年后也仍然在将土豆当做主食食用。”

    “它不需要多严格的种植手法,很简单,病虫害少,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叶子可以喂家畜,产量还奇高无比,哪怕是在已经解决了温饱的后世,也被称为第四大主粮。”

    “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第三大主粮的玉米对于种植环境的条件要求并不算低,土壤要肥厚,水分必须要足,温度太高太低了不行,光照也必须要充足,病害也要时刻注意……总而言之,玉米很好,但并不是你们现如今有条件去种植的。”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

    上辈子他听室友吹牛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土豆产量这么高,还可粮可菜,却没能赶上大米和小麦,也有一个原因是由于种薯需要脱毒,否则产量就会降低。

    这所谓的毒,其实是病害因子,选择更好的种薯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

    换个说法,如果土豆不经过脱毒处理,那么此后很可能会出现病害,导致产量从几千斤倒退回堪堪一千,甚至是几百斤。

    但哪怕是亩产几百斤的土豆,也比这个年代的水稻和小麦产量要高了。

    这也是为什么,宋慎交代张唯去种土豆的时候讲得那么保守,毕竟他不能保证土豆种了几年后还能那么好运,仍然保持几千斤的产量。

    更何况面对这个问题的还是崇祯皇帝朱由检。

    在他的那个时期,明朝已经进入小冰河期,各地大旱不止,这种情况之下,北方和被蔓延的中原地带不种土豆还能种什么?总不可能在大旱时期还要用那么多水去种玉米吧,人都没水喝,还得种玉米来抢水喝?

    “等等……”

    一个声音从角落里传来。

    刚才还沉浸在宋慎那番话里的众人不由得回头看去,发现讲话的人是——

    已经被宣告劝退的李隆基。

    李隆基的表情有点迟疑,顿了顿才道:

    “是朕发癔症了,还是伱们都疯了?”

    “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亩产几千斤的粮食,根本是胡说八道!”

    噢,他没听过前面的课,李二陛下也很看不上他,所以贞观五人组压根没有跟他科普过。

    除了新来的崇祯之外,其余所有人都用一种微妙的目光看着他。

    这目光中,带着些许怜悯,些许嘲讽,些许……幸灾乐祸?

    哪怕前面的课程内容不会全部说清楚,但像高产作物这么重要的事情,有父亲和兄长帮衬的朱棣当然是知道的。

    “纠正一下,你之前一直认为我们都是假的,所以照你这个说法,你本来就在发癔症,怎么现在又成了我们疯了?”

    朱棣乐呵呵地看着李隆基:

    “还有,你没见过就是不存在?”

    “要是这么说,那也难怪你一直觉得我们都是假的了,毕竟在你之前朝代的帝王将相你都没见过,在你之后的更是没见过,不信也正常嘛!”

    “可你要不要想想,就凭你这脑子,难道还能凭空想象出一个自己从没见过的地方?”

    “这教室里头的东西和人,哪一件、哪一个是你能够无凭无据想出来的,就我们先前说的活字印刷,你觉得你有本事灵光一现想到这个吗?”

    李隆基脸色刷一下苍白起来。

    他像是有些难以置信似的往后连连退了好几步,直到砰的一声撞到了桌子才不得已停下来。

    是了,是了……

    正如这劳什子朱棣说的一样,尽管他先前一直认为这个教室是假的,都是自己的梦境和幻觉,但实际上他早该意识到,那是在自欺欺人。

    许多事情,如果不是当皇帝的或是真的知晓历史,都不可能说出那样的话。

    之前,李隆基除了挨揍之外,存在感一直很低,但他也没白来上两节课,都默默听着,只是不肯承认罢了。

    可现如今,哪怕他再不想相信,也不得不承认这件事——

    这些人说的都是真的……都是真的!

    讲台上。

    宋慎恨不得现在兜里有把瓜子能拿出来嗑。

    他一边假装镇定地揣起手看戏,一边在心里嘀咕。

    该说不说的,这系统虽然狗屎了点,可这技术是真牛逼啊。

    一个个帝王将相都做得跟真的一样,朱棣居然还能用“李隆基认为他们都是假的”这事儿来嘲讽李三郎。

    宋慎刚才都差点捧哏说你们本来就是假的了,愣是忍了下来,生怕自己捣乱给这出戏搅黄了。

    底下。

    李隆基心乱如麻。

    他抬起头看着自己周围那些人。

    嬴政八风不动地坐在位置上,脚边始终横靠着一把跟人差不多高的太阿剑,蒙恬在他身旁,目光锐利似鹰隼。

    刘彻跟没骨头似的,靠在张良旁边勾肩搭背,后者并不想搭理他。

    李世民冷笑着盯他,身后一群贞观时期的名将良臣微微皱眉,他们眼中的嫌弃之色演都不想演了。

    老朱家的几个人更不必说,全都是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尤其是刚才说话的那个朱棣,跟李隆基自己年纪差不了太多,却还他娘的像个毛头小子,不知道到底在挑衅什么……

    算了。

    现在的重点不是这个。

    李隆基的目光,最后落在了讲台上那个一脸兴味盎然的宋先生身上。

    他咽了口唾沫,开口时才发觉自己的声音有多艰涩:

    “宋先生,你之前说的,都是真的?”

    宋慎摊手:

    “我今天说了很多,还给你们看了图片呢,你具体指的是什么?”

    李隆基听出对方是在故意为难,但他现在没有资格反驳或是生气,因为事情闹到如今这个局面,都是因为他自己作的。

    他顿了顿,诚恳道:

    “朕……不,我,我想知道您方才说的那种亩产几千斤的粮食是否真的存在。”

    宋慎笑了起来:

    “我为什么要回答你?”

    “李隆基,你已经不是我的学生了,我可以回答我学生们的问题,也可以让他们交流沟通,但你既然选择了不做这次的考试卷子,我劝退你的时候你也没有任何反应,没有认错的态度,现在又何必来问这些。”

    “该不会以为我是什么以德报怨的人吧,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啊?”

    他知道,这些学生确实都是假的,可李隆基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作为一个教师的威信了。

    如果这次不杀鸡儆猴,那以后又来个刺头效仿怎么办?

    就算都是切片抽离出来的意识体,他们此时此刻的情绪也都与真人无异,所有人也都以为自己是真人。

    这些野心家们最怕的是什么呢?

    是在得到了未来的历史发展之后又忘记,是在自己国破家亡时才想起失去了什么。

    “滚吧,我的班上不需要你了。”

    宋慎微笑着指了指李隆基,随即在心中默念着下达指令。

    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地看见,刚才还想挣扎着认错的李隆基就那么凭空消失在教室里。

    无影无踪。

    (本章完)


  https://www.biqivge.cc/book/93444525/303028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