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 第156章 放弃治疗

第156章 放弃治疗


宋慎沉默着,目光在底下一群人脸上来来回回扫了好几遍。

    所有学生们都满脸期待地看着他,显然,刚才朱元璋问的问题也是他们非常在意的。

    半晌,宋慎叹了口气问:

    “那今天不讲卷子,说这个?”

    朱元璋当即道:

    “也不是不讲,既然先生你对这雍正皇帝评价如此之高,他年代也更晚,那等会儿讨论时也可以让他说说看嘛。”

    “这才刚开始上课,谁说就讲不完了?讲完了他那什么摊丁入亩之类的再看卷子,也一样的嘛!”

    老朱的小算盘打的震天响。

    他得先听宋慎说说这个雍正都做了什么样的改革,具体怎么搞的,这就能看出此人能力如何了。

    要是能力不行,那后面讲卷子的时候还讨论个屁啊?直接滚出局!

    而如果这是个有真材实料的好皇帝……

    嘿嘿,年代靠后,且正好在他们大明之后的朝代,即便是鞑子,那在国策上听听他给的意见也无妨,这里又有宋慎把关,不会踩到什么坑,说不准还有什么意外收获呢。

    “那行吧。”

    宋慎眼见众人都并没有反对朱元璋的话,甚至许多都面露赞同和兴奋,一时间也无语了。

    这帮人还真是乐观啊。

    他们怎么会觉得,雍正的事情几句话就能讲完的?

    “你们桌子上都有资料了,看看?”

    宋慎在自己办公电脑上噼里啪啦操作一番,把雍正时期的那三条政策都理出来,然后直接具现到了纸张上,底下所有学生人手一份。

    他顺便还安排了一下:

    “那個新同学,我以后就叫你胤禛同学了啊,你随便找个位置坐下吧,坐好了之后他们手里有的资料你也有一份。”

    胤禛满心茫然地听安排坐下。

    然后,他就亲眼看着自己面前的虚空中缓缓浮现出了一张纸。

    而且纸上的字体工整至极,每一个字都横平竖直,大小一致,根本是人力不可能做到的。

    他瞪大眼睛,仔细看起了纸上的内容——

    的确是他亲手推行的东西。

    可是就连胤禛本人,都没想过这上面的内容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朱元璋同样看得眼睛溜圆,身子比脑子还快,直接举手提问:

    “先生,您能不能具体讲讲这个摊丁入亩!”

    所有帝王将相都坐直了,目光灼灼地看着宋慎,也看着刚落座的胤禛。

    宋慎当然猜到了他们的反应。

    应该没有任何皇帝可以拒绝摊丁入亩的诱惑吧……

    他笑了笑,道:

    “要说摊丁入亩,那就得先讲讲前提条件。”

    “在明朝中后期时,或是出于皇帝自身需求,或是文官内阁们为了集体利益,他们想要拉拢士绅,也就是在职或已退休的官员、取得功名但尚未做官的读书人这一类人,给予其各种特权,进行税收优免。”

    “后来,士绅们更是通过种种手段达到了‘不当差、不纳粮’的程度,这些义务和税赋全由百姓们承担。”

    “除了各种杂项外,百姓们还要缴纳丁银,也就是人头税,这就进一步造成了贫富日益分化,灾荒年月一来,贫民要么贱卖土地,要么借高利贷,最终的结果都是土地兼并。”

    “因举人、官员及其家人们,包括他们的奴仆都是不用纳税不用服徭役的,因此许多百姓为了避税纷纷将自己的土地投献给士绅们,或是干脆卖掉土地,甘心给士绅们当佃户。”

    “还有的则干脆逃荒,找地方当起了隐户,以此躲避朝廷监管。”

    “具体数据自然已经不可考证了,但是后世学者们认为,在明朝人口巅峰时期,起码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遗漏于政府记录之外,无法收上赋税。”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不加税吧?政府没钱。加税吧?会加剧百姓负担,出现各种问题,造成大量农民破产,躲起来不交税,国家财政结构进一步破坏。想进行改革吧?又是层层阻力,最终朝廷却也只能饮鸩止渴。在这种情况下,士绅变得肥硕之至,但很多原本正常的农民却沦为佃户、奴仆,或成为流民、饥民。”

    “不只是明朝,如果单从经济方面考虑,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都是亡于土地兼并。”

    “你们可以仔细想想看,是不是如此。”

    教室里很安静,所有学生脸上都露出了沉思之色。

    李世民沉默着想了想——大唐虽然没有所谓的士绅,但有门阀,先前他已经听宋先生讲过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如果百姓们不恨五姓七望以及其他二等三等的这些门阀,那黄巢怎么会屠戮一整个长安城的富贵人家?

    黄巢并不是个家境好的,跟着他造反的人也大多都是流民。可以说,他们最后落得无家可回、无地可种的地步,也都是因为豪强将土地都收归自己囊中,才逼得百姓造反。

    朱元璋的脸上更加精彩。

    他自己就是个农民出身的,小时候还给地主家放过牛,对于底层百姓的辛苦艰难再是清楚不过。

    在场没人比他更明白土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

    但问题是,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就没有人能解决过,他朱元璋只是勤恳能干,不是什么万里挑一被仙人抚顶的绝世天才,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解决土地兼并这么具体又一定会发生的问题。

    所以老朱只能弄出一系列政令减轻百姓们的负担。

    他知道这东西治标不治本,可他有啥办法?

    数千年历史,多少个朝代,莫不如此。

    宋慎咳嗽两声,将众人的注意力给拉了回来之后,才继续讲。

    “清承明制。”

    “在雍正之前,大清在收税的事情上还是跟之前的明朝一样,征收赋税和丁税。丁税也就是人头税,你家里有多少人,就按每个人多少钱乘以人数来交丁税,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是缴纳一样的丁银,这看起来公平,但却有很大的弊端。”

    “富人和穷人缴纳一样的丁银,广大的贫民们明显负担更重,而富人却不会有什么感觉,小户人家,家财不丰,又因为人多地少,会逐渐付不起丁税,也就甘愿卖了土地去给地主当佃户,甚至被逼得卖田卖身、溺死婴童。”

    “士绅们不用纳税,又有钱财,自然拼命买地,富人由此兼并土地,到康熙年间时,清朝主要的土地都逐渐集中在了官僚手中,土地兼并问题开始变得严重起来,土地年年兼并,贫富日益不均,农民人口增长,但手中却没有土地。”

    “一邑之中,有田者十一,无田者十九。”

    “农民承担着繁重的税赋,但因为没有土地,不能生产,所以无力负担,这导致流民增加。封建地主垄断土地却不交税,不断扩大田庄还向上瞒报,要缴税的土地逐年减少,清朝廷能够收到的税赋自然也是年年减少,当国家在遇到什么财政难题需要大量款项时,又只能再向贫民加税,这又会导致贫民不堪重负,并爆发新一轮的农民起义。”

    “一些百姓为了避税,开始更大规模的投献、逃荒,或是藏为隐户,让国家彻底收不上税,官僚们为了完成赋税,就不断巧立名目,将这部分的丁赋转嫁到其他农民头上,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朝廷财政持续下降。并且,地方官员为了中饱私囊,还会对下征收重税,对上却少报人口,造成吏治腐败,朝廷收入再次锐减。”

    “到了康熙末期,雍正之前,大清朝廷的财政和吏治其实已经岌岌可危,再不改,大明的历史就会直接在大清身上重演。”

    “这就是雍正,也就是咱们胤禛同学接手皇位时面临的问题。”

    “当然,他当年面临的问题不只是这一项,但摊丁入亩是他所有改革里最为后人称道的,所以我才会拿出来重点讨论。”

    “可以这么说——胤禛其实只用拿出摊丁入亩这一个改革,就可以被称为一个好皇帝了。”

    宋慎指了指面色严肃但实际上耳朵根子都被夸红了的雍正:

    “要不是他,大清或许早就完蛋了。他才是正儿八经为大清朝续命百年的人。”

    以一己之力为王朝续命……

    嬴政、刘彻、李世民、朱元璋纷纷侧目,老朱家的其他子孙后代也颇为惊愕地看着胤禛。

    以秦皇汉武唐宗明祖这样的成就,他们自然不必嫉妒其他皇帝的功绩。真要比起来,谁能比得过他们啊?

    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嫉妒大清朝能出这么一个中兴之主。

    嬴政眼神晦暗不明。要是历史上的他没有被篡改遗诏,仍由扶苏即位,扶苏那孩子多历练一番绝不会差,起码不会二世而亡。但他同样很清楚,照扶苏原本的性子看,他绝对做不出太过心狠手辣的事,因为这本就不是一个仁君能做、敢做的。

    刘彻眯起一双眼。他现在已经知道,大汉实际上已经亡过一次了,若非那光武帝刘秀气运加身,也不存在什么前后汉。同样是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难不成,面前这个胤禛对大清的贡献,能比肩光武帝对于中兴汉室的贡献?不至于吧!

    至于李世民……

    李世民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那个被他一脚踹出辅导班的千古半帝李隆基。

    他深感自己还是拱火拱得有点早了。

    要是能让李隆基看看人家雍正,说不定还能让那货羞愧不已浪子回头。一样都是缔造中兴盛世之主,甚至雍正现在这年纪也没比李隆基小多少,奶奶个熊的,李隆基怎么就没人家这么争气呢?!

    最后是朱元璋。

    朱元璋面色涨红如猪肝,眼神略过了朱标与朱棣这俩能力还不错的儿子,直勾勾地落到了朱祁镇和朱由检的脸上。

    他双手紧握成拳,腮帮子上的肌肉被咬得梆硬,拳头也硬了。

    凭啥?

    凭啥这爱新觉罗的鞑子家就能出一个雍正这样的,有能力有手段,敢想敢斗,敢得罪天下文人士绅,而他们老朱家来的都是这么些糟心玩意儿?

    老天爷你看看伱公平吗?!

    将一切收入眼底的宋慎:……

    哪怕他们没说话,但用脸骂人已经骂得够脏了。

    宋慎大致猜到了这帮人的想法,于是主动解释道:

    “你们也不要觉得是大清运气好碰上了雍正这么一个皇帝。”

    “这位胤禛同学,他登基的经历其实也步步惊心,虽比不过李世民同学的玄武门之变,比不过朱棣同学的靖难之役,可他也是在九个兄弟、数十年争斗之中熬到了最后的。”

    “诸位请仔细想想,历史上的好皇帝,或是开国之主,或是命运坎坷,又或是天赋异禀,但凡是能从一堆人里面脱颖而出的,大多都能力超群。”

    “胤禛同学能对自己的兄弟们狠,他对自己就更狠。”

    “我之所以前面会说他跟朱元璋很像,正是因为他铁了心要做一个独夫,任何拦在他前面的人他都敢杀,他非但敢杀兄弟,也杀拥护自己登基上位的功臣,杀贪官污吏时连自己的亲家都不容情。”

    “雍正年间百官上朝,大概也跟洪武大逃杀差不多了,一个不小心,脑袋上的乌纱帽和脑袋都得一起掉。”

    “作为一个普通人而言,胤禛或许乖戾无情,但作为一个皇帝,他是冷静且和狠辣的。”

    “因为他本就是从一个无情狠辣的环境中长大的,政治,本该如此。”

    教室里再次陷入安静。

    极度的安静。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忽然举手了。

    他问:

    “既然如此,那我想问问先生,您认为我之前定下来的那一套国策中,有关培养皇子和宗室的那几点,有没有问题?”

    想到朱棣定下来的养蛊策略,宋慎嘴角抽了抽。

    虽然很多皇帝都会在培养继承人的时候养蛊……但是直接写进国策,朱棣还是有点太扯了。

    他默然片刻,看向了胤禛:

    “胤禛同学,关于你爹,也就是康熙皇帝,他当年任由你们九子夺嫡互相争斗这件事,你的感想是……?”

    胤禛这老阴比闻言也是脸色一变,毫不犹豫径直开口:

    “朕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

    朱棣:?

    (本章完)


  https://www.biqivge.cc/book/93444525/303028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