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盲点、怨恨与咄咄逼人(5)
在另一个案件中,美国政府控告苹果公司与出版商勾结,抬高电子书的价格,苹果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同样不尽如人意。史蒂夫准备推出iPad时,他认为消费者一定会喜欢在iPad上看书,既能给苹果带来利润,又能从亚马逊手里抢走客户。他和埃迪·库埃怂恿图书出版商采取与iTunes类似的代理模式,也就是说,出版商自行给电子书定价,苹果分走30%的销售收入。而且,同样的电子书在其他平台上的售价不能低于苹果商店里的售价。原本在亚马逊平台上,电子新书的售价是9.99美元,如此一来,将造成所有电子书统一涨价。在苹果模式下,虽然出版商的利润要被苹果分走,但他们能自行定价,而且能防止亚马逊压价。在这个案件中,史蒂夫的往来谈判邮件同样没起到任何辩护作用。邮件显示,他清楚地知道让所有出版商统一战线的结果。在给新闻集团(News Corp)CEO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儿子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的一封信中,史蒂夫提到,他认为新闻集团的最佳选择是“与苹果联手,共同打造一个主流电子书市场,将定价抬高到12.99美元和14.99美元”。
史蒂夫可能的确没意识到与出版商联手有什么错,因为在打造iTunes音乐商店时,他曾以同样的方式与唱片公司联手。那时候,史蒂夫给每支单曲定价99美分,并没有人控告他勾结唱片公司。如果苹果采取更有效的防范措施,比如聘请更好的法律顾问或实行更严格的合规程序,也许可以规避这两件事带来的诸多麻烦。然而,史蒂夫已经将苹果变成了工具,主要功能是将他脑中的产品构想变成现实,而非保守地防范他的一时冲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苹果已有的防范措施无法阻止问题的出现。
“史蒂夫采用的管理方式非常适合打造他想要的产品,”在史蒂夫去世后,比尔·盖茨对我说,“史蒂夫的目标是把软件与硬件整合在一起,打造一台完美的整机,并且完全掌控整个产品,给消费者提供点对点的服务,苹果的管理方式非常适合这个目标的实现。”我还和盖茨讨论过为什么有那么多书信誓旦旦地要教读者如何用“苹果的方式”或“史蒂夫·乔布斯的方式”来管理公司,盖茨认为史蒂夫是非常独特的管理案例,借鉴作用有限。“其实书名应该叫‘别轻易模仿’比较好,”盖茨半开玩笑地说道,“很多想模仿史蒂夫的人只学会了他混蛋的那一面,却学不会他作为天才的那一面。”史蒂夫采用的管理方式弱点也很明显,“缺乏控制和制衡机制”。
终其一生,史蒂夫都将自己作为苹果唯一的对外发言人,为此所付出的代价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才逐渐显现出来,那几年,他本人的恶名和苹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各种质疑纷至沓来,比如技术产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比如公司治理有没有漏洞。其实很多技术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苹果就好似一根避雷针,公众将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苹果。而苹果的发言人是一位极其缺乏耐心的重病之人,即使对他真正在意的事也没有多少耐心,更别说这些让他分心的杂事了。
自2004年生病后,史蒂夫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几件重要的事情上,有些是私事,比如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有些是公事,比如要活着看到iPad的问世。但如何与媒体周旋却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比如2010年,苹果公司一位年轻工程师在酒吧遗失了一部尚未发布的iPhone4,结果iPhone4在博客上遭到提前曝光;比如不得不中断在夏威夷的度假,赶回来处理iPhone4的“天线门”问题:用户的手紧握iPhone4的边缘时,信号会快速衰减,导致电话断线。他对于公司治理同样兴趣不大。但这些大大小小的意外无疑加重了史蒂夫的管理负担,毕竟苹果已经是一家拥有5万名员工的国际大公司,而他自己已是生命垂危之人。
处理杂事本是CEO职责的一部分,但史蒂夫即使在生病前也不善于处理这些事。他向来没什么耐心,癌症更是透支着他的体力,让他感到疼痛不适。毫不意外,在他健康时本可以轻松处理的事也被他搞得一团糟。
比如,对于史蒂夫究竟有没有义务向外界公开自己的病情,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史蒂夫本人觉得病情是私事,一再回避谈论这个问题。但就因为时报专栏作家乔·诺塞拉打来电话询问这件事就把他骂成“饭桶”的确有点过分了,对苹果和史蒂夫本人的形象并无任何帮助。对于苹果代工厂富士康所发生的员工自杀事件,史蒂夫对苹果处理方式的公开评论对公司也没有任何帮助,只造成了负面影响。其实,作为一家国际性大公司,苹果在确保其供应商工作环境方面的记录一直是不错的。
随着iPhone、iPod、iTouch和Nano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苹果逐渐建立起一条全球供应链,每年都会对供应商的工厂环境进行审计监察,审计范围甚至涵盖了供应商的承包商。但总有审计不出的问题,这并不罕见,而且过去几十年,亚洲工厂的工作环境一直比较恶劣,改观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和欧洲公司之所以选择亚洲代工厂,就是为了压低成本,因此亚洲工厂的工人不太可能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苹果获悉自杀事件后,其实应对速度很快,迅速组建了工作小组去富士康工厂调查,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建设性的举措。对于苹果的应对措施究竟是否有力,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家公认的是,史蒂夫在公众场合的态度完全是在帮倒忙,比如在一次技术会议上,他说,“这件事已经结束了。”这话听上去油腔滑调,只有当CEO想要掩盖事实时才会用这种语气。
比起“安拉的花园”里那个喜怒无常的年轻人,史蒂夫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某些缺点并没有消失。正当他的改变对工作的开展助益良多时,一场疾病却让事态变得更为复杂。
描写英雄人物的传记本不应该有这一章节。在史蒂夫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时,皮克斯和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渐入佳境,一般在电影的最后,所有的误会都会解开,感情即将得到升华。但史蒂夫的生命毕竟不是电影,他的生命既鼓舞人心,却也充满了人性的矛盾。
注释:
[1]尼尔·杨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省,创作型摇滚歌手、吉他手、钢琴家及导演。—编者注
https://www.biqivge.com/book/9344/66494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