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搜神记 > 第14章 搜神记卷六(1)

第14章 搜神记卷六(1)


论妖怪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①,通于五事②,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注释】

        ①五行:指水、木、金、火、土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元素。

        ②五事:指貌、言、视、听、思。

        【译文】

        妖怪,大概是阴阳精气依附在物体上形成的。精气在物体内惑乱了,物体的外表就会发生变化。物体的气质和形体,是物体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它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本源,用貌、言、视、听、思加以表现。虽然它消长、升降,变化多端,但它在祸福的征兆上,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论述。

        论山徙

        夏桀之时厉山亡,秦始皇之时三山①亡,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大丘社亡,汉昭帝之末,陈留、昌邑社亡。京房《易传》曰:“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乱,社稷亡也。”故会稽山阴琅邪中有怪山,世传本琅邪东武海中山也,时天夜,风雨晦冥,旦而见武山在焉。百姓怪之,因名曰怪山。时东武县山,亦一夕自亡去,识其形者,乃知其移来。今怪山下见有东武里,盖记山所自来,以为名也。又交州山移至青州朐县。凡山徙,皆不极②之异也。此二事未详其世。《尚书·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贤者不兴;或禄去公室,赏罚不由君,私门成群。不救,当为易世变号。”

        【注释】

        ①三山:三座神山,分别为蓬莱、方丈、瀛洲。

        ②不极:不正,不符合中正的准则。

        【译文】

        夏桀的时候,厉山消失了。秦始皇的时候,三座仙山消失了。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国大丘神社消失了。汉昭帝末年,陈留县、昌邑县的神社消失了。京房《易传》中说:“山悄悄地自己移动,将会天下大乱,国家灭亡。”从前会稽山阴县琅邪山中有一座怪异的山,世人传言本来是琅邪郡东武县海中的山,当时天黑,又刮风下雨,一片昏暗,天亮时就看见武山在那里了。百姓觉得很奇怪,于是称它为“怪山”。当时东武县的这座山,就是一个晚上自行消失了。认识山形的人,才知道它移到了这里。如今怪山脚下有一个东武里,可能是为了记录这座山的由来,才把它作为地名。另外,交州的山也移到了青州。凡是山迁移,都是不正常的怪异现象。没有详细的记载交待这两件事发生的年代。《尚书·金滕篇》说:“山迁移,是因为国君不任用有道之人,贤人得不到举荐;或是禄位不掌于公室,赏罚不由国君,权贵之家门客众多,不可救药,就会改朝换代,变更年号。”

        龟毛兔角

        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译文】

        商纣王的时候,一只大乌龟身上长出了毛,一只兔子头上长了角,这是战争即将发生的征兆。

        马化狐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岁,有马化为狐。

        【译文】

        周宣王三十三年,周幽王出生,这一年里,有马变成狐狸。

        地暴长

        周隐王二年四月,齐地暴长,长丈余,高一尺五寸。京房《易妖》曰:“地四时暴长占:春、夏多吉,秋、冬多凶。”历阳之郡,一夕沦入地中而为水泽,今麻湖是也。不知何时。《运斗枢》曰:“邑之沦,阴吞阳,下相屠焉。”

        【译文】

        周隐王二年四月,齐国有一个地方猛长,长一丈多,高一尺五寸。京房《易妖》说:“地四季猛长,占卜为:此事发生在春夏二季多为有吉利之事,发生在秋冬二季多为有凶险之事。”历阳的郡城,一夜之间陷入地下成为水泽,就是现在的麻湖。不知道这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运斗枢》说:“城的沦陷,是阴吞阳的意思,天下人将互相残杀。”

        彭生豕祸

        鲁严公八年,齐襄公田于贝邱,见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射之,豕人立而唬,公惧坠车,伤足,丧屦①。刘向以为近豕祸也。

        【注释】

        ①屦:鞋子。

        【译文】

        鲁严公八年,齐襄公在贝丘打猎,看见一头猪,跟随的人说:“这是公子彭生。”齐襄公发怒了,拿箭射它。那头猪竟像人一样站起来嘶叫。齐襄公十分惊恐,从车上摔落跌伤了脚,丢了鞋子。刘向认为这是猪制造的祸患。

        蛇斗国门

        鲁严公时,有内蛇与外蛇斗郑南门中。内蛇死。刘向以为近蛇孽也。京房《易传》曰:“立嗣子疑,厥妖蛇居国门斗。”

        【译文】

        鲁严公时,郑国城内有蛇与城外的蛇在南门搏斗。城内的蛇死了。刘向认为是蛇在造孽。京房《易传》说:“立嗣子有问题,因此妖蛇在国门处搏斗。”

        龙斗

        鲁昭公十九年,龙斗于郑时门①之外洧渊。刘向以为近龙孽也。京房《易传》曰:“众心不安,厥妖龙斗其邑中也。”

        【注释】

        ①时门:城门名称。

        【译文】

        鲁昭公十九年,两条龙在郑国时门外洧水的深渊中相斗。刘向认为这是龙在作孽。京房写的《易传》说:“民心不安定,征兆就是龙在城邑中搏斗。

        九蛇绕柱

        鲁定公元年,有九蛇绕柱,占以为九世庙不祀,乃立炀宫。

        【译文】

        鲁定公元年,有九条蛇盘旋缠绕在柱子上,占卜认为这是九世祖庙没人祭祀的原因,于是就建造了炀宫。

        马生人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马生人。昭王二十年,牡马①生子而死。刘向以为皆马祸也。京房《易传》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马生子。上无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

        【注释】

        ①牡马:公马。

        【译文】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匹马产下一个人。秦昭王二十年,有匹公马生下马崽死了。刘向认为这都是马生的灾祸。京房《易传》说:“诸侯侵犯天子的权威,它的征兆就是公马生小马。上面没有天子,诸侯互相征伐,征兆就是马生人。”

        女子化为丈夫

        魏襄王十三年,有女子化为丈夫,与妻生子。京房《易传》曰:“女子化为丈夫,兹谓阴昌,贱人为王。丈夫化为女子,兹谓阴胜阳,厥咎亡。”一曰:“男化为女宫刑滥,女化为男妇政行也。”

        【译文】

        魏襄王十三年,有个女人变成了男人,娶妻生子。京房写的《易传》说:”女人变成男人,这叫做阴气昌盛,下贱的人要做君王。男人变成女人,这叫做阴胜阳,那灾祸就是国家灭亡。”另一种说法是:“男人变成女人,是因为滥施宫刑,女人变成男人,是因为女人执政。”

        五足牛

        秦惠文王五年,游朐衍,有献五足牛,时秦世大用民力,天下叛之。京房《易传》曰:“兴繇役,夺民时,厥妖牛生五足。”

        【译文】

        秦惠文王五年,惠文王到朐衍巡游,有人向他进献五只脚的牛。当时秦国大肆征用民力,天下的人都反对它。京房写的《易传》说:“大兴徭役,抢夺农时,它的征兆就是牛生五只脚。”

        临洮大人

        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乃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译文】

        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巨人身高五丈,脚上的鞋子长六尺,都穿着外族的服装。这些人一共有十二个,出现在临洮县。于是就照他们的样子铸造了十二个金像。”

        龙现井中

        汉惠帝二年正月癸酉旦,有两龙现于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至乙亥夜去。京房《易传》曰:“有德遭害,厥妖龙见井中。”又曰:“行刑暴恶,黑龙从井出。”

        【译文】

        汉惠帝二年正月癸酉的早晨,有两条龙出现在兰陵县廷东里温陵的井中,到第三天乙亥夜里才离去。京房《易传》说:“有德的人遭受迫害,征兆就是龙显现在井中。”又说:“施行凶恶残暴的刑罚,那么黑龙从井中出来。”

        马生角

        汉文帝十二年,吴地有马生角,在耳前,上向,右角长三寸,左角长二寸,皆大二寸。刘向以为马不当生角,犹吴不当举兵向上也,吴将反之变云。京房《易传》曰:“臣易上,政不顺,厥妖马生角。兹谓贤士不足。”又曰:“天子亲伐,马生角。”

        【译文】

        汉文帝十二年,吴国有马长出了角,角长在耳朵的前面,向上竖起。右边的角长三寸,左边的角长二寸,两只角都有二寸粗细。刘向认为马不应该长角,就像吴王不应该兴兵背叛朝廷,这马长角是吴王即将要叛乱的征兆。京房《易传》说:“臣下要取代君主,政治不顺,这个征兆就是马长角。也是贤能的人太少了。”又说:“天子亲自征伐,马就长角。”

        人生角

        汉景帝元年九月,胶东下密人年七十余,生角,角有毛。京房《易传》曰:“冢宰专政,厥妖人生角。”《五行志》以为人不当生角,犹诸侯不敢举兵以向京师也。其后遂有七国之难。至晋武帝泰始五年,元城人,年七十,生角。殆赵王伦篡乱之应也。

        【译文】

        汉景帝元年九月,胶东国下密县有个七十多岁的人,头上长角,角上有毛。京房《易传》说:“宰相专制,它的征兆就是人头上长角。”《五行志》认为人不应当长角,就好像诸侯不应该兴兵攻打京城。从那以后就发生了七国叛乱。到晋武帝泰始五年,元城县有个七十多岁的人,头上长角,这大概就是赵王司马伦篡权作乱的征兆。”

        白黑乌斗

        景帝三年十一月,有白颈乌与黑乌群斗楚国吕县。白颈不胜,堕泗水中死者数千。刘向以为近白黑祥也。时楚王戊暴逆无道,刑辱申公,与吴谋反。乌群斗者,师战之象也;白颈者小,明小者败也;堕于水者,将死水地。王戊不悟,遂举兵应吴,与汉大战,兵败而走,至于丹徒,为越人所斩,堕泗水之效也。京房《易传》曰:“逆亲亲,厥妖白黑乌斗于国中。”燕王旦之谋反也,又有一乌一鹊斗于燕宫中池上,乌堕池死。《五行志》以为楚、燕皆骨肉藩臣,骄恣而谋不义,俱有乌鹊斗死之祥。行同而占合,此天人之明表也。燕阴谋未发,独王自杀于宫,故一乌而水色者死;楚炕阳②举兵,军师大败于野,故乌众而金色者死:天道精微之效也。京房《易传》曰:“颛征劫杀,厥妖乌鹊斗。”

        【注释】

        ①骄恣:骄傲放纵。

        ②炕阳:干燥、枯涸,比喻统治者残暴专横。

        【译文】

        汉景帝三年十一月,有白脖子的乌鸦和黑乌鸦在楚国吕县群斗。白脖子的乌鸦斗败,坠落在泗水中死了上千只。刘向觉得这是白黑的征兆。当时楚王刘戊残暴无道,用刑罚侮辱申公,还与吴王一起谋反。乌鸦群斗这是军队作战的征象。白脖子的乌鸦形体小,表示势力小的失败。坠落水中,表示将死在有水的地方。楚王刘戊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起兵响应吴王,与汉朝廷大战,兵败逃走,在丹徒县被越人杀死。乌鸦坠入泗水得到兆应。京房《易传》说:“背叛亲戚,它的征兆就是白脖子乌鸦和黑乌鸦在国中争斗。”燕王刘旦谋反的时候,也有一只乌鸦和一只喜鹊在燕王宫中的水池边争斗,乌鸦坠入水池中死去。《五行志》认为:楚王、燕王都是汉帝王的骨肉、拱卫王室的诸侯,却骄横恣肆,意图不轨,都出现了乌鸦喜鹊争斗而死的征兆。他们的行为相同并且与占卜相契合,这是天道人事明显的表现。燕国的阴谋尚未发动,只有燕王在宫中自杀,所以一只水色的乌鸦死亡;楚国残暴民众起兵,军队在野外大败,所以许多金色的乌鸦死了。这是天道精微的兆应。京房《易传》说:“专擅征战劫杀,它的妖兆是乌鹊相斗。”

        内外蛇斗

        汉武帝太始四年七月,赵有蛇从郭外入,与邑中蛇斗孝文庙下。邑中蛇死。后二年秋,有卫太子事,自赵人江充起。

        【译文】

        汉武帝太始四年七月,赵国有条蛇从城外游进来,与城内一条蛇在孝文帝庙下搏斗,城内的蛇死了。过后第二年的秋天,发生了卫太子巫蛊的事情,这事情是由赵国人江充引起的。

        黄鼠舞

        汉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王往视之,鼠舞如故。王使吏以酒脯祠鼠,舞不休,一日一夜,死。时燕王旦谋反,将死之象也。京房《易传》曰:“诛不原情,厥妖鼠舞门。”

        【译文】

        汉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国有黄鼠咬着自己的尾巴,在王宫的端门中跳舞。燕王去看它,黄鼠还是那样跳个不停。燕王派官吏用酒肉来祭它,黄鼠还是跳个不停,跳了一天一夜就死了。当时燕王刘旦策划谋反,这是他即将死亡的征兆。京房《易传》说:“诛杀不顾情面,它的征兆就是老鼠在门内跳舞。”

        石自立

        昭帝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芜莱山南汹汹有数千人声。民往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石立后,有白乌数千集其旁。宣帝中兴之瑞也。

        【译文】

        汉昭帝元凤三年正月,泰山郡芜莱山南面,闹哄哄的好像有几千个人的声音。人们前去观看,只见有块大石头自己耸立起来。高一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埋入地下的部分有八尺,有三只石头基脚。这大石头耸立起来后,有成千只白乌鸦聚集在它的周围。这是汉宣帝中兴的吉兆。

        狗冠

        昭帝时昌邑王贺见大白狗冠方山冠而无尾。至熹平中,省内冠狗带绶以为笑乐。有一狗突出,走入司空府门,或见之者,莫不惊怪。京房易传曰:“君不正,臣欲篡,厥妖狗冠出朝门。”

        【译文】

        汉昭帝时,昌邑王刘贺看见一条大白狗,戴着方山冠却没有尾巴。到了汉灵帝熹平年间,宫里有人给狗戴上帽子,系上印绶带用来开玩笑逗乐。其中一条狗突然跑出朝门,跑进司空府里。有人看见这条狗这样打扮,没有不感觉奇怪的。京房《易传》说:“君上不正,臣下想要篡位,它的征兆就是狗戴着帽子跑出了朝门。”

        雌鸡化雄①

        汉宣帝黄龙元年,未央殿辂軨中雌鸡化为雄,毛衣变化,而不鸣,不将,无距。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渐化为雄,冠距鸣将。至永光中,有献雄鸡生角者。《五行志》以为王氏之应。京房《易传》曰:“贤者居明夷之世,知时而伤,或众在位,厥妖鸡生角。”又曰:“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https://www.biqivge.com/book/9282/66407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