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家小福宝,带着空间去逃荒 > 第22章 一户一丁

第22章 一户一丁


第22章  一户一丁

        冬日的暖阳格外的让人珍惜,眼看着就要年关,山还是山的颜色,并没有因寒冬失去生机。

        王家将门前小水塘放掉水,一尾一尾的大鱼在小池塘的泥水中翻滚。

        王永平两脚陷进泥水里,手中拉着一个网兜,将鱼儿一条一条的放进去。

        “爹,那有一条,那条好大!”

        “哇!这条最大了!”

        几个女人在岸边守着孩子,害怕等会滚成泥猴子。

        这些鱼全都要拿去卖了,快过年了,家家讲究一个年年有余,是卖鱼的好时候。

        王老爹决定先照顾村里的村人,要是没卖完就拿去镇上。

        鱼太多,根本运不完到镇上。

        王家挑了一个宽敞地方,村里的大柳树下,如今的大柳树光秃秃的,被大水毁坏的只剩一些枝干了。

        鱼是用稻谷桶装的,巨大无比,里面满满装着一百来条鱼,黑压压一片挤在一起。

        有的鱼挤得翻出白肚子,张着大嘴巴,一开一合。

        今日暖阳耀耀,几只冬日觅食的小麻雀在树间飞来飞去,树下一双敏锐的双瞳紧紧盯着树上的麻雀。

        只要它们飞下来,那么一个灵活矫捷的身形就会将其捕捉在爪牙下。

        “小花崽,快过来,有鱼吃。”

        听到有人叫自己,毛茸茸的脑袋转过去,从一旁的草丛跳跃出来,尾巴围着脚边转悠。

        喵呜几声,几个小孩就将花猫捧起来。

        “小花崽是不是长胖了,你看它的肚子,圆滚滚的。”

        “笨蛋!小花崽是有小猫了。”

        文铭将花猫从文卿手上抱下来,他家小水桶里还有几条手指大的小鱼。

        “小花崽,快来吃鱼。”

        几个小孩围着花猫,看着它偏头偏脑左咬右咬,两三下一条鱼就下肚子,时不时发出狼吞虎咽的声响。

        安然被她娘推出来晒晒太阳,她已经好久没看到阳光了,天天窝在屋子里。

        安然看着几个小子逗弄一只三花猫,这只三花猫背上有一个花朵似的三色花纹,眼睛圆溜溜,很可爱。

        看那鼓鼓的肚子,安然肯定这只三花猫有崽了,猫的孕期短,说不定年后就有一窝小猫崽。

        “卖鱼喽,两文一斤,便宜喽,年年有鱼~”

        一米八几的大汉子王永林站在村口的大柳树下卖力的叫卖。

        “永林啊,卖鱼嘞,我的天,这么多鱼,你家确实年年有余嘞,能干啊!”

        村里王四爷将手放进水里翻看鱼儿,这些鱼个头可真不小。

        “四爷,买一条回家养着,等几天过年吃。你看这条咋样,你家人多,这条又大又肥,草鱼刺少,味道也好。”

        王四爷看了看捧出来的鱼,确实肥美,若是往年他毫不犹豫就拎着回家,今年嘛就寒酸喽。

        “四爷,若是不嫌弃,一文钱一斤,这条鱼左右七八文,今年大家都难过,这些鱼都是河里钓的,值不得几个钱,拿回去过年。”

        “哎呦,这怎么好意思!”

        虽然王四爷嘴上说着拒绝的话,却笑容满面,双手将鱼接过来。

        “真是条大鱼,好啊~”

        鱼鳞闪闪,在阳光的折射下耀眼夺目,有的鱼尾泛着一抹红,绚烂如虹。

        “哎呦,这么多鱼!”

        这是围观的村民所感叹的,人越来越多,啧啧观叹。

        “王家大哥啊,你们上那弄这么多鱼嘞,真是好本事,怪不得四个儿郎个个都这么厉害。”

        秋嫂子一听说王家在卖鱼,赶紧来凑个热闹,见到如此多鱼,忍不住惊叹。

        “秋嫂子,快来挑一条,便宜的很。”

        秋嫂子自然是看中几条好的,都是大鲤鱼,鱼鳞烨烨,尤其是尾巴上的红,像红绸缎,象征着吉祥如意。

        “当真不赚钱?拿去镇上要卖个三四文一斤呢。”

        “今年就不赚大家钱,等明年光景好了,大家伙也少不了我的,你们说是不是。

        乡里乡亲的,大家互帮互助,明年定是个好年头。”

        王永业是王家嘴巴最会说的人,说得大家伙心里暖暖的,记下个人情来。

        站在一旁的孤寡老汉们,瞧着王家一大家子,人丁兴旺,羡慕不已。

        王家人卖鱼卖得热火朝天,家里困难的都同意赊账,等来年富裕了拿菜来换都行。

        王家人的目的就是想趁着年节给自家赞些功德,这样福宝就可以在他们家好好长大。

        “村长,买鱼!”

        “你个憨包脑壳,刚刚秋嫂子才买了几条大鲤鱼。”

        “嘿嘿,这不是开个玩笑。”

        村长曹德发从不远处走来,本来是要召集村里人开个会,听说都跑老柳树下买鱼了。

        “村长,去办啥事?这手上啥?”

        曹德发现在是笑都笑不出来,两道浓眉紧蹙在一起,他要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

        “这是咋了,出啥事了?”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就是秋嫂子,这副模样就是有烦心事。

        “大家听我说,今日县衙里发了公文。”

        曹德发借着大家聚集在一起,将手中的公文展开,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戳人心窝子。

        “庆元十年冬,南蛮挞伐。今决战长滔,我国精锐陷于南疆,国之钱粮尽于此,国之忠士埋骨于此。眼下国府无余粮,兵之力不足,存亡之关,募全国丁壮,一户一丁,或以粮代兵……”

        人们听得一愣一愣,大家都没什么文化,就听见个什么兵什么粮。

        “村长,你就告诉咱什么意思吧!”

        王老爹手颤抖着,他对这个公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村长的声音在耳边一遍又一遍的回荡。

        “爹,你怎么了?”

        “要征兵了。”

        王老爹嘴里缓慢的吐出几个字来,字字沉重。

        曹德发将文书上面的字简单易懂的告知乡里人。

        长滔如今在打仗,国库空虚,粮钱不足,如今天子要向天下征兵去打南蛮子,每家每户出一个汉子,还有一种就是不出人就出粮。

        用足够多的粮食来代替出人,这一条就是针对普通老百姓和达官显宦富商巨贾。

        老百姓自然交不出足够多的粮食,而有钱有权的人家只需贡献一些粮食便可远离征兵之苦。

        听到这,原本欢欢喜喜的人们瘫坐地上,手足捶地,要不要人活啦!

        家里有男人没男人的都心思沉重,一户抽一丁,家中有男人就要送去打仗,没男人就要给粮。

        “啊~怎么活呀,要人没人,要粮也没粮,只有烂命一条,若是要就叫阎王收了去,下辈子莫要投胎为人。”

        安然触动有些大,古代的征兵对于老百姓普通人家来说,无疑九死一生,能活着回来的人大家不会说他有多大本事,只会说命硬。

        王家汉子最多,但是他们没有分家,也就是说他们要么千里送一个人头,要么送十担粮。


  https://www.biqivge.cc/book/91701483/951893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