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天恩浩荡
并不知道自己将面对何等艰难自然环境的周王,最终还是觉醒了他的开拓之魂……
毕竟他四哥的确收获巨大。
去年从西域弄回来的战马,金银财宝,女人,无不让所有人惊叹。
光那些护卫的优质战马,就足以让人艳羡,朱棣带来的护卫骑兵可是清一色的阿拉伯马,在战场上鹤立鸡群般,他仅仅不到两年的西征,就收获如此巨大,那足以证明大明以外好地方有的是。而德里苏丹国此前已经进贡了一批马瓦里马,上次去印度的人也已经回来,沿着恒河一路到达德里的他们,早就将沿途见闻编纂成书并被老朱分发各地。
气候如江南。
水网纵横如江南。
土地肥沃。
水稻,棉花遍地。
其民驯顺,贵贱分明,卑贱者亦无怨怼之心。
民风平和……
好吧,出使德里苏丹国的文臣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甚至把印度的种姓制度誉为纲常有序,把阿三们的摆烂精神誉为民风平和……
果然都是一脉相承啊!
但这的确让人有些动心啊!
“楚王想不想接一个经略?若楚王有意,那正好节制安南,然后向占城,真腊,暹罗等地,此辈虽已经臣服大明,但其地也算诸侯林立,若大王能降伏其地,朝廷是乐意支持。”
杨丰看着楚王说道。
后者深沉一笑。
“大使,小王连安南都还没收拾好,虽然安南多数都已臣服,但依然有不少野性难驯者以险阻之地抗拒王师。”
他说道。
安南只是臣服而已。
实际上老朱也没考虑太多,大量豪强都被任命为土司,这些人要说真心臣服当然不可能,要不然也就不用十五万大军镇压了,这些土司和楚王还有安南都司之间,其实一直有小规模冲突。接下来楚王就算回去,也得先把这些土司镇压住,否则搞不好安南会遍地烽烟的,说到底这片土地已经几百年不归中原王朝,想要真正统治,没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镇压是不可能的。
“那不是更好,大王不会不知道杨某在西域是怎么做的吧?
他们难道不喜欢金银女人?
大王带着他们去征讨不臣,回去掳掠所得他们尽管拿,南洋那些地方湿热,瘟疫横行,平常就是不打仗都经常死一城的人,更何况是打仗。说到底朝廷不好统治,关键还是咱们的人太少,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的人减少一些。
没人了,自然也就好管了。”
杨丰笑着说道。
楚王微微一笑。
“受教了!”
他拱手说道。
的确,可以跟杨丰学啊!
他完全可以回去后,带着那些时不时叛乱的土司,一起去其他小国烧杀抢掠,他们不喜欢金银吗?他们不喜欢出去烧杀抢掠吗?
然后战争让这些土司人口减少,抢到的地盘还是他的封地。
两全其美啊!
“不过既然湿热,瘟疫横行,咱们的人死伤也多吧?”
蜀王说道。
“做什么事情,总归不可能一点代价都没有,多备些医生药品,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不都是如此?”
杨丰说道。
当然,主要是肯定不会以大明的士兵为主,就是弄一支明军精锐,然后带着安南那些土司,后者想烧杀抢掠,楚王想打下自己领地,两家一拍即合,最后他们出去打仗了,大明开始向安南移民控制。安南都司目前的十五万大军,肯定是要逐步回撤,这些都是征讨性质,南方各卫凑出,不让他们回来,他们自己也忍不了。
至于安南,留下十个左右的卫驻防即可,红河三角洲为主,然后加上沿海堡垒区。
内陆山区就不管了。
让楚王带着土司们自己去玩吧!
话说安南内陆山区可不是什么好地方,阿美利坚天兵都折戟了。
“还有云南向南这条线,蜀王有没有兴趣?”
杨丰直接说道。
从云南南下攻略,也就是三宣六慰们,这些的确臣服大明,但臣服大明那就更应该迎接一位大明藩王过去当祖宗伺候着,这也是大明的天恩浩荡……
都把藩王派过去教化保护他们了还不够天恩浩荡啊?
这可是凤子龙孙!
他们有福了!
所以需要一个藩王里面形象最好的。
就蜀王了。
“大使,小王怕受不了那里的湿热。”
蜀王尴尬地说道。
“呃,大王误会了,那里并非什么湿热瘴气之地,那里是高原,甚至还有放牧战马的牧场,且适宜种稻,再说也不是让你立刻就去,由大王领经略驻云南,就暂时住珉王府,回头你给珉王交房租就行。成都的王府田产商铺都还是你的,以经略节制云贵川并在三宣六慰之地择宜居之处,准备妥当后再由沐晟率军护送南下,若一直准备不好,你就一直住昆明。”
杨丰笑着说道。
蜀王秒懂……
这他玛是逼沐晟的。
沐晟不给他从三宣六慰之地抢一块当封地,那他就一直赖在昆明。
反正沐晟不敢像对珉王一样,想方设法排挤,毕竟珉王没什么根基可依靠,但蜀王背后可是四川军团,沐晟敢欺负他,是不是想让瞿能,陈瑄这些大将去找他谈谈?
“那大使可知何处最适合?”
他问道。
“这里!”
杨丰很干脆地指着缅甸中部平原区。
然后他又着重戳了一下一个点。
“尤其是这里,这就是抹谷宝井所在,西南出的红宝石,基本上都来自这里,你占据这里就行,然后让土人挖宝石,把宝石拿到腾冲加工,估计这一样就能养活护卫。”
他说道。
抹谷宝井这时候价值有限……
朱元璋又不好这个,宝井的繁荣是到明朝中后期,达官贵人,富商地主们都开始竞赛奢靡之后,这时候士绅敢戴宝石小心被砍死。但接下来肯定要放开服饰限制,所以抹谷将迎来辉煌期,但同样缅甸的这些土司们也靠着抹谷宝井的利润,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西南不稳定因素,最终成就了莽应龙。
后者就是靠宝井。
他跟明朝战争的核心其实也就是宝井控制权。
甚至不仅仅是土司,内地经营宝石的商人也卷入,明朝中后期腾冲就是宝石加工中心,一堆内地商人在那里经营宝石,包括后来参与土司内乱的几个汉人都是宝石商。
所以……
从根源解决吧!
让蜀王去占领抹谷,控制抹谷宝石,免得那些土司发展起来。
而蜀王是没有能力利用宝井发展起来的,因为周围土司都垂涎欲滴的看着,他敢有不臣之心,这些土司会快快乐乐为大明讨逆,然后把抹谷宝井抢到手。而蜀王控制宝井还得跟沐家勾结,毕竟他就三个护卫,军事实力不足,但跟沐家,甚至四川那些大将合伙就可以了。
这样抹谷宝井,就成了西南利益链中的重要一环。
西南这些将领会尽力的。
很简单。
像这些家伙都有家丁,都有宗族亲信,就像武装商队般往来缅甸经营宝石业务就行。
蜀王需要时候直接以武装商队的身份帮忙。
以后大明对外就是要多多搞这种武装商队。
卫所性质的移民反而要减少。
这种性质的移民,很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就像之前大宁那些,但武装商队是纯粹民间的,完全靠着利益驱动的,就像盐商在边塞的商屯,他们移民是为了利益去的,那么只要利益不断,他们也就会在那里世代繁衍生息。
像抹谷宝井这种,那就真的可以世世代代了。
毕竟直到现代还在挖。
而且这种利益引诱下的移民串起来的是链式。
从加工,运输,开采,包括为这条链上人员服务的服务业,哪怕是特殊服务业,全都会有的,就像触手一样深入缅甸内陆。
蜀王没有多说什么,既然不可能再留在四川,那也不妨出去试试,反正失败也无所谓,大不了不要封地进京当寓公。但如果成功,他就可以拥有自己真正的领地,在自己的领地上做君主了。
剩下还有辽王和庆王。
庆王其实是判断失误,他并没想到还有这条线。
如果没有这条线,那么他在宁夏完全可以要一块封地,那里的农业条件还是极好的。
但现在……
“我还是进京吧!”
他说道。
“呃,大王,我其实觉得你还是应该出去开拓一下,我都把地方给你选好了,你可以先跟着燕王,然后燕王向西你从西域向南。这里也有通往印度的道路,只不过你是从西边进入印度,从这片高原过去,经过一个类似居庸关的山口,就是印度的广袤平原。
那里情况类似咱们的中原。”
杨丰说道。
当然,就是这个高原不好搞,有个外号叫帝国坟场。
他其实是想把庆王扔过去,让朱棣给安排个地方,毕竟朱棣未来拥有的地盘足够大,全都给他也未免太便宜他了。
“不用了!”
庆王很肯定地说道。
既然这样……
杨丰一脸笑容地看着他大舅哥。
“那辽王有没有兴趣?”
他说道。
“我倒是更愿意下南洋。”
他大舅哥很干脆地说道。
所以小公主一定已经跟她哥哥说了哪里最值钱。
“大王,这按照陛下生前所定,以后将专门设立官营南洋公司。”
杨丰说道。
下南洋开拓必须是类似东印度公司这种,大明不是没有这种类似欧洲殖民者的商业据点,南洋有的是,越南的会安,常年居住数千大明商人,把倭国商人都挤走了。最大的倭国平户至少三万大明商人,当然,也可以说是海盗,李旦就是老大,其他北大年,巴达维亚都有,荷兰人第一次入侵大明,就是北大年的漳州商人怂恿,意图复制澳门的经验。
更别说还有马尼拉这种同样数万人的。
但是……
互相倾轧。
不但不会联合起来对抗欧洲殖民者或者本地土著,反而经常和欧洲殖民者或者土著联合起来杀同胞。
如果放任民间进行这种开拓,那最后必然是这种结果。
福建海商坑广东海商,漳州海商扮海盗杀潮州海商。
这是必然。
只有强行把他们纳入一个组织才能最大限度避免。
最大限度!
毕竟哪怕大英的船长,也经常拿着私掠许可证抢大英的商船,但有个组织约束,终究要比没有强,大不了改股份制,就像他的山西开发公司一样。由户部,皇帝,杨大使家,再加上民间投资者,最终建立大明版东印度公司。
“大使,你说的是贸易,但我说的是地,朝廷专营南洋贸易,可南洋的地不是还没主吗?”
辽王笑着说道。
所以……
“明白了,你不管贸易,但控制货源。”
杨丰立刻明白了他大舅哥的目标。
这是个很聪明的选择。
“这样的话,就得专门设立个南洋经略使了,但朝廷没有兵,毕竟没有适合这个方向开拓的。”
他说道。
“这个容易,把这里单独设立为一个都指挥使司,然后由朝廷派驻几个卫开拓,不行就把我的三个护卫移过去,那里农业,渔业都行。再把迎嘉禾舰队给我一部分,由我节制琉球都指挥使司,剩下就是向南洋步步开拓,从那里去吕宋又不远,再从吕宋向西。
不过得准我在内地招募人手,至于花费我自己掏。”
辽王指着某岛说道。
他有钱……
好吧,其实是他妹妹有钱。
所以他从银行贷款应该是最宽松的。
“行!”
杨丰说道。
就这样辽王也移藩。
当然,目前不能说移藩,除了朱棣,其他都还不能说移藩,只能说开始为移藩做准备,而他们的王府和产业依然是他们的,他们只是各自领一个经略使,然后节制一个或几个都指挥使司,为自己去打下一块领地。
什么时候打下了,认为可以迁移了,他们再正式移藩。
至于朱棣不同。
他的移藩是朱元璋活着时候下旨的。
所以他必须立刻搬家去西域。
此前他已经在伊犁给自己修建王府了,而且他的五个护卫里面,已经有两个在西域就位,另外三个就看他能从北平带走多少了,反正不够的也给他补齐。至于安西,北庭两都司所属的卫,接下来也会陆续完成,这个本来就是朱元璋活着时候就定好了的。
https://www.biqivge.com/book/91599866/295870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