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六扇门:白泽
汉兵一千,可击胡数万。
显德殿前,李世民今日特意召即将前往盐州镇戍的一众北门屯营禁军军官们前来。
皇帝拿出了十套尚方御造明光铠甲,十件织锦战袍,十把黑漆缠铁马槊,十把精炼陌刀、十把御造战弓还有十匹御马,做为奖赏。
军官们比试骑射,考校兵法。
一众军官们面对着这些精美的铠甲武器和优良的战马,那是份外的卖力,也为能在君前唱名。
百步穿杨,箭不虚发。
骑将更是在奔驰的马背上上下翻飞,尽显精湛骑术。
禁卫军官本就是精挑细选,这次去盐州的又精选了一遍。
李世民看的是连连抚须大笑,十分满意。
“想当年,朕率领将士们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以一当十,无他,唯甲坚兵利也。”
装备好,士兵勇,天下无敌。
突厥人虽是锻奴出身,但其军备跟大唐比起来还是差远了。
“兵部给你们盐州拨了多少甲胄?”皇帝问。
怀玉在旁边如实回答,“回陛下,我盐州镇兵一千,州兵一千,另将编团结兵两千,总计是有四千兵马,此次兵部、卫尉寺、军器监给我们拨铁甲一千零四十领,皮甲一千三百六十领,总共两千四百领,又有战袍一千六百件。”
李世民听完皱眉,“少了。”
皇帝叫来一边的兵部尚书杜如晦、军器监杨师道、卫尉卿李神符,“武怀玉去盐州是要承担重要军事任务的,两千州镇兵是主力,两千团结兵也是要担任出击、协防任务的,你们拨给的铠甲太少了。
“那两千州镇兵,铁甲得有四分,皮甲六分,战袍十分。
两千团结兵,铁甲两分,皮甲四分,战袍六分,。
横刀、长矛要给他们调拨十二分,弓十二分,弩四分······多调拨一份做为战备。”
原来总共给了一千零四十套铁甲,现在皇帝一句话,光州镇兵就要拨八百件铁甲,皮甲还有一千二百件。
团结兵也要拔八百件铁甲,皮甲一千六。
铁甲多拔了五百六十套,皮甲多拨一千四百四。
皇帝开口,杜如晦等自然立马应下,千八百套甲对朝廷而言不过是小意思,之前拨那个数,不过是按惯例而已。
大唐兵强马壮,但也并不能做到百分百铁甲的,能够达到四到六成左右的铁甲率,就已经非常强横了。
“谢陛下!”怀玉知道这是皇帝特别的恩赐。
别看只是几百套铁甲,但对那么几千人来说,多出来的几百披甲战士,绝对是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这两千兵将,皆是屯营武官和卫府府兵,有此两千精锐,到时再点选四千当地青壮乡兵为辅,恢复盐州足够了。”
检阅过后,李世民召怀玉、杜如晦等入殿。
“怀玉之前上的那个奏疏,叫开中盐法,对吧?朕看了,觉得很不错,盐夏有盐无粮,输粮不易,但乌白盐池的盐很丰富,让商人运盐到朔方甚至是凉兰秦渭边关,换取输粮凭证,然后到秦渭、盐夏都督府换取盐引,再到盐场取盐运输,以商代输,很有想法。”
皇帝问武怀玉,要实行这個计划,还需要一些什么条件。
“回陛下,如要让此计划成功,首先河东解池之盐,以后不能再进关陇。关陇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盐区,禁止外盐入境贩销。
如此才能保证盐商愿意运粮支边,然后换盐引到盐场取盐。”
把关陇的市场人为隔离开来,盐商想要贩卖食盐,那就只能粮换盐,把粮输送到一些指定的边关城池仓库,在那里换得凭证,然后再去换盐引取盐。
以前商人直接拿钱买盐,或是直接自己在盐池、盐井产盐贩销,现在多道手续,你得拿粮食来换。
“陛下,只要计算好运粮成本、贩盐利润等,然后拟出一个合理的粮换盐的比例,那么既能为朝廷节省成本,保证边关粮草,还不会损害商人之利,维持平衡。”
打仗需要粮草,更需要钱帛。
运粮也需要人力时间等,所以说打仗不是小事。
如果借助商人力量,为朝廷输粮支边,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李世民当然是愿意的,至于说商人愿不愿意,谁在乎他们,况且武怀玉也说了,又不是直接抢他们。
武怀玉也提出,不需要民制官收商卖,这盐官民皆可采,也都可以自由卖,但商人要买盐,必须得有盐引,这盐引只能是运粮后才能换到。
“商人运粮支边送抵后,官府计其运粮道路之远近、运粮之多寡,计其成本,折算成盐引数量,买盐时凭盐引买盐,”
李世民听后,“还是有些复杂。”
杨师道提议,不如下令,关陇各盐场不论官私所产之盐,皆只售给官府,官府收盐入仓,盐商要贩盐,就必须运粮来换盐。
杜如晦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法子听起来不错,但操作起来太过复杂,只怕一时不便,反而扰民害商,而且这样弄,到时肯定会有许多人嫌运粮麻烦,而从江淮、河东等地走私贩盐入关中。
“陛下,只有要利可图,绝对会有不法之徒铤而走险,与其这么麻烦以粮换盐,倒不如直接雇商运粮或是招商买粮。”
皇帝点头,表示还要再考虑。
“怀玉随朕来一下。”
皇帝结束议事,却单独叫上怀玉,带着他去了另一处。
当怀玉走进这个小院,看到了张亮、安元寿还有一位年轻妇人的时候,他突然就明白了几分了。
这应当就是六扇门三位当家。
可是叫自己来是何意?
“陛下,李艺要造反了。”
长平郡开国公、左卫将军张亮禀报道。
皇帝丝毫不慌。
“李艺应当才刚回到泾州吧?”
李世民冷笑,“朕已经给过他机会了,他最后还是走了这一步,死不足惜啊。”
李艺是来京朝集了的,还参加了正旦大朝会,但他没等到过完元宵节就赶着回了泾州。
他离开前,皇帝还特意召见了他,跟他谈了许久。
皇帝向他征求意见,表示想调他回朝任左卫大将军,毕竟现在关中十二军已经撤消,李艺如今堂堂郡王,只出任一个泾州刺史,实在是大材小用。
这是李世民给李艺最后一条活路,只要他识趣的接受调令,甚至都不再离京,那么皇帝说不定最后还能给他留条活路。
但李艺却说突厥去年进犯,如今泾州很乱,十二军刚撤,越发不太安稳,他想为朝廷为皇帝继续镇守泾州,甚至还很大胆的提出想代替李道宗做灵州都督。
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李艺如此找死,是因为他早就在谋划着叛乱了,这次入京也是还没准备好不敢不来。
但谋反之事箭在弦上,不可能再停下。
李艺一离开长安回到泾州,便决定提前发动叛乱了。
“陛下,李艺已经派人去朔方联络梁师都,并向河套的郁射设请兵南下。”
武怀玉坐在那里,听着那六扇门三巨头向皇帝禀报着这些秘讯,有些疑惑,皇帝为何带他见他们?
他眼睛余光偷偷的瞧瞧张亮,又看看安元寿,最后落在那位妇人身上。
很漂亮,三十左右,脸上蒙了一块纱,但仍能看的出这是一个美人,她说话的声音也很好听。
这应当就是高惠安的姐姐刀人高惠通了,如今的身份应当是平康坊听雨楼的假母高娘子。
“李艺打算再引突厥入寇?可颉利会应吗?”
“陛下,颉利现在自顾不暇,塞北遭遇白灾,牲畜多亡,”
武怀玉并不太关注李艺要造反这事,毕竟历史上没弄出半点水花,而现在这几人更证明皇帝早有准备。
他只好奇李世民带他来干嘛。
“怀玉啊,他们你应当也不陌生吧?长平公张亮、武威伯安元寿,这位是朕的刀人高惠通。
他们一起负责六扇门,六扇门主要是为清除隋末以来各地反王流贼残余势力的,也监视一些阴谋不轨之人,
六扇门监察各地反贼余孽,也收养许多弃婴孤儿······”
怀玉装做十分惊讶的样子。
“今日带你来这,是要授你六扇门密职。”
六扇门,其实并不特殊,因为皇城里三省六部二十四司诸衙的大门就是六扇门。
这些衙门,大门都是三开间,每间各装两扇黑漆门扇,合计六扇门。
在隋唐的时代,六扇门其实是衙门的代称。
李世民的这个秘密机构并不是没有正式的名称,
只是不见于朝廷编制,是一个秘密机构,以六扇门为代号。
这是早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已经秘密建立的,早最就是负责收集情报,并联络江湖豪杰,甚至也会干点诸如监视、刺杀之类的黑活。
张亮就一直是干这个的,当初还失手被李建成李元吉抓住,各种刑讯拷打,硬是十分好汉的没张嘴吐露半分,所以直到现在,都极得李世民的信任赏识。
李世民称帝后,这六扇门规模更大了,任务也更重。
他们现在不仅各地招揽江湖游侠、绿林好汉,甚至市井无赖,山贼草寇也招安,还收养了许多孤儿弃婴,打小开始训练。
这些人,都是皇帝的鹰犬。
鹰犬这词,现在一般人还没资格呢。
六扇门很机密,经费等也都是皇帝内帑。
至于人员更机密,很多都是单线联系的,六扇门有很多眼线、暗桩、刺客,还有一些训练营,但他们最特别之处还是在于,可能某个不起眼的商贩、仆役,就是六扇门的眼线暗桩。
他们疯狂的发展线人。
就好比武怀玉家里就有好几个。
“六扇门算是刑部第五司,”
刑部有四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六扇门真正的名字其实叫刑宪司,不过这也不存于纸面上的。ωωw..net
六扇门也好,刑宪司也好,都是秘密的。
张亮隐藏的身份就是刑宪司郎中,安元寿和高惠通都是员外郎,他们三人,每人手底下还各有四大主事,另还有令史、书令史、亭长、掌固等属员。
一人一个团队。
皇帝现在要授武怀玉刑宪司第三位员外郎之职。
“你此去盐州,负责在朔方建立起一支秘密情报人马来。”
武怀玉心里对这很很抵触,谁愿意干这种脏活啊,这就是黑手套啊。
皇帝不仅要武怀玉建立刑宪司朔方局,在朔方战场内外,建立一套情报网络,还要监察灵州、延州、庆州、夏州等诸都督、将军们,甚至还要想办法对河套的郁射设等突厥部落,进行一些渗透。
一听就让人头疼,这差事很难啊。
况且他真不愿意接这种差事,盐州刺史不好么,崇文馆主多清贵。
可皇帝都已经直接把这些告诉他了,容不得他拒绝。
李世民拿出一枚银令牌,上面雕着一只人面虎,背面却是一只一只鹰和一只细犬猎狗,真是妥妥的鹰犬。
接着皇帝又给了他一枚小银印,还有一枚银戒指,上面都有人面虎。
“你的密名,白泽!”
怀玉只得接过,感觉沉甸甸的。
张亮上前,“刑宪司郎中张亮,代号狴犴!”
安元寿上来,望着怀玉有些不太好意思,“员外郎安元寿,密名毕方!”
最后是蒙着面纱的高惠通,“员外郎九尾狐。”
https://www.biqivge.cc/book/91028766/303027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