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曹孟德渡江围建业
张纮入大帐施礼完毕,便对刘备道:“当今天下三分,曹操占据其二,故自恃其强:于上欺凌汉帝,灭杀国母;于下屠戮百姓,杀人制脯。
曹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其桀虏之态,污国害民之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汉中王可知否?”
刘备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我自然知之!”
张纮又施礼再道:“既然知之。想汉中王亦知:值此国难之际,能制曹操者,唯汉中王与我主孙仲谋二人而已。
在下窃以为:汉中王不忍一时之气,而兴大义于天下,匡汉室于将微。天下仁人志士知之,必大失所望。我江东欲结盟好之俊杰,亦日夜叹息。”
刘备怒道:“如你所言,东吴背盟在先,反成孤之错了?”
张纮道:“但请汉中王明鉴:吴侯虽然有错在先,但此时再论对错,已然毫无意义。
现曹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谋士如雨。又兴兵马三十六万,来猎江东,若江东一亡,则汉中王亦必势孤。
汉中王若欲出此恶气,置汉室于不顾,但请东行,在下绝不复言!若汉中王愿结盟好,我主愿让长沙、桂阳二郡,及江夏半郡以做赔偿!”
张纮这话,破绽多多,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只字不提刘备困境,反而强调曹操是奸贼、给刘备递匡复汉室的梯子。
而且也很光棍承认是自家错了,愿意赔偿两郡半。可谓是给足了刘备里子、面子和梯子。
其实说客就是如此,说客不是搞辩论赛也不是去辩真理,不在于你说得多么完美多么有逻辑,而在于你说的合不合时局、有没有好处或者能不能说到别人的心坎里。
刘备听了张纮的话,沉默了片刻,想了很多,从自己的困境到猜测曹操的打算,再到未来的局势想法……
虽然张纮的话不足以成为理由,但因他说的话而延伸到时局上就成了理由了。
想了很久,因被困并不知道桂阳、长沙已被自家拿下的刘备,觉得孙权还是有诚意的,便道:“先生所说,甚合孤意!”
于是刘备便派遣陈震为使节与张纮入江夏通好。
……
“元让,你可领兵十万南下,攻取庐江郡,记住要快。拿下庐江郡后,便立即渡江取豫章郡。”来到濡须城的曹操,便立刻下令让夏侯惇领兵出征。
“等等!”然而在夏侯惇就要领命而出的时候,曹操又开口对夏侯惇道:“三天!只给你三天,包围庐江城后,直接强攻。
如果三天攻不下来,你就像关羽围襄阳、跨汉水攻樊城那样:留下几万人马包围庐江城,自己领兵渡江拿下豫章郡柴桑城,斩断长江航道。”
顿了顿,曹操又十分郑重的说道:“记住了,拿不下庐江郡郡治庐江,不要紧;拿不下豫章郡郡治南昌,也不要紧。
但你务必要拿下柴桑,斩断东吴顺江而下救援的道路,这样孤才有足够的时间,攻取江东其他四郡。明白么?”
夏侯惇沉声道:“末将明白!”
目送夏侯惇出去后,曹操又召来温恢道:“为以防元让没能拿下柴桑,孤将派你领三万人马往濡须中洲驻守。
这样就算柴桑在东吴手里,也不至于直接能顺江而下,斩断孤大军归路。”
温恢得令后,便领兵而出。
随后曹操一面派人令曹仁抓紧攻打洞口,一面领精兵十万往横江渡而去。
却说曹真与王双合兵攻破羡溪后,便兴兵往建业而去,到横江渡口时,早有周鲂、黄渊领兵把守。
东吴二将,无论曹真、王双如何叫骂,都坚守不出,曹真无奈之下只能强攻。但周鲂、黄渊苦苦支撑之下一直不能攻破。
曹操到了横江与曹真汇合之后,便直接下令十几万大军分做数批,轮流三面强攻横江渡,昼夜不停。这才破了横江。
随后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渡过长江,包围了建业城。不久,曹休与张辽、李典也攻破洞口,成功与曹操会师,共同包围、攻打建业。
另一面,夏侯惇则奉命领大军十万,来攻庐江,不过数日,便连破数县,包围了庐江城。
庐江太守本是徐盛,因孙刘交战被派往荆州战场,故而此时暂时以徐盛副将饶助代理。
饶助见夏侯惇兵马众多,哪里敢城交战,便决心依靠高墙死守城池。
夏侯惇见状,便直接下令大军昼夜不停攻打庐江城,连续攻打了三日,曹军留下了近万尸体,却依旧没有攻破庐江。
无奈之下,夏侯惇只能留下三万人马包围庐江。自领六万人马,想要渡江攻打柴桑。
然而,就在夏侯惇渡长江之时,正好遇到顺江而下前来支援的孙桓水军。
“报,夏侯惇大军正在渡江。”
“全军加速,击破夏侯惇!”
顺流而下的孙桓,听得来报,知夏侯惇大军此时刚好半渡,不由得大喜,直接抓住战机,向夏侯惇大军杀去。
夏侯惇大军措不及防之下,被孙桓杀得损伤无数,水军更是被消灭近半。只能退守江北。
孙桓获胜后,见夏侯惇依旧势大,便屯兵柴桑,一面令人报与孙权,一面与夏侯惇遥遥对峙。
同样无奈的夏侯惇,此时也只能同样选择一面快马报与曹操,一面与孙桓隔江对峙。
……
江夏。
听闻张纮回报刘备愿意连和、再归盟好的孙权不由大喜,便连忙下令让陆逊、甘宁、朱桓、全综退军。
随后孙权便好生接待陈震道:“昔日征讨荆州,全因曹贼挑拨,孤一时错查,才酿成不睦。今日孤欲与汉中王捐旧忿,永结盟好,并力破曹。望先生善言回奏。”陈震闻言,慨然领诺。
次日,孙权送走陈震后。便起大军数队,往救江东六郡:
第一队,以周泰为左、韩当为右;
第二队,以朱桓为左,全综为右;
第三队,以丁奉为左,朱然为右;
第四队,以潘璋为左,马忠为右;
第五队,由陆逊统领。
又选甘宁为先锋,领水军精锐万人先行。
孙权领其余军马,随后接应。
https://www.biqivge.cc/book/90889129/5651389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