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波刚平一波起
能让这一行里的人,包括陆华西都追悔莫及,说明马光明很看好下半年楼市的逆转,鉴于马光明之前的很多次判断都精准无比,所以听他这么一说,郑亚军顿时来了兴趣。
记忆中大约就是在十月份之后,很多地方都会出一些救市的政策,但阳江这边具体是什么时候,马光明也有些说不准,而且政策出来之后,需要多久才能见效,各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
“之前我也说,我感觉各个地方,包括阳江,不会让楼市一直这样低迷下去的,肯定要出手。”马光明没有敢断言,说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
郑亚军却似有所悟地点点头:“我觉得也不会,再这样下去,阳江后面还有几轮土拍,卖给谁啊?就算有人来买,也恐怕卖不出个好价钱,这对阳江来说,可不是一个好事。”
这就是土地财政的一个弊端,不少地方这几年通过土拍赚了很多钱之后,就觉得这样的方式来钱真快真容易,既然如此,那就有人乐得偷这个懒,逐渐地依赖于土地的收入了。
现在行情不佳,土地卖不出个好价钱,地方上过惯了阔日子,一下子要紧缩起来,很不习惯。
更何况,没钱了怎么涨人工工资?没钱了怎么搞基础建设?没钱了怎么改善社会事业?
工作人员的收入是要确保的,而且每隔一段时间还要上浮一点,这需要很多钱;一些路啊桥啊都是必须要修的,还要地下管道雨污分流工程也是要做的,这需要很多钱;地方上的医疗教育等事业,也是要发展的,不然老百姓就要骂娘,这也需要很多钱。
靠产业投入来赚取税收,这个来钱速度太慢,而且充满不确定因素,没准之前的一个纳税大户,今年效益不佳,缴纳的税费不升反降,就会乱了阵脚。
前一阶段,大家基本上很依赖土地,只要一挂一卖,就有大把的钱入袋,就敢做一些事情来赢得成绩。现在连土地收入都停滞不前了,这些当家人自然很是着急,拿出办法来缓和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房地产这个行业,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马光明搬弄着之前听说过了一些理论,再联系联系实际,说道,“从长远来看,阳江县马上要撤县设市,下面各个乡镇想进城的人还有很多,城市人口还会增加,所以未来十几年,房价肯定还有得涨;至于土地,新区规划了那么大一块建设用地,是不愁的,而且从近两年的形势看,阳江还是控制着土地的,一点一点地卖,所以每年能推出的新房也有限,也给房价上涨创造了条件;至于金融,估计很快就要降低房贷条件,鼓励人买房了。”
郑亚军可不想听这些,他只想知道未来几个月之内的情况,至于十几年后,暂时还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扯那么远的没有用,我就担心,到了还款日期的时候,能不能凑到这五千多万。”
马光明并不在意,笑道:“没事,大不了让老孙再从其他地方挪一点,手底下那些财务这点本事都没有,还要他们干什么?”
“老孙已经做了不少啦,这样挪来挪去,是违反有关规定的。”郑亚军倒是很体谅孙希宁,还替他说着话。
马光明更不以为意了:“那要追究起来,也是追究他老孙的责任,我又没在公司担个名,人家只是一个学生。”
“这样的话你都说得出口?”郑亚军笑了起来,突然想到马光明说的事,忙问道,“我刚才说,我们降价出售掉那七十套房子,你说有个致命的缺陷,是什么缺陷?”
刚才聊得好好的,却没想被闵午生给打断了,这才是他们最应该关心的话题。
“缺陷就是,你降价了,这七十套房子就一定能确保卖出去?”马光明看了郑亚军一眼,“无论什么买卖,包括股票,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的,你一降价,反而会更加卖不出去。”
这倒是事实!郑亚军在这一行里也干了一些年,身边也有不少炒股的朋友,这个道理他是懂的,只不过刚才忽略了,竟然没有想到这一层。
“那怎么办呢?”郑亚军有些犯愁了。
银行还贷的日期可不等人,拖延一天,这块地就是银行的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仅是购房者,就连房地产商,都是在替银行打工。
马光明盘算了一下,说道:“景江那边已经派了得力干将去了,你这段时间就在阳江,把新阳公司收购的事情处理好。”
“好的。”郑亚军点点头,景江那边他现在倒不是很担心了,基本上也已经跟景江相关部门谈妥了,到时候即便是土拍,也只是走个程序——毕竟,无论是阳江过去的人,还是景江本土的,都没有运营开发商业综合体的能力和经验。
“新阳这边,我建议首先把他们所有的工作都叫停,让我们的人过去接管,把财务清点入账,把他们的所有资料搬过来,让工程上也先停下来,等我们通知再复工。”马光明干脆直接说道。
新收购一家公司,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好好整顿,而且是同类收购,以后新阳房产这家公司将不复存在,很多手续都要去转换过来,事情虽然不大,但很繁杂。
反正目前楼市还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正好趁这个机会将公司重新部署一下,也等一等市场。
“好的,”郑亚军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拿起笔来,在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着,突然停下笔,问道,“那新阳那边的员工怎么办,是清理掉呢,还是留用?”
“你自己看着办吧,让我们这边人事部的人去一下,考核考核,既有能力,又是我们需要的,就留用吧,除此之外,就遣散吧。”马光明对这件事并不在意。
现在等于两家公司并成了一家,肯定要多出一些人手来,正好景江那边也要经营,阳江这边就缺了一些人手——当然,前提条件还是要讲清楚,如果是因为别的关心进来的,而没有一技之长的,只有请他走人了,大明公司不养无能的闲人。
“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我考虑到公司在逐渐壮大,只要有能力的就留下。”郑亚军说道。
马光明点了点头,公司具体的运作还是由郑亚军去办,他只是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并不干预一线的管理。
“其次,我觉得要请设计公司,还是请那个齐总过来,根据我们的风格,做一下调整。”马光明说道。
郑亚军写了下来,但又问道:“可是,已经开建了几栋楼呢,根据我们的风格来调整,会不会跟之前建的几栋楼风格不搭啊?”
这的确是个问题,马光明想了一下:“没事,这几栋楼还没有完全完工,外立面还没有开始施工,到时候外立面保持一致也就勉强可以了,我说的调整,不是大改动,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注入我们的一贯思路。”
大明房产公司做商品房,最讲究的就是质量,其次是楼盘的整体布局,尤其注重细节,现在高层住宅还没有出现,都是一些多层楼房,局部做些调整并不困难。
“我们之前的风华园也好,锦绣园也好,质量口碑都是一流的,就连物业管理也是远超出其他楼盘一截,这个楼盘经过改造之后,也会由我们的物业公司入驻,相信能够在行情回暖的时候,有一定的加分项。”马光明继续说道。
郑亚军点点头:“这是当然的,我们的整顿需要多久呢?”
“时间长一点也没事,十月初吧,正好,安州城北的大明广场也该开业了。”马光明笑道。
当初陆华西采取的是拖延战术,并不急于开发,结果错过了上半年的高峰期,现在,马光明也采取了拖延战术,也没有急于开发,却是想避开低谷期。
同样的操作方法,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结果。
就如同炒股一样,跟着一个大咖后面,学着用人家的战术去操作,却忽视了个股的具体情况,以及买进抛出的节点,尽管方法雷同,但结局却有天上地下之别。
“行,反正这段时间我就在阳江了,安心把新阳并购的事情处理好。”郑亚军写完之后,合上了笔记本。
“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啊,有的你忙呢。”马光明笑着冲郑亚军说道。
郑亚军毫不在乎:“我之前都怕我闲出病来,这下好了,终于又有事情做了。”
“没想到你也是个工作狂啊,看来,就应该把景江那边的业务也让你去做。”马光明笑道。
郑亚军耸耸肩:“你以为我人不去景江,那边的事情我就不过问了?派过去的人虽然能力没有问题,但是真遇到大事,他们不还是得找我?”
“那不正好遂了你的愿吗?”马光明嘿嘿地笑着。
正闲聊间,手机铃声又响了起来。
郑亚军摸了摸手机,一愣:“不是我的。”
他们两个人用的都是诺基亚的手机,铃声都一样。
马光明赶紧从兜里掏出自己的手机来一看,竟然是孙希宁打过来的。
“是老孙。”马光明将手机冲郑亚军一摆,然后接通了电话。
“马总,你在阳江?”孙希宁开口就问。
“这不废话,我不在阳江,还能去哪儿?这会儿打电话给我,有什么急事?”马光明反问道。
“是外卖网站那边,出现了一点新情况,所以向您汇报一下。”孙希宁赶紧说道。
马光明心里咯噔一下,外卖网站出了问题?外卖网站能出什么问题?
https://www.biqivge.cc/book/90411510/836943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