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会试放榜后,落榜的人就要回家了。

和姜丰一起进京赶考的同乡中,只有一个年近四十的老举人通过了。

其他人有的决定留在京城等候下一科考试,在这期间自然要找点活计补贴,比如说给富贵人家坐馆之类的。

也有人选择回乡,下一科再来。姜丰就写了一封厚厚的家书,托同乡们带回去。

卢远成不回去,他倒不是想着留到下科再战。

在院子里枯坐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他红着眼睛对姜丰说,他不考了!他要以举人之身选官!

理论上,举人是可以选官的。

但是!全国有多少举人?又有多少官职空缺?别说举人了,就是进士出身,选官的时候都要上下走动,不然就是轮候,轮候!

至于轮候到什么时候?那就不知道了,说不定哪天边疆有个职位空缺,可能轮到你。

当然,卢家有钱,是衡川府有名的大户,至少在钱这方面,是不用担忧的。

“卢大哥想好了?你也只考了一次会试而已,一回不中,下回再考也是一样的。”姜丰劝道。

会试考这么一二三四五……次的,都再正常不过。

卢远成摇了摇头,一个晚上没睡,他想得已经很清楚了:“我在考试上始终缺了运道。不怕你笑话,我七岁能作诗、十岁能写文章,府城里的人都说我是天才,将来必定攀蟾折桂。全家人都捧着我,我也一直很自得……”

脸上的神情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接着说道:“我考秀才就考了那么多科,这两年才一鼓作气,连连中了秀才和举人。再考下去,我没有勇气了。下一科,我儿子都可以下场了……这些年因为我屡试不第,那些曾经的夸奖都成了嘲笑,连累妻儿都抬不起头来。我还是选个官,把养家的责任承担起来。”

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对。

会试很少年纪大的考生,就是因为到了这个年纪了,还不如认命了,选个官好好去做,也省得继续给家里增加负担。

毕竟,读书、赶考,都是开销很大的!

卢远成既已做了决定,就带着银钱,去找门路、活动去了。

姜丰就留在家里做最后的冲刺。

但心里也虚得很,他这科是“孙山”,殿试多半就是个“同进士”,其实也没比卢远成的举人好多少。

一旦考了殿试,就是尘埃落定,不能下一科再考了!

一般来说,像他这么年轻的考生,会试排名不是很理想的,多半都是放弃这科殿试,以贡士的身份参加下一科的殿试。

但以姜丰的家境,他不可能在京城停留三年,若是来来回回的,路费也不简单。所以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在殿试之前,礼部还安排了一次礼仪培训。殿试可是由皇帝主考的,得防止有不通礼仪的穷书生御前失仪。

如此种种安排,终于到了四月二十一日,殿试开始!

姜丰也两袖清风,早早到了宫里,殿试一应笔墨纸砚都是考场准备,不用考生携带。

殿试在皇宫内的金銮殿前的广场举行,由皇帝担任主考官,新出炉的进士们就会成为皇帝的学生,被称为天子门生。

如果考中的是同进士,一辈子蹉跎在地方为官,那么这可能就是姜丰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进宫面圣!

这个机会可得好好珍惜啊!

大晋门的御道上,已经有不少考生在排队了。

礼部还特意安排了小吏们来整理队形了,态度很亲和。经过了这一天,眼前这些人都是“天子门生”了,将来也可能同朝为官。

整理好队形后,就是陆续上前核验身份。经过了那么多场考试,姜丰也熟门熟路了。且会试病了一场后,他瘦了一些,没有因体型受到质疑……

验明正身后,考生们按照会试的名次排着队安安静静地进入金銮殿前的广场,此时天已经亮了。

只见广场上摆放着一张张桌椅,上方的汉白玉阶上有一张龙椅,那是主考官皇帝陛下坐的地方。

殿试的座位顺序也是按照会试的排名来排,姜丰会试是“孙山”,座位就在最靠后的角落里。

角落的位置倒是不错……若是坐在前面,想到皇帝就在自己上方不远,难免紧张忐忑。

考生们到齐了,副考官们也到齐了。

接下来是又是各种礼节,考生们提前经过了礼部的集训,举手投足间似模似样的。

姜丰站在最末端,随大流地完成了所有礼节,终于可以坐下,然后就到了发试卷的时间。

殿试只考策问,时间为一天,黎明进场,黄昏交卷,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

之前会试最后一场考的也是策问,题目是穷书生们不擅长的税赋,他就留下了阴影,特别害怕殿试继续遇到充满了恶意的题目。

结果看到试卷的时候,他当场懵了。

这赤裸裸的恶意简直要从纸张里溢出来!

但是,懵的绝不是他一个人,他敢保证,在场的人全懵了。

《圣天子在上当何为》!

问什么是圣明之君?这让考生怎么答?谁也没当过皇帝啊!

据说殿试的题目,可以是内阁出题皇帝选定,也可以是皇帝自行出题,那么这道究竟是内阁出的,还是皇帝出的呢?

据说皇帝是一个非常“个性”、有特殊“兴趣爱好”的人,内阁常和他唱反调,劝谏他要怎么做个明君……

可以,这题果然很有个性!霸气侧漏了!

那么,这道题,要怎么答才能符合皇帝的心意呢?


  https://www.biqivge.cc/book/90041066/178921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