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姜丰吹了吹茶叶,轻抿一口:“这件事恐怕得好几年,你派手下的人去办。我还有一件比较紧迫的事要和你商议。”

徐恭手指在高脚圆几上点了点,笑道:“可是扫荡周围海寇的事?”

姜丰点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敢在我们大湾附近做海盗这是找死!你和卢胜去处理此事,我不瞎指挥。但有一件……听闻南洋有个大海盗,名叫杨安,还组织南洋侨民抵抗西洋侵略者,盗亦有道。我想放出消息,招安他。”

徐恭怔了怔:“杨安的大名,我也听说过。从前扶桑浪人侵犯我朝东南沿海,他还起义兵抵抗。只是此人桀骜不驯,恐怕不会那么容易招安。”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则修文德以来之。这回我要恩威并施,恩交给我,威就靠你们了。”姜丰敬了敬徐恭。

徐恭微笑着应了。

忙完了这几件事,各地县官陆续启程。卢远扬又期期艾艾地找到了姜丰,问起去大佳腊上任的事。

看到他一副热切的神情,姜丰笑道:“这些日子,我给妹夫物色了一个主薄,跟你一起去赴任。只是路途遥远,孩子们还小,难保有什么头疼发热的,鸡笼城这里的大夫总要好些。妻妹和外甥就留在鸡笼城吧。”

卢远扬闻言大喜,连连点头称是。

他只是要去过一把当官的瘾,至于妻儿,管他们在哪里?再说了,要是大佳腊也像鸡笼城那么繁华,没有妻子在身边才更好呢!

南国红粉、北国胭脂,都可好好尝一尝!

看到卢远扬带着新物色的主薄远去,熊楚楚冷哼一声:“他还真走得洒脱,也不多和妻儿说几句话。”

“我们建设了这两三年,其实重点建设的只有鸡笼城和海港,岛上大部分地方都还是荒芜的。我跟刘主薄说了,县令大人要事必躬行……”姜丰微微一笑,他是把卢远扬打发去开荒了呢。

可怜卢远扬身边除了两个小厮和老仆,全都是姜丰安排的人……

熊楚楚听了姜丰的小声解释,捂着肚子闷笑,捶了姜丰姜丰一下:“你这个人,可真坏!”

姜丰嘿嘿笑了两声。

这种事只不过是调剂罢了,姜大人可有的是大事要忙。

比如说,给府学的学生讲学。

一般来说,一个州府的府学,是要有秀才身份才可以入读的。

但大湾这里经历过荷国人统治、文教不兴,别说秀才了,连识字的人都不多。还是姜丰从白水州挖了一批读书人,才把府学建起来。

因姜丰前世本来学的便是理科,虽离开学校好多年,基本是个文盲了,毕竟也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虽然高深的东西做不出来,讲点基本理论还是可以的。

故此,他在府学里也不讲四书五经,只讲物理、化学、数学这些自然学科的知识。

一开始,府学的先生还颇有疑虑地找到他:“姜大人。您讲的那些杂学,科举取士并不考,若是让学生沉迷于杂学、误入歧途,岂非耽误了前程?”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走科举之路。我在这些孩子们中发现了好几个自然科学的好苗子,好好培养,将来毕竟前途无量。”姜丰笑道。

在这个医、卜、星、相都被视为下等行业的时代,跟人说“职业无分贵贱”这种思想,老儒生是难以理解的。

几个先生都是摇头叹息,只是他们本来也因科举无成,才投奔到姜丰这里的,一时也不好反驳。

为了避免学生们被这些老儒生教成了书呆子,姜丰不仅时常来给府学讲学,还安排唐昕来讲机械营造、郑达讲税务、苏垒讲纺织工艺……

这些杂学,倒比正经的四书五经更吸引学生的目光,让整个学堂的气氛变得更活泼、生动。

到了六月,又是收获的季节。因为多数都是开荒的新地,是免税的。所以虽然丰收了,官府的财政收入却不多。

通判郑达面有难色地问姜丰:“姜大人,今年上缴朝廷的税收怎么报?”

姜丰看了他一眼,问道:“往年如何?”

“前两年我们都报了风灾。只是今年风灾影响不大,按照我们的田亩数量,这个税银就太少了,我怕朝廷有意见。”郑达一一回禀。

“哦,那就还是报风灾吧。”姜丰沉吟道,“我们没来的时候,荷国人在这里,是不交税的。荷国人占领之前,高山族人也是不交税的。朝廷对我们的期盼并不大,意思意思就行了。”

“是!”郑达低眉敛目地应了。

奏章和税银押送出去不久,姜丰还在等着卢胜的扫荡捷报呢,没想到岛上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这日姜丰正在研究所检查实验设备,听到差役来报,有永安王长史来访。

“谁?永安王长史?”姜丰一愣,随即才想起闽省也是有两个藩王的,其中一个就是永安王,论辈分,还是皇帝的叔叔。

只是自己和这些藩王历来没什么来往,他们怎么来了?

姜丰回家换了一身正式的官服,才到府衙正堂去会见那永安王府长史官。

“古大人此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姜丰一进门,就拱手行礼。

王府长史官品阶是正五品,如今姜丰是从四品的大州府知府,按理是姜丰的品阶比较高。

但是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王爷的份上,姜丰还是客气些好。

这位古长史倒也很客气地回了礼,随即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有意叨扰姜大人。谁不知道姜大人是陛下身边的红人?”

这话就不那么客气了……姜丰似乎没有察觉地笑了笑,淡淡地说道:“过奖,不敢当。”

“只是下官不敢不来。再不来,王府都没米下锅了。”古长史叹息着。

来了……

果然,接下来古长史就开始问罪,他是为了“奴仆到大湾可为良民”、“开荒可得地”这两条政令来的。

这两条政令是为了填充大湾的人口,而人口的来源可不就是最近闽省嘛?

白水州的施伦有海港、又和姜丰一起销赃,对于农业依赖得不是那么大,还没说什么。

但闽省最大的地主是谁?除了一些官僚世家,就是藩王!

姜丰转了转手中的指环,笑道:“古大人言重了。我们大湾地多人少,荒芜一片。闽省那里,人多地少,百姓没有吃的,难免动乱,我这不是为你们转移剩余劳动力嘛?”

古长史冷笑:“早听说姜大人最擅长颠倒黑白,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https://www.biqivge.cc/book/90041066/178918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