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姜家人要出远门
姜棉喜欢娘亲,喜欢爹爹,也喜欢大他两岁的哥哥,还有姜家的每一个人!
可惜的是,他们现在和二叔在绿水村,和姜家人隔得很远。
“要是哥哥,还有小姑姑在就好了……”
小丫头捧着腮帮子。
很有几分愁眉苦脸的意思。
提及此处,萧望月姜堰说道:“二郎刚还和我说,要把李氏接来呢!”
姜堰思索片刻后,一点头:“不妨,把大家都接来!”
省城对姜家人来说是个大地方,又热闹又繁华的。
他们来了,也好走走看看,吃吃逛逛,游玩几日。
萧望月心说正好,两人想到了一处。
“我也有此意。”
她点头。
姜堰掸掉身上的草叶,也是一笑:“那明日就去驿站!”
他起身回房,和萧望月一块开始写信。
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姜家有一个算一个,通通过省城来。
他们就不回去,在这儿等着了。
这一封书信,十天之后抵达了清河县城幺娘的手上。
“大哥,大嫂来信啦!”
她特意跳了晚饭时,欢欢喜喜的向众人宣布。
姜阿松头一个坐不住:“爹爹和娘亲说了什么?”
他虽嘴上不说,可心里却对父母还有小妹是想念的。
“也不知二郎在那儿如何。”
这话是李氏说的。
她和丈夫的感情一向很好,骤然分离许久。
也是难免想念。
“阿松,二嫂,你们别急,让我看看!”
姜幺娘还没有看过书信。
所以,也没办法告诉众人,大哥大嫂说了什么。
她当着众人的面将信封撕开,取出最里面的信纸来。
阿松也是认字的,便凑过去和姜幺娘一块去看。
第一张,全是姜二郎写给李氏的。
“二嫂,我哥说他在省城样样都好,就是天气热,晚上闷得慌!还有地皮都买了,足足五十亩呢!”
姜幺娘伸出五个手指头,在众人面前比划了一下。
姜三郎啧声:“省城的地皮贵,五十亩地,那得多少银子!”
阿松看看信纸,回答道:“二叔说我娘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
李氏倒吸了口凉气:“那么多钱啊……别是让人蒙骗。”
姜三郎摇摇头:“二嫂,你这话就说岔了啊!”
跟在王家药铺老掌柜身边,也算是见过世面。
一千二百两银子,在省城买二十亩的地皮,其实也不算贵。
“再说,那可是咱们大嫂!”
他强调起来。
大嫂是家里最精明的一个,她也不可能去做冤大头。
“好吧,幺娘啊,你二哥还说了什么吗?”
李氏听对方如此说道,也就打消了疑心,追问起丈夫的消息。
“让我看看,二哥还让二嫂一块去省城享福呢!”
姜幺娘拿着书信。
姜二郎在信上有交代,地皮打理的好,让妻子一块过去享清福。
“不对,爹爹和娘亲,是让咱们一家子全都去省城!”
姜阿松缓缓说道。
纸上写的很明白,白纸黑字的交代,让姜家所有人都去。
不光,只是李氏一个人。
“啊?大嫂让咱们去干嘛……”
姜三郎有些不理解。
二嫂去和二哥团聚,这是理所应当的,天王老子都不能阻止。
剩下的姜家人,阿松每日要去学堂,幺娘要看着店。
媳妇孟氏在乡下照看着绢花买卖,和那两亩地。
他自己,真是天天跟着王家药铺的掌柜学做买卖。
“我抽不开身啊……”
姜幺娘也疑惑起来。
全家都去省城,难不成生意买卖都不做了?
小侄子的学堂,也不上了吗?
“不知道,可爹爹和娘亲就是这么说的。”
姜阿松摇头。
纸上的字迹,就是娘亲无疑,他认得出来。
众人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氏犹豫着开口:“或许大哥大嫂,是想让咱们歇几天去省城玩玩?”
她说的也有道理。
大嫂对姜家人一向很好。
把全家都接到省城去享福,也是做得出来。
姜三郎想了想:“既然是大哥大嫂交代的,那咱们就照办吧。”
他头一个答应。
对大嫂,姜三郎向来是言听计从。
孟氏想必也是如此——他们夫妻,向来是夫唱妇随。
“那我去收拾东西。”
幺娘也点头。
大嫂又不会害他们。
这样的安排,总的来说也是大嫂记挂着他们。
何况,他们一家人已经许久没有相聚。
“我得和夫子告假。”
姜家人当中,阿松显然不是能说走就走的那一个。
他上郑夫子的学堂,每天还要多留一个时辰额外学习。
说实话,如果不是爹爹和娘亲的安排,阿松不一定会去。
“那我去码头,咱们一家子,估计得包条小船了。”
李氏是去过一趟省城的。
比起其他人来说,算熟门熟路。
于是,她自告奋勇,承担起姜家人的出行。
“那就劳烦二嫂,我吃过饭,就去宝河村把媳妇孩子接来。”
姜三郎给众人呈了米饭,打算吃完就动身。
等把孟氏接来,再去老掌柜那儿告假。
“也行,咱们后天走。”
李氏端上最后的一锅汤。
大哥大嫂虽然来信,可去省城不是说走就走。
给家里人打点行李,再加上安排船只,琐琐碎碎。
的确,是要花掉一天的功夫。
饭后,姜家人纷纷出门。
头一个走掉的是姜三郎,先是去乡下,再去药铺。
他要跑的路最多。
“萧娘子让你去,那就去,只不过快去快回,我离不得你。”
老掌柜吩咐道。
显然,药铺当中,对方最为倚仗的人就是姜三郎。
阿松是第二个出的门,他去学堂找了郑夫子。
“你娘亲让你去省城,可有说多少天?”
郑夫子询问。
师娘端来一盘点心给阿松。
“一来一回,光路上就要去半个月,再少也得二十天。”
阿松当着夫子的面算了算。
“二十天,那你回来之后,可得好好的补一补功课。”
夫子笑笑,也答应了,阿松这孩子,算是他的得意弟子。
做师傅的嘛,总会对其有几分优待。
“二嫂,铺子里的活就交给我,你去忙别的。”
姜幺娘和李氏则留在家里,一个收拾行李,打点家中的锅碗瓢盆。
一个将铺子里的货物收起来,仔细妥善的放好。
明天,姜家里所有人就要出远门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89501591/303026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