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第一昏君 > 第二十七章 掣肘

第二十七章 掣肘


  “父皇认为十二团营要不要整改?”

  “必须整改。”朱佑樘说这话的时候,是咬着后槽牙说的。

  他知道经过这些年的和平,京营有所松懈,战斗力下降不少,却没想到竟到了这种地步。

  这可是京营,天下间待遇最好,装备最精良的军队,是从各地卫所抽调的精英,护卫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

  再不改变拿什么护卫京城,保护自己的安全。

  同时又心生警惕,连最精锐的京营都这种程度,那剩下的军队呢?会弱到什么地步?

  “招内阁辅臣、六部九卿、京营将领前来,商议十二团营之事。”

  等众人上前参拜,朱佑樘直接将那本假的调查结果拍在众人面前。

  “诸位爱卿且看看,我大明堂堂十二团营,竟然腐朽到这种地步,如何护卫京城?”

  刘健从太监手中接过奏章,众人轮着看了一下内容,都是脸色凝重,没想到会到了这种地步。

  老弱病残吃空饷,无训练无装备无士气,凡此种种,无一不说明了,这本应是大明第一精锐的十二团营,已然腐朽没落不堪大用。

  “诸位以为该如何怎么整改?”

  这次没人敢说不予整改,这样的军队放任不管,那真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谁要是敢说维持原样不用整改,信不信朱佑樘就得将他们砍了。

  你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他还在乎。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听着霸气,振奋人心。

  但造成的情况却是,京城距离草原最近的地方只有几百里,八达岭长城就在京城北方百余里。

  不说时刻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也相差不远,即使是京师,有着天下最精锐的军队,也不是一两次被打到京城之下。

  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抵挡不住,又一个靖康之耻。

  谁敢冒着靖康之耻的再次发生,让他不去整顿军队?

  没人敢。

  半晌刘健出班说道“启禀陛下,十二团营腐朽到这种程度,已然不堪大用,自当整改。

  只是该如何整改还需议一议。”

  兵部尚书刘大夏出面说道“十二团营衰落到如此地步,臣难辞其咎,请陛下责罚。”

  李东阳站出来说“这关刘尚书你何事?团营提督与诸位将领到底是如何带领,他们难辞其咎,必须撤职查办。”

  “没错,他们难辞其咎,臣等请陛下彻查十二团营提督与诸位将领,将他们撤职查办。

  该下狱的下狱,该处置的处置,总要比给天下一个交代。”

  一众团营提督,诸位将领被训的跟孙子似的,有心想要反驳,但十二团营在他们手中,的确已经由国之精锐,到了不堪大用的地步。

  再怎么说也有他们的责任,面对一众朝堂大佬,想叫屈都没办法,只能在那里挨训。

  “诸位父皇找你们来是商议如何整改,不是追查原因。”

  朱厚照直接打断他们的讨论,现在是商讨如何整改十二团营,乃至于整个京城的禁军,不是让你在这里推诿责任争权夺利。

  就他们这个说法,不把十二团营上下将领,全都撸一遍不算完。

  问题是这些提督将领,全都是由大明勋贵担任,属于武将一系,将他们全都给撸了,让你们这群文官去带领,以文统武,然后落的个鼻涕宋的下场?

  怪不得明朝后期武将的地位那么低,面见文官,甚至要跪地膝行进入大帐。

  统领军队的文臣,对于武将,哪怕是职位比自己高的武将,都能随意打杀。

  这见缝插针,争权夺利的本事也是没谁。

  “殿下,以史为鉴,方可知兴衰。

  若是不能给应得到处分的人予以处分,即使整顿了十二团营,日后团营提督依旧会胆大妄为吃空饷,再次将十二团营带入到这等地步。”

  “不错殿下,我等必须先查清十二团营衰落至此的原因,方才能提出整改意见,想办法整改衰落的十二团营。”

  看着朱厚照头疼不已,怎么没想到为了自身的利益,哪怕明知十二团营已经不堪大用,依旧相互扯皮推诿。

  有心想要替团营提督出头,然而看看那些站在旁边的勋贵,他不禁叹了口气。

  相比一个个是从底层爬上来,万千读书人中的精英,在官场摸爬滚打四五十年的文官。

  通过继承爵位成为团营将领的勋贵,根本不够看。

  他若出头,那纯粹是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文官集团,绝非自己之力能行。

  至于这群勋贵,实在不堪大用。

  如果说土木堡之变前,这群勋贵实力不错,更有有平定安南之功的张辅作为勋贵首领,能够抗衡甚至对文臣进行压制。

  土木堡之变后便开始衰落,到如今已然难以与文官集团抗衡。

  纯属于扶不上墙的阿斗。

  想要在他们的掣肘下整顿十二团营,乃至于做其他事情,不是一般的困难。

  也罢,老子不跟你们玩了,十二团营你们爱咋地咋地,爷我去南京,组建新军。

  天高皇帝远,不受你们这群老顽固掣肘。

  托朱老四的福,大明实行的是两京十三省制度,有北京、南京两个京城,拥有两套行政班底,北京朝廷有的,南京基本上也有。

  不过相比于北方这个正常的朝廷,南方的六部九卿那就是后娘养的干儿子,属于北方朝臣争斗失败后养老的地方。

  说起来是六部九卿,实际也就那么回事。

  相比于北京的六部九卿能够统管全国,南京的六部九卿,别说统管全国,连南方几个省的政务都插不上手,只能在南直隶这一片小地方称王称霸。

  即使如此,还要受到北方同僚的节制,很多施政措施,需要发往北京,等待同僚们商议更改,最终等皇帝盖上玉玺,才能真正开始实施。

  说是六部九卿,倒不如说是名义上好听的省级大员。

  最大的愿望便是被调回北京,为了能调回北京,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哪怕降两级,也没问题。

  总好过在南京那个地方养老,等死。

  但不管怎么说,名义上也是京城,一旦北京沦陷,帝王便可以撤回南京,使这本来没有多大实权的六部九卿,成为真正的六部九卿,行使统领大明的权利。

  如果他去了南京,天高皇帝远,作为太子,那便是南京第一人,别管什么南京守备还是协同守备,又或者代表皇帝意志的守备太监,都将在他之下。

  到那时他在南京,还不是想怎么浪就怎么浪,想怎么作就怎么作,他倒要看看谁还能制衡自己,对他进行掣肘。

  


  https://www.biqivge.com/book/88422352/6068643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