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华山之巅
等郭沆带着人离去,又为白福敬点了一些饭食用过,宁良再也忍不住了。
“师父,你为何就这样放过那恶人!?”
“那你觉得我该当如何?杀了他吗?”
“哪怕不杀他,也该上报官府,告他害死人命,告他诱拐童子啊!?”
“县令不是已经被他买通了吗?”
“那就告到汴梁去,告到朝廷去啊!?”
“你以为,他买通的就仅仅是县令吗?”
“难不成还……”只说了一半,宁良便不再做声,陷入了沉思。后世的经验告诉他,师父陈抟所言非虚,官商勾结,官官相护才是常态,哪有那些个朗朗乾坤?这世道,哪有那么简单!?
“可就这样放过他,太便宜他了吧。”
“我今日不放过郭沆,来日还会有张沆,王沆,李沆……你就能保证那些人,不会做这些缺德事吗?”
“可他就真的能不做吗?”
“能。因为他怕死,他知道我的手段,知道我徒子徒孙的手段。因为他贪婪,我许诺给他整个阳武的煤矿,他心动了,我给他的丹药,足以帮他促成此事,甚至不只是阳武。他虽有罪过,但如果饶过他,而能使阳武再无孩童被诱拐去做矿工,而使阳武再无矿工死于矿难,你觉得,哪个更好一些?”
听了陈抟的话,宁良再次陷入了沉思,此前陈抟和他讨论过的,救一人还是救天下人的问题,再次出现在脑海里。一旁的白福敬听得这话,也陷入了深思。
“罢了,耽误了这么久,也该启程了。”陈抟道,“这位小友,你可有去处?”说着目光转向了白福敬。
白福敬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在下孑然一人,并无去处。”
“那不若也随我回华山吧!至少还可以有个安身之处,另外,也可以跟这位宁良小友做个伴。”
“那……那就谢过道长收留了!”白福敬躬身行礼。
一行三人启程前往华阴,奔华山而去。
路上除了住宿、吃饭等休整,再无停留。就这样,也足足用了五天的时间。
有白福敬牵驴,一路上陈抟基本上都骑在驴上打瞌睡。偶尔宁良问起什么,也都被一两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或“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之类打发。
宁良只能和白福敬聊了起来,而且越聊越投机。以前在大内,听太监们讲起的都是汴梁城或者自己老家的事,而如今听白福敬聊起来的,却更加广博:什么北方战乱,什么北汉残暴,什么契丹兵士的战斗力,什么契丹皇帝改姓刘了,什么百姓疾苦,什么煤矿勘测,什么西北饮食,什么风土人情……
白福敬年有二十五岁,但因北方战事,家庭巨变,又漂泊多年,看多了人间疾苦冷暖,各种故事讲起来信手拈来,悲惨的,搞笑的,各种奇人轶事听得宁良大呼过瘾,一路走来只觉得时间过的飞快。
说是五天,好像转眼已经到了华山脚下。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骑在驴上的宁良,望着巍峨陡峭的华山,悠然赋诗一首。
“哎呀!宁小兄弟果然是才高八斗,出口成章啊!好诗!好诗!”白福敬心悦诚服地赞叹道。
“白大哥,谬赞,谬赞啊!”说着宁良还不忘饶有介事地拱手行礼以示谦让,脸上的得意之色却溢于言表。
“呦呵!都会写诗了!”坐在宁良背后的陈抟不由地一笑,“诗是好诗,写诗的人也是好人,可这念诗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宁良本来想学穿越众男主来个剽窃,给自己脸上贴贴金。还特意没有念李白杜甫的名篇,而是特意挑了一首北宋明相寇准的大作,寇准这时估计都还没出生,按说这时候的人应该都没有听过。可他却忘了自己这位能掐会算的师父,那可是神仙一般的存在,不但知道自己的底细,而且一眼看穿并戳破了自己的小伎俩,不由得脸上一热,“嘿嘿,师父。您说您,看破不说破就完了呗!怎么还揭短呢?”
“啊……原来宁小兄弟这诗不是自己写的啊!”耿直的白福敬张嘴就来,“不过这诗我倒还真没有听过。”
宁良更是臊得慌,心说这个老白,一路从北汉逃亡中原,见了多少人,经了多时事,怎么还这么不会说话,一点眼力见都没有,也没被别人打死?又一想也对,不耿直,怎么想起要揭露那郭沆的罪行?又怎么会被那郭沆追杀?
正当宁良腹谤不已的时候,不远处一阵嘹亮高亢的歌声响起:“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成华山……鸟儿——背着太阳飞,东边飞到西那边……天黑了又亮了,人醒了又睡了……太上啊——老君犁了地……”
宁良和白福敬都被那磅礴豪迈、自由洒脱的歌声吸引了,一时间有些出神。
“哈哈,是我个那不成器的弟子贾得升。想必是知道我要回来,接咱们来了。”陈抟轻抚白须笑道。
“贾得升?”宁良努力从脑海中搜索这号人物,按说陈抟的弟子,都不会是寂寂无名之辈,但这个名字,却让宁良感到有些陌生。
“对啊,贾得升。哦,对,说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这两年他非要悟什么‘潜德’之道,说什么‘隐其身、隐其姓、隐其名’,自己起了个号,叫‘火龙真人’。”
陈抟边说边看宁良的反应,见宁良脸上现出惊讶的表情,这才慢悠悠说道:“你说他,是不是不成器?不‘隐身隐姓隐名’就不能好好修道了吗?还是定力不够,心中不够真的洒脱啊!我以后的传人,可都要姓陈。哈哈!”
宁良无暇顾及陈抟挪揄自己的“恶趣味”,心说火龙真人,那岂不是张三丰的师父!?天啊,自己现如今是陈抟的徒弟,那便是火龙真人的师弟,那岂不是,自己成了张三丰的——师叔?
还没从深深的震撼中出来,回味了一下陈抟的话,莫不是陈抟想要收自己当他的“入室弟子”或者“传人”之类?还说“都要姓陈”?那还了得?自己好不容易不姓郭了,改回前世界的本名,现在又要改姓?不行,不行。
“呃——师父,我能不能不改姓。我觉得……叫宁良挺好的!‘陈良’的话,有点像是‘陈粮’啊,放了很多年的粮食?陈芝麻烂谷子?呃——不行不行……”宁良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哈哈哈哈!我可不让你跟我姓,想什么美事呢?!”
陈抟不由翻了翻白眼,心说自己这师父啥都好,武功厉害,料事如神,道法高深,但就是一点,没事就爱拿自己逗闷子,快一百岁的老头了,没个正形……
说话间,唱华阴老腔的火龙真人贾得升已经到了近前。只见他约摸四五十岁模样,一身灰色粗布衣裳,背上负着一把剑,看向陈抟的眼神满是虔诚恭敬,也并没有因为陈抟身旁多了两人而惊讶。
“师父安好!知道师父今日回观,弟子火龙特在此迎接。”说着,深深行了一礼。
“嗯,你且免礼!这是宁良,以后就是你的师弟了。还有这位白福敬,暂且到咱们观中做客几日。”
听得陈抟介绍,火龙真人依次行礼,“宁良师弟有礼了,白缘主有礼了。”
白福敬倒还好,拱手回礼便罢。
宁良是惊得差点从驴上摔下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张三丰的师父给自己行礼?虽然陈抟也很出名,但被后世武侠小说及影视剧熏陶的宁良,还是对“张三丰师父”这样的名头更感冒一些,忙拱拱手回礼。
陈抟也不理会宁良的反应,开口询问道:“我不在这些时日,观中一切安好?还有,陕州可有消息传来?那潘美,是否劝降了袁彦?”
“观中一切安好,不过有一点小事,待回到观中我再向您禀报。”
“陕州之事,有当地弟子传来消息,一切顺利。潘美听了师父您的话,没有调动军队,一人一骑进了陕州城,将师父您的书信给那袁彦看了之后,袁彦第二日便启程入朝觐见新帝了。”
宁良当日躲在屏风后是听到过这些的,如今听火龙真人讲起后续,不由地好奇:“师父,您当时给潘美的信中,究竟写了些什么?”
“哈哈哈哈!”陈抟一边大笑,一边下了驴,顺便把宁良也拎了下来,“真想知道?”
“当然了!我特别好奇!”
“想知道的话,答应我一个条件。”
“呃——该不是真的想让我改名叫‘陈粮’吧,也太难听了吧!”
“想什么呢?想跟我姓,美得你!”说着陈抟忍不住轻轻敲了宁良脑瓜子一下,“为师要你答应,上山之后,想学什么你可以挑,但一定要认真完成课业,不得叫苦叫累,不得半途而废。以十年为期,可否?”
“当然没问题了!师父你就快告诉我吧!”被好奇心驱使的宁良没顾上深思“十年为期”究竟是什么意思,只记得什么“认真完成课业”,心想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罢了。他哪里知道,等待他的十年,是怎么令他终生难忘的十年。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驷马难追!”
“哈哈哈哈!”陈抟见宁良成功“入套”,又是一阵大笑,“其实啊,我就写了两句话,而且吧,这其中一句话我还曾经对你讲起过。”
“哎呀,师父你就别卖关子了。”
“忠一君还是忠天下?救一家还是救天下?”
“就这?”
“就这啊!?”陈抟笑吟吟地抚着白须,“那袁彦本是忠义之士,听闻寰宇巨变,第一反应是忠君报国,故而蠢蠢欲动。赵主派潘美前去处置,本意是武力镇压。但如果潘美果真带兵前往,袁彦必然起兵相抗,免不了陕州生灵涂炭。”
“然则袁彦终究是忠义识大体之人,倘若潘美一人前往安抚,可使其放低戒备,我的书信,也只是推波助澜,让他冷静下来罢了。”
“冷静下来的袁彦,自然知道孰轻孰重!以他在陕州的作风,自然知道该如何抉择!”
“时辰不早了,走吧。有客自远方来,我们快些回去见见吧!”言罢,不待宁良反应那“客”是何人,他又是怎么知道的,把驴子的牵绳往火龙真人手里一丢,登山而上。看那轻盈迅捷的步伐,谁敢说这是一个年仅百岁的古稀老人?
从山脚到华山北峰,足足三个时辰,宁良和白福敬两人早已气喘吁吁。反观陈抟和火龙真人,面不改色,健步如飞,偶尔还要停下脚步等等他们俩。
已经是午后,但终于还是到了。
华山北峰,云台观前。
那云台观算不上豪华,质朴无华却尽显威严。又因春雨刚过,云雾缭绕,一时间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啊——啊——”宁良稚嫩的声音在山中回荡,“华山之巅——我——来——啦——”
“那个……小师弟。”火龙真人忍不住提醒道,“华山有五峰,咱们云台观是在北峰。”
“什么意思?”
“华山之巅……是南峰……”
“呃……”先后被师父师兄调侃,宁良有些哭笑不得,“我不管,我说是华山之巅就是之巅。我要在这华山之巅大干特干,大学特学,学他十年!”
等等,十年?
https://www.biqivge.com/book/88267752/6474270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