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裴漪察言观色,见裴娘子神态犹豫,接着说道:“阿娘,我既然有这手艺,何不用这手艺赚些钱?何况女子也有当街开店的,那汉朝的卓文君不也当垆卖酒吗?乐府诗里也写女子开店。只要能好好活下去,有什么做不了的呢?”
裴娘子想了半晌,不得不承认裴漪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她这半生经历许多,早就把世俗的某些规矩抛诸脑后了,若不然,她也不会孤身收留裴漪,把她当作亲女抚养。
沉思半日,再加上裴漪反复游说,裴娘子终于松了口,道:“漪漪,你说的倒也不错,可是……家里余钱不多,要开店的话,恐怕拮据了一些。”
钱财不够,这倒是个问题,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正是此理啊!
裴漪单手抱胸,右手虚握成拳,放在鼻端下想了想,道:“阿娘,可以先不用开店,我在家门口支个摊子,先卖上几日看看成效,如何?或者推出去卖,对了,阿娘,最近有什么节日吗?”
节日人多,摆摊肯定赚。
裴娘子道:“再过五六日便是上巳节了,那时候玉山山脚下,去踏青的人家倒是许多。”
上巳节!
上巳节是有名的传统节日,到那天,几乎所有人家都会去外面踏青游玩。但这时候还没什么摆摊的概念,偶有贩卖吃食的,也是挑担叫卖,大多数人也是从家里带些吃食,这哪儿比上现做的香呢?
裴漪眼睛一亮,心想,这不正是想瞌睡有人递枕头嘛,抓住上巳节这个机会,不仅能赚上一笔,而且也能给自家未开门的小店打出名声,到时候小店开张,也不至于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裴漪一锤定音,道:“阿娘,我们就在上巳节去摆摊儿!”
裴娘子望着胸有成竹的女儿,禁不住缓缓点头,她又一次感到,女儿是真的可以独当一面了。
她问:“漪漪,你打算卖些什么吃食?”
裴漪想了想,她摆摊,重在新,在奇,在现做,肯定要选热腾腾刚出炉,香飘十里的吃食。想到这些,她的脑子里不由自主地蹦出来三个大字———小笼包。
她永远忘不了小时候每天早上去上学,早餐摊儿的阿姨蒸出来热气腾腾的小笼包,那醇香的味道,钩得她口水直流,一直走出了几百米,她仿佛还是能闻到小笼包的味道。
裴漪脱口而出:“小笼包。”
裴娘子显得有些疑惑,问:“何为……小笼包?”
裴漪才反应过来,唐朝时候并没有小笼包这个称呼,她搜肠刮肚地想了想,憋出了几个字:“肉馅馒头。”
古时候人将蒸熟的面点,无论有馅没馅,都叫做馒头,至今在江南地区,还有这种说法。裴漪大学在南方上,第一次在路边买包子的时候,听阿姨说“给你,一个菜馒头”,愣了半天,后来室友才跟她解释,说他们这边把包子和馒头一律称作“馒头”,菜馅的就是菜馒头,肉馅的就是肉馒头,玉米做的就是玉米馒头。
裴娘子“哦”了一声,问:“你打算做羊肉馅的吗?若是这样,恐怕买不了几斤肉。”
裴漪当然不会想用羊肉。
羊肉贵啊,比猪肉贵上好几倍。在唐朝,有点钱财的人家,都更偏向于羊肉。《礼记》中记载,羊肉配小米,是最高等级的吃食,自古以来,人们都喜食羊肉,不喜猪肉。到了宋时,东坡被贬,买不起多少羊肉,便琢磨起猪肉来,他的《食猪肉诗》上写:“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猪肉便宜,但是大家没有合适的做法,裴漪会啊,裴漪坚定地认为猪肉比羊肉好吃,她实在受不了羊肉的腥膻,而猪肉味道小,肥瘦合宜,做任何菜都很出彩。
裴漪摇了摇头,道:“阿娘,羊肉价贵,且腥膻味过重,我想用猪肉。阿娘放心,女儿知道如今很少有人吃猪肉,可女儿有信心将它做好。”
听到女儿这样说,裴娘子也没什么多余的话了,反正女儿想干什么,她支持就是。
只不过已是二月下旬,距离上巳节时日无多,若是想要赶在上巳节将东西准备好,那这些日子裴家母女必然不能歇了。
说话中间,转眼已到下午,日影斜照,将院中树木拉出一道斜痕。裴家母女顾不上休息,换了一身便装,便向东市出发。
按照官府的规定,市场在午时击鼓二百下,算是开张,在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下,就闭市了。可是随着市场发展,官府这些规定的约束力慢慢减弱,东市的有些商铺,在日落后也开张。1
虽然如此,还得抓紧时间将东西备齐,如今天气虽然尚冷,但是猪肉之类的食材却不能大量购入,只能先买几斤,回来试试味道,调整配方。但是像出摊用的推车、蒸笼之类却得抓紧时间赶制。
裴漪久未出门,对这次出行感到非常兴奋,她换了一身旧时的衣衫,淡黄圆领夹袄,栀黄色背子,下面是蓝染交嵛裙,裴娘子为她挽了个百合髻,看起来既利落又娇俏。而裴娘子则单挽了一个螺髻,穿前几日那身绀色上衣,绿色布裙,与裴漪携手出了门。
外面已是春意盎然,巷旁海棠树已抽芽,过不多日便会开出一团一团繁密的花朵。
巷子里人并不多,这时候人们或在外面做工,或在家中忙碌,最热闹的时候,是晚饭时分。
但是人不多,不代表没有人。轵水城小,什么事情传得也快,虽然裴娘子怀着一颗保护裴漪的心,没有将裴漪恢复这件事情告诉许多人,但是难免有说漏嘴的,东传一嘴,西传一嘴,传了几天,几乎全城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了。
裴漪一路上遇见邻家,他们都拿惊讶的目光打量着她,问:“阿漪啊,你果真好了?”
稍微不会拐弯的则问:“阿漪,你不傻了?”
有些莫名其妙挑事儿的则说:“哟,快来看!这傻子真不傻了?真是件稀奇事儿!”
除了这些大人,旁边的小童,从未留头的到刚留头的,都你拉我扯地跑过来看裴漪,有的不怕生,就盯着裴漪一直好奇地瞧。
仿佛裴漪是什么他们没见过的奇珍异兽。
裴娘子神色已经变得极为不好,再多听一句话,她便要忍不住训斥这些人了。就在这时候,裴漪拉了拉她的手,笑道:“阿娘,不必在意。”
说罢,她还笑意盈盈地一一回复,并跟他们说过两天她会去上巳节摆摊,让他们都来赏脸光顾。
裴娘子一愣。
她当然不知道裴漪心里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裴漪心里算盘打得震天响。
这些人的好奇心会让他们一探究竟,而裴漪也正好接着借这个机会好好宣传自己的摊子。借用现代的话来说,她这叫“自带热点”,有这样好的条件,她何乐而不为呢?
裴漪曾经做美食vlog,深谙“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大多数时候,营销和宣传能决定一件事情的走向。她还记的有位女企业家,在饭店没有装修好的时候屡次三番开业,导致被罚款。可这件事情上报之后,大家都对这家饭店感到好奇,等到正式开业的时候,饭店座无虚席。而裴漪,也要利用大家对她不再痴傻的好奇心,让自己的摊子“座无虚席”。
裴漪的这番态度不仅让裴娘子暗自惊讶,也让路人惊讶。路人看着远去的这位容貌出众,气质出尘的妙龄女郎,实在无法将她和原来痴傻的裴漪联系到一起,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以至于轵水城中几乎人人都想来看一看裴漪。
别的不说,凑热闹嘛,人人都喜欢凑热闹。
裴娘子趁着没人的时候询问裴漪,但是裴漪却拍了拍她的手,表示自己心中有数。
步行一刻钟,母女俩来到了东市。
裴漪算着要买的材料,几斤猪肉、猪皮、面、大米粉、糯米粉之类的东西———大唐人民普遍嗜甜,有咸口的小笼包了,再来个甜口的蒸米糕,什么口味都有,以便大家选择。这蒸米糕虽然用料简单,但是加上芝麻和糖粒儿之后,咬上一口,简直赛过神仙。而且蒸米糕合大众口味,南北皆宜,放在现在,有叫它熟梨糕的,有叫它甑儿糕、碗糕的,也有直接叫它蒸米糕的,其实大同小异,都是贪恋米糕的这个味。
这些东西和要赶制的推车、蒸笼和米糕模具都在东边,而调料铺子却在北边,母女俩决定分头行动。
与裴娘子说好之后,裴漪便向着北面走去,可并非朝着卖调料的铺子,而是朝着当铺。
她得去当铺谈些事情。
https://www.biqivge.cc/book/87812228/272537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