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咸鱼少师又旷了早朝(重生) > 第1章 前世

第1章 前世


“陛下,反贼于轼带着锦衣卫杀到午门外了!”

        “陛下,午门守卫的百名锦衣卫叛变,与反贼一起攻进皇城了!”

        “陛下,禁军挡不住了,请陛下速从安定门撤出内城。”

        乾清宫内,一身素服的君王面色不变,轻轻搁笔,道:“不必。”

        少顷,君王顺着铮铮的脚步声抬眉——一个熟悉的身影手持长刀,只身踏进宫殿。于轼一身玄色轻铠,背光而立,铠甲上滴着血,像是他一路杀进皇宫的勋章,鲜红刺目。

        “林文甫,别来无恙。”

        林文甫起身朝于轼走去,浅笑道,“轼儿,你来了。”

        得了林文甫的应允,皇城内的侍从宫女皆已逃走,这位君王此刻孑然一身,面对叛军首领于轼,毫无惧色,反倒显出如释重负的松快神色。

        宇和元年,叛贼于轼率锦衣卫,自午门杀入皇城,弑君称王。

        -------------------------------------

        养心殿的后殿寝宫内,林文甫面无表情伏跪于龙榻之上。两年,他似乎习惯了这般撕裂的剧痛,起初的哀求和挣扎被消磨殆尽,仅存的属于活人的生气,大约就只有出血的下唇和偶尔无法抑制的闷哼了。

        身后的于轼终于放开了他的腰,起身穿衣,“真是越来越无趣了。”

        林文甫平静地望着床顶精巧雅致的龙凤雕花,道:“那便杀了我吧。”

        于轼系腰封的手一顿,头也不回地冷声道:“林文甫,你已经死了,在世人眼中,你已经死了两年了。”

        泪水自眼角流入鬓发,滴在明黄的纹龙被褥上,林文甫缓缓闭上眼。

        于轼离开后,林文甫缩在被褥中,艰难地穿上中裤。他的上衣是齐齐穿在身上的,于轼从来不脱他的衣衫,因为他后背上的腾龙纹样,是于轼此生最恨的东西——天选之王的标识。

        青鸾为使衔缇珠,龙纹作记点君王。

        当今天下八国,君王皆由天道选任。每隔一段年岁,神鸟青鸾会衔稀世美乐珠,赐予天选之人,那人便成为该国的君王。青鸾点王三十日后,君王的后背会显现龙纹,与美乐珠一起成为君王的标识。

        这是众生所求的荣光,可林文甫不想要,他真希望自己不是天选之王,背上没有龙纹,和于轼依旧是自幼一起长大、感情深厚的表兄弟。

        -------------------------------------

        二人的母亲是至交好友、结拜姐妹,林文甫父母早逝,五岁时被于轼母亲领回家中,当亲儿子养,与于轼以表兄弟相称。

        林文甫十五岁那年,内海的青鸾飞来于府。

        那日是大年三十。于府上下正忙前忙后地准备除夕夜宴,林文甫和于轼在院中打闹。就在于轼被摁在地上动弹不得的时候,一颗圆润的橘红色珍珠砸在林文甫背上,滚落到地面,停在于轼的发带旁。

        “什么东西?”林文甫拾起珠子扔给于轼,“什么时候学会打扮了,轼儿,这首饰不错,红得喜庆哈哈哈哈……”

        “这不是我身上的,”于轼接住珠子打量,忽然他睁大双眼瞳孔骤缩,“这是,这是,美乐珠!”

        正是此刻,于府上方响起悠扬的鸣啼之声,音色婉转柔和,却穿透人心,那是内海飞来的信使青鸾!

        青鸾昂首立于院中,望着两兄弟的方向。林文甫赶紧爬起来,拉起完全呆愣住的于轼。青鸾微微颔首,于轼回应地点头,青鸾弯下脖颈,前额贴地,闭目行礼。于轼成了坤国的君王。

        新王入宫可携一名辅佐官,林文甫便被任命为少师,与于轼一同入宫。

        谁料三十日后的登基大典上,于轼背上迟迟没有出现本该显现的龙纹。周围的朝臣开始慌张地窃窃私语,前排的百姓也发出质疑之声。随后,一个声音从聚集的臣民之中响起,“这位真的是我们坤国的君王吗?”。

        低语变成喧嚷,聚集的臣民向中央的高台推搡。林文甫为了护住于轼,在混乱中被推倒在地,官服被拉扯撕破,袒露的后背上,竟有一条浅金色的腾龙!

        “龙纹!”叫喊声此起彼伏,“君王在这里!他身上有龙纹!”

        林文甫茫然失措地被推到中央,回身越过右肩望向后背,背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条腾龙,色呈黄栗留,极浅,但纹样精细,每片鳞甲都细致入微,明处如黄色琉璃般通透,暗处接近库金之色,双目柘黄,黄中带赤,艳阳一般。

        后来,林文甫被拥护为新任坤王,于家却因为于轼“罔顾天道谋权篡位”之罪,被囚禁待审。林文甫极力替他辩驳,解释青鸾来于府时,是自己弄错了——

        他生父不是坤国人,他也不能算坤国人,而青鸾出现在于府,不光是他,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认为天道选中的是于轼,谁会想到是被于家收养的异国人林文甫呢?

        林文甫的说辞没能说服三司法,再加上过去一个月坤国突如其来的暴雪——坤为南国,气候温暖,寻常冬季连雪都没有,更别说连日暴雪。反常的天灾激起民怨民愤,责骂于轼逆天不祥,请愿严惩祭天。最终,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一致裁决,判定于轼有罪,全家依律处以火刑。

        林文甫愧疚又绝望地来到刑部牢狱,见了于轼却除了“对不起”什么也说不出。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的独子,自小资质过人胸怀大志的天之骄子,此刻衣衫褴褛,背靠石壁,抬头看向林文甫的眼神阴鹜晦暗,半晌吐出一个字“滚”。

        大牢外雷声轰鸣,暴雨倾下,林文甫失魂落魄地走出来,感觉似是千万座山峰顷刻倒塌,迎面压来。

        之后,于轼在行刑那日逃脱了,下落不明。于家其它人被当众处以焚刑。

        又过了半年,于轼领着父亲留下的旧部,一路从都城外杀进皇宫。

        于轼对外宣称自己弑了君夺了位,却不杀林文甫,将人囚禁在养心殿的后殿,日日欺辱折磨。

        -------------------------------------

        “梆梆梆”,房门被轻叩了三下。林文甫狐疑地走到门边,他被锁在这里两年,除了送饭的内侍,从没有旁人来过。

        “公子,奴婢受人之托,给您送来密函一封。”是陌生女子的声音。门槛与房门的缝隙塞进一封信。

        “在下被困之事,并无几人知晓,请问是谁送信与我?”林文甫的询问没有得到回应,那女子送完信便匆匆离开了。

        林文甫将信取出,书信之人称自己召集了数目可观的义士,愿为天道而战,还坤国真正的天选之王。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千百年来百姓都遵循天道,从未有人敢忤逆天道——于轼是头一个。信中所提的义军,害怕坤国因逆天而行遭到天谴,如若发生天灾,损害最大的便是平民百姓。

        信的最后说,皇城甚至整个都城,遍布锦衣卫,都是于轼的直属部下,义军很难攻破,恳求宫中的林文甫协助暗杀于轼。

        信封里附了一小包无色无味的毒药。

        林文甫默默藏了药,便听见门外结结巴巴的开锁声。

        “把门打开。”于轼满身酒气来到后殿,双目昏花,迟迟插不进锁孔。他气恼地将钥匙扔给随行侍从,吩咐开锁。

        “你喝醉了。”林文甫起身倒了杯茶,握着茶杯顿了顿,随即递给于轼。

        却被于轼挥袖打翻,“别假惺惺的,林文甫,你恨不得我醉死吧?”

        于轼将他拉到面前,闷声说,“你该知道我今日为何饮酒。”

        “我知道。”林文甫偏头避开那满是恨意的目光,“今日是小姨的生辰。”

        “啪——”林文甫被于轼一个耳光甩得踉跄了几步。

        “别这么叫我娘,你不配!”

        “她待你如亲儿子,你呢?火刑……你害得她尸骨无存!”

        林文甫抬袖拭去鼻血,低声道,“对不起。”

        于轼听到这三个字愈发来气,拽着人掼在榻上,“我恨你,林文甫。”

        不知是因为醉酒还是伤心,于轼今日格外疯狂。窗外的雨声盖住了林文甫的痛吟,暴雨如注猛烈地敲打着窗楞,像是要将可怜的木条打断。

        衣衫扯落,露出背上的龙纹。

        “多精致的腾龙啊,”于轼停下动作,指腹抚过片片龙鳞,倏忽狠戾地咬牙道,“就因为它,爹娘惨死,连尸骨都没留下!就因为它,我一腔报国之志,沦为叛贼受人唾弃!”

        “天选之王,呵,”林文甫满身伤痕耳中嗡嗡作响,于轼冷厉的声音依旧不肯饶过他,“还不是任我囚禁凌/辱?天道呢?选了你又不管你了吗?”

        林文甫小声抽泣起来。哭声被撞得稀碎,与错落的雨声交织纠缠,化作了悲伤的长调。

        -------------------------------------

        于轼离开时已近清晨,林文甫擦尽身上血渍,换了身干净衣物,束起长发,扣上白玉发冠。

        他拿出那包药粉,洒进凉透的茶水中,一饮而尽。

        真是好药,林文甫释然地笑起来,此刻五脏六腑如同被钝刀割着,剧痛难忍,他缓缓蜷起身子,额头抵在地上。

        恍惚间,送早膳的内侍打开了房门,惊叫一声跑了出去……

        “林文甫!”是于轼的声音。他来了吗?

        “御医呢!”

        好吵,耳畔是嘈杂的喧哗声。

        林文甫喉间的血气再咽不住,全数呕出来,意识愈发涣散。

        “表哥?”

        “表哥!”

        “表哥……”

        轼儿在唤我吗?

        朦胧中,林文甫仿佛瞧见了琉璃湖,杨柳依依,飞絮濛濛,游船掠过湖面,和着春风,撩起粼粼波光。

        “你们俩当心些,别掉湖里了!”小姨的声音温柔缥缈。

        “知道啦——轼儿,咱们去船头,我方才瞧见好大一条龙吐珠。”少年模样的林文甫拉着小于轼往船头跑,外衫迎风鼓得好大。

        “等等我,表哥,我的靴带又散了。”

        “来哥给你系上,快……”

        ……

        林文甫在血气中渐渐闭上眼,嘴角浮出一丝笑意,轼儿似乎在唤我“表哥”……

        他好久没有这样唤我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87105692/264625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