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生产、分配、消费与大萧条
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无非战与和,最简单的自然就是发动战争,无论是像日本这样转移矛盾,亦或者美国那样大发战争财,都可以有效缓解经济危机。
但这种方法是非常冒险的,而且对于国家本身的伤害也非常大,大部分国家都不具备美国的“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是反法西斯战争的天然的正确性,能够有效推动各国国内外进步力量对战争政府的反抗和进攻;
地利是美国横跨两洋,隔绝于直接的6战战场,避免了敌国6军对本国国土工业和人民的伤害;
而人和则是罗斯福通过其远视的眼光和强硬的政治手腕将美国政府捏合起来,形成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团结的局势,以及英美两国的强大工业能力和原材料产地。
就应对经济危机本身来说,战争是政府无能的表现,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差解决方案。
因此,和平的调整自然是各国的首选,而应对的方法和措施也与各国的政体、国力构成和国家经济密切相关。
资本主义世界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英美两国的应对措施,英国所采取的办法是构建“英镑集团”和推行“英帝国特惠制”。
所谓的“英镑集团”即是英国通过加强外汇管制,并与英帝国各自治领以及与英国关系密切的国家,诸如巴西等国,达成约定,各国货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货物与英镑挂钩,并将大部分储备金运至伦敦以供国际清算,稳定英镑汇率,以此来稳定各国之间的通货稳定。
参加英镑集团的国家之间可以自由兑换外汇,而对集团外的外汇交易则实行严格的管制,以保护英镑集团的市场。
另外,由于英国征收保护关税,势必影响到与英国有密切经济联系的自治领和殖民地。为了使英国与自治领、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关系不致因此受到危害,并通过进1步发展相互之间的贸易来保护和扩大英国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因此,英国与自治领和殖民地之间建立了关税同盟性质的帝国特惠制。
通过广大的殖民地和其他国家的供应和缓冲,英国盘剥世界,在整个经济危机中表现相对较好。
美国则是耳熟能详的罗斯福新政,不过真正拯救美国经济的是2战,尽管罗斯福新政有效的阻止了1929年的大萧条,但面对3十年代后期的经济危机反扑,仍没有做好充足准备。
但罗斯福新政对于美国打赢2战、反法西斯化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并阻碍了美国走向__主义,美国罗斯福的强力手腕将美国从小政府时代带出来,美国的战争潜力发掘也将被极大的限制。
而左念微所采取的方法则与两国有区别,也有联系,但本质都是从基本国情出发的。
这套方法可以分为治标治本两大项内容,治标主要集中在金融调整、特殊时期的经济调控等方面,而治本则要往分配制度和工农发展方向走。
与美国华尔街的疯狂不同,中国严格管控金融,在美国市场中已经渐至疯狂的抵押融资、隔夜拆借等现象并没有在中国太过严重。
而生产方面,中国的消费能力相对来说还是很强的,现在的中国还没有生产过剩的威胁。
但美国的生产过剩是存在且较原时空更为严重的,毕竟少了可以倾销的中国市场,从1928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而金融上的崩溃不过是这场危机的导火索。
这1问题时资本主义的痼疾,无法根除,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逃脱。
针对这方面的预防,左念微从国初便已经开始准备了,这是治本之策,但也不完全是。
自东南巡阅府产生的政府最初本质上也还是1个传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只不过是后来6续经过了东方化和现代化改造而已。
而这东方化的进程在左念微的推动下不断的发展,并在后天改造着这个国家,其有两大特点,土地国有和国家垄断,相较于西式资本主义国家,诸如美国、英国等国有着1定的区别,但生产资料私有依然是底色,因此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必然到来。
这1方面是传统体制的延续和影响,另1方面也是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促生的产物,但总的来说,依然将中国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并在左念微的调节和掌舵下修正方向,避免陷入军国主义等陷阱中。
这两项使得政府对于经济的调控更为简单,能够在工业和农业生产方面予以总体指导。
而1直以来,优化再分配制度,稳定国家也是中枢政府努力的方向,其中最主要的是税收和政府补助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1922年开始,随着工业化推进、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局势转变,和平的时代降低了国防压力,使得国家的主要精力可以投入经济工业方面。
因此,中枢在1924年2月正式废除大部分的常规农业税,同时制订了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以提高基层收入,促进消费,事实证明,这对于国家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此外,对遗产税、赠予税等方面的加强也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不足以支撑再分配和促进3次分配的调节。
这1切的动作都需要1个合适的契机,以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而经济大萧条无疑是这样的良好契机,同时,在这段时期,全球范围内__主义广泛传播,取长补短,遏制抬头的法西斯主义更是其中的关键。
自1927年下半年开始,内阁6续颁布了新的工业生产指导计划,其中着重调整了工业生产方向,并在1928年下半年开始加强对美国金融市场的报道和分析。
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的报道尚不能在中国国内对那些投机分子产生影响,自然更不必提美国了。
但当时间来到1929年6月,已经开始有人察觉到经济和股市问题越发的严重和明显。
长期的国际贸易顺差和农业农村衰退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不易察觉的,但股市的变动却是十分敏感的,前者就像是大旱,1天两天不下雨你没有任何感觉,而后者则像是雪崩,当你察觉到时,早已经来不及了。
中国的市场确实扩大了,但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扩大的更快更大,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和威胁远大于另1个时空的日本,中国的商品能够广销南洋、日本、南美等地。
其固然存在着部分商品质量较差的问题,但市场的大小就那么大,中国的商品再差能差过日本?
显然不可能,再加上英国回归其固有影响地区,与中国不谋而合,对美国在远东和南美的商品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这就导致了美国出口问题进1步加剧,并引起了股市波动。
当时间来到1个临界值时,经济危机的爆发便以前所未见的速度爆发。
8月初,1位统计学家预言了美国将出现空前规模的大萧条,琼斯指数随即下跌了约10点,由此掀开了崩溃的序幕。
为了稳定局势,胡佛总统立即出面声称美国经济从根本上看是健全的,随后股市再次大规模攀升,但整个华尔街已笼罩上了1层警觉气氛。
1929年9月14日,当午夜十2点点的钟声敲响,大洋西海岸的中国迎来又1个为期5天的中秋节大假期,在无数人的安梦中,海对面的美国却笼罩着1股古怪的气氛。
在睡梦中,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他们或许想象不到,这个中秋节假期即将成为未来数年内最快乐的时光。
烈日正当头的华尔街,空前的抛售风潮出现了,1天之内,1289余万股股票易手,“黑色星期5”为经济危机拉开序幕。
这场风波距离中国尚还有些许距离,不过,随着各路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也为这个难得的佳节笼上了些许的阴影。
不过,对于大部分不关心股市的普通人来说,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其引起的波动尚不及因节假日带来的波动。
9月19日,结束休假的人们踩着自行车开始上班,不过今天天并不算好,略微有点阴沉。
街上的广播中依然报道着美国的股市问题,在刚刚过去的夜晚中,大洋彼岸的美国正当午,股市的崩溃也达到极点,1638万股股票易手再次打破了历史记录。
接着新闻热点速报之后的,是早间新闻的时政热点:
最新的《新闻审查办法》已经在内阁中通过,不日将会正式实行;
最新的《金融管理临时办法》即将开始实行;
《农业农村法》正式提交过会审议;
《社会保障法》修正案在国会中通过,社会保障委员会准备改组。
在连续数日的时政报道中,临时办法等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的报纸中都开始出现相关词汇,即便是再迟钝的人,也察觉到了危险的来临。
9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也发生了暴跌,交易所工商指数跌幅已经超过20%。
除股票暴跌外,茶叶、生丝,成衣等等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企业1夜间被撤单无数,就连钨和桐油出口都遭到重创,钢铁、化工以及石油产业的股票价格也在迅速缩水,危机越过了重洋,狠狠的撞在了中国身上。
https://www.biqivge.cc/book/85950625/303027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