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508章 宋辽摩擦!保守者庞籍VS激进者韩琦

第508章 宋辽摩擦!保守者庞籍VS激进者韩琦


三月初。

    春暖花开,绿意渐浓,大西北捷报连连。

    狄青总领的五路大军已北进八百余里,占据了横山大半数地区。

    西夏军的防御非常有限。

    基本上还是秉承李元昊曾经的那套战术打法。

    一边命人偷偷挖掘河道决黄河水,以淹宋营;一边派遣轻骑兵抄绝宋军之粮道,还在大路上设置了诸多陷马的陷阱。

    可惜作用寥寥,全在狄青的意料之中。

    最后。

    西夏人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将主力军集聚到了翔庆府和夏州。

    意在凭借城池之坚固,将战线和时间拉长,抵御大宋之军。

    得益于三司的提前调配,西北百姓的粮草运输,宋军此次的后勤供应相当充足。

    大宋士兵们也是越打越有信心。

    狄青预计,若四月能顺利攻下翔庆府和夏州,那七月份大概率就能灭掉西夏,根本不用等到中秋节。

    ……

    与此同时。

    东瀛与高丽也打得不可开交,甚是惨烈。

    东瀛兵已占领了高丽的沿海地区。

    高丽军一边收缩防守,一边向辽国求助,甚至还传信到大宋,提出愿割土、交纳岁币、称臣等多项条件。

    但宋辽都没有理会它。

    当下的高丽,名声尽毁。

    哪国若敢帮它,必然会受到周边诸国的强烈谴责。

    两国大战,也影响了海上贸易。

    粮食、铁器、布帛等物资飞速涨价。

    东瀛朝廷为筹集粮草,低价售卖了大量白银、黄金、硫磺、木柴等。

    曹护联合多名宋商,果断收购,赚得盆满钵满,对东瀛海上贸易的掌控范围也越来越大。

    一切都朝着利好大宋的方向运行着。

    ……

    三月初十,清晨。

    苏良来到御史台台院,泡上一壶茶水。

    正准备边喝,边看邸报。

    一名宫中内侍快步走了进来。

    “苏中丞,今日凌晨有河北路军情急报送于禁中,官家命您立即前往垂拱殿议事。”

    苏良微微皱眉。

    “河北路的军情急报?莫非宋辽边境起了冲突,打起来了?”

    “好,我马上就去。”苏良点了点头。

    当下。

    大宋西军正与西夏酣战。

    赵祯多次交待镇守在河北路的主官庞籍和韩琦,严守边境,暂不可与辽起冲突。

    辽国今年不但有女真族内乱、皇太弟耶律重元和大皇子耶律洪基内斗,辽国皇帝耶律宗真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双方都知彼此不愿全面开战。

    若因某些意外打起来,是苏良非常不愿看到的。

    当即。

    苏良换上官袍官帽,快步朝着垂拱殿走去。

    ……

    一刻钟后。

    待苏良走进垂拱殿,赵祯和两府三司诸相公已在里面了。

    随即。

    枢密副使曾公亮将三份文书递给苏良,道:“依顺序看。”

    苏良点了点头。

    第一份文书,是庞籍和韩琦共同署名。

    内容是——    
    三日前的深夜,有燕云之幽州汉民偷渡坐船,过宋辽边境白沟河。

    两艘船,共计十二人。

    在这十二人行至白沟河中间时被辽兵与宋兵同时发现。

    辽兵朝着河中放箭。

    并喊话称:这十二个汉民乃是辽国流贼,因触犯辽国法令而逃,大宋绝不可让他们上岸。

    但是。

    这些汉民却朝着河对岸的宋兵称他们深受辽兵压迫,无法生活,乃是要归宋。

    宋兵们听到此话。

    立即朝着河对岸的辽兵放箭,然后帮助这十二个汉民来到了河对岸。

    此事发生半个时辰后。

    辽国守将耶律添成在河岸喊话,让大宋归还十二名汉民,免得破坏宋辽和平。

    在河岸值守的韩琦知晓此事后,也朝着河对岸喊话。

    强硬地称:十二名汉民是否为流贼,待他查验清楚后,再考虑是否归还。

    于是,双方之兵都集结在河对岸对峙起来。

    当下。

    彼此的火气都很大,随时都有可能打起来。

    当晚,庞籍也知晓了此事。

    他与韩琦沟通一番后,二人意见相背。

    韩琦认为,燕云之地的汉民南归,实乃大宋兴荣之象,无论如何都要保下这十二人,让对面燕云区域的百姓看到大宋对他们的态度,没准儿可引得更多燕云之地的汉民归宋。

    庞籍则认为,当下燕云还属辽国,这些人依旧是辽民,应该立即遣返,十余人并左右不了什么,但若一直扣押这些人,很容易造成宋辽边境战事爆发。

    二人意见不一致,便只好请示朝廷了。

    至于剩下的两份文书,都是由二人分别呈递。

    庞籍弹劾韩琦做事过于偏激,立功心切,总想着与辽开战,建立军功,没有大局观。

    韩琦则觉得庞籍过于保守,依旧还活在辽国的阴影下,在边境难有大作为,恳请朝廷换人。

    苏良看罢后,将三份文书放在了御案上。

    “众卿如何看?”赵祯问道。

    张方平率先开口道:“官家,臣以为我们应该强硬一些,这十二名汉民称要归宋,我们便同意他们归宋,然后我们来探查他们是好是坏,若他们做过杀人放火,偷盗抢掠之事,那就依照我大宋律法来惩处,毕竟,燕云乃汉唐故土,这些汉人与我们同祖,契丹人、女真人则是另外的祖先,由我们来处置,并非不妥。

    张方平说完,富弼站了出来。

    “此举有引战之嫌。当下我们觉得辽国不敢战,但辽国也觉得我们与西夏有战,也不敢战,若真战起来,就是两败齐伤。”

    “我建议,我们应探查一番,若他们是诚心归宋的良民,便留,若真是流贼,则驱之。靠讨好这十余人来让整个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对我们产生归属感,根本不可能。”

    “即使他们是汉人,若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也不愿承认他们是宋人。此举,可断绝日后一些贼匪借着宋人的身份,为非作歹。”

    “我认同富相的说法。”苏良开口道。

    其实,燕云十六州大多数汉人对大宋都没有什么归属感。

    燕云成为辽土之时,大宋还没有立国呢!
    不过随着近年来大宋的强盛,外加汉人在辽国确实是低契丹人一等,很多百姓对大宋是有好感的。

    燕云之民选宋还是选辽,根本在于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而大宋也不是所有的汉民都要,那些坏到骨子里的人是无法成为大宋之民的。

    “臣认同富相所言。”欧阳修也开口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其他相公也都纷纷开口。

    当下的大宋根本不需要去讨好某個不值得大宋讨好的汉民。

    待大宋收复燕云,需要的也是认同大宋法令的人,而不是一群见风使舵的泼皮流氓。

    “确实,这样做更规矩一些。”赵祯认可地点了点头。

    这时。

    首相文彦博开口道:“官家,老臣觉得当下最棘手的问题不是如何处理这十二名汉民,而是庞公与韩稚圭不合,恐怕二人不适合同时留在河北边境,两人只能留一个。”

    赵祯微微摇头。

    “不,朕觉得挺合适,不过需要一人去劝劝架。”说罢,赵祯看向苏良。

    (本章完)


  https://www.biqivge.cc/book/85411738/934743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