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经伦论修订本 > 第二十七章、自我意识是人性的核心

第二十七章、自我意识是人性的核心


第二十七章、克服直观思维方法下的浅薄认知

哲学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探讨人为什么是人,人为什么存在“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是一切学问的核心。这世界,这人类如果不存在“自我意识”,那么这世界,这人类可能根本不会存在个体、集体、社会和国家。正是人类人人皆拥有“自我意识”,这世界,这人类才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成就我们拥有的当今繁华的世界。

而中国古典文化在文化概念上是主张消灭“自我”的文化,中国古典文化是没有“主观思维、客观思维和辨证思维”三元思维文化的文化。中国古典文化只有主观思维和肯定思维两种方式。

为什么这里又把完成思维读解为肯定思维了呢?因为中国古典文化只有直观看到事物和肯定完成行动这两段思维方法。我拿孔子著名著作《论语·颜渊》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论语》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句话是儒学非常经典的一句话,对古代中国的政治、人文、宗教影响深远。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子的弟子颜回问孔子关于“仁”的标准,孔子回答说:克制自我意识,反复践行“礼”的标准,遵守礼的制度,这就是实现人人上下间爱的标准。每日自我反省自己的自我意识,做到反复践行礼制规矩,这样做肯定能够达到天下人人上下间爱的社会标准。为了实现人人上下间爱的社会标准,就要靠自己改变自我,不能靠他人来改变自己。颜回又问:请指明怎么去做才能达到目标。孔子答道:不符合礼制规矩的事不看,不符合礼制规矩的事不听,不符合礼制规矩的事不评论,不符合礼制规矩的事不做。颜回听后回答孔子说:我虽然不聪明,请放心我会遵照先生的话去做的。

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中国古典文化的病症和缺陷。在这段话里只有主观的问和肯定的答,没有站在第三人位置的客性思辨,也就是说没有客观思维也没有辨证思维,至少缺失客观思维。

在这段话里只有主观思维和肯定思维两种思维方法。这里颜回问孔子“仁”的标准。仁,我们知道汉文化的仁是上下间爱为仁。仁是间爱的表现形式,但这个间爱的表现形式必须是君臣、父子、夫妻间上下间的间爱关系。而不是朋友、兄弟间的平行间爱关系。朋友、兄弟间的平行间爱关系,是义。也就是说“仁”是上下间有等级差异的爱的关系,而“义”是左右间平等的爱的关系。

颜回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制自我意识,反复践行“礼”的标准,遵守礼的制度,就是上下间爱的社会,反复自省,践行礼制规矩,肯定能够达到天下归仁的世界。这段话只有主观原因和肯定后果,就是一种从主观思维到肯定思维的思维过程。前面说遵守礼制就是上下间爱的社会,后面肯定了只是做到就能达到上下间爱的社会。这里只有主观思维和肯定思维,没有排列、分析、推断、综合等等逻辑性思维,只有既定事实和肯定事实,缺失客观事实和辨证事实,至少缺失客观事实。

客观事实是人站在人与人、或人与事之间产生的第三性思维,是站在主观思维之上即脱离主观思维又依赖主观思维的思维方法;客观思维有从他性,因为它是抛弃了自我意识的思维方法,所以客观思维看待事物的角度就脱离了主观思维的角度,产生了利他或排他主义思维。正是客观思维所站的视角不同,所以客观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公正性。如果想要客观思维处于公正的位置,思维就必须推进到辨证思维的位置。但是,中国古典文化没有“客观思维和辨证思维”这两大思维方式,至少缺失客观思维方式。

到宋代,朱熹把“克己复礼”上升为一种普遍的天理,认定“克己”就是“穷天理,灭人欲”,人人都要克制自我意志,战胜自我私欲,成为一个践行礼仪制度,处处守规矩的人。这就把主观思维和肯定思维推上了极端。他认为“礼”如树木的年轮是内有节,外有纹的天理,是已经既定的规矩,人人必须反复认识,在脑海中达成既定的事实,不得怀疑这是天理,并必须遵守。

朱熹这就把天命论和天理论推上了极端。

朱熹不但没有将思维方法推进到客观思维和辨证思维的界面,反而加固了直观思维和肯定思维的认知界面,让二元思维更加顽固了。

如果要保留、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文化就必须以批判的态度,来重新认识中国古典文化,以如孔子所言:“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里的“克己”并非朱熹所言的克制自私自欲,而是克服直观思维方法下的浅薄认知,反复认知已有的存在。因为已经即成的事实必有其合理存在性,所以合理存在的既定规矩就必须接受,并且要反复认识,达成一日自省我身,重复思考已经存在的礼仪道德,反复比对已经存在的存在,反复思考已经“有”我的我,将思维站上客位思考的高台,三思而后行,这样必然会得到天下归于秩序的文明社会!

因此,所有的人伦秩序,法纪纲常皆要从客观思维和辨证思维的高度来制定,让人人尽力发挥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正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的本能体现。如果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没有“自我意识”,那么,还能够达到天下人人上下间爱的社会标准吗?


  https://www.biqivge.cc/book/85256772/875019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