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经伦论修订本 > 第三十章、《易传》通篇都在说刚、柔

第三十章、《易传》通篇都在说刚、柔


第三十章、《易传》通篇都在说刚、柔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易传》这段话非常全面和准确地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的必然过程和最终结果。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在二与四阶段的运动过程中,虽然运动程序、规则相同,但所处的位置不同,那么它们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在二阶段,由于乾坤交替、阴阳交错、男女交织、动静交融、刚柔交际,上下合力等等因素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是一种快速运转的过程,运动速度很快,发展迅速,因此得到的赞美、荣誉很多。

但是,在四阶段,由于四是轮回到“二”的运动过程,虽然运动程序相同,但运动程序是反复的过程,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是一种返程运动的过程,是“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来回运动程序,因此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运动到“四”是一种恐怖、恐惧、灾患的结果。因为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距离成功已经近了。

从这段话可以知道和释怀为什么古代中国的王朝政权无法持续延续,王朝政权不能摆脱延续超过三百年的魔咒,出现反复更迭了。因为古代中国王朝政权在政治纲领上使用的是二、四元文化。

回顾古代中国历史,可以看出,无论什么朝代,发展初期都是一种快速运转的过程,运动速度快,发展迅速,得到地赞美、荣誉也多,成果、成就、业绩也多。但是,朝代发展一旦进入繁荣昌盛期,很快便会进入衰退期,进入四阶段,运转进程突然返程,一百八十度大返程,运行的列车如气候变化一样,“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一热一冷,朝代发展进入返程的运动过程中,这其间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都要经历恐惧、恐怖、灾患的考验,然而最终结局都是以朝代更迭换取社会、国家的继续发展。

而事物发展是个体、社会、国家的物质基础,思维发展是个体、社会、国家的精神基础。当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都进入轮回往复之中时,得到地赞美、荣誉、成果、成就、业绩再多,也会在恐怖、恐惧、灾患的返程的运动过程中承受朝代更迭的艰难现实。

为什么?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因为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在二与四阶段使用的是“柔之为道”。何为“柔之为道”?《说文》说:柔,木曲直也。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广雅》说:“柔,弱也。柔弱者,道之要也。”《淮南子·原道》说:“柔弱者,道之要也。”

总结起来就是柔之为道,柔者弱也,直者可曲,道之要也。翻译过来就是事物发展或思维发展在二与四阶段使用的是“柔之道”,柔如木,曲者可直,是“道”得要领。

“道”,我们知道,在《道德经》文化中道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通道,也是万事万物的出处。那么,“柔之为道”“柔弱者,道之要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通道是以“柔弱”为重要使用手段的。而“柔”来自哪里?来自坤、阴、地、女。柔可曲,如地势坤,厚德载物。也就是说事物发展或思维发展在二与四阶段的运动进程中,使用的重要手段是“柔弱”之术,而这一切“柔”都来《易经》成像的“阴爻”,而“阴爻”又是母系、母权、阴性文化的出处,也就是说“道”是阴,阴是坤,坤是女,惟女人可以“道”,而这一切又是“柔,弱也。柔弱者,道之要也”,也就是说这世界一切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通道都是以“柔”为纲要,运用“柔”术,来产生万事万物的,并繁衍后代的。

而“柔之为道”,“柔”之纲要在“道”,而道只在坤、阴、地、女之中才存在。也就是说柔即道,道即柔。而道、柔代表母系、母权、阴性文化。而母系、母权、阴性文化讲被动、含蓄、温顺、娇柔、矜持,等等母性精神,母性精神凡事讲隐忍,讲和谐,讲宽容,讲隐藏实力,讲隐忍到无法隐忍的时候再发力等等对怼、对抗的被动隐忍的母性“柔之为道”精神。所以你会看到凡是饱有柔性文化的人都会用母亲般的温暖来体恤儿女,体恤民众。而这一切文化内涵又都来自《易经》文化。

因此,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在二与四阶段都是使用母性的“柔之为道”精神,而母亲在家庭是“道之要也”,没有母亲何来家大业大,家庭兴旺,子孙满堂呢?所以“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虽然母性的“柔弱”之术非常重要,但是在现实应用中如果不想受到责罚,不要出现过失、错过,还要掌握个度,就是只能用“柔中”之术,而不能过度使用母性的“柔弱”之术,更不能过度使用母性的“柔之为道”精神,一旦过度使用母性的“柔弱”之术,必多惧,其灾必自来也。

原因还是过度使用母性的“柔弱”文化,必然导致国家在政治、人文、宗教上过度求“柔”,过分示“弱”,过度求和,讲被动、含蓄、温顺;过分讲隐忍、和谐、宽容;最终得到的是恐怖、恐惧、灾患的结果。

这一切都是因为“二与四同功而异位”的原因,凡是文化使用阴性二元柔弱文化的社会,在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上必然是二进四,四回二的反复运动过程,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从赞美、荣誉、荣耀到恐怖、恐惧、灾患的过程,然后是重生,再从赞美、荣誉、荣耀,再到恐怖、恐惧、灾患的过程,这也是古代中国王朝政权反复更迭,人民反复经历从荣誉到苦难的过程。

那么,难道说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运行二、四的运动过程就不能进入到三、五的运动进程中去吗?回答是:不能!

为什么?

因为“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世界上一切事物发展或思维发展在三与五阶段运动程序、规则相同,但所处的位置不同,那么它们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因为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在三阶段“多凶”,在五阶段“多功”。

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在三阶段是多头分争的阶段,起点多元化,是艰难和危机的阶段。因为三是“分”得开始。《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准确地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都是从一开始,发展到二,二发展出三,到三便是万物繁衍的时代。

三是产生万物的起点,二可以生三,但二、四的运动过程却不能进入到三、五的运动进程之中,因为起点不同,位置也不同。二是轨道式发展进程,三是网络式发展进程,起点不同,位置不同,自然二、四运动过程不能进入到三、五运动进程了。这是因为“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在三阶段会出现凶险、灾害、祸殃等等灾难,在五阶段会出现功业、成就等成功业绩,而这一切又归功于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进入平等发展的阶段,也就是说个体、社会、国家进入人人平等的发展进程之中,贵贱等级差距在程度或数量上相同了。

原因是“三”是多头起点,如网络千头万绪。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开端头绪复杂,非常纷乱,这是危机四伏,是危险、凶狠、险恶等等分歧并存的开端,有勇气站上“三”的起点,就必须接受“分”的事实。

如果没有勇气站上“三”的起点,接受“分”的事实,个体、社会、国家不能进入人人平等发展进程之中,贵贱等级差距仍在程度或数量上极端差异,其柔不危,其刚不胜,要想进入成功阶段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还是因为“其柔危,其刚胜耶”。

三与五功能相同,运动规律一致,但所处位置不同。在三这个阶段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千头万绪危机四伏,但在五这个阶段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却是成功圆满的结局,因为在三与五阶段“柔危”了,“刚胜”了。

“柔”上面已经说了,柔是直者可曲,道之要也,代表母系、母权、阴性文化。那么“刚胜”呢?“刚胜”是什么意思?又代表文化呢?

刚胜”来自《易经》文化的阳爻。“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以刚动中正之功,践行帝王之道,居帝位而不感到惭愧或痛苦,这是因为胸怀刚统,光明正大啊!

“刚”来自乾、天、阳、男,“刚以动,故壮”。所以“刚”是阳性文化和父性精神。阳性文化和父性精神讲勇敢、刚毅、直率、责任、担当,讲尊严和权威、讲民粹、讲民主、讲进攻、讲掠夺、讲野蛮、占有和侵害,讲契约精神、讲狼性精神。所以你会看到凡是具有阳刚精神的人都会用父亲般的温暖来关爱儿女,关心民生。

《易传》通篇都在说刚、柔,讲阳性文化、父性精神和阴性文化、母性精神。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

刚以动,故壮。

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

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

困,刚揜也。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

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

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

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

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

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

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

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

《易传》通篇都在说刚、柔,那么刚、柔来自哪里?来自阳爻和阴爻,来自《易经》八卦原理,而这一切的一切又生成世界上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事物发展又是个体、社会、国家的物质基础,思维发展又是个体、社会、国家的精神基础,而事物发展和思维发展齐头并进共同前进,才是“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的结局。


  https://www.biqivge.cc/book/85256772/874757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