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经伦论修订本 > 第四十七章、中医学要建否定之否定规律理论

第四十七章、中医学要建否定之否定规律理论


第四十五章、为什么要抛弃阴阳二元原理

那么怎么让中医学把阴阳二元原理提升到三元或多元N项式方程的解上去呢?那就是在人体之中找到肉体、精神和脾气运行的规律,中医学家的责任就是划清肉体、精神和脾气三者之间的关系,概念、范畴、形式上确保气、体、神三者各自独立存在,理论上确立气、体、神三者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三大规律有序成立。

为什么要抛弃阴阳二元原理?其实阴阳二元原理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的解,但是在中医学否定之否定规律还不成熟甚至没有产生,那么中医学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理论框架,认识事物发展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中医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理性内涵,确立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

因此,中医学只站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之上而永远不引动内在本质矛盾发生变化,不去从一个层次推进到另一个层次,不去从一种概念上升到另一种概念,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进步,只有像一个孕妇一样在太极状态滚动,成就来回更迭的历史,永远也无达到超越、发展、进步。

其实《易》文化的本质就是变化文化,阴阳学并没有不让你递进理论层次,易的本质就是变化,就是从一个层次推进到另一个层次,从一种概念上升到另一种概念,这是一个层次递进的生化过程。易不是变来变去,易是一种飞跃,是一个层次递进到另一个层次,一种概念上升到另一种概念,是事物与思维层层递进,生生不息,繁衍不止的意思。

人类文化本身就是如此,是变化在推进世界文化和历史向前发展进步。变化不是变来变去,来回更迭不断的过程。变化矛盾的统一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你只有一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跳跃,文化和历史才能发展进步,即便如此,单单一个文化发展阶段大概就需要一千年左右,更何况每跃进一个阶段还需要一个预备期呢?从历史来看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二阶段大概用时一千三百年左右,从第二阶段发展到第三阶段大概用时一千年左右,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文明进程加快的缘故,从第三阶段发展到第四阶段大概用时八百年左右,当今人类正在经历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飞跃。

易的本质就是变化,变化的本质是进步和超越,而进步和超越又需要思维发生变化,因此,思维变化引动内在矛盾的本质发生变化,推进思维进步和超越才是王道。变化不是变来变去,变化又是思维进步和超越的过程。

其实《易》文化并非没有发展、递进,《易》文化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古,即公元前三世纪之前。这一阶段《易》文化也经过了三个小阶段,即《连山》易形成阶段,《归藏》易形成阶段,和《周易》形成阶段。在这三个阶段《易》文化是中国古代神学、哲学和科学的统一体,是社会、国家的政治纲领,精神指导和科学方法。

《易》文化发展到战国时期,《易》文化逐步脱离上层建筑,不在以政治纲领的身份主导王侯们的国家政治体系,这一阶段《易》文化是最暗淡的时期,因为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涌现出百家思想的酝酿期,诸子百家皆在这一时期产生,《易》文化在这一时期是处在被打破揉搓整合的时期。

待孔子编纂《周易》之后《易》文化至宋代是《易》文化第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易》文化被剥离上层建筑的时期,《易》文化不在作为政治纲领出现在朝廷议政之中,但是由于孔子编纂《周易》后文化含义的延伸,《易》文化虽然不是政治纲领,但阴阳、乾坤、刚柔等延伸文化开始左右政治意图。同时这一时期《易》的延伸文化作为政治意图也在左右宗教思想。《易》延伸文化在第二发展阶段是宗教和科学发展的蓝本。《易》延伸文化在第二发展阶段对宗教和科学发展影响深远,基本上《易》文化就是宗教文化的纲要,儒释道在这一时期都是追随《易》文化被打上无神宗教标签的。

古代中国的宗教思想不能唯神化、不能一神化就与《易》延伸文化有关。中国古代宗教思想物性化、实用化就是孔子编纂《周易》之后《易》文化脱离神学精神,完全进入虚拟和实际统一领域有关,与进入看似无却是有的“无+”概念领域,进入纯粹计算物质发展规律,进入科技领域有关。

《易》文化在第二发展阶段完全确立了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事物量变质变规律。

有人说中国古代科学。其实并非中国古代科技领域没有科学概念、范畴、形式,而是《易》延伸文化理论左右了科学概念、范畴、形式的发展。在《易》文化第二发展阶段古代中国在科技领域完全应用的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事物量变质变规律,没有否定之否定规律,这就无法让中国古代科学产生辨证思维方法,无法用量变逻辑质变,在学术领域形成完整的辩证方法,无法实现辩证理论的进步和超越。

十世纪至十三世纪,《易》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易》文化基本脱离上层建筑,成为了民间文化。但《易》延伸文化仍担负着政治导航的作用。

十三世纪之后《易》文化进入第三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易》文化出现两极分化,以朱熹为代表的大理学派改造《易》延伸文化,把孔子奠基的《易》文化“道德观”改造为《易》文化“道理观”。

“道理观”的出现是《易》文化发展出现转折的起点,之后这种观念影响深远,直至今天的中国人仍然受朱熹“道理观”的影响,日本人感叹“崖山之后无中华”就是这个原因。日本人由于受唐文化的影响较深,日本人传承了孔子的道德观文化,基本保留了宋前文化的原貌,而韩国人受元朝的影响较深,韩国人传承了朱熹道理观的全部内容,日本人讲规矩、讲礼仪,韩国人讲道理,讲实际就在这里。

《易》文化第四发展阶段是在十九世纪之后,近现代《易》文化发展是完全剥离上层建筑的时期,基本上是将泯文化,文化动力已经进入泯没期,如果再不引动自身内在变化,进步和超越,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什么文化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什么“两派六宗”,什么儒门圣典,六经之首,什么思想、智慧结晶,什么“大道之源”都将是废话,都将被抛进历史垃圾堆。


  https://www.biqivge.cc/book/85256772/872760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