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经伦论修订本 > 第五十八章、理是圆的(4)格物致知

第五十八章、理是圆的(4)格物致知


第五十八章、理是圆的(4)格物致知

近期网络有段话流传广泛,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凡是科学的,皆可证伪;凡是哲学的,都能质疑。唯独神学不允许反对和辩驳。但凡是邪恶的学说理论,则根本不允许有任何反对和辩驳。不允许的原因,是经不起证伪和质疑。而一切不容置疑者,恰恰反证了其邪恶面目。”这句话以如柏拉图所言:“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这两句话其实正是《易》学“易变”原则、黑格尔逻辑学“合”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原则。

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否定一切,用科学的方法证伪,用哲学的方法质疑,用神学的方法探秘。因为事出有一必有二,有二必有三,有三必有“惧”,有“惧”必有“虑”,有“虑”必有“不安”,而“惧”是易之本原,“虑”是思维逻辑之根,而“不安”正是否定之否定规律之本。

是惧、虑和不安产生了易学“易变”原则、黑格尔逻辑学“合”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而惧、虑和不安才是事物或思维传承、发展、延续、递进和超越之根本。

没有惧、虑思考和不安现状,何来递进和超越?社会想要发展,依靠的是创新的思维,但创新思维就来自《易》学“易变”原则、黑格尔逻辑学“合”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思想之中。

这说明早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就有客观逻辑辨证思维了,在《易经》中有完整的“易变”原则思维,只是后人在解析《易》学时各取所需,给埋没了。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人的“爱·智慧”学要早于西方人多得多的时间段了,不能说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哲学概念。早在宋代及宋代之前中国人富含哲学精神,唐朝便是哲学精神最鼎盛的时代。只是当代人没有发掘罢了。

同时也说明古代中国在宋代及宋代之前是一个讲秩序,讲规矩,讲道德,讲礼仪、讲诚信,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崇尚仁义礼智信的社会。只是当时的中国过分强调仁义道德而忽略了法治建设而已。原因是汉文化没有摆脱和脱离阴阳文化的束缚,无法完全站上阳性、男权文化的台阶所至,无法摆脱和脱离阴阳文化的束缚必然就会出现母性、母权文化占据政治、人文、宗教意识形态,成就女性自我的社会氛围,形成女权大于男权的政治倾向,就会出现内宫权力大于朝廷权力的现象,导致朝廷与内宫争夺权利的权力争斗,进而引发社会动荡。

以如《礼记·大学》所言:人是先天有知而后天在学,而普遍的学习方法是在于明确公示清晰的、公开的、神明的、智慧的、明示的、坦荡的、严肃的公共秩序和规矩,而要达成这一切的目标就在于亲近广众、普惠众亲,和睦人民。而普及知识的正确手段在于凡事有“止境”,需要有进有止,不能盲目扩大知识面,要有目标,有方向的传播知识,但是不又不能凡是利自己的便扩大宣传,凡是不利自己的就禁止学习。其实古人在两千年前就说,凡事有进有止,而“等待”才能凡事达成至善至美的最佳效果。

知道事有止境,而后才能有知道止境之后有稳定或决定,有稳定或决定而后才能安静或冷静,有安静或冷静而后才能安定或希望,有安定或希望而后才能思考或担忧,有思考或担忧而后有能所得或收获。所以说居安思危才是汉文化的上上之作,而居安思危又是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根本。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道了解凡事先后,就接近找到解决事情的方法和办法了。自古以来想要明确公示清晰的、公开的、神明的、智慧的、明示的、坦荡的、严肃的公共秩序和规矩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欲治其国者,先修齐、整治和完备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饰、整理和完善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校正、规正和直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守信、真实、谆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给予、集中和达到其知。而给予、集中和达了解事物的本质区别而在格物。分清和明确物种类别,划分物种类型,并将物品归类清晰明确,而后知至。分清和明确事物的来龙去脉而后意诚。给予、集中和达到守信、真实、谆诚之境界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便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是就是这么好的思想主张又被二程和朱熹利用了。他们利用了什么?对于“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并不关心,他们重点关注的是“格物、致知”。

程颢说:“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穷究事物根本,找到事物的至理是为人处事的最终方法。其实这句话异常反动,是对人性的彻底颠覆。它摒弃了做人当以正、以诚、以忠、以义、以信、以善、以慈、以良,以讲方圆,守规矩为公序良俗的人道规范,而穷究什么事物之道理了。朱熹说:“材料二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这就把穷天理定格在一事一物之上了。

朱熹是说:天地之间所有物品是阴阳二物组成,一事一物皆须有一理,事有巨细,必须穷究,一事不穷究便缺失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找不到事由,你就无法辨认黑白。同样一物自有一物的道理,于是他说:"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此理;静而生阴,亦只是此理。"万物之理在天地间,但是在没有天地之前,理已经存在了,“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便是此理。

其实这句话仍是对《易传》阴承阳动的颠覆,甚至是谬论。天地的真实运动规律其实就是“阴承阳动”规律,不存在“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如果天地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那么太阳运动是阳生,而月亮就不动了,事实上地球在绕太阳运行,而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在绕地球运行。太阳、地球和月亮都有自己各自的运行轨迹,并没有“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之说。

如此看来孔子总结《易》学得出“阴承阳动”的原理是正确的。孔子首先肯定了阴阳同在,没有先后,而朱熹歪曲阴阳同在,他把阳提阴到之前,把“阴承”改为“阴静”,事实上阴不可能是“静”。无论是大自然、社会、人、女人都可能以阴“静”而守阳“动”,这只是他歪曲事实,好为他宣扬他的压迫女性的理教思想找理由罢了。

正是朱熹不顾事实的歪曲阴阳论,从而导致宋后中国女性受到惨不忍睹的欺压。

他们为什么要颠覆孔子的“阴承阳动”理论,而捏造“阳动阴静”的谬论呢?第一是为了应对宋代外部受欺凌的局面,再一个是解决唐代到五代十国期间女性过度自我的局势。

在唐代女性异常开放,女人有极大的充分的自我权利,“娼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这首诗就写出了唐代女性自由的开放的爱情生活,说明唐代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女性普遍对三从四德不太遵守,及至到五代十国期间女性过度自我的局势已经无法控制。所以到宋代士大夫们开始从礼制中找理由来扼制女性过度自我的社会风气。

于是程颢首先提出“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程颐跟进提出:“格,至也,谓穷至物理也。”朱熹又跟进提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这就把“格物”达到了一事一格,一物一格,从而达成万事万物无一不一事一理,一物一理之目的。

程颐又从自然现象来说,格物是穷理之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穷理在,“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不穷究格理则不至,所以“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这就从物理上认定穷格理在的道理。

程颐又说:格物不是分划物,而是从性质中分中分辨物,于是他又说“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不要不变通,固执的认为凡眼之所及即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之间,皆是理。”凡是物皆有理。如君臣、父子之间,皆是理。“物,犹事也。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物通事,事通理,穷究理,事事皆通。这就把理从天上拉到人间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格物”呢?其实孔子在《大学》中“格物”的本意是分清和明确物种类别,划分物种类型。也就是说凡事和物都要分格局,有分类。如人是人类,物是物类,狼是狼类。这就是“格物”。

但是二程和朱熹都说“格、至也”,至是到、至于和极最之意,如果格是到,或至于,或极最之意,那么“格物”就是到极最之物之意,不在是分类明确物品之意了。这就从根本上颠覆和歪曲了孔子的“格物”本意,从根基处把孔子的“仁义道德论”给颠覆了。

二程和朱熹颠覆和歪曲了孔子的“格物”仍是根本上改变宋前孔子的仁义道德论无法应对当时的政治、人文和宗教局面而产生的文化内部大改造而已,他们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没想到他们的“道理论”给后世的中国人带来多么大的危害。

那么什么是“致知”?

程颢说:“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学之事也。”有物就有知,你看到椿树,你会知道和了解椿树有香椿和臭椿,物各有所属,不用费劲去了解,只要有诚意,心正,很快便能达到学而时习之,事事通达。这便是“致知”。

朱熹跟进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所谓通晓尽知就在于极尽其物的内在本质。这便是中国人讲事出有因,穷究事理的出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就从这来。“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凡是人就有智慧,没有不知道的,所以凡天下之物,也没有没有理的。“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凡是理不通的,说明你没有尽知,没有研究明白事物的规律。“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如果你不尽心研究物质的本质而只看表面,肯定你达不到致知的结果,不能尽知物质内部外部规律,又怎么知道事事皆有天理呢?所以“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


  https://www.biqivge.cc/book/85256772/855318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