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权与法
第七十章、权与法
权,神也。但权并非完全以“神”的形式、概念和范畴存在,而是以“无+”的形式、概念和范畴存在。“神”是完全虚无的形式、概念和范畴,而权不是,权是以“看似无实则是有”的形式、概念和范畴存在。
权虽以“看似无实则是有”的形式、概念和范畴存在,但是,权是实际可操控的力量,所以叫权力。但它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控制力或能力。所以权以“无+”(看似无实则是有)的形式、概念和范畴存在。权学与哲学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
权力又不是以完全实际的力量,权来自“那个具备孕育能力的女人”,有“神”的力量的形式、概念和范畴。但它又以实力控制力操控整个意识形态,是以实力控制力维护国家安全、消除社会隐患、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财富生产能力,保障民生和谐的特殊力量,是以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分配财富为意图,保障民生安全供给的特殊控制力或能力。
权力是“看似无实则是有”的形式、概念和范畴,看似无实则是非常非常强的“有”的存在。权力虽然有“神”、有虚无的概念,但权力实质的力量要远远大于虚无的概念。因此,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儒学都是在探索和研究“权”的价值意义,探索和研究权力手段和措施的施用方向。
哲学和儒学都对权力非常感兴趣,虽然它们都产生于基层,产生于教师之口。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是生活在基层的穷教书匠,但他们各自创立的学派后来都成了上层意识形态的纲领性学问。他们都倡导智慧与爱心,只是苏格拉底倡导人与人之间平行相互的普惠的智慧与爱心,而孔子倡导人与人之间上下压制的有阶级的智慧与爱心。
孔子倡导仁政,苏格拉底高喊民主,其实他们都是在倡导正确引导权力有手段、有意图、有智慧、有爱心的践行维护国家安全、消除社会隐患、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财富生产能力,保障民生和谐的政治意图。
从这一点上看,孔子倡导的仁政更接近自然进程,事实上权力就是上下之间上下压制的有阶梯的关系,上层权力阶层与下层普通民众就是上下之间上下压制的有阶梯的关系,这里存在的爱心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上下压制的有阶级的爱心。但是人类心中始终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平行相互的普惠的爱心和智慧,人类心中始终追求的是人人平等,人人互爱,而非上下压迫,上下间爱。
因此,权力不是上下间爱,不是“仁”,而是平行的普遍的相互之“爱”。从这一点看哲学又更是适应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学问,所以哲学最终占领了当今世界的东西方政治意识形态,成为权力必须应用的手段和措施,而儒学被抛进历史进程的垃圾堆中,如今即便是有人想启用儒学,但终因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儒学违逆历史进程,想用也得打着哲学的旗号偷梁换柱的应用儒学中部分理论,而不敢完全将儒学拾回。因为违逆历史进程只能遗臭万年。
权是二元结构勿庸置疑。权在道之前产生,产生于阴,重在母爱的仁慈、宽怀、和谐。但法不是二元结构,法是三元结构,法在道之后产生,产生于阳,重在父爱的坚毅、责任和担当,法不母慈。
法以父爱的坚毅、责任和担当荫护全体人民,是庇护全体人民手段和措施。法律如大树之荫,庇护树下众人,但是法只对众人中少数违法违规者采取强制制约机制,而不针对所有人。
法是崇高的,它保障全体人民的合理性诉求,只针对个别违法违规的人施用限制措施,但对于全体人民用父爱的坚毅、责任和担当荫护,故法不母慈。法是对权的顺序和维护,法体现权的意志,遵循权的规矩,践行权的制度,为权守业,为权维和,为权守安,打击和规制那些敢于逾越权制定的规矩和范围的违法乱法者。
因此,法体现人人平等互爱,追求智慧施法,故“法者严而少恩,伤破仁义。”
综述权、法。权是二,权从母义,是仁爱,是虚,唯柔是从,是精神映射物质的形式、概念和范畴。具体体现母性的仁慈、宽怀、和谐之心,故权讲母性的承载和柔顺精神,讲隐忍,讲和谐,讲和为贵,讲宽容,讲隐藏实力,讲隐忍到无法隐忍的时候再发力等等对怼、对抗、斗争的被动隐忍的精神。
权用慈,但有敌我、生死之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权力是占有“天地”二元结构之间全部利益的行为和手段。因为权体现母慈之心,意在维护国家安全、创造财富生能,保障民生供应。
而法是三,法从父义,是互爱,是实,唯刚是从,是物质主导精神的形式、概念和范畴。具体体现父性的坚毅、责任和担当之心,故法讲勇敢、刚毅、直率、责任、担当,讲尊严和权威、讲民粹、讲民主、讲契约精神、讲狼性精神。
法维护权力意图,唯权是从,但法决不用慈。法是站在客位平衡权力阶级与普通民众之间关系的行为和手段。因为法体现父训之心,意在维护权力安全,保障社会秩序,规范诚信精神。
权可混沌,法必清晰。最终权与法达成和谐施政,达成母慈父训文化的融合,便是天下苍生之大幸。
https://www.biqivge.cc/book/85256772/853821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