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精神家园
第九十二章、精神家园
《易》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一宗定制,二大现象,三大法则,四大成像,五种元素,六大佛系,八大规律,六十四种归宿的世界。
一宗定制,一个宇宙是一个特别定制的体系,有自成一体的事物或思维体系。
两种现象,即刚柔现象。刚柔互推演绎阴阳、天地、君臣、父子、男女变化。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柔,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三大法则,即不变、简变、易变法则。首先易为变化之意,但变化不是变来变去的过程,变化是事物或思维继承、发展、延续的过程。“不变法则”就是刚柔不推,阴阳不济,天地不施,君臣不道,父子不礼、男女不交而各自独立自我存在的法则。“简变法则”就是刚柔互推,阴阳互济,天地互施,君臣互道,父子互礼、男女互交而互生互斥的法则。“易变法则”是质变的过程,这里呈现事物或思维交替变化的规律,即继承规律、发展规律和延续规律,易变法则维系着事物或思维递进和超越的过程,继而推进出“民主、法治和妥协”三大人文准则。
四大成像,即东南西北,春夏秋冬,暖炎凉寒等四种成像,东南西北分四方,春夏秋冬分四季,暖炎凉寒分四象。
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
六大佛系,即阴阳两爻互推生成六种文化的成像现象。阴阳互推变法则维系着世界的递进和超越,继而推进出“共和、民主、法治、共享、和谐和妥协”六大社会准则。
八大规律,即阴阳螺旋规律、阴阳互根规律、阴阳互斥规律、阴阳不变规律、阴阳因果规律、阴阳极反规律、阴阳中性规律、阴阳线性规律。
六十四种归宿,即二爻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得六十四种成像结果、六十四种好坏现象和六十四种吉凶归纳结果。
《易》学告诉我们世界是有规律变化的世界,并告诉我们之初、之中、之后的变化规律和成像结果。但是《易》学太笼统了,只告诉了我们物质的变化规律和成像结果,却没有告诉了我们精神变化的规律和成像结果。
《易》学告诉了我们自然世界的变化规律,其实它也告诉了我们思维变化的规律,思维变化规律追随自然变化规律才形成今天的世界,并成就过去、今天和未来的世界,也就是说世界是唯物世界,也是唯心世界,宇宙是一个多维的物质形式和思维形式的大脑,呈现多维、多极的空间世界。
因此我们不但要拥有刚柔的物质世界,还要拥有多维、多极的精神家园。
人活在世上,拥有太多的物质财富并不可贵,可贵的是一个人拥有太多的精神财富。人与人之间拥有多少物质财富没有可比性,但是人与人之间拥有多少精神财富就有非常鲜明的可比性了,你拥有多少财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拥有多少精神财富。
有些人很富有,但却是精神的穷人;有些人很贫穷,但是却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就一个人而言拥有太多的物质财富并非真正富有,拥有太多的精神财富才是富人。
当然一个人拥有多少物质财富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全部价值,同样一个人拥有多少精神财富也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意义,不过如果一个人既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拥有丰富的精神财富,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拥有高超智慧、品德高尚的人。
有的人很勤奋,很富有,但是由于缺乏精神家园而往往生活在压力与恐惧之中,原因很简单,因为只追求财质基础的人,只会紧抱着财富而害怕失去财富,内心充满压力与恐惧,对这种人而言,他已经成为财富的奴隶,基本无法建立起精神家园,这种人因为缺乏精神的支撑,往往在恐惧中挣扎,时时刻刻都在关注财富的人,下场一定凄惨。
而一个建立起精神家园的人,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他生活在快乐中,生活中真要让一个普通人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又谈何容易。在西方两千年前他们就在文化上肯定了精神存在,并建立起柏拉图式的精神家园,而在东方由于《易》学的局限,东方人始终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时至今日还有太多的人沉浸于物质世界之中,沉迷于无神论中,他们不知道在物质世界和无神论世界,普遍性普通人是被压迫者,心里时刻充满恐惧,在封闭环境中生存,只有你拥有精神世界,你才能看到一片蓝天,才能拥有自我,才能真正拥有“民主、法治和妥协”的社会。
因此上说,拥有“共和、共享和和谐”并非社会化的全部内容,拥有“共和、民主、法治、共享、和谐和妥协”才是完美的社会化社会。
因此,人性不能泯灭。
一个人的物质家园被摧毁了,可以重建,但是当一个人的精神家园被摧毁时,人往往表现出来的是动物的狼性面,会伸出利爪向破坏者刺去,他不会选择妥协,只会以必死之决心向敌人进攻。当一个脆弱的心灵被抛向烈火煎烤之时,人的本能会激发起最后的反击,这就是理性的和谐与人性的凶暴之间的区别,当你将物质理性上升到精神理性之上时,人的狼性面就会大于羊性面,和谐就会失去意义,斗争就成了王道,暴力就开始了。
人类战争往往就是如此开始的,战争的理由说起来很高尚,其实就是如此低级的暴力,战争的理由有时很低级下流,比如美国人发动伊拉克战争,高尚只是幌子,战争才是目的。
人往往追求理性的和谐,却忽略人性的争斗;追求理性的道德,却忽略人性的法理;追求物质上的丰富,却忽略精神上的满足。唯物性的确可以简化人性的复杂,但是人终究是高等智慧型的人,人的唯心性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打压,人的狼性面始终存在人的血液中,随时都有可能激发。
人的羊性面往往存在于物质层面,但是人的狼性却往往存在于精神层面。对精神的高质量追求,往往会彰显出人的勇敢和无畏的狼性精神,但是当人类面对金钱时,人的意志就显得非常地苍白无力,这就是理性的脆弱性与伪善性。由此可见,和谐的气氛并不能存在于羊群效应之中,狼性的勇敢精神反而更能显示团结的力量,可见建立健全人人尽祝的美好的精神家园并不一定只要理性的和谐。这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精神存在的原因。
一个人将意识建立在唯物的层面,却忽略对精神地追求,力图用和谐的标准贯彻落实人生道路,却忽略人性的弱点,自然直白的宣教就显得苍白无力了,但是如果将意图上升到精神领域,精神的力量却可以左右人对物质愿望,简化人性的弱点。
一个人如果只追求物质丰富,而忽略精神食粮,那么这个人必然缺乏勇敢,缺乏骨气,被物质利益奴役的人没有傲然挺立的脊梁。物质的重量会压垮一个人的脊梁,也会消耗掉一个人的勇气与自我,所以只求物质利益的人没有民主。同样,一个人如果只追求精神饱满,而忽略物质食粮,那么这个人只能用空虚的精神支撑起饥饿的肚皮,用充满激情的双手向世界宣言,我高高在上,我将高歌猛进,我无所畏惧,我是高贵的世界主人,虽然我食不果腹,但是我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我将用万倍的勇敢向世界进军。其实这一切都是虚的,是废话,精神可以鼓舞人心,但一个物质匮乏的家园又能支撑多久呢?
由此可见,只有物质与精神双丰富的人,才是成功的幸福且美满快乐的人,才能建塑起物质丰富,精神饱满的家园,才能成为一个拥有高超智慧、品德高尚的人。这就是我写《经伦论》的目的。
三、什么是《经伦论》
经,《疏》说:“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伦,人之辈序即为伦。《逸周书》说:“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故经不择道,伦不寻常,是为道理不分,顺序不明。
《经伦论》的意义就是,经哲法理,顺序人伦;明确禁止,清晰(开放)常存;择道德观,寻常做人;爱心永在,坚定灵魂;为家守经,为国义伦,天凊得祇,忠心不泯。
全书完结。
https://www.biqivge.cc/book/85256772/851176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