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神仙是祸乱之源
陆丞返回玉虚峰,打电话给陆老泉,叮嘱他:“不要再去南北极考察,这件事到此为止,要注意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
陆老泉道:“老祖,您找到好东西了?”
“嗯,大有收获!这些东西层次太高,你暂时用不了。我给你50滴山川之精,还有一枚金质奖章作为奖励。你好好修炼,等你修至玄仙中后期,才能享用这些玩意。”
“我明白,多谢老祖。”
蒋秋芸看了陆丞带回来的东西,问道:“这两种丹药都是万象萦丹吗?”
陆丞点了点头:“这都是蕴含大道的丹药,一种是鸿蒙之气凝结成的元始鸿蒙丹,呈现出晶莹的白色;另一种是由玄黄之气凝结而成的太上紫金丹,颜色紫红,近似于龙血的颜色。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说的就是它。”
“两种丹药,层次有高低之分吗?”
“我觉得,应该先服用紫红色的,再服用乳白色的。”
“不是说,太上紫金丹只能服用一颗吗?”
“那是胡扯!如果只能服用一颗,那么太上老君炼制那么多丹药做什么?为了做好事吗?我不信!”
“我也不信。太上老君都已经忘情了,又怎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蒋秋芸问:“你为啥不把留在地下的大鼎和八卦炉取回来?”
陆丞道:“那些仙器带有神仙的烙印,我若是将其带走,对方就会找上门来。”
“应该把那几颗混元珠和混沌珠抠出来!”
“呵呵,你说得没错。不过,若是收走混沌珠,大鼎缺乏灵力支撑,便无法继续运转了。”
“你把丹药取走,等到天尊降临本界,会不会气晕过去?这件事关系重大,一定要小心应对。”
“嗯。我怀疑,这两位大神已经降临本界了,只不过他们的分身功力太弱,还没来得及去南北极,更无法深入一百多公里的地下。若是再晚两三百年,那就不好说了!”
“将结界藏在一百多公里的地下,安全是安全了,可是很难取出来,还真是作茧自缚啊。”
陆丞将收集的苍穹之露和太上紫金丹分给蒋秋芸、陆青山、陆青燕和关桑月、关青风,希望他们加速修炼。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10年。
尽管降龙院和“异仙管理处”花了很多心思,捕捉了不少的转世仙人,将夺舍后的成人斩杀,将新出生的婴幼儿送到塔中市,但还是有一些转世仙人没被捉住!
于是乎,天下九州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神迹,比如说庙里的菩萨显灵,道观里的天王发出声音,木雕的龙王三太子能自己行走,泥塑的关公舞起了大刀,类似的难以接受的神迹越来越多。
每出现一处神迹,便有降龙院的人到场,毫不犹豫将雕塑砸碎。
此举引起了很多修士的不满,因为那些有灵的雕塑给他们带来诱惑,甚至在梦中指导他们修炼,吸引他们信奉神祇。
这种现象越来越多,仿佛滚滚洪流,无法阻挡!
陆丞深深的知道,很多神祇不坏好意,借助于人们的迷信,挑动族群纷争,带来无边的杀孽。
君不见世界上,曾经出现那么多民族和国家,彼此之间杀来杀去,永无休止的仇恨,此起彼伏的战争,多半是因为宗教信仰而导致的吗?如果没有神,没有上帝,没有一神教,没有各种各样的神仙,世界会变得祥和许多!
他知道自己的声望远远比不上仙佛,所以不敢跳出来毁佛灭道,只是叮嘱陆星寰、“周玄苦”、唐青珥和陆重阳,借助于降龙院、伏虎阁和军队的力量来对付转世的神仙。不管有没有效果,多拖一年是一年。
于此同时,陆丞开始吞服太上紫金丹闭关修炼,尽可能的提升功力。
3314年,陆家第22代嫡长子陆归舷进阶金丹。
这一年,他44岁,作为“天工研究院”的院长,管理着600余人。
此时的现代工业体系,分为42个大类,213个中类,575个小类。
陆归舷聘请的专家,每人代表一个小类,所以有575位技术人员,另外加上一些辅助人员,总共有600余人。
这些人至少是先天修士,能活三百岁,配合吞服延寿丹,还可以活得更久。若有生老病死,则需要随时补充。
有了这些专家,再加上大量的书籍和电脑知识储备,将会留下科技文明的火种。
当然,“天工研究院”只是陆家所做努力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安排。比如说陆家总人口超过十万人,其中有很多科学技术人员;比如说长生门,里边有很多科技精英;再比如,国家组织的大规模星际移民,带走了大量的人才,分散在好几颗星辰上。
这年春天,陆归舷接到秘书张莺的禀报,说负责造纸业的专家李珩出事了。
李珩是四川大学“轻化工程专业”的教授,中科院院士,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带着家人去黄龙溪旅游,忽然有一条大蛇从水里窜出来,将他拖走了!
后来有青城山的修士出手,跳入水中,斩杀了大蛇,却未能救活李珩。
陆归舷闻言皱眉:“李珩去世之前,有没有留下造纸专业备选的名单?”
张莺回答:“有,按照研究院的规定,他推荐了三个专家。这是他们的背景资料。”
陆归舷看了张莺递上来的资料,两位中年男子,功力较低,都在先天三阶以下,一位年轻女子,功力较高,处于先天第五重境界。
这位年轻女子名叫“薛青笺”,刚刚三十岁,乃是李珩院士带出来的博士。
李珩对她的评价很高,说她不但掌握了现代造纸工艺,而且对古方造纸也有很深的了解,独立开发出“古方浣花笺”,在书画界颇有影响力。
而且,薛青笺多才多艺,她用浣花笺写的诗词,已经变成了收藏品,一幅字售价数十万,堪比年轻一代的书法家。
陆归舷道:“跟她联系,问她能否来长安。”
张莺立即联系薛青笺,然而薛青笺不愿意过来,说是家人都在成都,故土难离,但她可以接受天工研究院的外聘,就像李珩一样留在成都,同样能完成工作任务。
(本章完)
https://www.biqivge.cc/book/85233166/7305850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