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全家先后穿越到古代 > 第18章 喜事连连

第18章 喜事连连


“秋收后,须再晒半个月的稻子,我去广场看顾谷子,大郎来采买食材,二郎拉去盛港卖。”

        季老爹如是安排:柳氏、张氏跟着姜棠来学做包子,钱氏和季文晩仍旧织布,季文煜负责照顾两个孩子,顺道启蒙他们识字。

        在季家家族,男子七岁启蒙,女子八岁,能读就读,不能读就去种地、织布。这是历代族长定下的族规。

        古代多数重男轻女,季家肯供应女子读书,还得从祖上第一位进士老爷说起,他是以《易》入文,尤擅玄学,看八字眼光毒辣,排飞星信手拈来。

        盛港八大商帮曾出过三位女帮主,其中两位便是通过他指点成功就任。

        这位老爷深知学易经需天赋和机缘,也明白自他后家族再难有人才,深思熟虑之下便定出族中女子也读书的族规,若是女子擅《易》就要此人来担任族长。

        可惜几十年过去,别说女子了,就连男子也只会在四书里打转,人才凋零,令人唏嘘。

        季家现任族长倒是学了些皮毛,终日在为振兴家族而转悠,半辈子过去,成效微弱,可谓是“有心做事,无力回天”。

        如今季文煜教导三岁季瞻和一岁季眉,启蒙年岁提前了不少,家里要做生意,就顾不上七八岁的规定,外人无可厚非。

        秉着这般想法,季老爹拍案:“今年冬季闲着无事,试一试无妨,家里就需要借一辆牛车,出一床被子保蒸笼温热,其余的就是二郎辛苦些,一天跑一趟盛港。”

        柳氏拿来家里大蒸笼,依照姜棠做的包子大小,数了数目,认为一笼可以蒸上二十五个。

        “他爹明日去找木匠再定三个蒸笼来,一开始不知好卖不,先出一百个包子试试。”

        季二郎立马跳出来,直说出二百个包子也无妨,就让老爹定做七个蒸笼。

        “儿子在盛港认识不少东家,卖两百个包子就是几句话的工夫。”

        家人知季二郎多少有些吹牛的本事,因而不去听,不过顺了季二郎的建议,定做了七个蒸笼。

        商量完毕就去族长家走一遭,阿海来通知时说了要带上姜氏,季文煜提灯笼,姜棠跟在身边,担心土路凹凸不平,季文煜让姜棠拉着他的袖口。

        柳氏回头去看,儿子待姜棠彬彬有礼,按理来说,她该早些安排两人圆房,可不知为何姜棠的月信迟迟不来,在她有限的认知中,便是姜棠气血两虚,需得调理。

        “到底得找有医术的郎中来诊脉。”

        季老爹问老伴嘀咕什么,却才听到郎中,便叹道:“如今世道秀才公多了,有长年取不中科举,翻了几本医书就开起医馆的,这不害人吗,诊脉得找那两三代的世家郎中方可信任。”

        几步路就到了族长家。

        客厅热闹,季行远、季时野两家人也在现场,季时野的亲大哥季时望面上茫然又惊喜,他找到季文煜,低声透露刚得来的消息。

        “族长给族人找了药肆行伙计的行当,他要我投北桥市陈家医馆,就干煮蜡的活计,文煜你觉得我能去么?”

        “可去。”

        姜棠不懂,问:“煮糖的工银要更高吧?”

        煮蜡是新行业,还不知光景如何呢。

        季时望深知煮蜡机会是面前的姑娘给提供,没有她的设想哪里有季家进入药肆行的说法。

        “江城的药肆行多被陈、周、李三家掌控了,行会的会长是陈家一位老孝廉,人称陈馆长,其他外姓家族很难接触到这一行。

        况且煮蜡一年十二月皆可开工,煮糖也就在甘蔗上市那几个月忙碌罢了,算下来,煮蜡是比煮糖挣得更多。”

        “那你完全可去的。”姜棠道。

        季时望内心是想去,又担心干不好浪费了族长的好心安排,举棋不定之下就想找人讨些意见。

        有了文煜夫妇的支持鼓励,他这会儿增长了信心,心情激动得无以复加,连声感谢姜氏,还说后天必定去给季家收稻。

        姜棠内心算了来割稻的人数,预估后天要蒸一百二十个红豆包子。

        也明白为何是请族人吃的红豆馅儿,分明是红豆一斤五文钱,猪肉一斤十五文钱,怎么看都是红豆包更划算。

        也可以直接做馒头,只不过季家盖出了九间房,单请吃馒头要被村里人笑话吝啬,以后遇事了再叫人帮忙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她正感概村里人情繁碎,就让族长给叫去,站他左手边听通知。

        季族长红光满面,两边鱼尾纹分外明显,笑得合不拢嘴,他请在座几家安静听讲,先是介绍了姜棠发现了蜡壳的功用,大大赞美一番,随后发布了两则大消息。

        一是村口处到榨糖坊的路要重修齐整,以后村民出行会更方便;二是族里要选三个青年去陈家药馆从事煮蜡行当,其中一个名额给了季时望。

        底下众人茫然,第二个他们不关心,只在乎第一条消息,有人问:“修路的话,我们要出钱吗?”

        “不出,是药肆行以我们的名义来修一条三合土路。”

        族人皆大喜。

        “那条土路春季泥泞夏日扬尘,行人不能久留,要真修了三合土路,我就能在那里摆一张茶摊,这药肆行怎么成了活菩萨,肯来帮我们村里修路?”

        “对啊,就好突然,先前一点风声也没传出!”

        众人不约而同心想:我们族长好大的能耐,竟能打通药肆行的门路,实在了不起。

        季族长清了清嗓子,喜滋滋道:“村人要好好感谢姜氏,正是她将蜡壳方子献给了药肆行,才有我们享福的机会,等那路修好了,你们要摆摊也行,不可占道。”

        只听底下一片吸气声,族人面面相觑,一同去看姜氏,皆久久发不出声。

        季时野等人早早猜出,此刻倒是比较冷静,他对季大公子低声道:“铺路造桥本是一大功德,姜氏晚年必享清福。”

        季言嘉颔首同意,去看季文煜三兄弟,就见季二郎文显手舞足蹈,连说是天大喜事。

        “来往盛港的时长缩短,我可高兴死了。”

        家里刚商量开包子铺,立马就传来修路的好消息,季老爹和柳氏同样喜气洋洋,认为是一个瑞兆,而这也是出自姜棠的灵巧。

        柳氏推了推老伴,笑得合不拢嘴,“咱这媳妇是不是要转运了?连带家里跟着喜事连连。”

        “肯定是的了。”

        季老爹再抬头去看族长,当初族长让文煜娶姜氏女,差点被村里人的唾沫给淹没,如今看来,族长眼光真是玄。

        今儿族长面上的笑意就没停下,可知对自己的眼光是相当有自信。

        季族长放姜棠下去,再给族人嘱咐几句,便结束了族内会议,散会后姜棠去问药肆行能给多少口碱。

        “药肆行同意给你八担的口碱,只不过是一个月给一担,那赵祥老爷愿意补足十担,你看如何?”

        姜棠放下心来,谢过族长和赵老爷。

        本想再问族长是否有认识的烧石灰友人,又担心太给对方添麻烦,便就没敢问出口。

        人群散开,各自回家,今晚家家户户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姜氏女”和“修路”两件大事。

        季行远、季时野两家人一起走,却是在谈论到陈家医馆煮蜡的行当,季时野问行远爹:“大伯也去煮蜡?”

        行远爹摇头,他和榨糖坊东家关系融洽,自不会轻易转行,反倒劝季时望三思。

        “药肆行最是排外,你单身过去无人帮衬,恐待不了长久。”

        季时望刚过二十,正是朝气野心的年岁,从小听盛港商帮人物的传奇经历,自然也心向往之,颇有大展身手的豪情壮志,能入药肆行,对他而言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他想摸清自己能耐的上限。

        行远爹看着跃跃欲试的大侄子,终没再劝说,感叹:“二十不悔,五十知天命,古人诚不欺我。”

        这一晚,季时望内心滂湃难以入睡,而季家二郎也在摩拳擦掌,剑指盛港。

        翌日。

        季家二郎顶着青黑眼皮,早早来到厨房,求人给他安派做事。

        他只恨不得立马插翅飞到盛港去卖包子。

        柳氏嫌儿子碍事,赶他出门去帮老乡收稻,“上午蒸红豆沙,晚上发面,明晨才来包包子,你别瞎嚷嚷,让邻居看笑话。”

        姜棠趁机向季二郎打探是否认识卖烧石灰的友人。

        “你二嫂家的兄长就在瑞城烧窑,肯定会烧壳灰,你问这个做什么,若是要紧,我跑一趟驿站给你递信。”

        姜棠以为写信不隐秘,便问:“他回来过年么?”

        “回来的,腊月中旬就到家。”

        “我问的事不急,等他回来再办。”

        季二郎不当一回事,提起镰刀出门了。

        厨房几人依旧忙碌,红豆是昨晚就泡水,沥干放锅里加水大火煮熟,后加糖捣碎,倘若是豆沙馅需得再加油炒制,柳氏觉得自家包子皮够好吃了,便省下加油的工序。

        晚上睡前姜棠和面,教柳氏、张氏如何放碱量,口碱是用来中和面团酸味,小苏打是起蓬松作用,二者用量极为关键。

        柳氏第一次听说小苏打这款物料,怔了,又听姜棠说街上的油条若是用了苏打粉,会比现在的模样蓬松一倍。

        屋中静谧良久。

        柳氏惊觉并不是所谓的转运,而是这孩子天赋异禀。


  https://www.biqivge.com/book/82270999/256106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