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驴行畅想曲 > 052 协会公众号沟通大众

052 协会公众号沟通大众


  
在协会开展网上活动的方案后,基金会支持登山协会从官方网站运营并同时运营协会公众号的策略。
时间已经进入到2017年。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QQ到微信,不断拉近了人们及地域的距离,真正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交互作用的效果。此种能够广泛、便捷地调动人们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号召与活动中来,就需要协会开拓思路,更好地利用线上公众号及线下体育赛事活动来实现长时期的、不间断的体育公益活动,以真正实践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大发展。
对于公众号应用于体育活动,协会在借鉴他人的先例经验基础上,开始实践一种全新模式。比如,协会策划了“全市户外人趣味运动会”。从策划并发布活动通知,到线上关注公众号报名;从上传报告线下自行进行体育锻炼的视频或图片,到累计运动量,达标方可参赛;从参加户外知识答题,到针对户外特殊危险状况的处理意见和建议,知识积分足够后方可参赛,从观看视频或阅读体育科普文章等的时间,积累到一定的积分方可参赛。从鼓励并有偿征户外运动纪实帖子,到评选户外达人。如此,通过多种运动、文化和提高对体育运动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学习,督促人们养成良好的热爱运动促进健身的习惯。
协会公众号的发起,吸引了本市几乎全体户外人的参与。一开始就有众多的人们对协会公众号点击了“关注”。很多人留言表示:反正我每天都拿着手机看各种新闻和趣事,为何不关注自己的户外公众号呢?希望协会公众号上可以有我们户外人更关注的户外行业内容。而且,身为户外人,我们有经历有经验,我们是可以总结出来,彼此借鉴,让户外运动走向更加安全为目的的文章,那该多有成就感呀。
协会及公众号上不断传来各路人马去登山徒步后写与的纪实或日志。如“经典老表”写出的《雪后登山记》:
雪后登山记
正如作家都有自己的笔名一样,户外人也都给自己取了个网名,或许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名更有其隐藏起自己的真实信息,从而保护自己隐私不被侵犯的目的。
虽然有时他人不明其网名的意思或意义,但相信每个驴友的网名都代表了他自己真实的意愿。在驴友间以网名相称,似乎更亲切、更“自己人”的感觉。
在文化号召下,一位“经典老表”的驴友奉献上一篇驴友网大串联的文章:
那年冬季,某一周末,正是“大雪”过后。
按照领队“山猫”的“道理”,协会属下“奇峰户外”又继续其定期组织登山活动。“老东北”的“强驴”们在这“飞雪”的冬天,更是“欢喜”异常,“奋勇”当先,要去“爬冰卧雪”,誓与“寒冬”结伴迎“春天的风”。联合起各路“登山爱好者”及“我就是群员”,再踏“征途”,拟走好今冬“寒雪”的登“雪山”活动。
“清晨”,天气还“薇薇”有些“寒冷”的感觉,天上布满着乌“风云”,有“鸟”群飞过,有“风”吹过时,虽不是“春风”咋暖,却也不似“秋风”凉,更不似冬天的“老韩”,只是“轻风拂面”。各路人马都聚集到集结点,友人相见,相互问候,似“久别重逢”。
会长“巴了巴了人”,共43位,再看看“经典老表”,正是8:00点整,是时候了,一声号令,大家背起行囊上车出发,向康大砬子挺进。
雪天路滑,车程要三个小时。“奇峰体育用品”的驴友“大勇”,带领大家做起了互动的“游戏世间”。通过这些游戏,不仅尽快地让大家彼此熟悉起来,更让满车充满“欢乐”的笑声。还有人主动唱“壹首歌”,或说出自己内心的真“感觉”。尽管大家“早起的鸟”有些困乏,尽管旅途有些“久遥遥”,但在“喜来乐”的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康大砬子登山起点。
下得车来,第一要务是清理内务,然后大家聚集到一起合影,留下难忘的纪念。
待整装完毕,领队“平淡是真”率领大家出发。刚一进山,眼前就是一片“白桦林”。“华人”“洪七公”,长春来的“苍浪之水”等人自告奋勇地主动形成了“开路先锋”梯队,第一个踏足没有人“老行”脚印的白茫茫的雪原。
接近山边,就遇到看山的一家林户,整个房子几乎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房顶上的烟囱冒着袅袅炊烟,这才在“洁白”、静止、“寂静的山林”间显示出一丝生机、人烟。门前有六只狗狂吠,有“大黑”“大光”“老狼”“菊子”“樱子”“白丁”,不知道是在欢迎我们这支队伍,还是它们只想跟着队伍一起凑“凑热闹”。狗儿们并不扑将上来,目送着我们向深山进发。
前进,“开路先锋”们在深至膝盖的、松软的雪地里硬是趟出一条“小道儿”,所有队员们继续鱼贯跟随,“如影随形”,沿着“小道儿”,深一脚浅一脚向深山迈进。途中,不时看到有人如扭东北 “大秧歌”似的双腿绕圈走,也似“喝高了”后的腿脚不听使唤。不时有人跌倒在厚厚的雪面上,深陷其中并形成一个大雪窝。摔倒的人,有的放声大笑露出了“笑容”,有的或只是不好意思地“嫣然一笑”。当被扶起来后,大家继续前进。更有人握雪团与队友打起了雪仗,“不亦乐乎”,更有“苍狼”显勇猛和彪悍。
这一行队伍蜿蜒行进,各色的登山装在黑白分明的山林间形成了一条多彩的“长龙”。经过一段时间的“踏雪”行进后,人人都已经是浑身汗透,在这“冰天雪地”里,每个人的身上都在向外徐徐地冒着蒸汽。大家纷纷停下脚步,脱去最外面的保暖衣物挂在登山包上,身上只剩一件抓绒衣,人们立刻变得“马瘦毛长”,轻便了许多。再“向前进”,队伍逐渐分化形成了几个梯队,落在后面的仍在努力,却还是感叹“撵不上狗”呀,只好都调息着自己,带着“简单的心情” ,互相帮助,“同舟共济”,努力前行不掉队,欲与雪山誓比高。
登到千米山的大山腰平缓地带,距离顶峰还有百米之遥时,已经是下午14:00,会长宣布“道”:全体“一休”,午餐!大家分组摊开地盘,围拢在一堆,一齐动手忙活起来。只见几处热气已然腾腾,方便面煮水饺,外加自带的熟食及保温盒自带的仍然“暖暖”饭菜,开始大吃大嚼起来。喝水补给的,抽烟上劲的,各自找到自己的休整方式。虽然在“冰天雪地”里,却是一个“要闹”和“温暖”的场面。有的人“忽忽”“悠悠”“闲着没事”还要“喝两口”,继而大大咧咧地“胡说八道”起来。山林间,人与自然其乐融融,人们在“热爱大自然”里“乐逍遥”。 
驴友户外的餐饮是非常“简单”的,不能说“风餐露宿”,也是食能果腹,补充足够的能量就好。有的人还在吃喝,而另一小部分体力好的驴友,还觉得运动量不够大,他们收拾好行囊,“我要知道山那边的风景”,就继续向顶峰进发。真是“雪尚轻风”,如“雪中菲”般“追风飞狐”,不到砬顶非“好汉”,他们非要攀上“极限”高峰,再“看啥还新鲜”,感受那种“征服”的快感。待到山顶时,一派好“风光无限”,砬上如“三寸天堂”迎来“一米阳光”,映照“阳光群”里的“阳光丽人”。他们看到更奇丽的在山顶小树棵树枝上形成的雾凇景观——雾凇都是压着树枝下垂形成的,而这里的雾凇却是沿着树枝滑出去横着生成的,一样“玲珑”剔透,那是山顶“风吹过”形成的“痕迹”。登顶的驴友们被这“奇观”吸引着,他们走进这片小树林,在“丛中笑”,拍照出“冰雪伊人”。
此次本计划“穿越”,从这边上山从那边下山。却不觉时候不早,为了安全“平安”起见,团队决定迅速原路下山。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雪地下山却“轻松”“欢乐”了许多。有的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纺织袋做为简易的爬犁,将袋放在雪面上,一屁股会上去,抓紧袋的前端就顺着山势滑了下去,双脚在前边登来登去的掌握着方向。有的由于一步滑一个屁墩,最后干脆就躺在雪地上,任由自己在雪地上打滚着向下滑。那份个性的张扬,那种释放的天性,让人充分地释放掉一周的劳碌,获得“清心”的体验。
大家很快返回起点。清点人数无误,上车回返。乘车归来时,天上又在飘起了“随风飘凌”的雪花,满目雪朦胧,多希望“太阳永驻”,却仍是“月儿不亮”。
今冬最后一次登雪山活动安全完满“圆圣”。
我们“无心”地攀登了雪山,却也“陶冶”了自己的身心,不再感觉“老朽”而成为“快乐小老头”,变得更加坚强而健康。大家感觉“心满意足”,心情“妤”畅,感悟着“简单”中的“平淡是真”,仿佛“重生”。
每一次户外的经历,都将成为一次无法“忘记”的“美好”经历。
有了这些“雪中狼”“月之石”“魅力人生”的旅伴,有了这些“放松心情”“快意人生”“精彩纷呈”的活动,驴友们“一生何求”?!
“经典老表”在登雪山时领悟到下雪山的要领:在齐臀深的雪层沿着山坡向下走,不可按正常踏脚方式下踏,容易向前倾斜而滑倒,而要将脚底抬起45度角并成八字脚,以脚跟先着地,向下滑去。如此,一可以向下滑的距离远,二可以堆积更多的雪而让脚踏得坚实。而且,八字脚踏出去,定不会崴脚。
王一夫寄希望于引领户外人群,喜爱并锻炼写作,让个人的户外体验向深一步发展。他开始设计协会公众号有奖吸纳各类户外运动“帖子”的办法,鼓励和刺激大家参与进“文化户外”的行列中来,在户外运动中不仅要身体素质提高,文化文明素质也大提高。
随后,不断有大师级的户外活动游记发表在协会的公众号上来,让广大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欣赏他人的活动,并更好地、安全地开展好自己的活动。


  https://www.biqivge.cc/book/79680969/483112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