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
公元08年,西汉孺子婴初始元年,高祖刘邦创下的汉朝廷在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雨苍桑后即将大厦倾覆!尽管太皇太后王政君悲愤交加,痛哭流涕,死攥着传国玉玺不放,可她一手提拔重用的亲侄儿——摄皇帝王莽已经不满足于当“假皇帝”,派他的亲信王舜等人来东宫向她逼要玉玺半天了!王莽从此要“即真”,要“顺天从命”,要当“真命天子”了!尤其是,他要他的太后姑姑王政君也必须“顺天从命”,把传国玉玺交出来献给他!王政君,这个已是风烛残年的孤老婆子,面对着朝野上下一致拥戴王莽“登位即真”的汹汹势头,面对着岌岌要倒的汉家屋厦,她几乎崩溃了。无奈何,她最后用哭骂半天剩下的一点点力气,将手中的传国玉玺狠狠砸向王舜,任凭其交给王莽,任凭她的刘家天下从此姓王。
王莽终于好梦成真,当上了“真天子”,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汉家天下。这一天,正值这一年的隆冬腊月。
王莽夺得汉家天下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改国号,把自己的王家天下称之为“新”,意思从此要“万象更新”,或是要建立一个“新天下”。为此,王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将秦汉以来的土地、货币、人口、职官等等制度统统改易,包括全天下州郡县乡乃至村邑聚落的地名也统统改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莽改制”。王莽的这些重大举措,固然是出于他要建立“新天下”的雄心壮志,但说穿了,他更是想“去汉化”,让天下百姓从此忘掉汉朝,一个心思地做他大新朝的臣民。
非但如此,王莽还使人推算出了三万六千年的历纪,共六千个年号,每个年号六年;不但要当时的人们做他的顺民,还要几万年以后的人们也是他大新朝的子民。王莽大概这么想:朕设下这么多的年号,朕的大新江山一定能千秋万代,永不衰灭。
然而事实是无情的,只短短的十五年,用了三个年号不到,王莽就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大新朝在这位真命天子一连串的哀嚎嘶鸣中灰飞烟灭,三万六千年的历纪也成了历史笑话。归咎起来,这完全是由于王莽的瞎折腾——纵观王莽的统治史,其实就是一部瞎折腾史:条法苛繁,朝令夕改,狂想臆断,随意而为,穷兵黩武,滥用民力,搞得政治经济大混乱,其结果是国库亏空,民业凋敝,贪腐丛生,污滥横行,百姓怨声载道。而且,自称“身负天命”的王莽丝毫不受上天的佑助,各种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狂风、暴雨、黄河决口、地震、蝗灾、大旱、冰雹等等连年不断,更加剧了百姓的苦难。而新莽政权一点不放松对百姓的搜刮,苛捐杂税有增无已,“一切调发于民”。于是百姓由一开始对王莽的无比景仰变成了无比厌恨,甚至开始怀念被王莽篡夺的汉朝,各地的反叛也悄然兴起。到后来,这些反叛密如星火,且越烧越旺,尤其是横行于荆楚的绿林和驰骋于青徐的赤眉这两股农民武装实力最强,也最令王莽头疼,更令王莽的官军吃尽了苦头。到公元23年,也就是王莽的地皇四年,王莽终于抵挡不住四面烧来的熊熊起义烈火,在长安的渐台上被砍得身首异处,皮肉零落。
推翻王莽的斗争无疑是悲壮和激烈的,自然也引出了无数个英雄豪杰。而且在王莽被消灭以后,这种暴烈的军事斗争不但没有结束,反而上演得更加残酷与血腥;各势力之间的相互绞杀、争斗,可谓你死我活,水火不容。观王莽末年东汉之初的风云际会,群雄逐鹿,可谓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著述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将两千年前的历史风云艺术而真实地再现,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慢慢铺展在读者眼前,让演绎这场历史的英雄豪杰——以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为代表的众多风云人物活生生地重立于今人面前。
第一章
长安。
从西周时代,长安就被作为都城。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高帝刘邦也在此定都。后来到他的儿子惠帝时,长安城大规模增筑城垣,扩整街市。经过四、五年的扩整修建,恢宏庞大的新长安城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周回六十余里,开城门十二,内有三宫、八街、九市、一百六十巷,可谓当时天下第一大城,更是当时天下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王莽篡汉,大改地名,将长安更名为“常安”。
然而“常安”远不如“长安”。
经过王莽十余年的改制折腾,繁华热闹早已变得凋蔽零落,昔日人流如织熙熙攘攘的长安街市,到“常安”时已变得行人稀少冷冷清清,唯一不同的是多了许多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流民叫花子。
这一天,在行人稀落的街上,在叫花子“大爷大娘行行好,给点吃的吧”的哀求声中,有两个年轻人赶着两头驴在铺着方块青石的街路上叮叮嘎嘎地走过来。两头驴各驮着几个鼓鼓囊囊的白麻布包,看上去这好像是俩脚夫在给人运送货物,或是两个商贩在进城做小买卖。但仔细看又不像,两个年轻人虽然轻衣短裤,用麻布缠带束腰,但都肤色白净,脸上还带着些书卷气,明显不是地道的买卖人或是干粗活的脚夫。尤其前面赶第一头驴的年轻人,身高在七尺五六上下,面色如玉,唇红齿白,一头乌发黑亮如漆,宽阔的脑门也是又圆又亮,两道秀眉下是一双充满智慧与和善的大眼,看上去更像个高雅尊贵的富家公子。后面赶第二头驴的年轻人年纪更轻,个头也更高,长得也更帅气,八尺以上的身材透着十足的威风,漂亮的剑眉秀目凛凛闪着一股英气。
他们的确不是小商贩,更不是专门给人运输货物的脚夫,而是来长安求学的年轻学子:前面的一位姓刘,名秀,字文叔,今年刚满二十六;后面的一位则是他的同窗好友,姓邓,名禹,字仲华,今年刚满十九。
有必要说说刘秀的身世。
当年,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刘启,除把他最钟爱的第十子刘彻立为皇太子外,其余十三个儿子都分封为王,而第九子刘发被封为长沙王。刘发在生下十六个儿子后,于武帝元朔二年的某一天薨逝于遥远的长沙国,并被谥号曰“定”,这就是东汉史上有名的“长沙定王”。(注1)他的十六个儿子中,除长子刘庸袭爵长沙王外,其余皆被分封为侯。其中一位叫刘买的,被封为舂陵侯,史称舂陵节侯。刘买薨后,他的长子刘熊渠袭爵,史称舂陵戴侯。刘买的另一个儿子刘外虽与侯位无缘,但官位却不低,当上了郁林太守。刘外的儿子刘回官位也不低,做到了巨鹿都尉。刘回的两个儿子——长子刘钦,次子刘良也都很出息,刘钦做到了南顿县令,刘良做到了萧县县令。但到刘钦、刘良之后,他们的儿子们却都与官宦无缘。因为此时王莽篡汉,贬抑刘氏,刘姓一族,大都沦为平民。
刘钦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刘縯,次子叫刘仲(注2),第三个儿子就是后来的东汉开国皇帝,也就是上面赶驴的那位面相极好的二十六岁年轻人——刘秀刘文叔。
这样排下来,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代孙。
同历史上其他开国皇帝的出生一样,刘秀的出生也非常神奇。
其实刘钦在当南顿县令之前,还做过济阳县令,刘秀就是在济阳出生的。
那还是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日,济阳城中两位有名的接生婆急急忙忙地被接进县衙后院,因为刘县令怀胎十月的樊氏夫人已经开始出现阵痛,很快就要分娩了!为人和善且非常喜欢孩子的刘钦见夫人将要临盆,自己第三个儿子或女儿就要出世,自然欢喜不禁。见自己的卧室较小,接生不方便,就赶紧命衙役人等去打扫县衙东面的行过宫后殿,让夫人到那儿生产。行过宫是当年专门给汉武帝外出巡游要经过济阳时修盖的,分前后殿,前殿为武帝所住,后殿为嫔妃所住。武帝及嫔妃人等住了一晚就走了,此后再没人住,至今已闲置了一百多年。衙役人等手脚麻利,不一会便将殿屋收拾得干干净净,并生起了数盆炭火,卧榻上更铺上了厚厚的被褥。宽敞的殿屋又干净又明亮,尤其暖烘烘的十分舒适。将及半夜,行过宫传出了第一声婴儿的啼哭,响亮有力的啼声犹如凤鸣鹤唳,在夜深人静中向远处漂荡,在亮丽清新的月色中久久不息。
https://www.biqivge.cc/book/77478354/252224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